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僖宗、昭宗和哀帝:(1)
1.僖宗李儇的個人簡歷
話說懿宗臨死之前,宮中太監召開會議,與會人員包括了左神策軍中尉劉行深、右神策軍中尉韓文約。會議的議題主要是:懿宗将死,大唐帝國向何處去?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甭管大唐向何處去,總之不能讓自己吃虧。所以既然要在懿宗的諸兒子中挑選出來一個皇帝,那麽理所當然的,要挑一個最缺心眼,腦子最不夠用,年齡最小的。
十二歲的皇五子李俨,就成了無可争議的人選。
于是李俨這個缺心眼的孩子,就改名李儇,成功登上大寶,成為了帝國的第十九任皇帝。那麽,這個孩子到底有多缺心眼呢?
看看這倒黴孩子的個人簡歷,我們心裏就會有數了。
大唐第十九任皇帝僖宗李儇個人檔案:
姓名:李儇
曾用名:李俨
出生:鹹通三年五月初八,公元862年
籍貫:陝西長安宮中
屬相:馬
卒年: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享年二十七歲
死因:暴疾
特長:打馬球
社會關系:
父親:懿宗李漼
Advertisement
母親:王氏
妻子:不詳
兒子:二子
女兒:二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12歲:父親懿宗卒,在太監們的一致擁護下,登基為帝。改李俨之名為李儇,是為僖宗
13歲:濮陽王仙芝率領數千人起義
14歲:僖宗年幼,不知自己來歷,誤以為太監田令孜是自己的爹,呼之曰阿父。由是田令孜掌握神策軍兵權
15歲:王仙芝起義軍內部發生激烈的路線鬥争,黃巢與王仙芝決裂,分兵而行
16歲:王仙芝受朝廷招撫,于是派遣部将尚君長前往招讨副都監楊複光處商量起義事宜。平盧節度使宋威得知,嫉妒楊複光立功,就暗中綁架尚君長,殺之。王芝仙未能經受得住殘酷政治鬥争的考驗,再次反抗朝廷
17歲:沙陀軍事将領李克用父子擒殺王仙芝,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17歲:黃巢攻亳州,稱沖天大将軍
18歲:黃巢攻陷潭州
19歲:黃巢攻陷洛陽潼關,僖宗天子赴陝西漢中視察工作。黃巢攻陷長安,登基為帝,改國號齊
20歲:僖宗天子赴成都視察工作
21歲:唐軍與齊軍對峙于靈感寺,雙方均無糧草。由是唐軍捉百姓賣給齊軍,齊軍也捉百姓賣給唐軍,雙方陣地上一片歡呼聲。須臾,百姓被煮得爛熟,食之棄骨。是年,黃巢軍內部發生激烈的路線鬥争,部将朱全忠叛歸朝廷
22歲:沙陀李克用南下,勢如破竹,連戰告捷,齊帝黃巢盡焚長安宮室,棄城而走
23歲:朱全忠設鴻門宴,欲殺李克用,被其血戰逃脫。
23歲:黃巢軍于泰山東南狼虎谷陷入重重包圍,命其外甥割其首級,出而投降,宣布了黃巢起義軍的徹底覆滅
24歲:僖宗天子結束了對各地工作的視察,返回長安,此時長安已是一片廢墟
24歲:蔡州刺史秦宗權分裂朝廷,于蔡州登基稱帝。陷洛陽,大擄而去
24歲:大太監田令孜讨厭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欲殺之。王重榮抗命,于是朝廷命天下諸鎮共讨之。河中節度使李克用卻來幫助王重榮,大敗諸道兵馬,進逼長安。僖宗天子于是赴鳳翔視察,而李克用不入長安,引兵返回河中
24歲:分寧節度使朱玫欲劫持僖宗未果,大怒,就将因病而沒有逃掉的襄王李煴立為皇帝,宣布僖宗正式退位
25歲:諸道節度使聯名提出要求,請誅大太監田令孜,于是田令孜攜僖宗天子,赴陝西漢中
25歲:分寧節度使朱玫的愛将王行瑜,殺朱玫。新天子襄王李煴逃奔河中,為王重榮所殺,攜其首級送與僖宗天子。于是僖宗天子再次恢複皇帝帝位
26歲:兵馬使畢師铎攻淮南節度使高骈
27歲:僖宗天子返回長安,說:這次我死也不離開長安了。語畢,死
這孩子的簡歷一打開,我們就知道,此時的大唐帝國已經正式進入了倒計時階段,目前登場的主角,已經不再是李氏皇族,而是殺人狂魔黃巢。
此外,我們還會注意到一件事:僖宗這個孩子,他的智商已經跌破了靈長類動物的底限,與低等的爬行類動物堪可比肩。我們知道,人類與其他物種相比,就在于其他動物只認娘不認爹。對于低等動物來說,爹是毫無意義的,而人類則不然,娘是靠不住的,過日子還得靠爹。所以爹是人類文化的核心所在。然而這個僖宗,他偏偏就在爹這個問題上産生了認知偏差,這就難免悲劇了。
可是僖宗好端端的一個大活人,怎麽會認錯爹呢?
