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因為起得太早, 黎玉帛上了馬車沒多久就睡着了,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竟靠在霍曜肩上,他第一反應就是抹嘴, 看看自己有沒有不小心流口水。
因為以前上學趴在桌上睡着後, 會情不自禁流口水, 丢死人。幸好這回幹幹淨淨,黎玉帛打個哈欠,伸了個懶腰,坐直身子,掀開車簾問道:“王爺, 還沒到嗎?”
外面的風景已經從京城樓閣變成田園風光, 霍曜回答道:“快到了。”
黎玉帛笑嘻嘻地湊過去道:“王爺,一會兒如果皇上真要我上場,你可要保護好我。不然我死了, 你就沒娘子了。”
霍曜皺起眉頭瞥了一眼黎玉帛,這說的都是什麽話?
黎玉帛吐了下舌頭,繼續道:“我是說萬一。王爺你想想,目前我們磨合得還不錯,要是我死了,你重新娶個側王妃或王妃, 又得磨合一段時間,你也會很累的,對不對?所以保護好我,讓我繼續伺候王爺才是最好的選擇。”
說來說去,黎玉帛始終擔憂書裏原主的結局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鲠在喉。
霍曜又擡手捏起黎玉帛的下巴, 淩厲的眉目間盡顯霸王之氣:“我護着你就是, 你怕什麽。”
黎玉帛被迫對上霍曜的目光,眨巴眨巴眼睛道:“我當然怕啊。今天太子淑妃還有黎府的人都來了,他們都有殺我的心。”
霍曜捏了捏黎玉帛的臉蛋,将他摟緊懷裏道:“不必怕。”
到了皇家圍場,黎玉帛剛下車,前面就有宮女來傳話,說是淑妃娘娘有請。果然不出所料,這次冬狩注定不會平靜。
黎玉帛和霍曜一同來到淑妃面前,淑妃微微一驚,她只是傳喚黎玉帛,沒想到梁王跟了過來,而且梁王冷着臉,比這圍場的冰凍河流還讓人心寒。
淑妃旁邊是恭和帝,還有恭和帝其他莺莺燕燕的妃子,都伸長了脖子打量這對男男夫妻,眼神裏充滿戲谑譏諷之意。
黎玉帛掃了一眼,看到裏面有比他還年輕的,恭和帝真是豔福不淺啊,而且這還只是受寵的能跟着來的,那不受寵枯守宮苑的,更不知還有多少。
霍曜和黎玉帛行禮過後,淑妃笑得非常和善:“皇上,臣妾想着,論輩分,梁王側王妃該和我們這些女眷坐在這觀看男子們打獵,不過梁王側王妃終究是男子,得戶部侍郎多年栽培,是精于騎馬射箭的,這樣好的身手不能浪費,不如讓他一同跟着打獵。”
恭和帝瞧着黎玉帛,不置可否。
Advertisement
霍曜開口應道:“好。”
淑妃臉上的笑意僵住片刻,她原本以為梁王會推托,所以準備了一籮筐的說辭,沒想到梁王答應得這麽幹脆,出乎她的意料,那些想好的話也只能爛在肚子裏。
她盡量保持和善的神色,笑道:“那本宮等着看王爺和側王妃一顯身手。”
依照冬狩規矩,皇家獵場的侍衛會将野兔、鹿、山雞、狍子等動物放出來,獵手競相追逐,看誰能拔得頭籌,最後誰射中的最多。
恭和帝披上铠甲,蹬上馬背,饒是年近五十,依舊威風凜凜。以他為首,一側是太子梁王及年輕文官,另一側是武将,個個皆整裝待發。
