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宗和睿宗:(1)
1.尋找人性中的至善
武則天退位并死掉之後,朝廷重臣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主要是研究武則天的法統問題——就是要找到一個說法,能夠将新皇帝中宗李顯,與武則天之前的高宗李治對接起來。
再把話說得更透徹,就是要弄清楚,武則天建立起來的大周帝國,這玩意兒算怎麽回事,算不算篡權奪位呢?
理論上應該是篡權的——明明是武則天奪了李家的皇權嘛,這還有什麽疑問?
可問題是,如果武則天是篡權,那麽現任皇帝,中宗李顯可是武則天生出來的兒子,那麽李顯也應該是叛臣家屬,理應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萬只腳,讓這厮永世不得翻身——可現在他已經做了皇帝啊,這一萬只腳就不能亂踏了。
如果你承認中宗李顯的政權合法性,就得承認武則天——這才叫沒法子的事。
所以我們讀史的時候,萬萬不能被歷史學家忽悠住,歷史學家是肯定皇權的存在價值的,這就導致了他們對歷史人物評判的片面性。史書上十惡不赦之徒,有可能是賢良正直的君子,而歷史上的名臣宿将,卻有可能是真正的卑鄙小人。
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不能被既定的結論忽悠,一定要抛開壓根就不存在的史學标準——歷史貢獻。
既然不能夠以“歷史貢獻”來評判人物,那麽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個标準呢?
很簡單,橫豎大家都沒什麽歷史貢獻,我們既然要讀史,那就只能從每個歷史人物的具體表現來看。
一個聲名狼藉的歷史人物,之所以落得個萬世罵名,多半是他的人性表現與皇權的苛毒形成了沖突。而一個傳名千古的人,很可能他只不過是強化了皇權,更加肆虐地塗毒百姓而已。所以我們要看一個人,看就看他在歷史上的具體表現,如果他善良、真誠,無論他的表現是如何讓史家瞧不順眼,那麽他仍是一個值得我們效法的好人。
歸根到底,我們要在歷史中尋找的,是萬古不易的人性閃光點,是要尋找人性的至真至善,哪怕是這種善不見容于苛酷的皇權,哪怕這種善傷害到了當事人本身。但唯有這種善,才是讓中國人走出數千年歷史迷霧的唯一途徑。
上述這番評論,說的就是大唐帝國的第五任皇帝:
中宗李顯。
如此說來,李顯他是一個善人了?
他到底是善人還是惡人,還是讓我們來看看再說話吧。
Advertisement
2.中宗李顯的個人簡歷
事實上,中宗李顯絕不能說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最多不過是一個糊塗蟲,只不過這個糊塗蟲,在對家人的關懷之上,有着異乎尋常的堅忍與執著。正是這種堅忍與執著,導致了他一生悲慘的命運。
我們先來看看大唐第五任皇帝中宗李顯個人檔案:
姓名:李顯
曾用名:李哲
出生:顯慶元年十一月初五,公元656年
籍貫:陝西長安
屬相:龍
卒年:景龍四年,公元710年,享年五十五歲
死因:被老婆毒死
特長:讨老婆歡心
社會關系:
父親:高宗李治
母親:武則天
妻子:趙氏,韋氏
兒子:四子
女兒:八女
心路歷程
0歲:出生
0歲:同父異母的哥哥李忠被立為太子
2歲:李忠被廢,大哥李弘被立為太子
19歲:大哥李弘被廢,死,二哥李賢出任皇太子
24歲:迎娶名門之後韋氏為妻
25歲:二哥李賢廢,死,出任皇太子
26歲:生子李重潤,高宗李治喜之,立之為皇太孫
27歲:父親李治死,登基為帝,是為中宗
28歲:想提拔老岳父,并提拔乳母的兒子為高官,遭群臣反對,怒,說了句:老子要把天下給他們,你他媽的管得着嗎……話音未落,老媽武則天率群臣出場,廢之,改立弟弟李旦為帝,是為睿宗
28歲:流放房州,五天後改流放均州,途中韋氏生下一女,李哲脫下衣服裹住孩子,起名叫裹兒,她就是日後的安樂公主。此後十五年,李哲生活于恐懼之中,只有韋氏與他不離不棄,始終安慰着他。他感動地說:倘若日後我當了皇帝,一定會滿足你的任何要求……
43歲:武則天向房州發出诏書,聲稱廬陵王有病,需要去洛陽治療。從此李哲改名為李顯,再次立為太子
