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宗和睿宗:(2)
今天這一步,起因正是要替韋氏的親爹弄個高官做做。所以韋氏嘴上雖然不說,心裏明白,只能是盡其可能保住丈夫的性命。
就這樣鬧騰了一段時間之後,諸李中又有人跳出來鬧事,轉移了武則天的注意力,慢慢把李顯這茬事忘記了。此後李顯和韋氏,就帶着小女兒裹兒,在房州過起了平安的生活。而這時候武則天年事已高,朝臣中呼喚歸政于李氏的呼聲,漸漸成了氣候,而李顯,身為被撤職的前皇帝,心中忽然萌生出無限的希望。
倘有一日能夠再回去做皇帝……這種念頭蠢蠢欲動,越來越抓住了李顯的心。終于有一天,他對在一邊織布掃地耕種挑水澆園的妻子韋氏說道:我這條命,之所以存活到今天,都是拜你所賜啊,倘若我還有出頭一日,一定滿足你的所有願望。
韋氏當場哐的一聲,丢下水桶,問道:那你打算怎麽感謝我?
李顯道:反正是你想幹啥就幹啥,讓你為所欲為就是了。
韋氏走過來:拉鈎,說話不算數就是王八蛋!
于是李顯鄭重與妻子拉鈎,就此許下了諾言。
拉完鈎,李顯就上床睡覺了。睡到大半夜,忽聽外邊有馬蹄聲疾奔而來:聖旨下,傳廬陵王夫婦立即啓程,不得有誤。
立即啓程?去哪裏?
可是來人不說,李顯夫婦也不敢問,青灰着臉抱着裹兒,上了車閉着眼睛轱辘辘一徑趕路。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忽見京師城樓在望,李顯和韋氏的臉上,霎時間是淚水潸潸。
夫婦二人抱着孩子進了皇宮,見到了武則天,不敢撲過去抱老媽的腳哭,只管跪下來拼命地磕頭。就見武則天拿手一指儲藏室:給我鑽進去,沒有我的吩咐,不許出聲,出聲就宰了你一家三口。
李顯和韋氏帶着裹兒鑽進蛛網密布的儲藏室,大氣也不敢喘。不一會兒,就聽呼哧呼哧的腳步聲響起來,一個聲音道:這麽晚了,老太太你還沒睡呢,找我狄仁傑來有啥事啊?
原來是梁國公狄仁傑來了。
就聽武則天道:老狄呀,是這麽回事,你看我老太太牙齒都掉光了,這個國家也應該安排個接班人了,我琢磨着,我侄子武三思不錯,你看如何?
就聽狄仁傑笑道:老太太,你不是缺心眼吧?你讓侄子接班,他會在太廟裏擺上你的牌位祭祀嗎?不信你瞧着,等你跷腿升天,武三思鐵定将你的牌位從太廟裏扔出去,讓你成為孤魂野鬼,沒得吃也沒得喝……
當時李顯的眼淚就嘩嘩地流下來了,這世上,還是明白人多啊。
Advertisement
此事過後,狄仁傑告老還鄉,不久死了。而他安排在朝中的擁李派卻突然發難,不由分說簇擁着李顯,強逼着武則天辦理退位,中宗李顯,再一次登上了帝位。
這一次,可是玩真的了。
只是,李顯他已經被玩殘了,再也玩不動了。
8.一代太子灰飛煙滅
重登帝位,中宗李顯就開始履行他對妻子韋氏的諾言。
而韋氏,也開始收回她的人生投資。
當這個過程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探讨一個生活的智慧——如果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那麽他有責任盡其所能滿足女人的要求,這是男人的義務。李顯做到了這一點。但同樣的,如果一個女人愛一個男人,那麽她就有責任盡其所能地幫助男人,不提出超出男人能力之外的要求,以免男人為難——然而韋氏卻不肯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不唯是韋氏不肯體諒丈夫,女兒裹兒,也就是現在的安樂公主,她也拒絕體諒父親。此外還跑來一個女人,上官婉兒,她是大唐帝國有名的女才子,在歷史上的名聲極佳。但到了中宗李顯時代,女才子上官婉兒突然大腦短路,跟韋氏、安樂公主一夥人攪和到了一起,成為影響中宗李顯的第五個女人。
三個女人一臺戲,韋氏現在想獲得像武則天一樣的地位,女兒安樂公主也希望如此,上官婉兒沒什麽政治野心,但她渴望美麗的愛情,也想弄幾個男生玩一玩。于是大唐帝國的政治活動進入了一個操蛋階段。
此後政出韋氏。
但這時候卻有一樁麻煩,當初張柬之率衆強迫武則天退位,是為了擁戴李顯登基,而不是為了擁戴韋氏,他們哪裏曉得韋氏是哪棵蔥?
