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個月後。
暑假已漸漸的接近尾聲。
袁安漸漸的熟悉了這邊的街道和人群。女孩開始的時候每隔幾天塞給他二百塊,後面漸漸增加到五百。到了今天早上她數了三千塊給他,直截了當的說:“一個月的吃飯錢,不夠再找我。”袁安默默的接了下來。他知道每天都會有幾個人來找她,每次都會留下錢,所以女孩并不缺錢。
他并不胡亂花錢,每天都盡量的替她省錢,所以三千塊錢吃飯足夠了。
他每天八點就準時跑去市場,賣早點的老陳夫婦和賣魚的黃大哥都和他很熟了,看見他就親切朝他笑。
起因很怪,周如笠每天就要吃老陳家的豆漿和燒餅油條一副,天天都一樣從未提出來要換換新口味。這天早上周如笠喝了一口豆漿就停了下來,她盯着那個一次性的杯子很久。然後轉身就叫袁安:“你立刻跑去豆漿店,告訴他馬上離開他裝豆漿的大鍋子,他的不鏽鋼鍋子用的時間長了就要裂開了,會燙傷人,就說是周家人叫你來的。別問我為什麽我就是知道。快去!”
這天外面還下着雨,他拿了傘就急急忙忙往外跑,他也很想知道這預言是不是真的會發生。
老陳家的豆漿裝在一個大容量的不鏽鋼湯鍋裏邊,下邊是個電磁爐,為了保溫還開着小火,旁邊就是煤氣竈開着炸油條。油溫很高突突的冒着煙。
老陳夫婦的反應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聽是周家人交代的,立刻就把所有的火統統都關掉了,還把前來買早餐的人都轟到了一邊。兩人生意也不做了,眼睛直勾勾的就盯着那一鍋子的豆漿。豆漿溫度很高,現在他們也不敢去碰。那些來買早餐的人聽說了此事,也懷着看熱鬧不怕事大的表情一起盯着那豆漿鍋。
一時間現場真是說不出的怪異,十幾二十個人齊齊盯着那鍋子。
預言來的又快又準,不到五分鐘就聽到一聲脆響,鍋子果然出現了一條極大的裂縫,滾燙的豆漿四處瘋狂蔓延。
所有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倒好像看了一個魔幻現場,看熱鬧還有個不知死活的說了句:“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衆人齊齊轉頭瞪他。
老陳夫婦對視一眼,老陳長長的嘆了口氣:“從前聽說老周家都有這本事不敢不信,想不到今天輪到我自己身上了,果然啊!”
自那天以後,市場的每個人都認識了他,知道他住在老周家。
Advertisement
周如笠門口排隊的人越發的多了,但是她不為所動,每天的就看心情來了叫進來幾個,或者是因為沒錢了。
時間過的很快,臨近開學的時候周如笠問袁安:“你能不能去弄個戶口本複印件回來,我給你托了關系找個一個初中學校。對方說了原件可以通融下但是複印件一定要有不然不好交代。”
因為這個原因,袁安隔了一個多月後給他娘打了一個電話。
趙小花接到兒子的電話很激動,語無倫次的問了一通:“安安,你好不好,有沒有餓着,有沒有地方住,不行就回來吧。”袁安一下子就心軟了,不管怎麽樣總歸是自己的親娘,他就和她大概的說了自己的情況,寬慰她自己一切都好,叫她寄個戶口本的複印件給他。
過了幾天就收到了郵政的快遞,裏頭還有個小信封,趙小花夾了二張一百塊的人民幣給他。
袁安知道他的娘親也是盡力了。先頭給的錢還一分沒花,袁安把這二百就擱在了一起,放在了床頭的櫃子裏邊。
過完暑假,袁安和周如笠都開始上學了。
袁安的學校離家裏有半個小時車程,周如笠并沒有帶他去,只是告訴他怎麽坐車過去就讓他自己去搞定。
開學的第一天,袁安就被一個人盯上了。
女孩幫他找的學校也算是公立學校,只是比較普通,她畢竟還年輕能找到一個正常的公立學校已經很不容易了。
學校在城市的繁華地段,袁安去的第一天聽他們說話的口音都是當地人,只有他比較特殊。他從小在學校裏都是獨來獨往的因此也沒在意這個問題。
他辦好了入學手續,領了書就随着人流往自己的教室裏邊走。