44歲:武則天做媒,将李顯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子武延基,成為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婦;李顯的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婦。從此武李兩家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親族關系
45歲:兒子李重潤、女兒永泰公主及女婿武延基因為背後嘀咕老奶奶武則天的情人張易之,被張易之告發,三人俱死
50歲:神龍政變發生,在大臣的擁戴下,斬玄武門而入,強迫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複位稱帝
50歲:武三思推薦情人上官婉兒給韋皇後,兩女生交流心得體會。上官婉兒力薦武三思,于是韋後與武三思私通。李顯聞之喜,曰:老婆都已經是五十歲的老婦女了,居然還有男人喜歡她,有魅力啊,我衷心地替她開心
51歲:中宗李顯履行諾言,将國家政權交給韋皇後。韋皇後将國家政權贈送情人武三思,于是武三思以酷刑盡殺扶李顯登基之諸臣,李顯不問
51歲:武三思說:我不知道什麽叫善人,什麽叫惡人,總之一句話,我喜歡的就是善人,我不喜歡的,就是惡人
51歲:立衛王李重俊為皇太子,小女兒安樂公主反對,要求立自己為皇太女,李顯笑之
52歲:安樂公主及丈夫武崇訓,戲弄皇太子李重俊,喚其為奴,命捧尿罐。李重俊不堪其辱,起兵,斬武崇訓并其父武三思,統兵殺入宮中。上官婉兒登高一呼,號召不明真相的群衆反戈一擊,打掉以皇太子為首的反皇後情人集團。群衆熱烈響應,太子孤身而逃,被殺。父親李顯命将其頭顱祭祀武三思全家
53歲:安樂公主改嫁右衛将軍武延秀,與韋皇後的妹妹虢國夫人,并昭容上官婉兒,三女共同把持朝政,史稱江湖三女俠
54歲:安樂公主盡捕百姓子女為奴婢。是年關中大饑,米每鬥百錢
55歲:許州司馬燕欽融上書,指控皇後淫亂,禍國殃民,安樂公主欲圖謀逆。中宗李顯看後,一聲不吭,當燕欽融退朝的時候,一群錦衣武士蜂擁沖出,将其活活摔死
55歲:韋皇後、安樂公主合謀提出偉大的改革設想,毒殺老公親爹,然後韋皇後出任帝國女後,安樂公主為皇太女,而後登基為女皇。計劃決定,立即執行,以毒餅進父親李顯,李顯食之,大叫肚子疼而卒
李顯死後,韋皇後立李重茂為帝,禁止其參與國政,并發布輿論:李氏當滅,韋氏當興,意欲一統江湖,唯我獨尊。
看了這份簡歷,總覺得什麽地方不大對頭。什麽地方不對頭呢……對了,這份簡歷有問題,有嚴重的歷史問題——這其實不是中宗李顯的個人簡歷,而是李顯的老婆,韋氏的個人簡歷。
女人鬧得太歡,也就遮住了男人的身影。
可是這位姓韋的女人又是何種來頭呢?她為何喧鬧不休,以至于弄得大男人李顯都不引人注意了呢?
3.女人比動物更兇猛
李顯這個男人,終其一生被籠罩在超猛女人的陰影之中,至少有五個女人,相繼主宰了他那可憐的命運。
影響了李顯人生命運的第一個女人,理所當然的,是生下他的女皇武則天。
我們曾在前面提到過,武則天一共有五個哥哥,同父異母的有武元慶和武元爽。武則天得志後,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将武元慶流放房州,不久武元慶于驚吓中死去——此後不久,武則天陸續将她的另外幾個哥哥全部搞死,然後向着皇權大踏步挺進。
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慶被吓死之後,武則天卻将武元慶的兒子武三思接到身邊,讓他出任國家重要領導人的職位,出任夏官尚書,加封梁王,轉春官尚書,監修國史——我們現在看到的唐史,有許多資料都是由武三思嚴格把關并修改之後的——此後武三思再官拜鳳閣鸾臺三品,檢校內史,特進,出任太子賓客……總而言之,武三思始終戰鬥在輿論思想陣線上,為大唐人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再後來,武三思向着皇位發起了最後的沖刺。他擺事實,講道理,力證自己應該出任太子職務的科學道理。還真讓武則天動了心,于是武則天就去找名臣狄仁傑商量:老狄呀,你看咱們把武三思立為接班人,如何?