于是韋氏考慮,有必要打掉以張柬之為首的反動集團。
怎麽個打法呢?
好辦!由武三思動筆,寫了篇《武三思和情婦皇後不得不說的故事》,然後韋氏拿這篇文章去找李顯:老公,你看看這篇文章,這是張柬之他們寫的,他們怎麽可以粗暴地幹涉咱家的內政,幹涉咱們的私生活呢?
李顯問:那你的意思是……
韋氏果斷地一揮手:打掉這個反動陰謀集團!
于是張柬之一夥老臣子立即被清除了。
而安樂公主則為她未來的皇太女地位掃平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父親李顯和前妻趙氏生下來的兒子李重俊。為此安樂公主專誠向李顯提起此事,李顯倒是未置可否,可是左仆射魏元忠力谏不可,安樂公主火了,沖進來大叫道:
元忠,山東木強,烏足論國事?阿武子尚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
把安樂公主的話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老魏啊,李重俊是個大傻瓜,對于國家政事,他曉得個鏟鏟?武則天那爛女人都能當皇帝,更何況我這個皇帝的親生女兒呢?
魏元忠被安樂公主說得直翻白眼,無言以對。于是安樂公主就和丈夫武崇訓去找李重俊:傻子,過來給端尿壺……故意污辱戲弄李重俊。李重俊火大了,就找來鐵哥們兒,左羽林大将軍李多祚,帶了手下一票兄弟,忽一日發聲喊,不由分說,殺入了武三思府中,先逮住武三思,一通狂砍,又把安樂公主的丈夫武崇訓也一并剁成肉泥。
然後衆家兄弟吶喊着殺入宮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連中宗李顯一塊殺掉,好讓李重俊登基做天子。危難之際,上官婉兒一聲嬌叱:陛下随我來……帶着李顯、韋氏并安樂公主,衆人飛逃到玄武門之上。
李重俊、李多祚率衆殺來,正遇左羽林将軍劉景仁迎面攔住。
李重俊和李多祚所率的羽林軍,日常養尊處優,最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生怕死得不明不白。如今聽見劉景仁率軍阻攔,就聽衆人轟的一聲,撇下太子李重俊和大将軍李多祚,自顧四散而逃。
李重俊和李多祚傻眼了,只好各自跑路,可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兩人在跑路的途中,被人砍下腦殼,一代太子就此灰飛煙滅了。
9.啃光石磨的大叫驢
公元701年,皇後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合謀,給中宗李顯送來了毒餅:老公,爹地,吃塊餅吧,吃了餅,你肚肚就不餓了……李顯幸福地抓起餅,吭哧吭哧吃下肚,然後放聲慘嚎,七竅流血,顫抖地手指着妻子和女兒,他有話要說,然而他已經沒有機會再說出來了。
而且現在說什麽都沒用了,韋氏只懂黑魔法,不曉得啥叫權力,反正看自己現在威風八面,就認為自己有了權力了。而安樂公主是個傻丫頭,但是這世上,越是愚昧之人,就越是不知道自己的愚昧。安樂公主自己智商超低,所以才會堅定不移地認為別人都是大蠢蛋。這母女二人聯起手來,立了個小皇帝李重茂,就興高采烈地準備登基做女王了。
幾個女人湊在一起叽叽喳喳,全然不知道她們幹的事情是多麽可怕。中宗李顯如此暴斃,導致了皇家權力再次出現真空。此時權力中心迅速下移,一直下移到長安城南,韋曲和杜曲之間的一個村子裏。
