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穆宗父與子:(1)
1.唐穆宗的個人簡歷
憲宗李純死時,宮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已經是不可考。當時的史官害怕宦官,一個字也不敢寫,資料稀少到了甚至讓人猜都無從猜起的程度。
然而,史官雖然害怕太監,卻一點也不怕皇帝。憲宗死後,宮裏宮外,圍繞着由誰來繼位接班這個大問題,産生了激烈的沖突,這事倒是記得比較明白。
說明白,但也不是太明白。明白的意思是說,史官把整個沖突劫殺的過程,都已經寫得明明白白。不明白的是,參加這場政治鬥争的人都是個什麽來頭,為什麽他們會支持一方或是反對另一方,這個事毫無交代。
總而言之,當時的情況是這個樣子的。憲宗李純,兒子不是太多——二十個,卷入這場立嗣大戰的,是老大李寧、老二李恽,以及老三李宥。
但是老大李寧很快就退場了,因為他病死了。所以最後的決戰,就在老二李恽和老三李宥之間展開。
目前雙方交手,老二李恽獲得了太監吐突承璀的絕對性支持。而老三李宥則是獲得了神策軍護軍中尉梁守謙與太監馬進譚、劉承偕、韋元素、王守澄等的支持。明擺着,老三這邊人多勢衆,你說老二如何能夠頂得住?
憲宗一死,神策軍就沖入老二的府中,狂砍一氣,把老二李恽砍得滿地都是。他唯一的支持者太監吐突承璀也同時被砍碎。
于是大唐帝國的第十二任皇帝老三李宥愉快登基,改名叫李恒,是為穆宗。
大唐第十三任皇帝穆宗李恒個人檔案:
姓名:李恒
曾用名:李宥
出生:貞元十一年七月初六,公元795年
籍貫:陝西長安大明宮別殿
屬相:豬
卒年:長慶四年,公元824年,享年三十歲
Advertisement
死因:驚吓而死
特長:吃喝玩樂
社會關系:
父親:憲宗李純
母親:郭氏
妻子:王氏,蕭氏,韋氏
兒子:五子
女兒:八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生母為皇妃郭氏,郭子儀的孫女兒,論輩分,父親還得管他叫弟弟,所以地位非同一般
15歲:十七歲的大哥李寧冊立為太子
17歲:十九歲的皇太子哥哥病死
18歲:被立為太子,改李宥之名為李恒
19歲:群臣上表,強烈要求郭妃出任皇後,憲宗抵死不依
25歲:朝中暗潮洶湧,欲改立二哥李恽為太子。李恒緊張萬分
26歲:憲宗死于暗殺,朝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簇擁李恒登基,殺二哥李恽,是為穆宗
27歲:每日宴游,淫逸無度
28歲:打馬球時不慎跌落馬下,驚吓成疾
29歲:專注于生物工程,希望研究出長生不老之藥
30歲:據說長生不老藥終于研究成功,正要吞食,卒
看看唐穆宗的個人簡歷,就會不由得讓我們心酸。這可憐的倒黴蛋,才剛剛活到三十歲,就急不可耐地死翹翹了。更讓人上火的是他還是被吓死的,很顯然,這孩子天生膽小,吓死實屬必然。
那麽,好端端的穆宗,怎麽會患上膽小這麽個毛病呢?
這件事,要從穆宗的生母郭氏說起了。
2.生活如此變态
穆宗李恒的母親,就是他的姑奶奶,兼任他父親的姑姑,乃肅宗時期的大唐勳将郭子儀的兒子郭暧和代宗李豫的女兒升平公主生下來的女兒——是不是感覺到這麽說超級變态?
沒錯,是變态,歷史就是這麽變态,你讓穆宗又有什麽法子?
總之是早年穆宗祖爺爺德宗中了大長公主的黑魔法,強迫兒子孫子各自娶了各自的姑姑,這變态的婚姻,導致了穆宗李恒脆弱的心靈被扭曲。
更大的麻煩在于,上一任皇帝憲宗李純和他姑姑郭氏年齡一樣大,兩人在十八歲那年奉旨成親。都是皇家子女,血統超級純正,憲宗容貌俊雅飄逸,絕對的帥哥美少年,而郭氏美豔不可方物,少男少女遇到一起,性的吸引力是無窮的,所以他們很快就有了愛情的結晶——穆宗。
孩子出生了,麻煩也随之而來。
郭氏沒辦法把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抱給人看,主要是稱呼上有個天大的麻煩。假若她将年幼的穆宗抱回家,給她的父親郭暧和母親升平公主看,你想她父母會說些什麽?
