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祖李淵:(1)
1.唐高祖李淵的神秘檔案
要知曉大唐帝國自何而來,就要先看一份神秘的個人檔案。
大唐首任皇帝李淵個人檔案:
姓名:李淵
出生: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
籍貫:陝西長安
屬相:狗
卒年: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享年七十歲
特長:記憶力超強,過目不忘,善于結交各類人物
社會關系:
父親:大野虎
母親:獨孤氏
妻子:窦氏
兒子:二十二子
女兒:十九女
心路歷程:
Advertisement
0歲: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李虎因為軍功被封為八大上柱國,并改名為大野虎,所以李淵又叫大野淵。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應該叫大野世民……
7歲:承襲唐國公之位
18歲:娶妻窦氏,被妻子發現他有三個乳頭
48歲:召親信大臣密謀奪取天下
49歲:出任太原道安撫總管
52歲:出任太原留守
52歲:率三萬軍隊誓師于太原,向關中進發
52歲:迎隋炀帝之子,十三歲的代王楊侑為帝,李淵出任大丞相
53歲:楊侑哭着喊着要把天下送給李淵,李淵堅決拒絕,多次拒絕未果後,被迫接受
53歲:建大唐天下
53歲:消滅河西涼州李軌僞政權
54歲:消滅劉武周僞政權,名将尉遲恭請降
54歲:打掉劉文靜反皇帝集團,撥正了航向
55歲:消滅王世充僞政權,消滅窦建德僞政權
56歲:消滅劉黑撻土匪武裝
62歲:二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哥哥李建成,宰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
70歲:卒
如果仔細推敲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在李淵的個人簡歷中,充滿了不可解釋的疑惑。
頭一樁:李淵到底是什麽人?是漢人?是鮮卑人?還是原始人?
李淵一家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是漢人,可這家人實在是有點靠不住。在北周帝國時代,他們家就信誓旦旦地聲稱自己是鮮卑人,所以李淵才會被封為八大上柱國之一。現在是大唐時代了,以漢民族為主了,他們又聲稱自己是漢人。敢情這家人就是棵牆頭草,哪裏人多,就往哪裏紮堆,這怎麽行?
然則這家人到底是什麽人呢?
我們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他們一家人,百分百是來自于荒原上的少數民族。
證據?
……有關李氏家族的身世來歷,我們會在後文通過李家人的輩分關系詳細論證。現在來說李淵的第二個身世之謎:
從李淵的個人簡歷上來看,他是在五十二歲的時候舉旗鬧事,當年進入長安,拿下整個天下。那麽這事就奇怪了,我們知道隋唐時代,是英雄四起的時代,尤其是瓦崗寨的英雄人物,簡直可以說是風起雲湧,怎麽這麽多的英雄人物,就坐地上看着李淵奪取天下,居然連吭都不吭一聲呢?
容易,太容易。李淵這個天下來得……容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歷朝歷代的開國君王,要奪取天下,莫不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比如說漢高祖劉邦,動辄讓楚霸王項羽追得屁滾尿流,連老婆都讓人家捉到戰俘營裏去了。再說三國時期的劉備,就為了躲進四川那麽個小地方稱孤道寡,活得就甭提多麽凄慘了……何以他李淵就這麽順風順水?
這個原因,還要從李淵的創業歷程上來尋找。
2.蕭吉的表演
歷史上,李淵雖然開創了大唐,是為大唐高祖,但史學經典《資治通鑒》卻認為,大唐帝國的開創,理應歸功于一個叫蕭吉的風水術士。
那麽蕭吉一介江湖人士,又是如何開創了大唐基業的呢?