村子裏有一棵樹,樹下有一個石磨,一頭瘸了腿的倒黴驢正被人蒙了眼睛拉磨。磨盤邊坐着一個書生,一邊趕驢,一邊讀書。這時候就見塵煙蔽日,一群打獵的少年子弟從煙塵裏鑽了出來,打頭的,乃相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
李隆基策馬過來:喂,那個書呆子,你家驢把石磨都給啃了,你還在看書。
書生頭也不擡,冷笑道:石磨啃光了怕什麽?怕就怕你自己的皇位被人家幾個女生啃了,你自己還傻兮兮的不知道呢。
李隆基大駭:啥意思?你說的是啥意思?
書生冷聲道:我是個書呆子,不會說人話,你聽不懂,就當我沒說好了。
李隆基跳下馬來,一揮手,讓左右随從退開。然後他一個人走近書生:哥們兒,叫啥名啊?書生答:王琚。李隆基道:你剛才的意思,莫不是說韋氏和安樂公主這兩個女生……沒戲?王琚笑道:有戲沒戲,不看她們兩個。李隆基急問:那看誰?王琚放下書,目視李隆基:看你。
看我?李隆基搖頭:我……哪有這本事……
王琚冷笑一聲:如果連你都沒這本事,那這天下,從此就是那兩個女生的了。猜一猜她們先殺的倒黴蛋會是誰?
李隆基臉色頓時大變:……那那那……我該咋整?
王琚站起來,走到李隆基的面前,逼視着李隆基:一個字,殺!
李隆基的身體顫抖了一下:王先生,我怕……
王琚:沒什麽好怕的,你不殺她們,她們必殺你,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于人。你自己掂量着辦吧。
李隆基猛一咬牙:煩請先生替我謀劃……
王琚淡然一笑:去找你姑姑太平公主,她是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對帝位久有觊觎之心。如果有誰對韋氏和安樂公主的行為看不下去的話,頭一個就是她。所以,若得太平公主相助,此事必成。
OK!李隆基大喜,立即掉頭上馬,去找姑姑太平公主去了。
10.有基堪登直須登
公元710年7月,李隆基密結武則天的寶貝女兒太平公主,瞞着父親相王李旦,不由分說,突然殺入宮中。這時候女才子上官婉兒已經四十六歲了,正坐在池畔邊吟詩,詩曰: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騎骖骥蹑景來。隐隐骊山雲外聳,迢迢禦帳日邊開……詩未成,李隆基已經吶喊着殺入,上官婉兒反應迅速,跳起來就逃。
李隆基大喊一聲:兀那老女人,哪裏走,吃某家一刀……不由分說,追上去一刀将上官婉兒砍了。
砍完之後,李隆基才琢磨過來不對味:你說我好端端的,砍這個老女人幹什麽?這女才子一生多可憐啊,幼年父親被殺,被擄入宮中為奴,只因才華出衆,才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到了三十五歲遇到怪叔叔武三思,才終結了她的老處女生涯,這才好不容易享受到女性生命的快樂,我居然就給了人家一刀,你說我怎麽就這麽沒品呢……
可上官婉兒已死,懊惱終是不及,急忙去找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找到一個化妝間,但見安樂公主坐在鏡前,正在描眉畫唇。李隆基門也不敲,沖進去就是一刀,可憐這個缺心眼的傻女兒,就此一命嗚呼。
再找惹禍精韋皇後,卻是怪哉,那韋皇後竟是不知去向,正在惶急之際,突然有人來報:韋皇後逃入了飛騎營,此時正在調兵遣将,要幹掉咱們。
李隆基驚問:那咱們該咋整?
