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歸京
先是送走了董明月, 現在崔嘉寶和崔嘉惠也要走了,最難過的莫過于周寧。這幾年來,就連互相看不順眼的崔嘉惠和周寧都成了好友,更遑論和周寧關系最好的崔嘉寶。周寧眼睛都哭紅了, 全然一副小女兒的情态。
崔嘉寶想笑話她,自己卻也有些想哭。不知道何時才能和周寧再見, 她們年歲漸長, 只怕再相見時已嫁為人婦,到時候來往便不如現下肆意。但周寧顯然不會想這麽多, 崔嘉寶也不想說出來讓她再平添傷感, 只故作歡喜哄她開心。
周治也終于過了那個狗憎人嫌的年紀, 雖然還是羞于承認過去,但人也不再像以前那般頑皮, 也可能是三番五次惡作劇被修理慘了的原因。雖然嘴上惡聲惡氣,但不舍的情狀還是從眉宇間露出。
也許是離別的原因,崔嘉寶看周治也順眼了多,真情實意地道了別, 惹得他別過臉去。
因着離別,崔嘉寶一路上都恹恹的, 她本來又暈車,竟在路上病了一場, 小周氏便将冬青派來照顧她。
崔嘉寶病得模模糊糊,睜眼時看到一個瘦高瘦高的丫頭,覺得有些眼熟, 迷迷糊糊道:“是你?”
冬青手腳麻利地拿濕帕給她潤着臉,笑道:“姑娘乖,好好睡一覺就沒事了。”
冬青被小周氏選中後本就欣喜若狂,小周氏還說要讓她去學醫,這便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她知道自己不算聰慧,面容也不出挑,本只打算手腳勤快些,讓人挑不出錯就是。誰知有了學醫的機會,學好醫術,那多半是要以醫女的身份充當姑娘的陪嫁,有了一技之長,在姑娘身邊的位置也就穩固了。
是以,冬青這些年學的很認真,小周氏也不是要她當什麽大夫,但最基本的都得學會,她也沒有浪費這個機會。醫術是學了,小周氏本還想再□□她一段時間,但崔嘉寶這病來的突然,小周氏想想就将她放過來了,以後她便留在崔嘉寶身邊。
冬青給崔嘉寶診斷一番,便知道她并無大礙,不過是暈車再加上心中郁結,這種病只要好好休養一下,很快便能恢複過來。然而現在是在趕路,每日颠簸,也難怪崔嘉寶越病越昏沉了。
冬青能做的,便是盡可能的減輕崔嘉寶的症狀,讓她好受些,心理上的負擔也輕些,等到了京城再好好的躺上一兩天,便能恢複元氣。
現在不好熬藥,冬青能動用的手段便只有穴道按摩。好在她學的認真,師傅的手法更是一點不落地學了下來,欠缺的只是點對力道的掌握罷了。這一套對崔嘉寶也着實慣用,眼見她能睡的好了,冬青這顆心才微微放下來。
***
去的時候三三兩兩,回來的時候卻是一大家子人。張氏似乎無意在他們回來的當日給他們個下馬威,竟和老侯爺一起出來熱情相迎。
崔嘉寶此刻還是精神不濟,好在下車時冬青給她按了幾個穴道,現在才不至于太過昏沉。她有好幾年沒見到張氏了,現在看她,似乎一點沒變,五十多歲的人了,頭上青絲依舊,滿面紅光。想來她們不在的這幾年,張氏過得是極為惬意。
崔敏達的精神看起來比張氏差多了,他兩鬓上已有些花白,神情嚴肅,看見崔語堂重重咳了下,崔語堂低眉垂眼。
Advertisement
張氏則是徑直走向崔崇安,抓着他的胳膊一個勁地說他黑了瘦了。崔崇安滿心不适,但面上還是笑的可親,仿佛多親近她這個祖母一樣。崔嘉寶和崔嘉惠見狀往他身後一躲,卻還是沒躲過。大房的常氏一把拉過崔嘉惠,三房的裴氏則是将崔嘉寶摟在懷裏,誇她模樣可人,裴氏的力道大得很,崔嘉寶只能仍由她拉扯。
後面還站着一排侯府的孫輩,有的禮儀分毫不錯,有的已經不耐煩了。
崔嘉寶對着這麽一大家子皮笑肉不笑的也很辛苦,想着她們把人堵在門口是惡心誰呢?過了許久,常氏才裝作想起來一樣,道:“把人堵門口做什麽,二弟一家舟車勞頓的,想來也是辛苦了,快往裏迎一迎。”
裴氏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似乎不大滿意,但也沒說什麽。
崔嘉寶她們總算不用再在府門外站着,被引着進了廳。老侯爺似乎有話和崔語堂說,剛進廳沒多久便将崔語堂叫到書房談話。
張氏的臉色不若剛剛好看,适逢婢女遞了杯熱茶,喝了一口便勃然大怒,将茶杯扔到婢女身上,那茶也潑了婢女一身。
“怎麽做的事!這般滾燙的茶是要燙死老身嗎?不上臺面就是不上臺面,我就不該将你提上來,什麽人就該待什麽位置!”
