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遠古帝王的家世傳奇
1歷史的牲口棚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鲧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我們通過對《山海經》的文本解讀,卻發現鲧原本不過是大禹的手下敗将而已。但是史前的民衆對于鲧始終是充滿了同情之心的,而且,書中還有着對于鲧的正面評價。
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鲧。
——《山海經·海內經》
這段故事說,黃帝生了駱明,駱明生了白馬,這白馬就是鲧。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個奇怪透頂的故事,黃帝再沒出息,好歹也是一個大男人,他生駱明也就算了,可是駱明還要生白馬,這麽一堆怪動物湊在一起,明顯是進了歷史的牲口棚。
事實上,這裏的駱明也好,白馬也好,都只不過是民衆對于政治家的品行的評價,這從關鍵詞的分析上也能夠得出結論。
這樣一分析,結論也就出來了。
如果拿大禹和鲧的個人品德相比較的話,那麽大禹也不是多麽不公正,只不過大禹處理問題時,水平是忽高忽低,就跟駱駝背上的駱峰一樣,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切取決于當事人與大禹的親疏關系如何。如果是親近的人,大禹就會明顯偏向于他,如果是關系疏遠之人,那就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而鲧則不同,鲧這個人啊,雖然沒有多少暴力傾向,但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公正、清明、無私,就像白馬的顏色那樣的純淨,也像白馬的風格那樣明麗,這樣的政治家啊,才是老百姓最渴望的……然而鲧最終還是上了大禹的圈套,被迫出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依靠制度本身,而單純地依靠政治家的個人品德,是靠不住的。因為在一個逆淘汰的體制之下,越是個人品性端良的政治家,就越是沒有立足之地。
2适彼樂土
帝王的家譜中,隐藏着驚天的大秘密,這是符合《山海經》書中蟲為蛇、蛇號為魚的文本風格的。這本書,原本記載的是被隐匿的歷史。
帝後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山海經·海內經》
這裏又是黃帝的一個家譜,上文中說,黃帝生了駱明,在這裏,黃帝又不生駱明了,而是生了一個叫禺號的人,禺號生了淫梁,淫梁生了番禺,這位番禺最先發明了船。番禺生了奚仲,奚仲生了吉光,這位吉光最先用木頭制作出車子。
連家譜都要準備幾份,可見這個黃帝确實有點不地道。可是這個新家譜,暗示給我們的又是什麽呢?
Advertisement
這個故事說起來,可是讓領導們容易發火的。這裏說,一旦當統治者獲得極高的聲望的時候,鐵定是老百姓倒大黴的不幸時代。為什麽呢?因為百姓與統治者的利益是相互對立的,統治者獲得了萬人擁戴,明擺着是沒有人敢于反對他,沒有人敢于說出自己的心裏話,連句話都不讓說,可想而知這時候的統治是何等的殘酷。
當統治者受到萬民擁戴的時候,恰恰也是民衆沸沸揚揚、群起反抗的時代,但是民衆的力量終究無法與統治者的暴力機器相比拟。所以呢,這時候的老百姓,就會選擇用腳投票,小舟從此去,江海寄餘生,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反正是離統治者越遠越好。跑到什麽地方去呢?要跑出去多遠呢?
