第42章 踏青
楚雄來京時,江蓠在府內遠遠地望過一眼,黑甲兵步伐整齊劃一,氣勢驚人,都是出類拔萃的精兵,在大街上走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他人坐在一匹棗紅烈馬之上,黑髭長眉,看起來很有英氣。
他一到京都就把江府門前的士兵解散了,進入江府和江政鴻好言好語地談話,但不過一時三刻,他就帶兵離開了,轉而到皇宮去拜訪趙峥。
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看楚雄這做法竟沒有自己争勝的意思,想和五皇子聯手分割利益。
也怪此人是粗莽武夫,沒有遠大的抱負,身邊也沒有像莊淳年一樣神機妙算的謀臣。他在到京之前,趙峥就派人送去兩列美姬箪食壺漿地相迎,甚至還有八隊樂師敲鑼打鼓地歡迎他進京。這楚雄沒有什麽心機,知道趙峥高看他,所以樂得和他狼狽為奸了。
江政鴻大受打擊,楚雄這一去他也就大勢已去,而趙峥大勢已成,三皇子立刻投靠趙峥一邊,對着這個昔日冷眼相待的弟弟噓寒問暖起來,端的是一萬分的小心。
江蓠知道對楚雄的懷柔政策大概就是莊淳年出的主意,雖然老套,但是管用,趙峥能穩住楚雄,羽翼已成,登上皇位指日可待了,她隐隐意識到一場大亂會走向終結,而趙峥此人可以瞞住天下人,當上皇上。
一切比之上輩子,竟然沒有差多少。
如若江政鴻再負隅頑抗,必定會落得凄慘下場,事到如今,她倒情願他不再出頭,好好為以後打算一下了。
楚雄雖撤走了府前衛兵,說是對朝廷命官無禮,但趙峥随後立刻又派人來“關照”江政鴻,無論何時,他身邊都跟着四大侍衛,讓他不能對外通風報信。
五月中旬,趙峥傳檄宇內,說“太子竊位,禍亂宮闱,現已身死謝罪,先皇停靈多日,擇日下葬,予雖不德,但國不可一日無皇,群臣進谏,予顧念社稷安危,不揣無能,進位為皇,寬宥萬民,即行大赦天下。”
此檄一出,三皇子帶頭擁護,楚雄也助趙峥一臂之力,趙峥篡位有了九成勝算。這時地方上也有軍官離開當地,來京城一探究竟的,看到傳檄都有些不安,凡是不想和趙峥作對的都打道回府了,還有些仍舊不肯放棄,但只可惜沒有集結起一切力量,所以随着時間愈久,漸漸成了流兵,最後不了了之。
五月下旬,趙峥稱帝,改年號為雍和,慶熙三十四年,是為雍和元年。
趙峥稱帝之後,封楚雄為鎮國侯,進大将軍;賜三皇子新邸一座,黃金萬兩,玉璧兩對,糧米無數;進江政鴻為太傅,官超一品,封為國公;封蕭炎康為廣成侯,進四子蕭陵蒼為侍禦史,封鄉侯;進莊淳年為兵部侍郎,加光祿大夫。
江政鴻并不領他的情,而且老話說“功成身退”,江政鴻雖然沒建什麽功,但自己知道是趙峥的眼中釘,于是立刻上書,要告老還鄉,趙峥不允,這事一拖就拖了幾個月。
趙峥在莊淳年的幫助之下,成功登上皇位,也就把江蓠放在一邊,再加上新皇日理萬機,也沒工夫來找她麻煩,雍和元年下半年在平靜中落下帷幕了。
雍和二年的春天,江蓠被莺兒等人勸着出府踏青,于是她身邊跟着小厮丫鬟,還有家丁侍衛在外圍保護着,從江府出來,到京郊的馬郞坡踏青。
Advertisement
春草潤如絲,綠柳韌如綢,郊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馬郞坡上杜鵑遍野,綠蔭一望無際,既有孩童在放風筝,也有年輕男女同坐一處,款款柔情,更有三五同伴成群結隊,在草地上鋪好紗布,放上酒菜,大談人生,飲酒劃拳。
看到平凡人的幸福生活,真的無法想象就在不久前,皇宮中有無數人無辜慘死。
江蓠心下感嘆,這時莺兒斟了一杯酒正放在她手上,江蓠想也不想端來就喝,沒想到這是極辣的酒,江蓠止不住地咳嗽起來,而且越咳越忍不住,她覺得都快斷氣了。
忽有一雙手在她背後輕輕拍打,江蓠感覺嗝間滞澀之感一下子暢通了,她長出一口氣,擦擦眼角憋出的淚水,回頭道:“真是多謝你啊。”
本以為是個丫鬟,但沒想到眼前站着的是一個高大的男子,他逆着光站着,把腦後的太陽都遮住了,整個人像是踏日而來的勇者,身披漫天的朝霞,映照着身上月白色的春衫如同開滿山花一般,豔麗奪目,江蓠看呆了,她順着他的衣服看去,只見那人長着一張她朝思暮想的人的臉——蕭陵泷!
“你怎麽在這裏?”江蓠太驚訝了,張大了嘴,一時合不起來。
蕭陵泷看她傻樣,點點她的額頭,道:“怎麽,我來得不好嗎?”
這熟悉的語氣、熟悉的聲音、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氣息,讓甜蜜的思念在江蓠心頭急速膨脹起來,她慌張地低下頭來,聲如蚊吟:“并非不好。”
蕭陵泷開懷大笑,本想和江蓠擠着坐下,但被莺兒含嗔一推,才撿她對面的位置坐下了。
上次見他是新年吧,他只是匆匆地來露了一下臉,似乎很忙,于是江蓠問道:“你最近在做什麽?”