升平公主會說:哎喲喂,這孩子真是太可愛了,是女兒你親自生下來的嗎?好,太好了,快點叫姥姥……不對不對,我是和德宗一輩的,德宗又是你爺爺,所以呀女兒,你現在應該管我叫姑奶奶……不對不對,這個輩分還是應該從這邊論,這孩子就是應該管我叫姥姥,你繼續管我叫媽,你老公也得管我叫媽,那麽我們就和你公爹順宗平輩了,可我同時又和德宗平輩,這樣一來德宗就和他兒子順宗平輩了……快他娘的把這個破孩子掐死,生出這麽一個東西來,把家裏的人際關系全都給弄亂了……
總而言之,早在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前,家族輩分的關系,就已經成為了宮中的禁忌,閑着沒事誰也不許說這事,稍不留神,就罵了一連串的人。
而穆宗的出生再次刺激了當事人的神經,這個孩子的存在迫使所有人不得不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生活如此古怪,大家如此變态,是選擇徹底變壞,還是繼續忍耐?變壞結果更壞,忍耐實屬無奈,莫不如眼不見心不煩,全當這個小兔崽子不存在……
可想而知,穆宗打生下來之後,就特別不招人喜歡。他自己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只能躲藏在別人找不到的地方,默默流淚。而太監集團及神策軍統領們之所以非要支持他,理由也正是因為這個——穆宗的怪異身世,決定了他已經遠離皇權。如果把這個壓根沒資格接掌權力的孩子扶到皇帝寶座上,那麽,他對自己的感激和依賴,必然是毫無保留的。
事實也正是這樣,穆宗登基之後,就對太監集團寄予了全部的信任,由着他們亂搞一氣。而穆宗自己,現在終于從長期的壓抑之中解放了出來,他發現生活是如此美好,世界上居然有那麽多好玩的東西,就以飽滿的熱情,一頭紮進了尋歡作樂之中,任誰也別想把他喚醒。
這時,諸藩鎮趁機瘋狂攬權,急切坐大,但在這之前,國家的形勢仍然保持着憲宗時代的慣性,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權的方向行進。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死了,他的弟弟王承元先是堅決不擔任節度使的官職,最後在朝廷強迫他出任時,流着眼淚發誓效忠朝廷。與此同時,盧龍節度使劉總莫名其妙想去做和尚,朝廷派了使者去苦勸,不曾想劉總自己落了發,又拿剃刀把勸說的使者喉嚨切開,然後在逃亡的途中神秘地死了。連續這麽兩件事,已經将皇家權力強化到了近乎成熟的程度。
但是穆宗沉溺于玩樂之中,壓根不理國事。結果魏博藩鎮又出了亂子,緊接着其他藩鎮也随之鬧将起來,原本走向中央集權的大好形勢,就在這時候發生了逆轉——而且這一次逆轉,徹底打垮了大唐帝國,再也沒有機會将國家扭轉回正常的軌道上來了。
前面說過了,由于穆宗這孩子打出生就不受歡迎,所以郭氏将他冷藏,養成了他極為敏感而膽怯的性格,受不得一點點驚吓。有一天,他正在宮中和太監們玩樂,有個小宦官不留神從馬上摔了下來,太監倒是沒摔着,卻把穆宗吓了一跳,然後就見他嘴一歪,眼一斜,居然是德宗順宗的老毛病,全身抽搐了起來。他僅有的一點時間是立大兒子景王李湛為太子,然後就死掉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穆宗以他的生命為節點,将大唐中興劃上了一個凄慘的句號。從此之後,不但大唐帝國進入了風雨飄搖的時節,就連此後的皇帝們,也拜穆宗所賜,淪為了太監們的掌中之物,注定了極為悲慘的命運。
3.敬宗李湛的個人簡歷
穆宗生前,只顧自己開心,壓根不理會別人的死活。對于宮裏的女人,他只有幸禦的樂趣,卻絕無負責的意識,所以穆宗在位期間,幸禦過的女人雖然不少,但宮中始終是後位虛懸。