事情的起因,是隋文帝楊堅的老婆,皇後獨孤氏死了,于是隋文帝就吩咐術士蕭吉,去找塊風水寶地來安葬皇後。蕭吉就支領了一大筆差旅費,興沖沖地出發了,甫一出門,就遇到了一個人。
隋文帝楊堅的二兒子,晉王楊廣。
說起這楊廣,委實是個奇怪至極的人物。據史書上記載:楊廣出生的那一天,就見極光四起,彩霞滿天,鄉間的牛馬都驚恐不安地嘶叫起來。而生育楊廣的獨孤皇後,則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夢中,獨孤皇後看到一條模樣古怪的龍,從她的身體裏嗖的一聲竄了出來,又嗖的一聲竄上了高空,然後啪唧一聲,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龍尾巴摔斷了。醒來之後,獨孤皇後很是心慌,就叫來皇帝老公,把這個夢細說了一遍。當時隋文帝楊堅狐疑地盯着這個孩子,看了好久,才說:你這個夢吧,表示咱家這個孩子,有點不正常……你說你大半夜的說什麽夢呢,快睡覺吧。
然後楊廣就開始長大成人,他對文字有着一種不可解釋的敏感,聽人念一次,就牢記在心,再也不會忘記。所以他酷愛讀書,不論是醫書、藥書、天文書、地理書、技藝書、玄學書……只要是書本落到他的手上,翻閱一下,就能夠把整本書背誦下來。此外楊廣還有一個驚人的本事,他洞悉人心。
小楊廣八歲的那一年,曾經遇到一個大臣上奏章,小楊廣和大臣聊了幾句話,就說:你等一下……然後伏案揮筆,刷刷刷寫了篇文字,拿給那個大臣。那大臣睜眼一看,頓時尖叫一聲,扔了奏章掉頭便走。
楊廣寫的是什麽,竟然把個大臣吓得魂飛天外?
原來,楊廣寫出來的,是一篇奏章,而奏章中的內容,竟然與那個大臣手中拿着的奏章一模一樣,不僅是內容一樣,就連文字措辭,甚至連語句都沒有絲毫的區別。只是聊幾句閑話,楊廣就看透了這個人,知道這個人要上奏什麽事,知道他如何寫奏章。如此之聰明,實在是有點吓人。
此時楊廣來找蕭吉,是想請蕭吉吃飯。
飯局?皇帝的兒子請自己吃飯,那是超有面子的事情。于是蕭吉就興高采烈地去了。到了楊廣家,兩人坐下開喝,喝着喝着,就見一個仆人捧了只玉匣過來,呈到蕭吉面前,打開,就見匣子裏邊華光四溢,珠光寶氣。
蕭吉心裏咯噔一聲:禮下于人,必有所求。可自己不過是一個江湖術士,人家楊廣為啥要送這麽厚的禮物給自己呢?就問:晉王,此為何意?
楊廣那俊俏的臉上浮現着親和的笑容:不過就是想請先生替我看看相。
看相?蕭吉的眉毛一飛又一挑:看相,無非是看看臉上的風水罷了,擱這麽厚重的禮物在這裏,你好意思說人家這輩子沒出息嗎?
蕭吉拿眼睛仔細看過楊廣,終于躬身拜倒:恭喜殿下,賀喜殿下……這個這個,不出四年的時間,你就會升為太子,然後君臨天下,做皇帝。
楊廣大喜:那就拜托先生了,若然是真如先生所說,那定然是先生所賜。
聽了這句話,蕭吉差一點沒有大哭出來。楊廣的話,說得明明白白,他蕭吉是看風水的,此番拿了人家的黃金,這風水就得看出效果來,至少也要把楊廣看成皇帝。可是這世上,有能夠讓楊廣當上皇帝的風水嗎?
沒有也得有。蕭吉硬着頭皮出發了,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在荒無人煙的原野上暴走了很久,終于選中一塊地。蕭吉興沖沖回來,彙報說:啓奏陛下,找到了一塊好地皮,據本人測算,這塊地的風水,能夠讓楊家基業延續二千年,皇統延續二百世。
隋文帝楊堅一聽就樂了,說:少來這套,難道秦始皇下葬前就沒有看過風水嗎?難道漢高祖劉邦下葬的時候就沒有看過風水嗎?怎麽看了風水之後,他們的帝王基業就傾覆了呢?由此可見,風水這玩意兒是靠不住的……但話又說回來,風水靠不住,那也得看啊,要不養你蕭吉幹什麽?