蕭陵泷有些不屑道:“你知道,我哥當上了侍禦史,我現在在他手底下打打雜。”
江蓠心想,侍禦史就是趙峥的身邊人,一個打雜的,也比外面那些坐高官的尊貴,說不定他就是第二個侍禦史了,但是……有了上回那事,他和趙峥關系到底好不好,她心裏倒沒數了。
看她面帶疑慮,蕭陵泷解釋道:“你不要多心,真的只是在四哥那裏打雜,沒和趙峥來往,也沒幫他做見不得人的事……只是我哥多少是會摻和一腳的,所以也不敢說一點兒瓜葛也沒有。”
江蓠恍然,他還在擔心江家和蕭家立場不同,怕她以為他為趙峥辦事要難受,其實如今已經改朝換代了,只是爹心頭還有些牽挂,她倒還好,若她真的那麽在意,豈不是要學古人“不食周粟”了?
于是她搖搖頭,道:“我這不孝女,跟了你,算是對不起我爹,但現在已經不打算後悔了。”
聽她這麽說,蕭陵泷十分感動,立刻想越席到她身邊去,卻又被丫鬟攔住了,于是他只能在原地道:“信我,我絕不會讓你後悔嫁給我的。”
看他外表豐神俊朗,明明已經和前生別無二致了,雙眼卻閃閃發亮,帶着獨獨對她一個人的真摯和溫柔,江蓠不由笑了,她低下頭動着茶碾,掩飾澎湃的情緒。
幾人極目遠望,見馬郞坡上風景秀麗,蕭陵泷起了話頭道:“這馬郞坡馬郞坡,墨兒知道馬郞二字背後的故事麽?”
江蓠一想,估計是個纏綿悱恻的愛情故事吧,她并不特別想聽,但有小丫頭偏對這種事感興趣,着急問道:“什麽故事?”
蕭陵泷便娓娓道來,說是有一個少女和人相戀,初見是在馬郞坡,兩人約定終身後,這男子因為科舉不利回家務農了,這女子一直等不到心上人的音信,卻從不放棄,一等就等到遲暮。因為馬郞坡上一直可以見到她的身影,人們見到她時她口中必嘀咕“馬郞、馬郞,你在何處”這樣一句話,所以這坡就改名叫馬郞坡了。
丫鬟們聽了很是喟嘆,蕭陵泷道:“可你們知道馬郞坡以前叫什麽名字嗎?”
大家都說不知道,江蓠也來了興趣,這京都聞名的馬郞坡以前叫什麽她還真不知道,于是便靜靜聽着,看他如何說。
“叫青蓠坡啊。”蕭陵泷說着,飲了一口酒,似笑非笑看着江蓠。
江蓠知道自己的名字在裏面,他故意說來取笑她,笑笑不開腔。
蕭陵泷又道:“這青蓠乃是一個女子的名字,她也是年幼時日日來青蓠坡上,卻不是等人,她是看世間百姓總是為大小疾病煩惱,無錢抓藥就只能等死,最後也無錢送葬,只能一張草席裹了送到義莊。她看民生疾苦,聽說觀世音菩薩是善心慈愛的菩薩,便想拜觀世音為師,想學一點本事濟世救人,聽說觀世音曾在坡上現世,因此日日去等……”
江蓠覺得這個故事更有趣些,因此聽着聽着入神了。
蕭陵泷道:“總算有那麽一天,觀世音菩薩注意到了這個虔誠的小姑娘,便在她面前現身了,她也把什麽本事教給小姑娘,只是把玉淨瓶中的一滴水滴到了一個瓷瓶裏,交給小姑娘,說瓶中之水可救一條人命,然後就消失了。這小姑娘拿着瓷瓶回到家中,不久鄰居得了熱病,眼看快要死了,她便把瓶中水給了這人,這人被治愈了,可惜接着就有第二戶人家生病,不救就會喪命,小姑娘在病床面前急得直打轉,卻無計可施,瓶中的水已經用完了,她該怎麽辦呢?極度悲傷之下她流出了淚水,一滴眼淚滴在這瓷瓶之中,只見瓷瓶發出白光,像是有仙人在施法一樣,小姑娘情急之下,把這淚水交給病人,病人卻被治愈了。從此,青蓠靠真誠的淚水,濟世救人,很快成為地仙,出塵而去了,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她遇到觀世音菩薩的地方改名為‘青蓠坡’。”
有人立刻問道:“這青蓠成了地仙,就不再治病救人了嗎?她走了,又生起病來的人們該怎麽辦?”
蕭陵泷道:“青蓠成為仙子可以施法救人了,只要虔誠祈福,病人身上就會發生奇跡。”
江蓠聞言若有所思,總覺得青蓠還是以眼淚救人更加唯美、可親些。
蕭陵泷忽湊在她耳邊道:“你們名字裏都有‘蓠’字,這一世如果你也出塵而去了,我該去哪兒找你?”
江蓠吓了一跳,不過聽他言語,不像單純胡言亂語,擡頭看他眼神,其中有無限真誠,江蓠不由怔怔道:“你不用去哪兒找我,我哪裏也不去。”
蕭陵泷哈哈大笑,臉上得意起來,又湊在她耳邊道:“我爹也來踏青了,你要見見他嗎?”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終于要見蕭大大了= ̄ω ̄=
文文會在16萬字左右完結,接下來就是甜寵了,當然還有最大看點,少年如何爆發體內洪荒之力打敗情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