文中說,這個事倒沒必要太過于較真,反正,只有能夠離統治者稍微遠一點,老百姓的自由空間才大一些,如果脫離了統治者的嚴酷統治,适彼樂土,那就千好萬好了,最好是到一個沒有統治者的地方,到時候老百姓才能夠真正地歡呼歌唱,享受自由而幸福的好時光。
明擺着,這是一首上古的《碩鼠》風謠,這就難怪孔子要将《碩鼠》那樣的文章選入《詩經》了,這也難怪秦始皇在焚書坑儒的時候,首先要毀掉的就是《詩經》了,因為這些百姓的牢騷,太讓領導生氣了。
3後宮歲月長
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
——《山海經·海內經》
這是一段看起來非常正常的記載,記載中說,少皞是古之帝王之一,他生了孩子,名字叫般,而般是位勇于創新的發明家,他最先發明了弓和箭……很快我們就會發現,古代帝王多半都是發明家,發明是帝王的專利,這個讓人沒脾氣。
但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弓箭的發明史的話,就會産生極大的困惑與疑問了。
先從人類的文明進程說起,類人猿是最早的發明大師,他們發明了投擲石塊,千萬別小看抓起塊石頭往遠處一丢這麽個簡單的動作,這個動作标志着文明與野蠻的分野,标志着智慧與混沌的劃分。
早在類人猿學會投擲石塊之前,類人猿的打架清一色的是貼身搏殺,貼身搏殺是非常刺激的,但考慮到類人猿當時生活的環境,與他們搏殺的對手,如果不是長着利齒的劍齒虎,就是披了厚厚铠甲的猛犸象,和這些野生動物掐架,類人猿可是吃了大虧,根本不可能是對手。
恰恰是投擲石塊的發明,将類人猿從最終的絕望中拯救了出來。
石塊的投擲,将類人猿的攻擊範圍從身邊拉遠到一定的距離,可以在自身相對安全的情況下,用如雨的飛石将對手陷于危險之中。可想而知,當類人猿發明了這一遠距離攻擊武器之後,劍齒虎與猛犸象等兇猛動物是何等的郁悶。發現類人猿變得狡猾起來,這些史前動物悲憤之下,毅然決然地滅絕了。
投擲石塊之後,尼安德特人發明了标槍。
與原始粗放的投擲石塊相比,标槍是真正的藝術發明,比之于粗鈍的石塊,标槍的投擲距離更遠,攻擊範圍更廣,命中率也更高。
掌握了标槍這種大殺器,尼安德特人就成為了地球上的霸主,他們氣勢洶洶,南奔北走,東征西讨,成為了史前的成吉思汗、太古的忽必烈。可是忽然有一天,尼安德特人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直到現在,科學家也沒弄清楚,這些神秘消失的尼安德特人到底跑到哪裏去了。
尼安德特人的失蹤,是因為标槍這種高科技武器被類人猿們廣泛地掌握,大家都會投擲标槍了,尼安德特人自然也就無咒可念了,只好和大家融合在一起,相互婚配,繁衍子孫,搞到後來,血統混雜,再也分不出彼此。
可以這樣說,有了标槍,就不再需要發明弓箭了。
為什麽這樣說呢?難道弓箭的射程不是比标槍的射程更遠,命中率更精确,攜帶起來也更方便嗎?
不說射程和命中率,單只說攜帶的方便性。想一想,如果你恰好生在原始社會,遇到戰争,別人拎一張弓,箭壺裏裝兩百支箭,輕輕松松地出發了,而你老人家扛着一大捆标槍,最多不過十幾支,就重達上百公斤,到了戰場上,你嗖嗖嗖就把十幾支标槍扔完了,可是人家那裏還有幾百支箭對着你狂射呢,那你豈不是慘了?
這樣一分析,盡管已經有了标槍,但原始人還是需要弓箭的。
然而,麻煩的是,任何發明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漫長無比,而且發明的雛形,往往是笨拙可笑,缺乏實用性的。
說清楚了就是,标槍是一種應用技術,相對來說是非常簡單的發明,找根細竹子,拿石刀削出個尖頭來,就算是完活了。而弓箭卻不然,弓箭不僅需要你先掌握将堅硬的木頭在火上烘烤彎曲的技術,還要有堅韌的牛皮筋作為弓弦,弓弦的彈性一定要高,而且還不容易揪斷,再之後是箭杆與箭頭,所要求的制作技術就更加苛刻……一句話,如果發明投擲石塊需要一個早晨的話,那麽發明标槍就需要一年的時間,而發明出實用性的弓箭,至少也得一萬年到三萬年,日子短了,弓箭就不足以軍事化,只能當玩具來玩。總而言之,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弓箭只不過是玩具,不具有攻擊功能。
那麽這個少皞的兒子般,發明弓箭的故事,又有什麽寓意呢?