宮女王氏,替穆宗生了長子李湛。穆宗死後,十六歲的李湛登基,頭一樁事就是将生母王氏封為皇太後。然後就開始大玩特玩起來。這個孩子玩的游戲超多,但花樣簡單,因為他原本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玩不了複雜的游戲。而頭腦簡單的人,處在皇位上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事實上,李湛成功地打破了他父親的紀錄,将皇帝死亡的平均年齡向下拉了一大截。他十六歲登基,十八歲就飛快死掉,搞得史官措手不及,連記錄都不知道如何記錄。
雖然只有兩年的皇帝工齡,但我們仍然有必要研究一下敬宗的個人簡歷:
大唐第十四任皇帝敬宗李湛個人檔案:
姓名:李湛
出生:元和四年六月初七,公元809年
籍貫:陝西長安東內大明宮之別殿
屬相:牛
卒年:寶歷二年,公元826年,享年十八歲
死因:被宦官宰殺
特長:打機鋒,野狐禪
社會關系:
父親:穆宗李恒
母親:王氏
妻子:郭氏
兒子:五子
女兒:三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12歲:爺爺憲宗李純為宦官暗殺。父親李恒登基為帝
14歲:父親李恒熱衷于打馬球,跌落馬下,中風
14歲:大臣強迫穆宗立其為太子
16歲:父親李恒煉制長生不老藥成功,未食而死,于是登基為帝
16歲:平民徐忠信闖入浴堂門,梁坊工匠張韶率農工殺入禁中,于龍椅上食飯,被禁軍格殺
17歲:整夜游玩,不舍須臾
18歲:與二十八名宦官飲酒,史稱二十八星宿,忽然燈滅,再亮,陛下已然成為一具屍體。兇手為宦官劉克明、蘇佐明
敬宗的皇帝生涯雖然短到了不能再短,但生活中的刺激,卻是豐富而又多彩。先是一個叫徐忠信的老百姓,忽發奇想,闖入浴堂門,要找敬宗單挑,較量一下誰是天下第一大蠢蛋。結果缺心眼的老徐被禦林侍衛宰殺,演繹了一幕智商超低的時代話劇。
江山代有蠢貨出,智商又低五百年。徐忠信事件之後,長安大染坊又爆出弱智門事件。時有占蔔術士蘇玄明與染織工張韶兩人友善,忽然之間蘇玄明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大驚曰:不得了老張,我剛才算了一卦,你命中注定要坐在龍椅上和我共進午餐。
有這事?張韶聞之大喜:那什麽,老蘇,既然是這樣,那咱們就別耽誤時間了,趕緊把手下的兄弟召集起來,這就去皇宮開吃吧……
史書上詳細記載了這一次弱智群體的怪異行動。以張韶、蘇玄明為首,率了十幾個智商更不靠譜的染工,弄了輛馬車,車上堆些柴草,柴草中藏着鐵器,大車吱吱扭扭地來到了銀臺門。就見衆家兄弟各取武器在手,發一聲喊,嗚嗷怪叫着殺入了皇宮。
這一次超級弱智大行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宮女太監們被砍得吱哇慘叫,到處亂竄,而張韶則和蘇玄明一馬當先,殺至龍椅前。看到龍椅,張韶發出了歡快的大笑:哈哈哈,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來來來,蘇愛卿,與朕同坐于寶座之上,你我現在就開吃。
然後這夥人真的就在大殿裏埋鍋造飯,幸福地吃了起來。吃着吃着,蘇玄明醒過神來了:喂,老張……張韶:你說什麽?蘇玄明:……老張……張韶:蘇愛卿,你犯糊塗了嗎?豈有這樣稱呼朕的道理?快點叫陛下!蘇玄明:陛你媽個頭,你是不是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了?張韶:朕已登基為帝,富有四海,不到此為止,不知愛卿有何奏本啊……蘇玄明的奏本還沒說出來,這邊只聽哇的一聲嚎叫,神策軍從四面八方沖入,不由分說照大家就砍。剛剛登基的張韶,就這樣駕崩了。
這件事過後,敬宗皇帝就沉溺于捉狐貍的樂趣之中,沒等捉到幾只,他率二十八個太監——史稱二十八星宿舉辦盛大PARTY,喝得高興之間,燭火突然熄滅,等再點亮燭火,敬宗已經被宦官蘇佐明宰殺掉了。
蘇佐明為什麽要殺敬宗呢?