教師的辦公室在一樓,而初一的教室卻在四樓,樓道很窄,袁安跟在人群後面慢慢的往前挪,初三在二樓,初二在三樓,走到三樓的時候人開始慢慢了少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見後面有人說:“哎,讓讓,讓讓。”
袁安站住了腳步,沒動。
他前面的人在繼續的往前走,一下子就空出來幾個臺階沒人了。
一只手伸出來,一下子就打在了他的肩膀上。
“讓讓,我妹要先走。”
袁安看着樓道,樓道雖然很窄,但他現在也只占據了一半的地方,無論如何想走的人還是可以走過去。
他停在那裏,等人先過去。
那人卻嚷嚷起來:“喂,說你的,你怎麽不動,往旁邊靠一靠啊,我妹要過去。”說着又朝他背上推了一把。
袁安很生氣,但是開學第一天他不想惹事。
他側過身,靠着樓梯,看那個女孩和男孩。
十四歲的袁安長的并不高大,才一米六多一點點,又瘦弱。
那男孩已經是人高馬大,有一米七多了,寬肩窄腰。他的妹妹低着頭,他護着她一溜煙的就上去了。
袁安跟在後面慢吞吞的挪進教室。
教室裏已經坐了很多人,他随意的在靠後的位置上坐了下來。他坐下來才注意到那男孩就坐在他的前面。
高大的男孩一下就擋住了他的視線。真是讓人憋悶啊,袁安心裏想。
這時候,一個四十幾歲的瘦高個的男人慢吞吞的踱步進來。他走到講臺前,拍拍桌子:“大家靜一靜!鄙人姓黃,草頭黃,大家可不要黃王不分,嗯,我是你們的班主任。現在開始點名,點到的人應一聲。”
點到袁安的時候,他應的聲音不高不低剛剛好,前頭的那家夥卻耳朵好的很,一下就轉回頭來看他,眼神精光四射的看着他,那意思很明顯,原來袁安就是你啊!
袁安撇撇嘴不理他。
上頭的黃老師一個一個往下念,念到費默然的時候,前頭的那家夥應的格外大聲,“到!”還恬不知恥的笑眯眯問:“老師,我這個名字很好聽吧。”
老黃倒也有點幽默感:“嗯,默然。你怎麽不懂得默默然的意境呢?”
底下一陣的哄堂大笑。
袁安也不禁的扯着嘴笑了起來。
點完名又重新的排了位置,袁安因為個子不高坐到了第三排,而費默然當之無愧的坐到了最後一排去了。
他當做寶貝的妹妹費俨然成了袁安的同桌。
袁安後來才知道,費默然其實比費俨然大一歲,為了寶貝妹妹不得不晚一年上學。
放學的時候,袁安走在同學們的後面,看見一輛黑色的大奔等在學校的門口,費家兄妹上了車,一個個子中等的司機替兄妹倆關上車門,汽車絕塵而去。
他走到公交車站,坐車回家。
到了車站下來卻意外的看見周如笠等在站臺。
周如笠看見他下來,沖他微笑。袁安走上前去:“姐,你怕我迷路?”如笠笑着搖搖頭。
兩人一起往家走,周如笠說:“我今天有些奇怪的感覺,來自你。”
袁安悶悶的說:“好像沒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吧。”
“嗯,和我以往的觸覺不同,我能感受到你身上的磁場産生了一些變化,但具體是什麽就說不出來。你今天真的沒發生什麽事情嗎?”周如笠好似自言自語的說着。
“沒呢,你今天想吃什麽魚,我去買。”
“今天吃魚頭豆腐吧,好不好。”
周如笠說到吃魚頓時就忘記了剛才的問題,興致勃勃的問他:“你做過沒有,湯炖到乳白色再撒上一把綠色的蔥,哦,天吶,我好餓,我們快走。”
兩人加快了腳步,迅速的往菜場方向走去。
吃完晚飯,周如笠叫袁安跟她去三樓。
這是袁安第一次上去三樓,事實上二樓他也沒走遍過。周如笠不說讓他自由活動就絕不四處打探環境。他的拘謹是從小養成的慣性。
他怕她不高興。
袁安覺得這屋子說不出的怪異,明明是同一棟房子理論上三樓應該和一樓一樣面積才對,可是三樓有三個房間一個小廳不管他怎麽看都覺得比一樓大一些。
他跟在周如笠的後面,好奇心終于戰勝了他的約束,忍不住的問道:“我怎麽覺得這裏比一樓大了呢?”
周如笠簡單的答道:“并沒有,只是有些地方你還沒有去到。”
三樓的幾個房間都開着門,一間顯然就是周如笠的睡房,另外兩間都是類似書房的格局。小廳裏有個冰箱,沙發和茶幾。除此之外并沒有電視機和音箱之類的現代人生活的常用品。
周如笠帶他走進書房,依然是書桌前後都有椅子。
袁安覺得他們家真的和普通家庭很不一樣。
周如笠叫他坐下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