這麽一分析,故事的寓意就明白了。
在弓箭發明的時代,帝王一家正過着幸福而淫亂的生活。看看這個帝王,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些什麽?這厮天天在宮裏的湖面上,劃着小船,人狼一樣地嗥叫個不停。為什麽這厮拼命嗥叫個不停呢?
原來這厮正在宮裏玩躲貓貓,他和宮中的女子們約定,女生都躲藏起來,他則到處尋找,逮到一個,就立即放倒……總之,這樣的生活非常幸福,是中國男人4000年以來做個不停的美夢。
帝王淫亂後宮,對老百姓來說卻是件好事,至少老百姓趁此良機,趕緊發明了弓和箭……這段歷史,其原貌就是如此。
4黃帝的報複
弓箭是4000年前的重大發明,所以《山海經》中,再一次提到這件事:
帝後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山海經·海內經》
這裏說,黃帝賞賜給後羿紅色弓和白色矰箭,用他的射箭技藝去扶助下界各國,後羿便開始去救濟世間人們的各種艱苦。
正像我們說的那樣,這個故事明确地否定了少皞的兒子般發明弓箭的說法。從這個故事看,弓箭分明不是發明出來的,是從黃帝他家的箱子裏拿出來的……那麽這個故事的含義,到底是什麽呢?
這個故事,講起來真的有些讓人鬧心,故事中說,如果你跟領導的女朋友關系比較好,那你就有麻煩了……
這一任的統治者名譽極高、聲望極重,後宮中的佳麗也比較熱鬧,宮門天天大敞着,帝王的部屬和職員天天進進出出……就有這麽一位下屬,爹媽給了他一張明星臉,生得那叫一個帥,宮中的女孩子們自然會喜歡這張臉,于是這一屆帝王的後院,就多出點花花事來。
于是有一天,帝王問後宮的妃子們:“咱們家現在有個肥差,老婆們,你們說派誰去呢?”
衆妃子們齊聲回答道:“派俺的‘男朋友’去……”
OK,事情就這麽定了。那位吸引了後宮美女無數青睐的帥哥,被解除了公職,削職為民,永不錄用,打發到田地裏,跟老百姓一起,臉朝黃土背朝天,體驗民生之多艱去了。
5黃帝的迷亂私生活
關于黃帝本人的私生活,是《山海經》一書記載的重點
帝後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
——《山海經·海內經》
這裏說,黃帝的家譜以前都不對,這個才是對的,黃帝一家是這個樣子的,先是黃帝生了晏龍,然後這位晏龍最先發明了琴和瑟兩種樂器。
那麽黃帝家的家譜,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這件事情,大致與樂器的發明時間較為接近,故事中說的是,黃帝這位老人家,最喜歡的就是大擺宴席,一擺就是數百桌,不是數百桌宴席,也無法排成宴會的長龍……此外,宴會上還有吸引人的娛樂節目,主要是由美貌的女孩子表演人體藝術,以歌頌黃帝的偉大領導……
這種游戲是黃帝的最愛,所以《山海經》不能不提到。
6黃帝家譜的秘密
黃帝的家譜有很多,每個家譜中都隐藏着不為人知的史前隐秘。我們已經研究過黃帝的幾個家譜,但這仍然不夠,在《山海經》中,黃帝的家譜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帝後有子八人,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後稷是播百谷。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
——《山海經·海內經》
這裏說,黃帝生了三身,三身生了義均,這位義均便是所謂的巧倕,從此開始發明了世間的各種工藝技巧。後稷開始播種各種農作物。後稷的孫子叫叔均,這位叔均最初發明了使用牛耕田。大比赤陰,開始受封而建國。大禹和鲧開始挖掘泥土治理洪水,度量劃定九州。
正如我們說過的那樣,黃帝這一家子比較貪,把天底下的發明創造,全都歸入了他們自己的貢獻之中,這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這裏是在說,黃帝這個統治者啊,威望高,名譽好。為什麽呢?是因為他為老百姓做了什麽,老百姓才懷念他嗎?