史書上說,因為敬宗不體恤這些太監們,捉不到狐貍,就嚴厲懲罰他們,重者流放,輕者大板子打屁股。太監們怨怒于心,所以殺之。
但我們嚴重懷疑,兇手蘇佐明會不會是替染工張韶算卦的術士——蘇玄明的兄弟呢?就算不是兄弟,但天下姓蘇的都是一家,捋着祖宗八輩往上找,遲早能夠找出點血緣關系來。由于我們已經無法再找到蘇佐明蘇玄明這兩個活寶的家譜了,所以這個猜測也就成了瞎猜,只能放在這裏添點樂子。
現在我們來看看敬宗所遇到的這三樁怪事:徐忠信事件、染工張韶事件和二十八星宿謀殺案。這些事件具有弱智化、低齡化、無厘頭化、荒謬化……之所以出現四個“化”,那是因為敬宗原本并不成熟,只是一個貪玩而且腦子超級愚笨的大孩子,舉凡貪玩而智商不靠譜的孩子,他們斷無可能碰到成熟的人才會碰到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生活圈子與價值取向,決定了這一點。
4.文宗李昂的個人簡歷
十八歲的少年敬宗被暗殺,三名不重要的人物疾奔沖上歷史舞臺。
他們是:宦官劉克明,翰林學士路隋,憲宗的兒子绛王李悟。而他們的政治對手,則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四貴”,
哪四貴?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中尉魏從簡、梁守謙。
于是宮中爆發了大規模的集體械鬥,以劉克明為首的兄弟們手操馬桶,大戰殺入宮來的四貴……宮中到處都是七零八碎的屍體。細看這些碎屍,有宦官劉克明身上零部件,有绛王李悟的胳膊腿,只有翰林學士路隋熱愛和平,沒來參加宮中武鬥,以逍遙派的身份躲過了這場亂子。
四貴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慶祝之後,就聽取了翰林學士韋處的建議,将穆宗的第二個兒子——江王李涵擡到龍椅上,改名李昂,是為文宗。
大唐第十五任皇帝文宗李昂個人檔案:
姓名:李昂
曾用名:李涵
出生:元和四年十月初十,公元809年
籍貫:陝西長安
屬相:牛
卒年:開成五年,公元840年,享年三十三歲
死因:郁悶而死
特長:讀書
社會關系:
父親:穆宗李恒
母親:蕭氏
妻子:無
兒子:二子
女兒:四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12歲:爺爺憲宗李純為宦官暗殺。父親李恒登基為帝
14歲:父親李恒熱衷于打馬球,跌落馬下,中風
14歲:大臣強迫穆宗立大哥李湛為太子
16歲:父親李恒煉制長生不老藥成功,未食而死,于是大哥李湛登基為帝,是為敬宗
16歲:平民徐忠信闖入浴堂門,梁坊工匠張韶率農工殺入禁中,于龍椅上食飯,被禁軍格殺
17歲:大哥敬宗整夜游玩,不舍須臾
18歲:大哥敬宗與二十八名宦官飲酒,史稱二十八星宿,忽然燈滅,再亮,大哥敬宗已然成為一具屍體。兇手為宦官劉克明、蘇佐明
18歲:殺兄兇手劉克明、蘇佐明把持朝政,讓憲宗之子绛王李悟“權勾當軍國事”,又思謀奪其他宦官之權。衆宦大怒,齊擁江王李涵登基,改名李昂,是為文宗
21歲:南诏侵略軍攻陷成都,擄匠民萬人而歸,從此南诏國工巧比于中土
23歲:文宗李昂秘密聯結同平章事宋申錫,圖謀宦官,事洩,宋申錫被貶為開州司馬,死于任上
25歲:命諸親王出閣,十六王宅縣主亦以時出嫁,從此皇室血親終與民通
27歲:甘露事變爆發。以宦官仇士良為首的太監集團,打掉了以文宗李昂為首的反太監集團。其時李昂與朝臣密議,以天降甘露為由,誘使太監出看,而後殺之,不料事情未成,宦官登高一呼:皇上要造反啦,竟然敢殺太監。神策軍聞之怒,持戈操矛而入,盡殺群臣,凡親屬不問親疏皆斬,孩童無遺,妻女不死者,沒為官奴。死者數千人,長安城中積血盈尺。坊間惡少年趁機報仇剽殺,一時間風起雲湧,戰火熊熊