說完這番話,隋文帝楊堅就拍板決定,就用蕭吉看好的那塊地了。蕭吉謝恩退下,回到家中,遇到自家兄弟蕭平仲。蕭平仲問他:你看的那塊地,到底管用不管用啊?
蕭吉說:管用,怎麽會不管用呢?只不過,月缺月圓,花開花滅,人世間這事最難兩全。不過只是看一塊地,一要讓楊廣當皇帝,二要讓楊家基業百世流傳,可這兩個目标是背道而馳的,顧得了一個,就顧不了另一個……
蕭平仲問:那你最後顧了哪一頭呢?
蕭吉嘆了口氣:唉,咱是拿錢吃飯,誰給咱的錢多,咱就替誰幹活,所以這一次的風水……肯定是要照顧楊廣當皇帝的了。
蕭平仲問:照你這麽說……那楊家的基業到底能延續多久?
蕭吉豎起一根手指頭:噓,你記住,咱們老蕭家的人,是從來不撒謊的,我說大隋基業延續二千年,意思就是延續三十年。我說楊家基業延續二百世,意思是說延續兩世……我是個誠實的人,一口唾沫一個釘,你聽明白了吧?
3.太子腦殼出問題
術士蕭吉看過的風水,到底管用不管用呢?
這個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是确切無疑的,自打蕭吉給楊家看過風水之後,太子楊勇的腦子,就開始出問題。
史書上說,忽然有一天,他在太子宮中吹吹打打,奏樂跳舞,并傳令百官去宮中參見,百官排着長隊去了,忙着表忠心獻殷勤,就沒人再理會皇帝楊堅。
聽到這個消息,楊堅頓時就火了,他發表講話說:什麽意思?太子在搞什麽?我這不是還沒死嗎,等我一死就輪到他了,他真的連這麽幾天都等不及了嗎?
楊堅傳旨,停止再向太子宮中進獻各地的特産。
從這天開始,隋文帝楊堅就開始瞧着大兒子不順眼,老疑心這孩子別是個白眼狼,為了及早登上皇位,他說不定會幹出什麽可怕的事情來。而太子楊勇那邊呢,也是後悔不疊,痛不欲生。
想個什麽辦法,能夠讓父皇消消氣呢?太子楊勇左思右想,突然之間腦子裏靈光一閃:有了,就這麽辦……
于是楊勇就在自己的太子宮裏,弄了塊地,蓋起了一間茅草屋,四周種植了荊棘叢,而楊勇自己穿着粗布衣服,光着兩只腳板,就睡在荊棘叢中。隋文帝楊堅聽說了這事,吃驚得眼珠子差點沒鼓出來,急忙問報信的人:他這麽個搞法,到底是什麽意思?
報信的人急忙去調查,然後回來報告:啓奏陛下,是這麽回事,太子這麽個搞法,嗯,是一種黑魔法,據說光腳赤身睡在荊棘叢中的兒子,能夠喚回父母心中的愛……
胡扯!隋文帝多大歲數的人了?豈會相信這個?楊堅懷疑,兒子這一招,巫術肯定是巫術,但目的應該不是為了喚醒父親心中沉睡的愛,而是……說不定,是詛咒他這個當爹的快死。
楊堅很生氣,就吩咐拿下壞太子楊勇,交給……交給誰管理好呢?嗯,二兒子楊廣人不錯,長得英俊,又會寫詩,就讓老二負責關押老大吧。
就這樣,太子楊勇,淪為二弟楊廣的階下囚。
于是楊勇就對弟弟楊廣說:老二,幫個小忙,讓我見見父皇,我冤啊……
楊廣說:大哥你放心,這點事,小意思,你等着吧……說完,楊廣就出門趕飯局去了,并不把大哥申冤的狀子向父親楊堅禀報。楊勇等啊等,等啊等,越等越焦急,越等越上火,終于急出了神經病。他爬到了樹幹上,沖着楊堅居住的皇宮大聲吼叫:爹,爹,你兒子冤枉啊……爹啊,爹,你聽沒聽到兒子喊冤啊……
隋文帝楊堅從睡夢中驚醒了,就問:外邊是什麽動物啊,大半夜的吼叫得這麽吓人?