部屬回答:咱們把韋皇後的腦殼挂到旗杆上就成。
李隆基大喜:這麽說咱們成功了?那趕緊,我要登基……說話間,不由分說,李隆基飛步向龍椅沖去。
這時候外邊進來一人,沉喝一聲:慢!卻原來是書生王琚。
李隆基停下腳步,問:為什麽要慢,登基這種事,趕早不趕晚,早一會兒登基,就多做一會兒皇帝……
王琚道:殿下,你可別太缺心眼了,這次政變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你跟飛騎營的關系好,他們都巴不得替你賣命,擁你當皇帝,自己也好弄個一官半職的。可是你在朝臣中的影響,卻是極微弱的,不客氣地說,恐怕天底下的老百姓,連聽都沒聽說過你李隆基的名字,這時候你如果登基,老百姓就會認為你是篡位。一個聽都沒聽說過的人當了皇帝,不是篡位,還能是什麽?所以如果你這時候登了基,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你就立馬完蛋。
李隆基聽得直眨巴眼:那依你的意思,這基咱們不登了?
登是要登的。王琚道:有基堪登直須登,莫待無基沒得登。但登基這種事,需要一個程序,一個步驟。
啥步驟呢?李隆基問。
很簡單,王琚道:登基第一步,先讓你爹來登,你爹相王李旦,武則天時代曾經出任過一屆皇帝,目前朝野之間,名頭最大,聲望最高的,莫過于你爹了……
好!李隆基大喜:這基就先讓我爹來登,等他登上去了,我再爬到爹頭上……
只此一言,大唐帝國第六任皇帝,睿宗李旦,被兒子推上歷史舞臺。
11.睿宗李旦的個人簡歷
相比于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更鬧心。李顯雖然死得窩窩囊囊,但好歹還有個過一番可歌可泣的折騰歷程,要說起來睿宗的折騰也不差于中宗,但人家中宗李顯的老婆會鬧事,毒餅一枚,這就讓中宗李顯成為了歷史上的名帝。
而睿宗李旦,他倒黴就倒黴在生下了個太有出息的兒子,由于李隆基英明神武,特能折騰,最要命的是李隆基的帝王歷程,又是他和中國第一美女楊玉環聯袂出演,風頭之勁,人類歷史上無出其右,這就徹底湮沒了睿宗李旦的身影。
雖然不幸被兒子的高大形象所湮沒,但李旦好歹也是名門正宗的大唐帝王,所以我們有理由先來看一看他的個人簡歷:
大唐第六任皇帝睿宗李旦個人檔案:
姓名:李旦
曾用名:李旭輪,李輪
出生:龍溯二年六月初一,公元662年
籍貫:陝西長安蓬萊宮含涼殿
屬相:狗
卒年: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享年五十五歲
死因:幸福死
特長:草書,隸書
社會關系:
父親:高宗李治
母親:武則天
妻子:劉氏
兒子:六子
女兒:十一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1歲:應全國人民一致要求,被封為殷王
3歲:朝廷實現了由父親李治、母親武媚娘集體領導的新政治制度
5歲:父親封禪泰山
13歲:父親李治稱天皇,母親武媚娘稱天後
14歲:大哥皇太子李弘被廢黜毒殺,二哥李賢立為太子
19歲:皇太子李賢疑心自己不是武媚娘所生,武媚娘怒,廢之,三哥李哲立為太子
22歲:父親李治死,三哥李哲即位
23歲:三哥李哲被廢為廬陵王,己乃即位,是為睿宗,但被禁止過問朝政
23歲:立王妃劉氏為皇後,立大兒子永平郡王李成器為皇太子