29歲:文宗李昂被囚,寫詩曰:辇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憑高何限意,無複待臣知
30歲:不明身份的刺客團夜入京師,謀刺宰相李石,劍客一劍削去李石的馬尾,另有一箭精确命中李石。朝臣大駭,次日僅九人上朝
33歲:立敬宗第六子陳王李成美為太子,正要舉行冊立儀式,卒。死因,郁悶
看到文宗的個人簡歷,我們就會眼前頓時一亮。這個簡歷好啊,熱鬧,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激情,不像穆宗和敬宗,簡歷就那麽簡簡單單兩行,真是簡到不能再簡的程度,讓人家連評說都找不到個話頭。
而文宗明擺着比他的大哥敬宗成熟一些,懂事一些,明白事理一些。所以文宗這個時代,在史書上也就比父親穆宗、哥哥敬宗兩人加起來都要厚重一些。然而不幸的是,此時卻是大勢已去,饒是文宗有經天緯地之才,奈何這天下将按照它既定的規律向前推進,所以文宗生注定只能以悲劇收場。
事實上,據史書上記載,文宗這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而且統統失敗了。雖然說失敗了不打緊,畢竟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可是不是允許你重來,這個事文宗說了不算,太監說了才算。自己的命運都不能自己做主,這才是文宗最大的悲劇。
5.我家的老舅數不清
話說文宗李昂坐在龍椅上,不由得鼻頭一酸,想起了他那不幸的媽媽。
李昂的母親是個福建女孩子,有天出門捉蝴蝶,結果被人販子擄走,被賣到皇宮裏當女奴。早在穆宗李恒還不是太子的時候,意外地在宮裏遇到了她,就威脅說:跟我走,我要和你搞對象,不答應的話就一刀宰了你……可憐的小姑娘吓壞了,被李恒脅持到了他的王府,飽愛摧殘和蹂躏,生下了李昂。
可想而知,小李昂在宮中是沒什麽地位的,這也是太監集團扶持他最重要的原因。你沒地位,太監給了你皇位,你不感謝太監,還有良心嗎?
李昂有良心,頭一樁事就是命人把正在輾房推磨的母親解救出來,封生母為皇太後。前面敬宗的媽媽也是皇太後,這樣宮裏就兩個太後了。然後李昂問母親:娘,你受了一輩子的苦,推輾子拉磨,搖轱辘挑水,晚上還要給我那缺德的爹提供性服務,兒子從今往後一定要好好孝順你。娘你就說吧,想吃啥想喝啥,想打誰想罵誰,都由着你老人家。
李昂的母親姓蕭,史稱蕭氏。就說:兒子啊,你娘牙齒被你爹打光了,啥也吃不動了,就是想啊,早年我被人販子拐走的時候,家裏父母都死了,只有一個不懂事的弟弟,這麽多年也不知是死是活……
你弟弟,那就是我老舅了。李昂大喜:傳旨,馬上派人去福建,把我老舅給找到。
沒過多久,使者從福建回來了,帶回來一個滿臉油滑的家夥,名叫蕭洪:啓奏陛下,你老舅來看你了。
李昂急忙接見,問:你是我老舅?
蕭洪:我和你媽是同一個母親生的,打小你媽帶着我長大,你說我是不是你老舅?外甥啊,你老舅可慘啦,自打你媽被人販子拐走,你老舅衣食無着,不得不在妓院替人家提茶壺……原來是妓院的龜公。
那就真的是老舅了。李昂大喜,先封老舅為金吾将軍,沒過多久戶部有空缺,就讓蕭洪做了戶部尚書。
那邊蕭洪剛剛上任,忽然有人來報:陛下,外邊有個要飯的,說是你老舅,叫蕭本。
怎麽又來了個老舅?李昂暈了,急忙叫進來一問,蕭本回答得滴水不漏,再找來戶部尚書蕭洪一核對,果然發現蕭洪是假冒的。
這叫什麽事啊,連人家的老舅都假冒,真能添亂。李昂盛怒之下,将假老舅蕭洪流放,真老舅蕭本封衛尉少卿,左金吾将軍。
蕭本剛剛上任,福建地方上報:泉州晉江人蕭弘找到衙門,說他才是皇帝真正的老舅,如今老舅泛濫,孰真孰假,還請陛下明察。
這下子文宗傻眼了,這麽多的老舅,如何一個鑒別法呢?