身邊的人回報說:皇上,是這麽回事,是廢太子他……瘋了。
你看你看,不就是最近找了個風水術士,挑了塊好墳地嗎?怎麽好端端的,太子說瘋就瘋了呢?楊堅理不清楚這一團亂麻,裝聽不見楊勇的高聲慘叫,閉上眼睛又睡了。
等到天亮,楊堅再一想:現在這情形,老大楊勇瘋了,肯定不能再繼承皇位了,那麽現在該咋辦呢?
還能咋辦?當然是讓二兒子楊廣做天子的啦!
于是楊廣登基為帝,他的屁股剛剛挨到龍椅上,就見宮中怪事倏生。一株楊樹,無故枯死,而另一株李樹,卻長得生機勃勃,結了無數甜美的果子。聽了這個消息,楊廣心裏一緊,莫非這是說:楊家将亡,李家将興?
正在困惑之際,宮中又聞歌聲:河南楊花謝,河北李花榮。楊花飛去落何處,李花結果自然成……聽了這個歌聲,楊廣大駭,急忙出門去尋找,發現唱歌的竟然是一個宮女。
于是楊廣就将那宮女叫過來,問她:這首歌,是誰教給你的?
宮女回答:我有個弟弟,流落民間,我是從他那裏學來的;這首歌,在宮外人人都會唱,許多孩子就是唱着這首歌,在路邊玩耍。
楊廣聽後,沉默半晌,才突然說道:有個姓李的人,在暗中搗鬼。
他是誰?
4.黑狗偷食,白狗當災
這個在暗中搞鬼,破壞大隋帝國安定局面的人,就是長了仨乳頭的李淵。
李淵之所以這麽惡搞,是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叫史世良的術士。當算卦術士史世良遇到李淵的時候,正值李淵春風得意,先出任樵州和隴州的刺史,又承襲唐國公的爵位,然後又被任命為荥陽太守,衛尉少卿……總之,當時李淵擔任的官職太多,連他自己都記不住。史世良見到他之後,大驚,徑前拜倒,說了一句話:
你丫面相不凡,日後定當大貴。
李淵聽了後,卻非常不高興,冷哼了一聲:難道我現在的地位,就不算是大富大貴了嗎?
術士仰天大笑:現在的你,不過是供人驅使的鷹犬,眼前的富貴,不過是人家扔給你的腐肉;若待你日後真正富貴之時,再想起今天的日子,恐怕帶給您的,只有那難言的羞愧。
李淵聽了,頓時色變,掉頭急急走開,不敢再聽那術士胡言亂語——術士史世良在暗示他,他未來的造就,當有帝王的福分……可是這種話,豈能公開說出來?若然是讓別人聽到,只怕性命難保。
可是等回到自己的唐國公府中,李淵坐下來細一尋思,卻是越想越覺得史世良說的話有道理。自己這麽大的本事,又有四個本事同樣不小的兒子,那皇帝之位,憑什麽他楊廣坐得,我李淵就坐不得?