恭和帝年輕時跟随先帝騎馬射箭,水平遠遠超出其他人,因此很得先帝喜愛,故而恭和帝每年冬狩都會親自參加親自狩獵。
他龍顏大悅道:“各位愛卿,今日不論君臣,只有對手。誰能拔得頭籌,朕賞賜黃金一千兩!不能再像往年一樣,回回都讓着朕。若今天還是朕拔得頭籌,那每人給朕上繳十兩黃金到國庫。”
在場的人都知道恭和帝喜歡狩獵,這個頭籌自然而然是要讓給他的。
號令一響,千人齊呼,百馬齊奔,激起一陣塵煙。
黎玉帛在心裏計算一番,他肯定射不中獵物,那今天豈不是很有可能要虧十兩黃金?不行不行,不劃算,而且他想要那一千兩黃金。
耳邊一道聲音響起:“沒想到側王妃也來騎馬打獵,真是稀罕,我還以為側王妃會如女子一般,坐在那暖和臺上遠遠觀望。”
黎玉帛側頭一看,是黎仁果。他冷笑道:“黎公子腰好了?小心騎馬摔着,再卧床數月,那腰可不一定能好起來。”
黎仁果湊過去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上回是你搞的鬼!我明明好好站着,突然撲向荔枝樹,當時身邊只站着你,我告訴你,這個仇我一定會報。”
霍曜揮鞭在黎仁果騎的馬屁.股上一打,那馬便飛奔向前。他嫌惡地看了眼黎仁果的背影,對黎玉帛道:“蒼蠅飛到面前,要麽打死要麽趕走,不用多說廢話。”
兩人縱馬跟上隊伍,只見鹿兔滿地跑,被這些獵手逼得到處亂竄。恭和帝道:“你們都射箭啊,不能抗旨不遵!朕說了,拿出你們的真本事,在獵場,只有對手,沒有君臣。”
各官員面面相觑,誰也不敢違背恭和帝的意思,但更不敢第一個射中獵物,只好胡亂射箭,咻咻咻之聲不絕于耳,官員們都只是故意往草叢平地射,沒有一只動物受傷,依舊活蹦亂跳。
黎玉帛看到大家紛紛射箭,各個都擺出勢在必得的神氣,沒射中後又嘆口氣,遺憾不已。
他以為大家都在認真射箭,便也顫巍巍地拉弓射出一箭,跟着應付場面。
倏地,一只兔子中了一箭,腿上鮮血直流,趴在原地跑不動了。
恭和帝哈哈笑道:“取箭來!看看是誰射中的?”
衆官員紛紛附和道:“一定是聖上射中的!”
“除了聖上,誰也沒有這樣準的箭法。”
“年年都是聖上拔得頭籌,是聖上之才,更是大周之福。”
霍曜瞥了一眼那只被射中的兔子,卻不認為那是恭和帝射中的。父皇喜歡捕獵鹿羊狍子等大動物,兔子這樣的小動物他是不會放在眼裏的;再者那兔子被射中後面的左腿,一看便知不是行家所射,哪怕是父皇射的,他也會一箭穿身而過,讓兔子當場斃命。
不是父皇射中的,還會是誰呢?在場的人都是陪父皇狩獵過的,不敢冒進,唯有……黎玉帛,頭一回參加冬狩,而且那蹩腳的射箭技術确實也像他所為。
霍曜不免有些擔心,父皇會不會因此動怒?
他以為黎玉帛不會跟着射箭,就算射了,也不會射中,畢竟在家練習的時候黎玉帛連靶子都沒射中,更遑論會跑會跳的動物,所以霍曜才沒有叮囑。
撿箭的侍衛将箭呈上,恭和帝見箭身刻着小小的“梁王側妃”四個字,朗聲笑道:“是梁王側王妃射中的!好!賞!”
黎玉帛渾身打了個激靈,眼睛睜得大大的,道:“啊?我……我嗎?”
真的沒搞錯嗎?
我只是随便射了一箭!
不是有意要射中的!