這個事……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2.回歸到土匪時代
話說唐僖宗的親爹唐懿宗,原本智力就存在着明顯的缺陷。從生物學上來講,越是智力不高的物種,其尋找異性交配的沖動就越是強烈,因為主宰這個智商不高的靈長類的基因,明顯知道這個人靠不住,急于通過兩性的交合,快點把自己複制拷貝出去。就是在這種神秘的欲望下,唐懿宗的兩只眼睛天天在宮女們的身上轉過來又轉過去。
突然之間,懿宗發現了目标。
這是一個十七歲的小宮女,姓王,史稱王氏。史家最終也沒弄清楚她的身世來歷,不知道是罪臣家屬被擄入宮呢,還是被人販子拐賣來的?總之她在宮中的地位不高,主要是從事重體力勞動。
皇宮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其競争之慘烈,已經超越了想象。大凡在宮中被擠壓到最底層的重體力勞動者,多有兩個特點:一是笨,二是容貌不漂亮。按說像這樣的女孩子,在美女成堆的宮中是很難受到皇帝關注的。但事無定論,要知道唐懿宗這人的腦子也是有問題的。再者說,每天美女看得太多,就會對普通容貌的女子産生一種好奇。
這一好奇,懿宗就産生了幸禦王氏的強烈沖動。
然後王氏就懷孕了。
然後就生下了僖宗。
可想而知,僖宗在宮裏的地位是多麽尴尬,投向他的目光并沒有多少仇恨,而是蔑視與不屑。因為他只是父親惡作劇的副産品,甚至于,他比他爺爺宣宗、父親懿宗的地位更要別扭——爺爺父親所面對的鄙視是真切的,可以從生理上作出應急反應的,唯獨在僖宗這裏,連反應都不知如何反應法。其別扭之程度,堪稱登峰造極。
考慮到懿宗一生也未能成熟的性格,完全不排除這是他有意為之。不成熟的人必然會做荒謬可笑的事。于懿宗而言,故意幸禦地位最低賤的女民工,讓她生一個孩子,然後再來品味這個倒黴孩子那茫然無助的痛苦,這種感覺一定是很美妙。
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恨,甚至連冷漠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只是別人的一個惡作劇游戲。這離奇的境遇,構成了僖宗人格形成的莫大障礙。然而倒黴孩子也是有春天的,即便是全世界都抛棄了這個孩子,卻仍然有一個人真心愛着他。
這個人叫田令孜,負責在後宮的馬廄裏清理馬糞。幼年的僖宗應該是在馬糞堆裏長大,田令孜陪伴了這個孩子一年又一年。我們絲毫也不懷疑,田令孜應該是在僖宗四歲之前,就陪伴着他,這樣一來,當僖宗四歲形成第一次自我人格的時候,自然就把田令孜包括在了自己的人格裏。
孩子在四歲時所形成的初始人格,是界定孩子與這個世界的分界線的。從此孩子知道自己所擁有的身體是獨立的,是與外部世界有着嚴格而鮮明的分界的。而僖宗在四歲形成人格的時候,田令孜是他生命中唯一感受到溫暖的所在,所以在僖宗的意識裏,田令孜和他是一體化的。
或者說,僖宗的潛意識深處沒有把他和田令孜區分開,認為自己就是田令孜的一部分,又或田令孜是自己的一部分——僖宗宣稱說,田令孜是他的父親。由是我們知道,僖宗是認為自己乃田令孜的一部分的。
所以僖宗登基之後,頭一樁事就是提拔田令孜——他不可能把自己的一部分丢在馬糞堆裏,任誰也幹不出這種怪事來。
于是田令孜升任神策軍中尉。而後他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建議:劫掠長安城中的集市客商,把值錢的東西全都搶回宮裏來。
看看田令孜這個建議,看看這個建議,老李家花了幾輩子的心血,才從土匪轉正為皇帝,可是田令孜倒好,他一下子又将老李家打回了土匪的原形。