這麽一想,李淵急躁起來,就悄悄叫過來幾個親信,給了他們一大筆錢,讓他們潛入京師一帶,散布謠言。由于李淵做這件事,全憑一時的沖動,也沒有嚴肅認真地論證過,所以他弄出來的謠言,質量是相當的低劣,無非不過是“桃李子,有天下”,又或是“楊氏當滅,李氏當興”等這一類明顯缺乏技術含量的谶語。
不想李淵過于急切,他幹的事,全被老婆窦氏看在眼裏,當時窦氏就火大了,把李淵叫進卧房,當頭一記大脖拐:李淵,你缺心眼啊你!竟然幹這種事?
李淵很憤怒,又不敢發火,口中嗫嚅道:人家沒幹什麽嘛……
窦氏呵斥道:你還敢頂嘴,你想坐擁天下,可是你估量過自己的實力嗎?你羽翼未豐,兵稀将少,自己用腦子想一想,如果你真的要起事争奪天下,這天下豪傑,會有幾個人願意奉你號令?
李淵鼓着兩只眼珠子,看着老婆,好半晌才冒出來一句:我深受天子寵信,再說咱們家跟皇帝家還是親戚,就算是皇帝知道了……也未必會真的殺了我吧?
窦氏氣得臉都白了,一指門外:你這蠢豬……給我滾!
滾就滾,李淵悻悻地出來,就聽說朝中出了大事。
什麽大事呢?
原來,自打楊廣聽到了“楊氏将滅,李氏将興”的谶言之後,就開始琢磨這事是誰搞的鬼。他先按着人頭,把朝中諸官撥拉了一遍,突然間發現了蒲山郡公李密,這個李密長得瞳目如電,身材偉岸,下颌上有一卷巨大的胡須,太平盛世,李密他留這麽巨大的胡子幹什麽?明擺着是要造反。
李密一看這情形,沒辦法了,趕緊逃跑吧。
正所謂黑狗偷食,白狗當災。唐國公李淵閑極無聊,散布政治謠言,由此而造成的嚴重後果,均由李密來承擔。
5.瓦崗英雄的歲月
卻說李密帶着他的一大幫江湖黑道朋友,浩浩蕩蕩地踏上了逃亡之路。逃到一座小縣城,衆人疲倦,倒地就睡,醒來的時候卻發現鋒利的刀刃緊抵在他們的脖子上,居然被人家一網打盡了。
打盡了也沒有關系,這支捉住他們的官兵,紀律非常之好,不打罵俘虜,不搜身,不抄家,所以李密他們帶着行囊中鼓鼓的黃金白銀,被押送到了高陽。
到了高陽,就見朝廷派來的使者來到,審驗俘虜。這時候李密把身上的黃金全都拿出來,問使節:喜不喜歡?
使節憤懑地回答:王八蛋才不喜歡。
李密就笑呵呵地說:你要是真的喜歡,這些金子銀子,就歸你了。不過呢,這些錢你也不能白拿,等我們被斬首之後,你得幫個小忙,替我們收斂屍身安葬,這個交易,你答應不答應?
使者大喜,與李密擊掌:一言為定,誰說話不算數,誰是王八蛋。
生意成交,李密大喜,就拿出一塊碎銀子,遞給使者:拿着,出去買點酒肉,咱哥幾個先喝一頓……
使者歡天喜地買來酒肉,大家就在牢房裏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聲劃拳:就這樣衆人一連多日吵吵嚷嚷,醉生夢死,喝得使者五迷三道,颠三倒四。忽一日從酒醉中醒來,朗聲吟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牢房春睡起,獄外日遲遲……不對頭啊,怎麽這牢房的牆壁上,又多出來一扇門呢?再仔細一瞧,原來是牆壁上被人鑿出來一個洞。
是誰幹的?
使者把腦袋從壁洞上鑽出去,向外一看,登時放聲大哭:那殺千刀的李密,他竟然不夠哥兒們義氣,灌醉了善良的使者,帶着他的黑社會朋友逃之夭夭了……此一去,恰似蛟龍入海,又如猛虎歸山,李密徑投瓦崗寨,成為了颠覆大隋帝國的主要力量。
李密逃了,楊廣這邊着急又上火,看李密這厮逃得笨手笨腳,這政治謠言應該不是他造的吧?