福建觀察使唐扶上本:此事易爾,只要派人去太後的老家一打聽,就全都清楚了。
李昂急忙再派人,未幾回報:蕭本和蕭弘,這兩個家夥跟前面那個蕭洪樣,也是假老舅,目前真老舅下落不明,正在挖地三尺尋找中。
史書上說,由于當時的人們膽兒超肥大,老舅成群結隊入京求官,導致文宗皇帝的老舅尋找工程被迫中斷。
尋找老舅,是文宗皇帝登基以來的頭一樁事,就這樣無疾無終,隐喻着他的帝王宿命,也難以搞出個名堂來。
6.皇帝太監大交火
此後李昂将與太監集團展開三輪激戰,結果究竟如何,我們一輪一輪看過來。
頭一輪,李昂發現翰林學士宋申錫為人耿正直守,不黨不私,獨往獨來。李昂欽服之,就偷偷召見宋申錫,商議如何打掉恐怖的太監集團。宋申錫在朝中沒有朋友,只憑印象,就推薦吏部侍郎王璠做京兆尹,以便配合行動。
京兆尹王璠參與了密謀之後,覺得很有面子,就說:你們他媽的都給老子乖一點,惹火了老子,等打掉了太監集團,你們他媽的頭一個挨刀。太監王守澄知道後,立即吩咐太醫鄭注寫揭發信,揭發翰林學士宋申錫謀反。史書上說,文宗皇帝不察,就輕信了——事實上,文宗是壓根不信的,只不過宋申錫如此靠不住,推薦的人又這麽沒品,讓太監集團事先知道消息,也只好由着太監集團胡來了。
由是宋申錫被貶斥,頭一輪交鋒到此結束,文宗輸,太監贏。
然後是第二輪交鋒。這一次文宗改變了策略,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要想打掉太監集團,就得從太監集團內部動手。
當時的情形是這個樣子的,隸屬太監集團的太醫鄭注、辯才家李訓,都很有一套,李昂索性重用這兩個人,要求他們幫忙,利用太監集團的內部矛盾,提拔年輕優秀的小太監,以分化大太監王守澄的勢力。
于是,和王守澄水火不容的小太監仇士良被任命為左神策軍中尉,王守澄處于失勢。文宗趁機命仇士良灌了他一杯毒酒,鸩之。還有一個宦官陳弘志,此人乃殺害憲宗皇帝的兇手,這些年來竟然沒人敢追究他,現在李昂可不客氣了,先召陳志弘入京,半路上,早有使者迎着,将陳志弘拖下馬來,大棍子不停地打啊打,生生把陳弘志打成了液态物。
第二輪交鋒到此結束,文宗勝出,太監集團雖然勢力沒有削減,但确實是吃了大虧。
目前戰局一比一平。然後文宗召李訓和鄭注,要求他們兩人拿出來一套方案,要一次性的,徹底的打掉太監集團。
鄭注和李訓商量了好長時間,終于拿出了方案:準備在浐水為死太監王守澄召開盛大的追悼會。由鄭注負責追悼會的保安工作,率親兵,提巨斧,再由文宗下旨,吩咐宮中內臣中尉以下都去參加追悼會,等太監們出了宮,立即緊閉城門,鄭注再下令,命侍衛用巨斧将所有的太監統統砍零碎了。
文宗李昂批準了這個方案。
但臨到執行的時候,李訓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照這麽個搞法,豈不是明擺着讓鄭注立大功嗎?整個方案計劃來計劃去,沒自己什麽事啊。所以李訓召集朝中諸官,另搞出了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了。方案設定如下: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左金吾衛大将軍韓約出來撒謊,硬說左金吾衙後的石榴樹上,長出了甘露,有請諸位太監欣賞,然後于衙中伏兵,盡殺太監,夙幾無殆矣。
方案提交上去,李昂覺得這個新方案也蠻好,不比老方案差,就批準了。于是方案立即進入了執行階段,大太監仇士良等真的入了毂,被诳到左金吾衙門去看甘露,而此時,衙中已經密伏死士,蓄勢待發,只等一聲令下,就要将太監們盡數砍碎。