現在我們知道了,在田令孜的身後,一定是隐藏着一出報仇雪恨的悲烈劇情。田令孜此人與李唐家族一定是有着血海深仇。盡管我們不知道這種仇恨的具體因由,但是替當時的人們想想吧,皇宮裏的李氏皇族對世間女子財物有着随意侵占的權利,不知道多少個家庭被害得家破人亡,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夜泣血尋思報仇。然而這個仇卻是不好報,除非,像田令孜這樣伸刀成一快,淨身入宮,以求一逞。
同樣我們也确信,在宮裏一定是潛伏着數量巨大的李氏仇家,這些人始終在尋找着機會。
只有田令孜,他終于逮到了機會。
縱然是隔着厚重的歷史煙雲,我們依然能夠聽到田令孜那欣慰的聲音:
姓李的,你完了。
3.審判宮女
黃巢攻入長安後,遭到了部下朱溫的背叛,實力大減,再也無力對付官兵,且戰且走,一直退到狼虎口,被沙陀來的軍事将領李克用團團圍困。黃巢無路可走,不得不自刎了事。
當黃巢被追得滿世界亂竄的時候,年幼的僖宗皇帝勝利收複京都長安。
按中國人固有的思維邏輯,勝利了,就要清算此前那些投靠黃巢的人。是誰投靠了黃巢呢?當然是扔在宮中被黃巢幸禦過的宮女們。這些女孩子有幾十人,僖宗對她們進行了莊嚴的審判。
審判中,女孩子們回答:黃巢進逼長安,你堂堂天子,撇下我們這些弱女子不戰而逃,國家用錢養的士兵,在臨戰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逃得無影無蹤,難道你們還想讓我們這些弱女子來抵禦賊寇嗎?你們還要臉不要臉?還算不算男人?
審判官們聽着女孩子的抗辯,連連點頭:有道理,說得很有道理。但你們顯然忘了,大唐男人在敵人面前逃得比誰都快;在女人面前,比任何動物更兇殘。所以呢,你們這些女孩子,就活該倒黴吧。
推出去,全部斬首。
臨刑之時,士兵們拿來燒酒讓女孩子們喝,目的是為了減輕她們受刑時的痛苦。可是這些女孩子搖頭拒絕,就這樣一個個坦然受死,臨死之時,竟無一人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這些女孩子的死,揭示了自大唐以來古中華帝國一個接一個消亡的因由——榮譽感的喪失,由于皇家權力的存在,處心積慮地摧毀人的獨立意志,讓人們成為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尤其是軍人,權力經常會讓他們幹一些喪盡天良的勾當,屠殺平民,淩暴百姓,所以中國古時的軍人,從未曾有過尊嚴與榮譽感。一個沒有尊嚴沒有榮譽感的王朝,必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這條規律,在唐僖宗時代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後的僖宗,在一群沒有絲毫榮譽感的屠夫追逐之下,倉皇亡命,過着狗都不如的日子。
先是沙陀軍事将領李克用與黃巢的降将朱溫展開了激烈的厮殺。不久朱溫被打得狼狽而逃,李克用進逼長安。僖宗和他的幹爸爸田令孜再次出逃,一口氣跑到了鳳翔。喘息未定,李克用已經追來了,強烈要求僖宗回長安,并誅田令孜,于是老田帶着幹兒子皇帝逃奔到了寶雞,看看這地方也不安全,又逃到了散關。下一站是興元。正逃得快活,江湖上突然爆出特大消息,不好了,又一個皇上在長安城登基了。
這個在長安城登基的皇上是襄王李煴。可是這卻是一位不走運的皇帝,他剛剛登上帝位,擁戴他的藩鎮不解何故,自己就打了起來。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李煴狂奔到河中,不幸遇害。于是大唐帝國的皇帝仍然只剩下了僖宗一個。
而僖宗就這樣逃來奔去,饒是他鐵打的身體,也受不得煎熬,終于一病不起。幹爸爸田令孜去看望他,問:娃,記得你爹嗎?僖宗鼓着兩只行将冒火的眼珠子,死盯着田令孜,這目光吓得田令孜魂飛魄散——莫不是這個缺心眼的傻孩子,臨死之前大腦錯亂,智商突然提高了?
