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穆宗父與子:(2)
你個丫頭片子別瞎攪和,有先帝遺诏……
王氏跳過來,攔在仇士良面前,雙手掐腰:老仇,你跟我扯這個?先帝遺诏?有沒有搞錯?當初先帝制造甘露事件,是想對付誰來着?左金吾衙沒殺掉你,你現在裝什麽忠臣?實話告訴你,正是因為有遺诏,我才要說這句話。你們兩個缺心眼的東西仔細想一想,那陳王李成美,人家是先帝指定的繼承人,就是做了皇帝,有你們兩個屁事啊?到時候還不是一樣要對付你們倆?莫不如讓我們李炎來,先別說我老公本來就英明神武,命中注定就該做天子,你們倆幫了他這點小忙,你說我們不感激你們倆?感激誰呀?
仇士良和魚弘志同時被這番說詞打動,不由得點頭。這時候王氏又加上一句:跟你說老仇,我這個建議可為你們倆好,你們自己掂量掂量?
好!仇士良和魚志弘拿定了主意:小王,快叫你家李炎出來,跟我們到前面去登基。
乖啦!王氏大喜,把老公李炎叫出來,跟着仇士良、魚弘志去前殿了。
宰相楊複嗣、李钰正在前面等着,見三人轉來,就問:怎麽陳王成美還沒來,快點把他叫來啊,國家不可一日無主……
仇士良道:兩位所言極是,那咱們現在就擁戴陛下登基吧。
陛下……楊複嗣和李钰兩人頓時傻眼了:可是先帝遺诏……仇士良不耐煩地打斷他們:先帝是屬耗子的,撂爪就忘,我說你們兩個是不是對陛下懷有異志啊?怎麽還這麽磨磨蹭蹭?
就這樣,在太監集團的脅迫與威逼之下,朝臣不得不做出讓步,任由李炎出任了大唐帝國第十六任皇帝。
8.武宗李炎的個人簡歷
就這樣,由妻子王氏做主,武宗李炎登上了帝位。史書上說,王氏與武宗夫妻感情極好,兩人由于長久膩在一起,生活習慣、飲食起居等所有的細節沒有區別,久而久之形成了夫妻臉,也就是丈夫和妻子的容貌,長得一模一樣。
武宗和王氏,不只是容貌一樣,就連身材體形,都好像沒什麽區別。有時候夫妻二人率衆田獵,偏偏夫妻倆還喜歡穿同樣款式的衣服。夫妻二人并駕齊驅,随行的士兵,竟然辨認不出哪個是男,哪個是女,當然更是分不清誰是丈夫,誰是妻子。
能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生活,武宗李炎的人生基本上可以用幸福來形容。那麽武宗在歷史上的政績,又是如何呢?
大唐第十六任皇帝武宗李炎個人檔案:
姓名:李炎
曾用名:李瀍
Advertisement
出生:元和九年六月十一,公元814年
籍貫:
屬相:馬
卒年: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享年三十三歲
死因:吞服金丹而死
特長:道教
社會關系:
父親:穆宗李恒
母親:韋氏
妻子:王氏
兒子:五子
女兒:七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之日,彰義節度使吳元濟叛亂
3歲:李朔雪夜入蔡州,擒捉吳元濟
7歲:爺爺憲宗李純死。父親穆宗李恒繼位
11歲:父親穆宗李恒卒。哥哥李湛繼位,是為敬宗
13歲:敬宗李湛為太監謀殺,哥哥李昂繼位,是為文宗
22歲:甘露事件爆發,宦官首領們打掉了以文宗李昂為首的反太監集團
27歲:文宗李昂郁郁而卒
27歲:宰相李珏欲迎請太子李成美即位,遭到了宦官領導班子仇士良的否決。李珏無奈,只好讓步,于是迎請文宗李昂的五弟李炎登基
27歲:在宦官仇士良的英明領導下,打掉了以太子李成美、皇太後楊氏、安王李溶為首的反太監集團
27歲:在宦官仇士良的英明領導下,打掉了以宰相李珏、楊嗣複為首的反太監集團。武宗李炎批奏斬之,大臣李德裕堅決反對,于是改斬首為流放
29歲:将太上老君的降誕日定為國慶,拜道士趙歸真為師,禁止獨輪車,因為獨輪車會輾破道中心,禁止天下飼養黑色動物,但凡黑貓黑狗黑豬黑牛,皆殺之
29歲:有異僧東來,挑戰道士趙歸真,言稱可造劍輪,試之,失敗,于是殺之
30歲:太監仇士良提請退休,準奏
31歲:禁寺廟供養佛牙
32歲:會昌滅佛開始,禁天下人信仰佛教,寺院關停并轉,僧尼下崗,自謀職業
33歲:道士趙歸真開出長生不老秘方: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雞膜十斤,龜毛十斤,兔角十斤。武宗求藥天下,得到,食之,卒。妃子王氏自缢殉葬。彌留之際,留下遺诏:封三十七歲的光王李怡為皇太叔。
武宗的個人簡歷,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武宗竟然是一個具有超級智慧的男子,此人不只贏得了妻子王氏忠貞不渝的愛情,而且還和尾大不掉的太監集團搞好了關系,沒有遭遇到此前及此後皇帝們所遭遇到的人生危機。
更重要的是,武宗還借助這個機會,積極争取到了朝臣的力量,為殘敗不堪的大唐帝國,多少幹了點實事,所以死後谥號武宗。這個稱呼,相比于文宗李昂,更符合實際情況。
那麽年輕的武宗,在朝綱失落皇權已經失去威儀之時,又是如何做成這些事情的呢?