25歲:皇太後武媚娘下诏還政,李旦抵死不從,武媚娘喜之,加封李旦諸子為親王
28歲:上書請求辭職,皇太後武媚娘喜
29歲:經皇太後武媚娘批準,睿宗李旦正式辭去皇帝職務。改姓武,複原名,稱為武輪。大唐帝國滅亡,武媚娘建大周帝國
32歲:大周皇帝武媚娘侍婢韋團兒,向皇嗣武輪求歡,武輪驚懼疲軟,韋團兒怒,哭訴于大周皇帝武媚娘,武媚娘怒,殺武輪妻子劉妃、窦妃
37歲:廬陵王李哲返回,改名李顯,立為皇嗣,複立為太子,李旦辭去皇嗣職位,是為相王
38歲:與太子李顯、太平公主及定王武攸暨集于明堂,對天發誓,武李兩家不離不棄,相親相愛,誓言刻于鐵券,收藏于大唐歷史博物館
44歲:配合朝臣發動了神龍政變,強迫老奶奶武媚娘退位,皇太子李顯登基為帝,是為中宗。中宗欲立李旦為皇太弟,李旦斷然拒絕
49歲:安樂公主毒殺親爹中宗李顯,少帝李重茂繼位,韋皇後把持朝政,欲行武媚娘之故事。李旦兒子李隆基起兵攻打皇宮,韋皇後倉皇逃入飛騎營,為營兵斬之。安樂公主方臨鏡畫眉,殺手破門而入,殺之。韋氏家族盡被夷滅,雖嬰孩亦不免,武氏家族悉數流放,少帝李重茂被暗殺,李旦聲稱李重茂已将皇位出讓與他,但他表示斷然拒絕。群臣再三懇請,李旦心不甘情不願登基,立三兒子李隆基為太子
51歲:太平公主上奏,天象異常,應該改立太子。于是睿宗當機立斷,立即宣布退位,由三子李隆基出任帝國第六任皇帝
52歲:太平公主召開秘密會議,商讨打掉李隆基反動集團事宜,初始計劃是下毒,但此計劃見效慢,于是改為兵變,定于七月初四日起兵。會議尚未結束,李隆基的兵馬已經殺入,雙方暴砍于禁中,太平公主方失敗,逃入山寺中躲藏,被尼姑舉報,勒令自殺
55歲:卒
由這份個人簡歷我們可以發現,睿宗李旦和中宗李顯一樣,仍然處于武則天時代的陰影之中。把話說得更清楚些,那就是睿宗時代,仍然處于武李兩家的資源整合之中,這個整合可不是那麽溫和平靜。相反,整合是殘酷的,血腥的,是你死我活的。
這場整合,就發生于做姑姑的太平公主和做侄子的李隆基之間。
12.姑姑帶你去戰鬥
話說自打武則天嫁給高宗李治之後,一共生下了六個娃娃,最早生下來的是個女兒,莫名其妙地死了。老二就是首任太子李弘,被媽媽毒死。老三就是二任太子李賢,被媽媽逼死。老四就是中宗李顯,老五則是睿宗李旦,最小的又是個丫頭,就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一個勇敢追求幸福的女性,青春期來臨之後,她主動暗示,要求嫁給薛紹,武則天答應了寶貝女兒。但就在盛大的婚禮之後不久,因為琅琊王李沖大搞群體事件,薛紹受到連累,被拖入大牢,暴打一百杖,然後硬是不給吃的,活活餓死了。可以确信,薛紹對太平公主不是太友好,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小夫妻兩人好歹也搞了好多日,可臨到丈夫倒黴,妻子硬是一聲不吭,可見這夫妻感情是多麽緊張。
但不管多麽緊張,事情總算是擺平了,于是武則天準備把太平公主改嫁侄子武承嗣,可武承嗣那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死掉了。太平公主又盯上了媽媽的堂侄,自己的表哥武攸暨——這是歷史上默默無聞的一個名字,之所以默默無聞,是因為武攸暨這個人的品德,非常之好,好到了史官實在沒辦法蹂躏他的程度,所以太平公主決定把他拿下。
但麻煩的是,武攸暨這厮已經有老婆了,咋辦呢?