這時候衆太監召開緊急會議,商量準備立僖宗的弟弟壽王為新皇帝。這個建議差點沒把田令孜吓死,因為老田和壽王之間有深仇大恨。上一次黃巢打來,大家逃往蜀川的時候,壽王腿痛走不動路,被老田拿鞭子一通狠抽,險些沒把壽王給抽死。所以一旦壽王得勢,只怕老田的腦殼有點懸。
所以田令孜當機立斷,立即逃往蜀川,投奔了自己的親弟弟西川節度使陳敬碹。但沒過多久,阆州刺史王建就打來了,攻破蜀川,将陳敬碹并田令孜雙雙殺掉。
此時天下正值大亂,藩鎮相互攻伐,刀兵起處,血火無涯。這未來的激蕩歲月就由得末代皇帝壽王一個人默默品味了。
4.替祖宗還債
說句老實話,末代帝王這次工作,撂誰腦殼上都不樂意。倒黴啊,可這事你又能怪得了誰?早年帝國運數興旺發達之際,你打死也不投胎,這時候到了皇權崩摧、帝國離析的時候,你邁着莊嚴的正步走來了——你說你不倒黴誰倒黴?
歷史上還有這樣一個奇怪的規律,大凡倒黴的末代帝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人品超級的棒,品德一流的好。就拿大唐帝國的末代帝王昭宗來說,這孩子愛讀書,走到哪裏手裏都拿着書本,文學方面的造詣也不淺,還有就是最喜歡儒術,對有學問有風骨的大臣極為推崇。
然則昭宗何以具有如此之高的品德呢?
已經說過了,他倒黴啊,正處于大唐帝國徹底滅亡的最後時刻,這時候已經沒有幾個人再拿他這個皇帝當回事了。他又不傻,心裏當然清楚,所以才會表現出高尚的人格——所以說,人性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壞,無惡也無善,但如果沾染上權力,就會被權力玷污得面目全非;而一旦權力喪失,必須要靠着自己的人品贏取支持的時候,人性的光輝,這時候就嘩啦一下子爆發了。
但這時候人品才爆發,已經是來不及了。此時天下大勢已定,昭宗李晔,他命中注定要由自己來償還李氏皇族所積欠下來的所有債務,甭管他樂意不樂意。早在唐高祖李淵向着皇位一路狂奔的時候,這個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此時天下已經形成了十大藩鎮,都在虎視眈眈地琢磨着昭宗,這十大藩鎮分別是:
河南的宣武節度使朱溫。
山西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陝西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河北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
浙江的鎮海節度使錢謬。
江蘇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
四川的西川節度使王建。
廣東的靜海節度使劉隐。
湖南的武安軍節度使馬殷。
福建的福建觀察使王潮。
這十位老兄,端的了得。比如說朱溫将開創後梁帝國,而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則建立後唐,四川的王建要弄出來一個前蜀,錢謬将出任吳越王,馬殷将出任楚王,最要命的是劉仁恭的寶貝兒子劉守光,這厮将弄出來一個可怕的桀燕帝國。這個國家主要的業務內容就是酷刑殺戮百姓,殘忍到吓死人的程度。
由這十位老兄開始,将開創五代十國狂砍濫殺的大好局面。五代十國這已經開始了,可唐昭宗卻剛剛即位,由此可知這厮走的是何等的黴運。
那麽,這夥急于登基的老兄弟們,又是如何修理昭宗的呢?