如果不是李密,那又會是誰呢?
莫非是……李淵?
這一次楊廣終于猜對了。李淵雖名淵,其實一點也不冤。
朝中有使者飛馬趕至:宣弘化留守李淵入京面聖。
6.何不投降匈奴
什麽?聽到隋炀帝楊廣讓他返回長安的命令,李淵好險沒吓死。皇帝楊廣那可是絕頂聰明的人物,他肯定猜出來了,有關“楊氏當滅,李氏當興”的政治謠言,就是我李淵瞎編出來的。倘若去了京師,只怕我的腦袋……
心裏害怕,李淵咕咚一聲,倒在了床榻上,哭着對使者說道:兄弟,你看我,都病成這樣子了,能不能活到明天,我自己心裏都沒數啊。不是我抗旨不遵,我是擔心自己一旦奉旨動身,還沒出家門,就死翹翹了。兄弟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小忙,回去跟皇上說一說,就說我病得真的厲害……
使者無奈,只好回去告訴楊廣,李淵病情嚴重,無法奉旨來長安。楊廣聽了,半信不信,就去找在宮裏出任女官的李淵外甥女,問她:你舅舅為何不肯來長安?李淵外甥女回答:興許是病情比較嚴重吧?
楊廣冷笑:恐怕是心病吧?
外甥女急忙寫了密信,告訴李淵這個消息。收到信後,李淵是真的病重了。這時候他最想做的,就是和妻子窦氏商量商量,可是此時窦氏病危,李淵只好把事情憋在心裏,不敢說出來。
不久,窦氏病死。李淵悲痛不已,自思娶了這麽好的一個老婆,卻因為自己不聽她的話,以至于落到了如此危險的境地。從此他采用韬晦之計,故意放縱聲色,還收取下屬的賄賂,表示自己絕無雄心壯志。而且,聽從了亡妻窦氏以前沒有被采納的勸告,給楊廣進獻了不少鷹犬玩物,如此到了大業十三年,楊廣傳旨,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
接到聖旨的當天,李淵将四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及李元吉叫過來,流着淚對他們說:你爹好笨啊,當初不肯聽你媽媽的話,否則的話,我早就得到今天這個機會了……
區區一個太原留守,對李淵來說,預示着什麽機會呢?
原來,當地的居民,都是古帝陶唐氏的舊民。所以太原之地,又稱之為唐,而李淵世代爵封唐國公,正是将太原作為李氏的封地。所以李淵回來這裏,就如同飽受欺淩的游子回到家鄉。所以李淵認為此地必将成為他的龍蜇之地,只待休養生息,一飛沖天。
但楊廣讓李淵回到封地,卻不是讓這厮休養生息來了。楊廣交給了李淵一個重要的任務,命令他兵出太原,與馬邑太守王仁恭合兵,北上鎮守邊疆,對付來犯的匈奴強敵。
北部的胡人,始終是中土的大患,所以楊廣為了幫助李淵完成使命,還專門調撥了河東的一部分兵馬,隸屬李淵的麾下。就這樣,河東兵,李淵自己的兵,再加上馬邑太守王仁恭的兵,三個方面軍加起來,是一個吓人的數字。
到底是多少人?
差一點湊到五千人。
五千人對付匈奴……三個方面軍湊在一起,人數怎麽會還這麽少呢?
這是因為,楊廣要留一手,李淵要留一手,馬邑太守王仁恭也不傻,當然也要留一手,三方面一人留一手,居然還能夠湊出來五千人,這已經夠意思了。
發現自己這邊将寡兵稀,王仁恭有點上火,就說:昔者漢将軍霍去病封狼居胥,所率精兵兩萬,戰馬十五萬匹,才逐得匈奴北走,如今咱們才不過是五千人,還不夠人家匈奴喝一壺的……不知道李大人有何計較啊?