當時狄仁傑冷笑着回答:陛下,你發神經啊,誰見過侄子會将自己的姑姑立在太廟中,給死後的你祭祀的?
狄仁傑這一打岔,徹底斷絕了武三思的皇帝之夢——但這件事也說明,武則天對侄子武三思,那是非常寵愛的,寵愛到了願意将無限江山,送給這個侄子當玩具的程度。
而武則天對自己的兒子,卻是比死仇大敵更加兇猛,大兒子被她毒死,二兒子貶為庶人後勒令自殺,而三兒子李顯則被這系列慘事吓得幾乎精神分裂。實際上,李顯的人格因為母親的暴力高壓而崩潰,他至死也未能再形成一個像模像樣的人格。
就在李顯的驚懼與絕望之中,他身邊的一個女人,又将死亡的黑色烈焰,引向了他。
4.家裏輩分有點亂
影響李顯一生命運的第二個女人,細究起來輩分有點亂。
這個女人姓趙,沒名字,史書上就稱之為趙氏。此女乃左衛大将軍趙環的女兒。
那麽這個左衛大将軍趙環,又是何許人也?
他乃大唐高祖李淵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大唐帝國的驸馬爺,娶的是李淵的女兒常樂公主。
按這個輩分推起來,高祖李淵,是李世民的爹,是高宗李治的爺爺,所以必然是中宗李顯的祖爺爺。
由是推之,李世民是李顯的爺爺,而左衛大将軍趙環是李世民的妹夫,所以他也是李顯的爺爺輩,常樂公主則是李顯的奶奶輩。
結論:爺爺奶奶輩的趙環和常樂公主生下來的女兒,應該是中宗李顯的姑姑,比李顯恰好大一輩——然而這個最終的結論卻是錯誤的,事實證明,趙環和常樂公主生的女兒趙氏,不是李顯的姑姑。
那麽趙氏是李顯的什麽人?
她是李顯的老婆!
不對呀,按輩分推算,趙氏明明是李顯的姑姑的……
沒錯,按血緣上的輩分來說,趙氏确實是李顯的姑姑。但是她的輩分雖然大,年齡卻小,侄子李顯硬是年長她四歲。所以到了她十八歲的那一年,也不知是哪個壞心眼的家夥做主,硬是将十八歲的姑姑,許配給了二十二歲的侄子。
歷史就是這麽鬧心。公元677年,李顯封英王,姑姑趙氏做為成年禮物被送到了李顯的床上,封英王妃。
英王妃就英王妃吧,雖然趙氏輩分比李顯大,但是年齡放在這裏,撇開了讨厭的輩分不談,少年男女于情事方面,還是有共同語言的。而且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趙氏也蠻喜歡這樁婚事的,她撒嬌時,角色是小妻子,不高興時,角色是小姑姑,要好好管教管教侄子……總之很爽。
小夫妻兩人就這樣蜜裏調油,你恩我愛,幸福地過了三年。這一天兩人在房間裏正打情罵俏,其樂融融,突然房門被人推開,武則天走了進來:三寶啊,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跟你爹商量過了,決定立你為太子?
立我為太子?李顯霎時間心中一陣狂喜,但随即清醒過來,立即連連擺手,曰:不可,不可,萬萬不可,我何德何能啊,如何敢觊觎太子之位?請母親你另選賢明吧。
武則天問:真的嗎?
李顯:……真……的……嗎……
武則天:別你娘的裝蒜了,我還不知道你心裏那點小九九?快點把大鼻涕抹幹淨,出來接受冊封吧。
于是李顯歡天喜地,飛奔出去接受太子的冊封。妻子趙氏也是興奮莫名,緊追了出去,問道:老公,你從英王晉升到了太子了,人家的英王妃,也應該晉升為太子妃了吧?
不可以!武則天在一邊道:他是太子不假,但你沒資格晉級為太子妃。
為啥呢?趙氏吃驚地問道。
為啥?你自己說呢?武則天怒氣沖沖地道:你要是不缺心眼,就應該知道,你是你老公的姑姑,姑姑嫁給了侄子,這事要是讓老百姓知道了,那豈不是搞亂了人們的思想?