只要看看昭宗的個人簡歷,我們就會知道答案。
5.昭宗李晔的個人簡歷
大唐第二十任皇帝昭宗李晔個人檔案:
姓名:李晔
曾用名:李傑
出生:鹹通八年二月二十二,公元867年
籍貫:陝西長安宮中
屬相:豬
卒年: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享年三十八歲
死因:暴力殺害
特長:飲酒
社會關系:
父親:懿宗李漼
母親:王氏
妻子:何氏
兒子:十七子
女兒:十一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7歲:父親懿宗死,哥哥李儇登基,是為僖宗,封壽王
22歲:哥哥僖宗死,在大太監楊複恭力保之下,以皇太弟監國,改李傑之名叫李敏,最後改叫李晔,登基為帝,是為昭宗
22歲:叛亂集團發生內亂,其首腦人物秦宗權被部将捉住,折斷雙足,送往京師長安,斬于獨柳之下
24歲:應軍方諸道要求,宣稱打倒野心家李克用,諸道兵馬齊讨沙陀軍事将領李克用,大敗
24歲: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占據關中十五州,遂有問鼎天下之志
25歲:打掉了以大太監田令孜為首的反朝廷集團,斬田令孜
25歲:宦官楊複恭專橫,令其退休,楊複恭逃往興元,悍然叛亂
26歲:楊複恭流竄各地
27歲: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攻克徐州
28歲:叛徒楊複恭于華州被擒,押送長安,斬于獨柳之下
29歲:有三鎮節度使率兵進入長安,大肆殺戮,沙陀軍事将領李克用平之,天子盡赦其罪,封李克用為晉王
30歲: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悍然進犯長安,昭宗李晔赴華州視察工作
30歲:為了保證皇室安全,昭宗計劃将軍隊指揮權移交諸親王,這為皇室宗親帶來了滅頂之災
31歲:華州節度使韓建将唐宗室睦王、濟王、韶王、通王、彭王、韓王、儀王和陳王統統囚禁,宣布皇家羽林軍立即解散,軍士下崗,自謀職業
31歲:鎮國節度使韓建與大宦官劉季述合兵,圍十六宅,皇室諸親王或攀牆,或爬屋,放聲大哭:皇帝啊,快來救命啊……喊聲未止,士兵已經殺到,李氏皇族盡被擒獲,俱斬。事後,韓建和劉季述發表了嚴正聲明:堅決打擊一切反皇帝的陰謀……昭宗封韓建為太傅,中書令,興德尹
32歲:陛下結束對華州的視察,返回長安
33歲: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收朱簡為義子,改名朱友謙
34歲:宦官首領們隆重召開會議,左神策軍中尉劉季述、右神策軍中尉王仲先出席會議,會議決定:讓昭宗李晔退位,立太子李裕為帝
35歲: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超起兵,殺野心家劉季述、王仲先。宣布少帝李裕退休,昭宗李晔恢複皇帝職務。其時諸兵道齊結兵馬,意欲盡殺太監。太監驚恐,于是宣布昭宗赴鳳翔視察工作。宣武節度使朱全忠率兵追到,兵圍鳳翔
36歲:鳳翔被困,食物盡絕,十六宅親王以下,日凍死者數百
36歲:封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吳王。封鎮海節度使錢謬為越王
37歲:鳳翔力不能支,守将李茂貞盡捕城中抵抗者,與朱全忠和解,于是朱全忠迎昭宗李晔返回長安。李晔身邊的宦官盡被斬殺,皇親國戚也都殺淨,只留下了三十名垃圾清潔工
37歲:應朱全忠強烈要求,封朱全忠為梁王
38歲:梁王朱全忠大搞強行拆遷,将長安拆為平地
38歲:昭宗李晔赴洛陽指導工作,途中,身邊的工作人員盡被朱全忠殺光。是夜,朱全忠部将沖入宮中,殺昭宗李晔,立輝王李柷為帝,是為哀宗
昭宗李晔,這哪叫什麽個人簡歷,這簡直就是一份血淋淋的個人苦難史。
然而我們要問一句,于遭受到諸多藩鎮的瘋狂逼迫最終丢了性命的昭宗而言,難道他就真的沒有一點機會嗎?假若他的智商再高點,能力再強一點,結果又會如何呢?
一如我們所說,這時縱然是昭宗的本事再大,也大不過老天去。天意亡唐,昭宗又有什麽法子?
那麽什麽叫天意呢?
天意就是規律,這個規律,可以簡單表述為:君王的帝業,是一種超級不合理的獨裁權力,其權力大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而這權力的形成,并非是集權者多麽英明神武,乃是取決于博弈對手的智商有多低。
打個比方說,昭宗如果想肅清天下,重掌皇權,他至少要得到一鎮或是幾鎮的兵馬支持,然後用這些勢力去壓迫下一家,然後再下一家,就這麽一家一家壓迫下去,最後誰也不敢與衆多的藩鎮相抗衡,只能乖乖束手歸順。
簡單一句話:成功,并非是因為你多麽聰明,多麽有智慧,只是因為別人的愚蠢成就了你的機會。
但如果大家都拒絕愚蠢呢?