可萬萬沒想到,這個方案在執行中出現了大纰漏,埋伏在現場的士兵藏的地方明顯不對頭。當仇士良走過時,一陣風起,掀起帷幕,露出藏在裏邊的士兵,仇士良當時毫不猶豫,掉頭就走。安排關衙門的大臣原本對太監忌憚三分,被仇士良一瞪眼,吓得乖乖把門打開了。于是仇士良狂奔到含元殿,見到文宗——你看這缺心眼的傻皇帝,你早就該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怎麽可以又讓太監們逮到——不由分說,太監們擡起來文宗就往後宮逃。這時候左右各有兩支人馬殺入宮來,都是從左金吾衙門追來的,左邊有三百人,右邊是二百人,各自上前狂殺太監。後宮大門也已經緊閉,被仇士良砸開,衆太監擡着文宗逃出。當此之時,就見李訓一個箭步沖上來,死死地揪住文宗,想再把文宗搶回來,被太監們飛起一輪旋風腿,直踢得李訓滿臉開花,被迫放手。
文宗被太監們搶入到了宮中。
這一輪交鋒,文宗就算是徹底失敗了。
但事情還沒完,憤怒的太監們展開了激烈的報複,神策軍士兵出動,到處追殺對太監不友好的反動分子。李訓逃到昆明池,被殺,鄭注被身邊的同事殺掉,腦袋送給太監,朝中被殺大臣六百餘人,等于是一次大清洗。
這次失敗徹底擊潰了文宗的信心,喪失了與太監集團鬥智的勇氣。而太監集團,也決不會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有一天,文宗在宮中散步,見伎師正在訓練一群伎童爬竿,在讓伎童爬竿之前,伎師先行表演。只見他敏捷如猴,嗖嗖嗖就爬到了竿頂。文宗看得開心,就問伎師:這些孩子,你是怎麽找來的?伎師回答:陛下,這都是我親生的兒子,所以我才要刻苦地訓練他們,有了本事,他們活在世上,才不會讓人欺負啊……陛下,陛下,你咋了,你哭啥呀……
文宗掩面疾走,號啕大哭,說:枉我貴為天子,卻連自己的兒子性命都無法保全,你說我他媽的還活個什麽勁啊……
然後文宗就死了,卒年三十三歲。
此後,是他的五弟李炎走入歷史,再現大唐皇室的悲劇。
7.小女人主宰歷史
卻說大唐帝國第十五任皇帝,文宗李昂,從登基以來就受到太監集團的挾制,這種心靈不得自由的郁悶嚴重抑制了他的男性性功能,導致了他後宮生活缺乏快感,只生下兩個兒子。
老大叫李永,這孩子打小就有毛病,只要看到讓人堕落的玩具游戲,就會興奮得無以複加,只要看到書本文字,就會患上嚴重的偏頭疼。所以這孩子雖然被立為太子,但除了鬥雞走狗,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幸好這個孩子自己識趣,早早死掉了,讓文宗長舒了一口氣。
老二叫李宗儉,名字起得蠻好,但就算是再偉大的史學家,都弄不清楚這孩子是啥時候死的,咋個死法。總之是早已江湖除名,不堪提起。
文宗臨死之前,欽定了二哥敬宗的第五個兒子陳王李成美,讓他做了太子。當文宗告別人世之時,召大太監仇士良、魚弘志和宰相楊複嗣、李钰至禁中,吩咐他們立即擁太子監國。
于是大太監仇士良、魚弘志就去後宮找太子李成美。正走着,前面來了一個女孩子,沖他們倆打了聲招呼:嗨,仇哥魚哥,你倆忙啥呢?
書中暗表,這個女孩子,姓王,十三歲時被人販子賣入了皇宮,給當時的皇帝穆宗玩。三年後,王氏已經十六歲了,穆宗看她聰明機警,善體人意,就把她送給了自己的兒子,穎王李炎。當時李炎已經十八歲了,仍顯稚嫩,而王氏卻聰慧過人,所以李炎對她向來是言聽計從。
王氏在宮中人緣極好,和太監們也非常熟稔,所以見了仇士良和魚士弘,就和他們倆親切打招呼。
但是仇士良和魚弘志有要事在身,敷衍了一句:沒忙啥……就要匆匆走開。不想王氏上前揪住他們:喂,敢不聽話,給我站住,我問你們兩個,你們沒忙啥,那到底忙啥呢?
你看你可真麻煩……仇士良皺眉道:這不是天子死翹翹了嗎,我們倆得抓緊去叫陳王李成美來登基,這事太重大,你不要添亂,快放我們走,等以後有時間咱們再閑聊……
哎……王氏把他們兩個抓得更緊了:你們說話我咋就聽不明白呢?天子駕崩,咋個讓陳王李成美接班呢?這好像不挨邊吧?
仇士良道:小王,此乃軍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