李淵硬着頭皮說:情況是這個樣子的,現在皇上遠在江南,還寫詩曰: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皇上果然是天縱英明,這詩寫得賊拉拉好……我的意思是說,咱們這裏才五千人,又駐紮在這麽一座荒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随便一夥匈奴流浪漢,都比咱們人多……不知道王大人有何計較啊?
王仁恭慘笑道:我正是沒有主意,才詢問你,你卻反過來問我。
李淵道:哦,原來你沒有主意……你沒主意,我也沒有主意……要不咱們這麽辦,幹脆投降匈奴得了。
7.大漠突擊隊
話說那北部的匈奴人馬,自古以來就是中原之地的大患。早在周朝、秦朝、漢朝和晉代,匈奴就隔三差五殺入中原襲擾一番,到了李淵鎮守北部邊疆的時候,匈奴人已經進化成為了突厥鐵騎。
突厥人的優勢,就在于他們的長槍快馬,奔行于原野之上,倏忽如電,來去無蹤,游牧天下,四海為家,既不需要花費銀子修築城堡,也不需要浩浩蕩蕩的後勤運輸線。打的就是游擊戰,玩的就是破襲術,霎時間濃煙滾滾,數萬鐵騎齊至,頃刻間城池被攻破,殺得你血流成河。等你着急忙慌地調集大隊人馬,趕來追殺,那數萬鐵騎卻猶如水銀瀉地,化整為零,只落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讓你絕無辦法可想。
所以在漠北的荒原上,向來是游牧民族幸福的家園,他們趕着大篷車,逐水而居,逐草而眠,忙時閑時,弄支強弓硬弩,殺入中原膏腴之地,弄點外快,打個牙祭,搶個美女,劫點銀子,小日子過得就甭提多滋潤了。
某一天,荒漠上的游牧客們正自逍遙快樂,忽見遠方塵頭大起,就見一隊兩千餘人的突厥騎士突至,馬上人清一色狗皮帽子,反穿了老羊皮襖,到得突厥部落附近,就耀武揚威,得意揚揚,分列成幾隊縱橫馳騁,往來沖射。衆游牧民一見大喜,急忙捧了馬奶牛肉,上前親切慰問。
等走得近了,游牧客們突然呆住了,眼前這支突厥騎兵……嗯?模樣長得好怪,眼窩不深陷,鼻子不高凸,扁平平的一張臉,黃色的皮膚……不好了!這是中原漢人的騎兵!他們居然化裝成突厥人混進了漠原……
一點沒錯,這支突擊隊,正是由李淵率領的,以他的四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并李元吉各統五百精兵,竟然跑到荒漠裏和突厥兄弟争奪水草。
真是太令人氣憤了,突厥民衆很生氣,一支又一支小股游擊隊,悄無聲息地跟在李淵的部隊後面,想瞧瞧能不能找到機會,給李淵一個教訓。
可是李淵帶來的這些人,是由他精心挑選出來的,個個身手不凡,人人強弓硬弩,突厥人幾次靠近,都被李淵部衆的身手吓得退了回去。沒辦法,看來要打掉這一支侵略軍,非得集中優勢兵力,發動一場大決戰才行。
飛羽傳令,荒漠上戰馬狂奔,憤怒的突厥人在集結兵力,這個消息很快被李淵知道了,還沒等突厥騎士列好隊形,他已經帶着自己的突擊隊殺上去了。
看到突厥騎兵,就見李淵把手中的長刀一揮,下令道:今次決戰,以砍獲首級為憑建功,開始吧……話音一落,就見他的四個兒子,各自率領五百人衆,瘋了一樣向突厥騎兵沖了過去。突厥人那邊措手不及,被砍得哭喊連天,掉頭狂逃,一個突厥酋長的駿馬被繳獲,四個兒子各砍下首級數百,堆在一起形成了一座人頭山,吓壞了荒原之上的突厥人。