趙氏聽得直鼓眼珠,有心問一句:婆婆啊,我分明記得你是我舅舅李世民的二奶,現在居然弄成了我的婆婆,你說這他媽的到底是誰搞亂了人們的思想?
可這話,就算是借趙氏一個膽,她也不敢說出來。她只能低聲問:如果我沒資格晉級為太子妃的話,那太子妃的職位豈不是空缺了嗎?
怎麽會空缺。武則天笑道:我們已經選出了合适的人選,有請新任太子妃閃亮出場!
就見一個婀娜多姿、姿容絕美的少女,出現在趙氏的面前。眼見這女孩子不但貌美,而且年輕,趙氏的臉色頓時一片慘白。
太子妃韋氏,她終于走上了歷史舞臺。雖說來得有點別扭,可她終于還是來了。
5.神秘的黑魔法
在影響李顯人生命運的第三個女人出場之前,我們先來琢磨一下,武則天為什麽要取消趙氏晉級為太子妃的資格呢?
瞎猜一下,應該還是輩分稱呼上的麻煩。先來看一看吧,最早的時候,趙氏是李世民的外甥女兒,也就是武則天的外甥女兒。但是随着武則天的位置下移,和李治結為夫妻,于是趙氏晉級為武則天的小姑子,此升彼落,估計當時武則天的心情一定是非常上火。
所以當時武則天一定要把趙氏的輩分打下去,以便恢複心理平衡。于是她将外甥女兒兼任小姑子嫁給自己的兒子,于是趙氏的輩分水降船低,在武則天面前得叫一聲婆婆,這應該讓武則天心理稍感欣慰。
然而,要命的是,這個兒媳婦,仍然是自己的外甥女兒兼任小姑子……替武則天想想吧,半夜她清理這個血緣關系的時候,多半會有一種要發瘋的強烈沖動。太亂了,這樣下去太亂了,萬一等趙氏再和兒子李顯生出來個兒子,那就更他娘的熱鬧了。
屆時,這個新出生的孩子,将是武則天的孫子,兼任武則天的外孫,同時又是武則天的玄孫……這他娘叫什麽事啊。
所以武則天想,不行,皇族血統輩分的混亂程度,已經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了。
要清理輩分關系,首先就必須取消趙氏出任皇太子妃的資格,所以還得再找個女生來,由她來當這個太子妃。
找哪個女生呢?
這個女生必須要是名門世家出身,還必須和皇家血統隔開遠遠的距離——于是武則天派人四下裏一打聽,說是四川普州有個小參軍,叫韋玄貞,這厮家裏生了一個女兒,和皇家血統絲毫也不搭界,而且這女兒聰明美貌。
OK,那就是韋氏了。
于是,公元680年,十八歲的韋氏來到皇宮。她的到來,一如武則天所願,徹底拆解了李顯與姑姑妻子趙氏的恩愛關系。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當時的李顯是想也未想,立即扛起鋪蓋卷,去了韋氏的房間。
兩年後,韋氏替李顯生下了大胖小子,起名李重潤。
李重潤的出生,客觀上強化了太子妃韋氏的重要位置。實際上可憐的趙氏現在已經被廢黜,每天孤零零一個人呆在清冷的房間裏,看着遠處李顯急步飛奔沖入韋氏房間,然後兩個人關上門,盡享兩人空間的快樂生活。
趙氏垂淚韋氏狂,說話算數武大娘,總之是一切結局都已經注定了。
又隔了一年,也就是公元683年,那一天李顯正和韋氏躺在被窩裏膩膩歪歪,忽然武則天推門進來:三寶啊,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你親爹李治死翹翹了耶。
我爹死了?當時李顯喜出望外:我靠,那我不就是該當皇上了嗎……忽然醒過神來,于是急忙捶胸頓足,號啕大哭:親爹啊,你咋說死就死了呢,你不能死啊,兒子舍不得你死啊,你不要死啊,快點活過來吧……
哭罷,李顯揩淨臉頰上的淚水,興高采烈地登基稱帝。
終于當上皇帝了,咱們現在幹點啥呢?
李顯和韋氏商量。
韋氏很生氣:幹啥還用問嗎?當然是馬上提拔咱爹當大官啊。
咱爹……李顯很是困惑:咱爹不是死了嗎?