衆官員拉着馬匹,不敢出聲,恨不得剁掉自己的舌頭,剛剛亂說什麽。皇上一定會發火的,梁王側王妃也太不懂事了,遭殃受死也是咎由自取。
太子殿下霍晔上次被霍曜打得渾身是傷,至今沒有好全,強撐着身體跟過來,他可不想這次狩獵被梁王占盡風頭。此時他懷着恨意看着黎玉帛道:“梁王側妃還真是能幹,居然能在這麽多官員前頭先射中獵物。梁王有側妃如此,一定可以幫助你許多。”
霍曜沒有理會太子,下馬後,又去扶黎玉帛下馬,兩人一同對恭和帝恭恭敬敬行了大禮:“多謝父皇賞賜。”
恭和帝臉上并未出現衆人擔憂的怒色,反而一團和氣:“好好好,你們倆都起來。往年都是朕射中獵物後,大家夥才敢拿出真本事。今年總算有個人先拿出真本事,而不是一味谄媚。射獵如此,朝堂之事也是如此。朕一向敬佩唐朝的唐太宗,功勞蓋世,也羨慕唐太宗有敢于直言進谏的魏征,各位愛卿當向魏征學習。”
百官沒想到恭和帝竟然從射獵說到朝堂,一時之間尴尬不已,只好紛紛稱是。
太子殿下氣得半死,父皇沒因此動怒就算了,還誇了梁王!這還沒開始打獵呢,梁王就已經被誇獎!
他深知自己的太子之位得來不易,也知道梁王當年差點被立儲,還知道梁王比他有本事有能力,所以雖然身為東宮太子,卻一直惶惶不安,不到登基那一日,他怎麽都沒法安心,亦或者梁王早死,他才能松口氣。
霍曜和黎玉帛各自再騎上馬,恭和帝一聲令下,百官追逐動物四散而去,一時間吹號聲、馬蹄聲、馬嘶聲、射箭聲還有人的吼叫聲,混合在一起,響徹整個皇家獵場。
黎玉帛和霍曜之間隔着一段時間,忽然一群載着武将的駿馬從中疾馳而過,黎玉帛分明感覺馬受了驚似的,朝着樹林瘋狂奔跑而去,回頭只見塵煙滾滾。
駿馬還在發瘋般馳騁,黎玉帛努力握緊缰繩,雙腿夾了夾馬肚,想讓馬停下來,但這馬死活拼命往前跑,周遭樹木快速後退,眼前景物缭亂,他不由得有點心慌。
那馬兒奔跑到一棵高樹前,忽然擡起前蹄,将黎玉帛重重地摔了下來。黎玉帛在地上滾了兩圈,被石頭硌得骨肉生疼,此時也顧及不得,馬上站起來,尋找回去的路。
但這兒是茂林深處,樹影暗暗,天色昏昏,滿是詭異,想走出去,有點困難。他走了沒一會兒,忽然看見一只狍子從眼前矯捷跑過,緊接着就見一支箭咻地飛過,那只狍子當場被射中躺到,血流如注。
吓黎玉帛一跳,還以為那只箭是沖他而來。
接着便聽見一陣爽朗的笑聲:“總算讓朕給射中了!”
黎玉帛看見恭和帝騎着馬逶迤而來,臉上帶着勝利的喜悅。見到呆立原地的黎玉帛,恭和帝不解道:“梁王側妃,你怎麽在這?”
原來恭和帝打獵不喜歡人跟着,一個人孤軍深入,更能讓他感受到取得勝利的愉悅感,過後再讓侍衛去撿就成。
總算碰見個人,黎玉帛稍稍安心,雖然這人不是他想見的。黎玉帛解釋道:“回父皇的話,我的馬受了驚,跑到……”
忽然黎玉帛看見一支利箭朝這邊射了過來,堪堪要射中恭和帝的後背,他立馬撲了上去,将恭和帝拉下馬,以身體護住恭和帝,自己的衣裳被地上的木刺劃出嘩啦啦響聲,手背也被劃出一道血跡,疼得厲害。
恭和帝驚覺:“有刺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