那你可就沒咒念了。
而現實中昭宗所遇到麻煩就是,這十家藩鎮似乎是約齊了不給他這個機會,只有李克用幫了昭宗一次,但這一次也是為了人家李克用自己——李克用因此升級為晉王,為此後的後唐帝國鋪平了道路。
6.最後的一夜情
第一個盯着昭宗寶座的,是陝西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之所以他第一個跳出來,那是因為他距離長安比較近,對大局看得比較明白,所以就按捺不住,搶先一步殺奔長安。
禁軍潰散,李茂貞兵臨城下,吓傻了的昭宗問他要幹啥。李茂貞哪知道自己想幹啥?難道他還能說我想當皇帝嗎?
李茂貞只好扯謊說:清君側。
于是宰相杜讓能很冤枉地被殺以滿足李茂貞清君側的願望。此後李茂貞入朝,想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沒想到諸藩鎮全都心知肚明,随你老李如何忽悠,堅決不理你。老李惱羞成怒,幹脆一把火把長安宮室全部燒掉,昭宗逃離長安,前往華州一帶流浪。
昭宗逃了,可是李氏宗室慘了,差不多被人家殺了個精光。
這時候昭宗坐下來,痛定思痛,越想越窩火,堂堂的大唐天子啊,竟然落到這個地步,都是太監惹的禍。
那麽就幹脆徹底消滅太監好了。
主意拿定,昭宗就請一夥太監吃飯,酒中下藥,毒死了十幾個宦官。其餘的太監見此情形大怒,頓時鬧起來,昭宗力不能支,被太監暴打一頓之後,關進了牢房中。太監又強迫昭宗交出玉玺,讓太子即位,尊昭宗為太上皇。夜晚,昭宗手抓鐵窗欄杆,兩眼望穿北鬥星,心裏盼望大救星。
大救星終于來了,神策軍殺了進來,将關押昭宗的太監砍碎,從牢房中救出了昭宗。然後大家坐了下來,商議以後的去處。
現在的情形是,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自打上次弄丢了昭宗之後,後悔不已,他誠懇地希望昭宗去他那裏,讓他繼續清君側。而宣武節度使朱溫(即朱全忠)則熱烈歡迎陛下親臨視察。比較李茂貞和朱溫,昭宗還沒有在朱溫手下吃過苦頭,所以決定把這個機會讓給他。
正要出發,殺不盡的太監又冒了出來,強迫昭宗立即去李茂貞那裏,昭宗無奈,只好硬着頭皮去了。他前腳到了鳳翔,後腳朱溫就追來了,雙方經過無數場激烈的血戰,最後李茂貞認輸了,把昭宗還給了朱溫。
朱溫将昭宗弄到手,先将太監殺光光,然後押着昭宗一家去洛陽。
所謂的昭宗一家,是指昭宗的皇後何氏和他生的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比昭宗更倒黴的哀帝李柷。此外還有一個昭儀李漸榮,這麽一家若幹口,到了洛陽行宮,就被朱溫囚禁了起來。路上皇後何氏說了一句話:此後大家委身賊手矣。
何氏可是一點也沒說錯,等到了晚上,朱溫的手下蔣玄晖、史太率了人來到,哐哐哐砸門,曾被昭宗幸禦的宮女裴貞開門,被蔣玄晖當胸一刀。這時候昭儀李漸榮沖出來,拿手抓住蔣玄晖的劍,說:不要殺皇帝,要殺就殺我吧。蔣玄晖回答了一句OK,一劍砍死李漸榮。
昭宗聽到外邊的殺人聲,光着腳爬起來就跑,史太在後面緊追,兩人繞着柱子周旋了若幹個回合,終被史太追上。愛讀書、喜儒術的昭宗,就這麽不甘心地被捅死了。
還有一個皇後何氏。
蔣玄晖卻沒有殺何氏,而是勇敢地向何氏求歡,求一夜情,何氏吓壞了,就答應了蔣玄晖。後來這事被朱溫發現,朱溫很不高興,說: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則,要嚴厲打擊包二奶一夜情這種糜爛的生活作風,要對那些拉攏腐蝕我們的肉彈,進行毫不留情的打擊……
何後被殺,死後廢為庶人。這個女人以她不靠譜的一夜情,為大唐帝國的皇權換來了一個清晰的啓示:
權力就是這樣,只是一種污穢的欲望,永無貞節可言。任何寄望于權力的希望,終将落空。
7.哀帝李柷的個人簡歷
大唐帝國已經在事實上完蛋了,但皇帝的數量,卻仍然在推陳出新、穩步增長中。
為什麽呢?