死你娘個頭,你爹死了,我爹可沒死。韋氏失望地哭了起來:我還以為你有多麽愛我,沒想到你連我爹都不放在眼裏,你不愛我……
愛你愛你愛你……李顯連聲應着:傳旨,任命我老丈人,普州參軍韋玄貞為豫州刺史。
中書令裴炎負責撰寫聖旨,可是他不肯動筆,卻說道:陛下,你覺得這麽個搞法合适嗎?那韋玄貞不過是普州參軍,這官職也就是個副科級,你一下子将他提拔到省級幹部的工作崗位上來,人民群衆會怎麽看?
看你個頭,馬上拟旨!李顯火了:你娘的,你不拟旨,老子晚上回宮,還不得讓老婆活活打死?
原來李顯有乃父之風,都是怕老婆協會主要成員。李顯怕老婆,歷史上是有許多人探究過的。探究的結果,發現韋氏這個女人,端的厲害,這女生從四川的巫師處習得了超厲害的黑魔法。她還從民間找來一個女術士阿來,兩人在月圓之夜,于荒野中赤身裸體,弄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放在鍋裏熬啊熬,熬啊熬,最後熬出來一鍋散發着濃烈腥臭之氣的怪湯,再按倒李顯強灌下去。喝了迷糊湯的李顯,從此對韋氏怕得不得了。
後來到了玄宗李隆基時代,皇宮中經常出現異禍,有時候一個無頭女鬼華麗麗地飄過,有時候是一個老太婆的腦袋在宮裏到處亂飛,攪得皇宮徹夜不寧。于是李隆基下令挖掘地面,結果挖出來許多奇特的怪匣子,匣子裏邊裝着被藥水浸泡過縮小的老太太頭骨,染着鮮血的女人衣服,還有顏色青碧,一旦飛舞起來就會令女生意亂情迷,讓男人情欲勃發的蠱蟲。
總之,韋氏這個女生魔法驚人,萬萬不可招惹。
可她已經成為了李顯的老婆,并成功地利用黑魔法主宰了李顯。于是李顯和中書令裴炎大吵大鬧,大吼大叫,強迫裴炎拟旨,将岳父韋玄貞提拔為豫州刺史。然後李顯回宮,向韋氏彙報。不想韋氏一聽就火大了:有沒有搞錯,你個缺心眼的呆子,那可是咱爹啊,你居然就只提拔做一個小小的刺史,這讓老百姓們知道了,還不得笑掉大牙?你給我馬上拟旨,我爹至少也要進最高領導層,做個侍中是完全夠格的。
于是李顯急忙再傳裴炎進來:拟旨,讓咱爹立即進入最高領導層,出任侍中。
裴炎聽了搖頭:陛下,你不是缺心眼吧?最高領導層是那麽好進的嗎?陛下你休息,我回去先……
李顯:你給老子回來,馬上拟旨。
裴炎:陛下,這旨真的不能拟,韋玄貞他不夠條件啊。
李顯急了:我靠,裴炎你明不明白,韋玄貞是我爹,我是皇上,我爹進最高領導層有啥不對的?別說做一個小小的侍中,老子就算是把天下江山全都給了我爹,你也管不着。
裴炎道:原來是這樣啊,那陛下這旨我拟,不過我得去趟洗手間先……史書上說,中書令裴炎轉身沖出來,向着武則天的寝宮狂奔而去:太後,我靠,太後,不得了了,陛下非逼着我拟旨,還說要将天下江山轉讓給韋玄貞……
武則天聽得連連搖頭:你看這孩子,這孩子把李家的缺心眼全都遺傳過來了,來人啊,跟我殺奔前殿,廢了這個小王八蛋……于是武則天率一班文臣武将,浩浩蕩蕩地沖入李顯的寝室:小兔崽子,你有什麽資格将天下江山送給韋玄貞?這天下江山是你的嗎?天下江山是……這事不能說得太細,總之,你現在立即卷鋪蓋走人,你下崗了,下課了,下野了……
可憐的帝國第四任皇帝李顯,在龍椅上趴伏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因為誤中黑魔法,稀裏糊塗地被廢了帝位。