9.将皇帝掌控在手心
話說武宗登基之初,以仇士良為代表的太監集團,就強烈要求殺掉宰相楊複嗣和李钰,武宗為了保護這兩個人,将楊複嗣貶為湖南觀察使,将李钰貶為桂管觀察使。可是仇士良還不肯罷休,無奈之下,武宗只好答應他們,派了刺客出宮,去追殺這兩個老臣子。
命令下達之後,武宗召見大臣李德裕,三次讓李德裕落座,李德裕堅決不肯,只是哭着說:陛下啊,我是來救倒黴蛋楊複嗣和李钰的,他們倆還沒救出來,我哪敢亂坐呀。武宗當即允諾:OK,老李,就憑你這一片古道熱腸,我讓他們把刺客追回來,你看如何?
李德裕感激涕零,于是更加賣力工作,沒過多久,李德裕就替大唐擺平了回鹘,贏得了國威——實際上,武宗的稱號與這項工作有着密切的關系,不是輕易擺平回鹘,他也不會獲得武宗的榮譽稱號。
緊接着,李德裕以年高為由,請求辭去宰相職位。武宗大怒,吼道:李老頭,你少添亂,你坐在宰相的位子上,我才睡個踏實覺,你想撂挑子,沒門!
正是因為武宗慧眼識人,重用老臣李德裕,所以當時雖然國政破敗,到處出亂子,可以說是按下葫蘆起來瓢,可是有名臣李德裕鎮着,幾次小規模的鬧事被平定之後,整個國家居然呈現了一片祥和氣氛。
事實上,武宗時代,大唐帝國呈現的是最後的平靜時刻,有點回光返照的意思。可武宗又不是神仙,哪裏曉得啥玩意兒叫回光返照?于他而言,抓緊時間修修補補,整頓吏治,這才是正格的。
這吏治整頓,就整到了神策軍的頭上。有消息說,朝廷将減少神策軍衣糧刍粟,也就是降薪的意思。聽了這個消息,太監仇士良相當憤怒,就放出風聲:如果敢給神策軍降薪,哼哼,到時候神策軍就舉行大罷工,并到丹鳳樓下舉行游行集會,靜坐示威——神策軍是保護皇帝身家性命安全的,現在神策軍要鬧起來,看你皇帝還咋辦。
李德裕聽到消息,飛也似的跑去找武宗商議,明擺着,這神策軍真的是動不得了。不動可以,可不動也得有個不動的理由。由是兩人先偷偷把降薪決議修改過,去掉了給神策軍降薪的內容,然後武宗親切召見神策軍的統領們,語重心長地教導道:朕跟你們說三件事:一,關于減薪的赦書,是我親自寫的;二,赦書之上,并沒有涉及到神策軍,如果你們自己希望降薪的話,我是不會反對的;三,你們是國家穩定的基石,卻是如此偏愛小道消息,聽到風就是雨,這對你們來說絕不是件好事,你們自己看着辦吧。有事奏本無事退朝……
這件事就算是處理完了。
神策軍的統領們出來,你罵我,我踹你,都責怪傳遞消息給自己的人,害得自己在皇帝面前丢了面子。這可不是件小事,埋怨來埋怨去,發現最初是仇士良造的謠,于是軍士們的矛頭,全都指向了他。
仇士良發現自己上了武宗的當,明明前面的赦書說是給神策軍減薪的,要不是他翻了臉皮争取,神策軍的薪水就真的降了。可是現在,由于他們的努力,神策軍的薪資沒降,他反倒成了惡人了。
你說這事上哪兒去講理?
仇士良喟然嘆息:社會太黑暗了,人心太複雜了。
遂上書請求辭職,武宗批準,于是仇士良就這樣被清除了。
仇士良在禁中二十年,專權跋扈,嚣張一時,現在他退休,禁中的太監們就擺下酒宴,替他送行。宴中,仇士良嘆息道:唉,為國家操勞一輩子,最終也只是個黃土一抔埋枯骨,是忠是奸,是善是惡,只能留與後人說啊。各位兄弟啊,俗話說,人一走,茶就涼,臨到我失勢的時候你們還拿我當朋友,才是我這些年來交結的摯友啊。我有一套心法要告訴你們:你們知道我為什麽能夠屹立二十年而不倒,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上嗎?你們又知道我為什麽這一次卻被清除出局,只能黯然告第回鄉嗎?