因為朱溫曾經是食人魔黃巢的手下,最講文明法理。自古以來,皇帝就有一個法統的講究。所謂的權力法統性,常規情形下是世襲,比如說李淵是皇帝,李世民是李淵的兒子,自然也是皇帝。子承父業,這個就叫世襲。
但也有超常規的情形,比如說高宗李治是皇帝,而武則天是李治的老婆,所以武則天也可以做皇帝。這個叫超常規。
除了超常規,還有非常規。比如說皇位的寶座原本是隋炀帝楊廣坐的,楊廣過後該世襲給楊氏子孫,卻讓李淵坐了,這個就叫非常規。
非常規的情形打破了常規,所以就需要一個常規的套路予以化解。
這個套路,叫禪讓。
再拿唐高祖李淵來說,他來到長安的時候,還不是皇帝,而他又想做皇帝,那麽好,就先宣布廢除隋炀帝的皇帝職位,另立隋炀帝的兒子楊侑為皇帝。然後他每天敲打修理楊侑,讓他哭着喊着将楊氏的天下禪讓給李氏。而李淵則按禮法規程,在連續拒絕若幹次後,被迫大哭着答應。這個一手拿刀子威脅一手抹眼淚表示委屈的過程,就叫禪讓了。
現在朱溫要是想當皇帝的話,就必須經過禪讓這道手續,沒有這道手續,人民群衆就會認為你不合法,認為你是亂臣賊子,就會群起而讨之。
可是朱溫已經把昭宗殺掉了,這又如何禪讓法呢?
很容易,昭宗雖然死了,可是皇後何氏替他生了兩個兒子啊,因此為禪讓計,昭宗的二兒子李柷,就被迫走上了歷史舞臺。
大唐第二十一任皇帝哀帝李柷個人檔案:
姓名:李柷
曾用名:李祚
出生:景福元年九月初三,公元892年
籍貫:陝西長安大內
屬相:鼠
卒年:天佑五年,公元908年,享年十七歲
死因:被鸩殺
特長:無
社會關系:
父親:昭宗李晔
母親:何氏
妻子:無
兒子:不詳
女兒:不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楊複恭叛亂集團逃竄到漢中
5歲:随父親昭宗皇帝,視察華州工作
6歲:封輝王
6歲:華州節度使與大太監劉季述,盡殺皇親宗室,僅以身免
7歲:随父親昭宗結束對華州的視察,返回長安
9歲:父親昭宗退位,哥哥李裕登基
10歲:哥哥李裕退位,父親昭宗恢複皇帝職務
11歲:目擊鳳翔血戰,為争奪對父親昭宗的所有權,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大戰宣武節度使朱全忠,雙方殺得血流成河,伏屍千裏
12歲:軍閥李茂貞與朱全忠和談,李茂貞将父親昭宗零售給朱全忠,于是朱全忠擁昭宗返回長安
12歲:拜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
13歲:朱全忠拆毀長安城,強迫昭宗遷往洛陽,而後殺之。于是登基為帝,是為哀帝
14歲:以朱全忠為首的領導班子,堅決果斷地打掉了由全體大臣組成的反動集團,殺諸臣于白馬驿
14歲:哀帝生母被指控與人私通,朱全忠殺之
15歲:盧龍節度使将境內所有男人,臉上統統刺字:定霸都。知識分子則在手臂上刺青,曰:一心事主
16歲:苦求将天下讓給朱全忠,朱全忠斷然拒絕。複哀求,複拒絕,如是者多次,朱全忠受之。将哀帝降職為濟陰王
17歲:後梁開國皇帝朱全忠恢複舊名朱溫,派人送酒給哀帝,飲之,七竅流血,卒
哀帝的個人簡歷,是非常簡單的,誠如前述,他的出場就是為朱溫當皇帝提供合統性,完成了這項工作,他也就該退場了。
8.帝王的厚黑歷史
現在我們只剩下最後兩個問題,十大藩鎮虎視眈眈,何以是由朱溫親手結束大唐帝國的性命,與諸多對手相比,他到底有何優勢?此外,難道大唐帝國是真的喪失了一切可能了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朱溫之所以拔得頭籌,徹底終結大唐帝國,其優勢就在于——與諸藩鎮相比,他絲毫不具優勢。事實上,他是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