李顯的弟弟,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李旦出任帝國皇帝,但是這個皇帝被嚴禁參與國家政事。并非是武則天想要奪權,她只是信不過這些沾染了李氏血統的兒子們。當然她最後還是奪了權,但那只是因為她實在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6.兄弟是用來賣的
話說李顯被解除了皇帝職務,貶為廬陵王,已經晉級為皇後的韋氏,也直線下滑,降職為王妃。武則天吩咐道:你們兩個,馬上扛起鋪蓋卷,下放到嶺南去勞動,與人民群衆同吃同住。韋氏央求道:婆婆,我的肚皮鼓鼓,懷上小寶寶了耶……武則天大喜:懷孕了好,正好出門散散步,活動活動……
于是,李顯的前妻趙氏留在了京城,而李顯和大肚皮的韋氏,兩個人扛着鋪蓋卷上了路,一路風餐露宿,風雨兼程。三個月後,終于遙望到嶺南的美麗風光。兩個人正在心情激動之際,突聽後面蹄聲驚天,就見一大群使者策馬狂奔而來:停,廬陵王接旨,限你們夫婦二人調離嶺南,改赴湖北的均州去勞動……
暈,還得繼續趕路,李顯和韋氏兩人,此時是累得連哭都哭不出淚水,只好掉轉方向,繼續長途跋涉。走啊走,走啊走,漫長的旅途一日日過去,終于有一天,看到了遠方均州那高聳的城牆。李顯和韋氏激動得熱烈相擁,這時候就聽後面馬蹄聲沖天而起,一大群使者仿佛從地下鑽出來似的,大喊道:停,廬陵王接旨,限你們夫婦二人調離均州,改赴房州上任,不得停留,馬上出發……
李顯和韋氏一聽,登時抱頭大哭。明擺着,這是武則天老太太在玩兒子兒媳婦,故意派了一大票使者跟在後面,一旦李顯夫婦行将抵達目的地,就立即宣旨讓他們改變方向。很清楚的一件事是,武則天憎惡她的兒子,她最渴望的消息,就是兒子李顯在赴任途中,遇到哪個不長眼睛的強盜被一刀砍了……可和諧盛世,強盜是沒有的,所以李顯和韋氏只能是繼續淌着淚水趕路。
走啊走,走啊走,就聽嗷嗷嗷、哇哇哇的慘叫之聲,于荒野中突然傳來。李顯驚回頭,發現韋氏正橫卧于血泊之中,她的兩腿之間,竟然躺着一個出生一半的嬰兒。可這荒山野嶺的,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上哪兒去找接生的大夫呢?沒奈何,李顯只好硬着頭皮親自上陣,替老婆接生。史書上說,他用衣服将這個生于荒郊的孩子裹住,并起名為裹兒。
裹兒——影響李顯一生命運的第四個女人,終于匆匆趕來了,這孩子就是日後的安樂公主。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但裹兒分明不對頭,這丫頭是李顯前世的冤孽。她将和老媽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地搞死老爹,并捎帶腳地搞死自己。
總之,應該是韋氏惡搞黑魔法的緣故,導致了裹兒的智商滑入一個黑洞。這孩子打小在最艱苦的環境中長大,卻深陷剝削階級的享樂主義泥坑,只要這小姑娘一擡腿,就直奔邪路上走,沒人能夠攔得住她。
此後李顯一家三口,就居于房州。
由此可見,存心讓夫婦二人在路上東奔西走、往來奔波的目的,是武則天想要搞死韋氏,可不曾想韋氏這女人的黑魔法超級強悍,硬着頭皮活了下來。或許是她偷偷埋在皇宮地下的蠱蟲發生了作用的緣故,以後武則天的心思,被迫轉向了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是什麽方面?