來來來,我告訴你們一套終生受用不盡的法門:以後你們侍奉皇上啊,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給皇上絲毫閑暇,要讓他忙,忙得手忙腳亂,忙得四腳朝天。忙什麽呢?就是忙着玩女人,玩狗玩鷹玩游戲,總之就是要讓皇帝沉溺在玩樂之中不得閑暇,那麽國家政事,當然是由你們說了算,你們的身家性命,也就可以保全了。聽明白了沒有?
聽明白了。鑽在桌子底下偷聽的史官回答道——仇士良這段心裏話,就被史官記載在《新唐書》裏了,從此讓後人知道皇帝也就是那麽回事,意志力就是一個薄弱,運用人性的弱點将皇帝掌握在手心,不比去一趟洗手間更難。
10.和尚道士大比拼
仇士良的箴言,深刻道破了人性的弱點。當他黯然退休,唐武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撲入人性的泥坑之中,從此再也沒爬出來。
人性的弱點超級多,但歸納起來,無非只有兩個,誠如孔老夫子所言:食色,性也——美食和美色,這就是人類最原始最頑固的兩個本能,單只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說,人類只不過是基因的載體,是基因用以傳承自我、保護自己的脆弱蛋白質外殼,別看人類一個個人五人六,實際上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只不過是遵循基因的意志,在替基因打工而已。
基因的目的也簡單,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存就得狂吃美食,繁衍就得滿世界去逮美女,而中國的皇權體制,正是為了這兩個根本性目的而設置,所以中國的文化,一是吃,二是色,只有當了皇帝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問題,所以皇權才會長盛不衰。
但一旦像武宗那樣走到皇帝的寶座上,美食可勁地吃,美女成堆成堆擠在後宮,這時候皇帝的追求,就是要将這美好的日子永世過下去。于是長生不老的欲望需求,就成了武宗皇帝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長生不老,這個還真不難,中國的道家在這方面有着無數成功的經驗。翻查道家的典籍,就見上面密麻麻黑壓壓排滿了肉身成仙的凡夫俗子。
比如說有個成語叫雞犬升天,說的是東漢年間的淮南王劉安,此人放着正事不幹,天天蹲在丹房裏燒煉丹藥,好多年後,丹藥終于練成,劉安服之,于是白日飛升上天。
書上說,由于藥力發作,劉安升天之時,連帶着他家的房子家具、雞狗家禽,也全都一股腦地飛上了太空
書上還記載,劉安成仙之後,到了天宮,發現天宮也在鬧經濟危機,找工作不易。最後幾經周折,他總算是弄到了個掏糞工的職位,從此就蹲在天宮裏掏茅廁,正所謂臭熏胸前暧,風吹背後寒。天宮實行的是終身制,而且神仙永世不死,所以劉安就永世把他的茅廁掏下去,而且永遠也沒有解脫。
雞犬升天,只為了個掏茅廁,這個玩笑開大了——實際上這是對那些滿腦子長生不老之夢的帝王的一個警示。甭管是天上還是地下,只有茅廁才是永恒的,而帝王的運數,原本是一個偶然。
然而人只要做了皇帝,就會再也無法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唐武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求仙之路。
這一求仙,可苦了佛門弟子。
怎麽回事呢?
原來,武宗求仙,找的是一個道士趙歸真,讓老趙替他煉制丹藥。可是趙歸真有可能受過和尚的氣,也可能是瞧和尚不順眼,還有可能是丹藥煉不出來,轉移矛盾重點,總之他忽悠着武宗對寺廟實行大裁員,讓僧尼下崗,自謀職業。這件事是佛家心中永遠的疼,從此被佛家記錄在典籍中,稱之為會昌法難。
法難不法難,武宗并不放在心上,他只是對趙歸真煉出來的丹藥表示懷疑。因為他吃了那種怪藥之後,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可是趙歸真解釋說:不舒服就對了,仙家法術,又稱蛻化,就是蛻去人外在的身體,換一個新的再也不會磨損的身體。因此武宗的不舒服,實際上是在換骨。
換骨?真的假的?
于是武宗按了趙歸真的吩咐,從此躲在小黑屋子裏不出來見人,專注地進行換骨。忽一日嘩啦啦一聲怪響。
趙歸真說:萬歲,萬萬歲!皇帝換骨成功啦。
大家一聽趙歸真如此興奮地瞎嚷嚷,情知大事不妙,鑽進小黑屋,很快就擡着武宗的屍首出來了。盡管大家最終也沒找到武宗換殼之後的新身體在哪疙瘩,可是道家長生不老術的成功案例,卻是又多了一個。
皇後王氏和武宗是恩愛夫妻,如今見老公已經飛升成仙,撇下了自己冷清清好生沒趣。王氏很是郁悶,于是懸梁自盡,從此身入冥府,升天入地,去尋找她心愛的丈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