好辦!
武則天一紙命令,羽林衛士星夜行動,鑽入了武攸暨家裏,趁武攸暨的老婆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掐住後脖梗按進馬桶裏,殺之。從此武攸暨就成了鳏夫。
于是太平公主跑來,愉快地替武攸暨生了兩個兒子,一個丫頭,還打算再生幾個,可武攸暨對這事缺乏足夠的興趣,于是他成功死去,太平公主再次成為了自由的寡婦。
兩個老公都死翹翹了,接下來咋辦呢?這時候太平公主的乳母來了,對太平公主說:丫頭啊,寂寞了是不是?郁悶了是不是?渴望火辣辣的愛情了是不是?這事容易啊,幹脆我把自己的男朋友送給你好了……
太平公主問:你的男朋友是哪一個?
乳母道:說起我的男朋友來,那可有來歷了,那厮原本不是中國人氏,他乃來自古羅馬的逃犯,到中國後落發為僧,起了個中國名字,叫惠範,就是好得不得了的意思,你要不要嘗嘗……
太平公主哭了,說:乳母啊,還是你疼我啊……于是古羅馬和尚就成為了太平公主的第一個情人。再後來,女才子上官婉兒在宮中舉辦詩會,太平公主作為評委參加,兩人在洗手間補妝的時候遇到了,太平公主問上官婉兒:聽說你男朋友比較多,有沒有富餘的借我用用……于是上官婉兒又把自己的男朋友崔湜分給了太平公主享用。但是後來李隆基驅兵入宮,竟然将上官婉兒殺了,這讓太平公主好不樂意。
除此之外,太平公主還有一個情人,是司禮丞高戬。
總之,太平公主的男朋友比較多,待到睿宗李旦臨朝,李隆基為太子的時候,她就想,我的情人,不比我媽媽少了吧?有這麽多的情人,我也應該弄個女皇幹幹……從此太平公主把持朝政,與李隆基形成分庭抗禮之勢。局勢嚴重的時候,太平公主有病,百官不敢入朝,先要去太平公主的府上,問過她之後,才敢上朝見睿宗李旦。
睿宗眼見這種情形,知道自己要是再在龍椅上坐下去,只怕中宗李顯的命運,就要在他的身上重演。所以李旦突然宣布:退位,讓兒子李隆基接班。
睿宗李旦這一手,極盡高妙,讓太平公主措手不及——因為太平公主是睿宗李旦的小妹妹,又曾奪政有功,對于她的要求,睿宗是不敢反駁的。可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的關系勢同水火,現在輪到李隆基說話,他姑姑的男朋友們當然要倒黴了。
史書上說,太平公主的男朋友們紮堆造反——這明擺着瞎胡扯,大家不過是男朋友,有什麽反可造的?造了反,殺了李隆基,讓自己的女朋友登基?這話不要說聽,單只是說出來都別扭。
實際情況是,打掉以姑姑為首的反侄子集團,應該是李隆基和父親李旦策劃好了的事情。當李隆基突然大吼大叫,硬說太平公主的男朋友們要殺他,并派了人滿大街砍姑姑的男友時,太平公主根本不在現場,而是聞訊後逃入南山,三天之後她又從山裏鑽出來了,被李隆基勒令自殺。
由此可見,太平公主壓根沒安排什麽計劃,南山那麽大,連個藏身的地方都沒有,結果餓得半死不活鑽出來,讓李隆基殺了個痛快。
就在這血腥滿地之後,一個絕美人寰的女子,伴随着開元盛世的滾滾風塵,娉娉袅袅向我們走來。
貴妃楊玉環的時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