茶杯摔到地上碎成一片片,那婢女也不顧地上尖銳,連忙跪下磕頭求饒。崔嘉寶見她膝蓋處都洇出一片紅跡來,顯然是受傷了。
張氏指桑罵槐過後也不看那侍女,裴氏便站出來一唱一和道:“沒眼力見的,還不快把人拉下去發落。”
裴氏走到張氏身邊,輕輕拍她的背,似乎在給她順氣,嘴裏道:“娘,你別氣壞了身子,這哪是你的問題呀,有的人,再怎麽幫扶也是天生不成氣候。”
崔嘉寶倒慶幸起崔語堂被崔敏達叫走,若是讓他在這聽裴氏和張氏的冷嘲熱諷,指不定要被氣壞。
小周氏唇角微翹,冷冷一笑,自顧自地喝着茶,一點被影響的樣子都沒有。
裴氏拍的手都僵了,見小周氏不搭碴也沒辦法,張氏眉頭微皺,道:“行了,下去吧,難得老二一家回來,大家也許久沒見了,都好好見見。”
張氏這話說的她們跟遠房親戚一樣,崔嘉惠的臉都有些冷了,好在撫州這些年把她的性子磨平了些,不至于當場發火。
三房為嫡,大房為庶,但這見面還是按着齒序來。大房當家崔語庭是庶出,平日裏不聲不響,如今是兵部主事,正六品,比崔語軒還要低上一等。崔嘉寶觀他眉宇間皆是郁氣,妻子常氏倒像個會來事的,笑意盈盈。
崔嘉寶從前和大房、二房的人解除都不多,這幾年更是忘了七七八八,但還記得大房有兩位姑娘。年紀大些的叫崔嘉秀,今日不見她,算算年紀應當是出嫁了。此刻在一邊的,面容白淨,還有些圓潤的應當是二姑娘崔嘉娥。
崔語庭膝下并無庶出子女,長子崔崇宜如今已娶妻文氏,次子崔崇平剛剛行完冠禮。這一家子除了常氏以外都表現得十分沉默寡言,倒讓崔嘉寶舒服不少。
爾後出來的便是三房的崔語軒。崔語軒年紀輕輕,便已當上戶部的郎中,正五品的品級和崔語堂相同,當京中的正五品和外放出去的正五品可大不相同,更不用說是戶部這種撈錢的部門了。
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崔語軒微微一笑,透着股成熟男子特有的魅力,态度有禮挑不出錯,似乎沒怎麽将她們放在心上。三房子女不少,裴氏所出便有崔嘉芸、崔崇德和崔嘉茗三兄妹。
崔嘉芸已過及笄,面容秀麗,抿唇而笑,看起來極為端莊大方。崔嘉寶記憶裏,這位三姑娘向來是個舉止挑不出錯的,她極受崔語軒看重,說是天資聰穎不輸男兒,不知現在是不是還是這樣。
崔崇德十三歲的年紀,眼神止不住地在崔崇安身上打量,對她們這些姐姐妹妹沒有一絲興趣。若不是裴氏拉着他,只怕他要湊到崔崇安跟前了。崔嘉寶看了有些好笑,又有點好奇,不知他們有什麽淵源,打定主意回去要問上一問。
七姑娘崔嘉茗的神色最差,崔嘉寶略一觀察,便知是她和崔嘉惠姐妹倆的衣着惹了她的眼。撫州位于江南一帶,最是繁華,有什麽時興的東西都是從那傳出的。她和崔嘉惠雖然不到癡狂的地步,但身處那樣的地方,該有的都會有。
眼下身上的衣服、首飾,一看便是精致的不得了的,再加上她姐妹倆容色出衆,更是被襯得人比花嬌。
崔嘉茗一看也是認真打扮過了,崔嘉芸大方雅致的打扮在她身邊都被襯得過于素淡,但卻硬生生地被她姐妹倆給比下去了,也不怪她神色難看。
三房還有一對庶出子女,六姑娘崔嘉含微含着胸站在七姑娘身後,小心翼翼的樣子。崔嘉寶一不小心多看她一眼,她便受了驚一樣,朝她微微一笑又立馬低頭。
她手裏牽着弟弟崔崇星,崔崇星是這裏年紀最小的,只有九歲,蒼白瘦弱,細細的脖子頂着個腦袋,看起來便很辛苦。周治九歲的時候要多混蛋就有多混蛋,身體也十分強健,可看崔崇星的樣子,倒像崇文、崇武七歲時多一些,甚至還要更膽怯一些。
崔嘉寶看的心中一嘆,也只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她還有兩個姑姑,都是張氏所出,大姑姑叫崔婉,嫁了楊安伯府的人,小姑姑叫崔玫,嫁去了張武伯府,想來是不會因為她們特地回來一趟。
作者有話要說: 【白鷺書院副本1/1】
【定安侯府副本載入中……】
寫遲了對不起QAQ
到這一章老溫的CP已經定了,接下來的走向就會很明确啦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