故事中說,這是因為黃帝擁有一個強有力的戰鬥團隊,誰敢批評他、指責他,他絕對不會讓你好過,黃帝這厮一身兼三職,哪三職呢?立法、行政和司法,處理國家事務的時候,黃帝完全是随着自己的性子來。
黃帝和他的繼位者一直采用這個政策,還不斷發動戰争,而與百姓相關的就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7老大是個外國人
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說白了就好像是一幅畫。這導致了中國人的思維也比較形象,起名字的時候,往往從名字中就能夠看出來這個人的來歷。比如說,颛顼有一個老師,名字叫伯夷,伯夷這個名字是什麽意思呢?
伯夷的意思是說,家裏的老大啊,是一個外國人……這麽個名字,起得真是夠戗。
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氏羌,氐羌乞姓。
——《山海經·海內經》
這段記載,說的就是颛顼老師的來歷,這上面說,伯夷的父親,生了西岳,西岳生了先龍,先龍的後代子孫便是氐羌,氐羌人姓乞。
這段文字記載真是太奇怪了,因為氐、羌這兩個民族,确實是從西邊進入中國來的,難不成中國遠古時代的帝王制度和大鼻子的洋人真的有什麽關系嗎?
這段記載說,中國的帝制,最早的時候是由一夥從西方流竄過來的洋人建立起來的,這夥洋人到了中國的地盤上,起初連個名字都沒有,但是後來他們使用了一些不吉利的漢字,作為他們的姓名。
這段記載可不好,或許是我們的解釋有誤吧?
但是這樣的事情,确實在歷史上不斷發生過,比如說大唐李世民,就是塞外來的鮮卑人;再比如清朝,也是東北的肅慎國人進入中土建立起來的專制政權。
8誰是怪物孩子的爹
中國帝王自稱為天子,以龍為自己的LOGO。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山海經-海內經》
這裏是帝王颛顼的家譜,相信颛顼肯定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在流沙的東面,黑水的西岸,有朝雲國、司彘國。黃帝的妻子雷祖生下昌意。昌意白天上降到若水居住,生下韓流。韓流長着長長的腦袋、小小的耳、人的面孔、豬的長嘴、麒麟的身子、羅圈着雙腿、小豬的蹄子,娶淖子族人中的阿女為妻,生下了颛顼。
看起來,帝王颛顼在當時民間百姓中的聲譽,實在是有點過于糟糕。看看這裏的惡毒詛咒,足夠讓颛顼八萬輩子也翻不過身來。
這裏說的是,黃帝這厮的老婆,奇醜無比,而且脾氣暴躁,特愛吃醋,人人都知道這事,讓黃帝非常郁悶。考慮到領導的光輝形象,于是黃帝就散布流言,聲稱自己的二奶極是美貌,雖然老婆醜一點,但有美貌的小二奶,總算是讓黃帝有了點面子。
可是群衆反映說,黃帝是在瞎掰,黃帝也不是沒有二奶,只不過,他的二奶是豬圈裏的一頭豬,因為老婆管得嚴,黃帝不敢沾別的女人,只能是取長補短,在自家豬圈裏的豬身上找齊……就這麽搞來搞去,豬圈裏竟然多出來一頭怪豬。
此豬,似豬而非豬,似人而非人,智商低下,身材肥矮,特別地貪吃,還長着一雙豬蹄子,哈吧着兩條羅圈腿……別看這怪物模樣長得醜,可是人家血統高貴,是地地道道的帝王血脈,這不,下一屆帝王,就是這個名字叫颛顼的怪物了……還有一種說法,說是這個颛顼是另一個男人的兒子,黃帝和這個男人偷偷地要好,卻謊稱他是一個女人,現在這倆男人抱着一個怪物出來,你說誰是這怪物孩子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