史載:公元688年,應廣大人民群衆的一致要求,武則天加尊號,自稱聖母神皇,正式登基做了皇帝。李世民的所有兒子們齊齊鬧将起來,要搞群體事件,要鬧事,要上訪,要造反,要求還皇權于李氏。
參與這起不和諧事件的,計有:豫州刺史李貞和兒子琅琊王李沖,韓王李元嘉父子,魯王李靈夔及兒子範陽王李藹,江都王李緒等。總之是清一色的父子兵,而且大家還都是親兄弟,理論上來說,一旦鬧起來成功率比較高。
于是諸李父子就開始招兵買馬,最先動手的是李貞李沖父子倆,他們拼湊了七千五百名志願軍,再加上左衛大将軍趙環以及唐高祖李淵的小女兒常樂公主——細想一想這夫妻二人,與武則天是什麽關系?常樂公主便是武則天最初的小姑子,後來又成為武則天的姑姑,再後來又因為把女兒趙氏嫁給了李顯,所以又降為武則天的親家母。所以這場亂子,常樂公主那是一定要參加的,因為她也被自己和武則天的輩分關系搞到要瘋掉。
殺啊,打倒陰謀篡權的武則天,自由屬于老李家……七千五百名志願軍吶喊着向前沖去,然後就停了下來。
前方,黑壓壓一望無際,至少有十萬人馬,正笑眯眯地等待着他們。
你十萬人馬算個鳥啊,李貞不屑地冷笑,揚手向空中扔出一枚煙花:砰……李氏皇族的兄弟們,幹啦……可是,李貞的呼聲傳出,卻猶如沒入了一個黑洞之中,諸李的其他兄弟們,什麽韓王李元嘉父子,什麽魯王李靈夔,什麽範陽王李藹,什麽江都王李緒,這時候卻全都沒事人一樣躲在一邊,居然沒有一家出來動手的。
到了這步,李貞終于醒過神來了。
被忽悠了。
敢情姓李的還真沒一個好東西,說好了大家都是好兄弟,事情一起做,可臨到動手時卻全都躲得沒了人影。他們只琢磨着成功了可以分一杯羹,失敗了跟自己沒關——可你不想一想,你居然出賣自己的親兄弟,武則天能放過你們嗎?
可這時候說啥都沒用了,李貞的軍事行動就此宣布徹底失敗。李貞自殺,左衛将軍趙環自殺,常樂公主自殺,只有李貞的兒子說什麽也不肯自殺,一路狂逃到了四川,被身邊的警衛員割去腦殼,送到朝廷領賞。
常樂公主雖然自殺,但按法律還是要追究罪犯家屬責任的。第一個要追究的是生她下來的父親——唐高祖李淵,但李淵已死,這事就算了。第二個追究的是常樂公主的哥哥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也死了,這事也算了。第三個追究的是常樂公主的侄子高宗李治,不過李治也死了,這事也算了。
第四個,第五個要被追究的,就是常樂公主的女兒和女婿。
她的女兒是趙氏,女婿則是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
趙氏于宮中被殺,下一個,就是常樂公主的女婿李顯了。
7.等待死亡的殘酷季節
史書上記載說,被流放于房州的李顯,在獲知前妻趙氏被殺之後,知道母親武則天肯定不會放過自己,所以他怒發沖冠,弄了把切菜刀磨得雪亮,連睡覺都把菜刀放在枕邊,兩眼直勾勾地盯着大門口,一聽到馬蹄聲,他就大吼一聲:休走看刀……揮舞着切菜刀疾跳而起,一刀迅速地向自己的脖子上砍去……眼看那雪亮的切菜刀就要砍入他脖子上的大動脈,就見妻子韋氏急忙撲過去攔住:你發什麽神經?怎麽自己砍自己?
你白癡啊?李顯哭道:你難道不知道我老媽對自己的兒子,是多麽的狠毒嗎?我若是落到她的手裏,肯定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你放開我,讓我少受點罪,死個痛快吧……
韋氏安慰道:別怕,你媽未必有你說得那麽狠。你看她殺你大哥,一杯毒酒就OVER了;你再看她殺你二哥,也只不過是讓他自己抹脖子就OK了……現在你老媽要殺你,我琢磨着她再怎麽着也不會不給你一個痛快吧?
可是這等死的日子,也太他娘的難熬了。李顯放聲大哭起來。
事實上,李顯的選擇是對的,等待死亡的滋味,那真是生不如死,不如一切菜刀抹了脖子,求個痛快。自打李貞事件之後,李顯每天都要鬧幾次自殺。還有時候,大半夜的他突然嚎叫起來,把自己的腦殼哐哐哐地往牆壁上撞,想撞死自己求個解脫,吓得孩子裹兒也號啕大哭。這時候最可憐的就是韋氏了,她既要淌着眼淚安慰吓瘋掉的丈夫,又要哄吓得半死的孩子。
理論上來說,如果一個人執意尋死,那你是攔不住的——可攔不住也得攔,于韋氏而言,現在她和丈夫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旦李顯自殺成功,那她甭想多活半分鐘。再者說了,由于李顯已經吓傻了,那強大的死亡壓力,已經将他的人格輾得稀爛,這個男人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思維能力。所以呢,李顯忘記了他們夫妻之所以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