突厥人知道遇到麻煩了,只好派了使節,來找李淵談判,說:我們突厥人,逐草而食,逐水而居,本性是非常熱愛和平的。這荒原上的水草本來就不足,所以才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去南邊找點活路。可是現在你們一家夥來了兩千多人,和我們争奪水草,這豈不是要了我們的老命了嗎?說吧,你們要什麽條件?只要你們退回到你們的中原,什麽條件都可以談。
條件?李淵想了好半晌,才說:其實我們也沒啥條件,就是看你們這裏風光不錯,無限蒼涼啊,所以過來旅游……
突厥使節無限悲憤,說:你說你們什麽條件也沒有,就跑到我們家園來放火燒殺,這豈不是扯淡嗎?求求你們快點回去吧,你們到底是想要戰馬,還是想要美女,盡管說。
李淵搔頭道:那就給咱點戰馬吧,還有還有,以後咱們兩家再簽訂一個互不侵犯條約,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啥的,等你們簽了字,我們馬上就走……
此次北征,與突厥人締結了戰略聯盟,這為李淵日後的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礎。但是當他返回太原的時候,卻遭遇到了一個難以對付的強大敵人:
漫天王,歷山飛。
8.關山度若飛
歷山飛,性別男,狀粗豪,性狡黠,兩臂有萬夫不當之神力,善禦衆。不知從何處而來,只見天邊塵沙大卷,歷山飛已率數萬之衆,南攻上黨,擊潰由将軍慕容、羅候所統率的官兵;北逼太原,李淵部将潘長父出戰,交手未及一合,已被歷山飛斬于馬下。旬日之間,歷山飛的數萬部衆已經将太原城團團圍困,太原至上黨、西河及京都的交通路線全被阻斷。
消息傳報長安,楊廣極是憂心,便遣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二人統兵前來,聽從李淵之命,三路合兵謀破歷山飛。
接獲命令之後,李淵大喜,對二兒子李世民說:唐,本來是咱們家的地盤,北有突厥侵擾,南有山賊圍困,這對咱們家來說是件天大的好事情。只要能夠與突厥講和,再擊敗山賊,則李氏的根基,從此就牢固了。
于是李淵與王威、高君雅,各統河東、太原兵馬總計六千人,驅師大進,尋找歷山飛的主力決戰。三軍行至雀鼠谷口,恰與歷山飛的大隊人馬相遭遇,看對方旗號嚴整,殺氣彌天,少說也有兩萬之衆。
看到山賊勢大,王威和高君雅都有點害怕。李淵知道他們的心思,就安慰道:二位放心好了,這夥山賊,別看模樣吓人,實則不過是烏合之衆,所以四方劫掠,無非是為了財富而已,勝則一擁而上,敗則逃之夭夭。要鬥山賊,最要緊的是不能與他們鬥勇,鬥勇你是鬥不過他們的,山賊一個個都是不要命的家夥,但如果鬥智的話,那山賊可就沒咒可念了。
這時候山賊正潮水一般地向前湧來,李淵從容布陣,以老弱病殘為大隊人馬,高舉旌幟,以所帶的器械糧草為後陣,以極少數騎兵為兩翼,是為小陣。
然後李淵問王威:王将軍,你想統率大陣,還是想統率小陣?
大陣?小陣?王威仔細一瞧,大陣的人馬比較多,是個安全的藏身之地,就說:我這人善于運籌帷幄,沖殺戰場不是我的強項,就統率大陣吧。
OK,李淵把大陣交給王威統率,自己和四個兒子,統率小陣。這時候歷山飛兵衆蜂擁上來,見王威高踞中軍,旌旗林立,不由分說一聲令下,數萬人馬向着王威狂撲了上去。王威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