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茵茵跟顧定衡說完以後,和往常一樣回了家。
以前她還在心裏對顧定衡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當時班裏好多女同學都偷偷地喜歡着顧定衡, 不知道是不是集體氛圍的影響, 茵茵也沒有例外。
現在脫離了那個環境, 茵茵覺得自己再次看到顧定衡都沒有原來那種感覺了。
回到家,維恩已經做好了飯菜。自從他學會了怎麽做飯之後, 手藝越來越好了, 完全超過了自己, 茵茵覺得讓他去國營飯店當個主廚都沒問題,所以後來維恩說以後飯都讓他來做, 茵茵也沒有拒絕。
實在是太好吃了,她真的沒辦法厚着臉皮說讓她來……
茵茵放下書包,去洗了個手, 在餐桌邊坐下,對着色香味俱全的菜色幾乎要流口水。她拿起筷子,開始吃飯。
“這段時間覺得怎麽樣?學習能跟上嗎,跟同學們相處得好不好?”維恩給茵茵夾了菜, 關心地問她。
“能跟上,老師講的我提前看過了,都沒問題,跟同學們相處得也不錯。”
“茵茵, 你以後想上大學嗎?”
現在很多人的觀念裏, 其實上專科比上大學更好,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上大學有特別的執念, 維恩不知道茵茵這個小姑娘對這個事情是怎麽看的。
“當然想啊。”
“為什麽想上大學?”
“因為我想去大學裏學音樂……不過,現在有你教我了,好像上不上也沒什麽區別了。”
維恩聽到這個回答,沉思了一下。
這段時間教下來,茵茵在音樂上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維恩覺得自己雖然現在還可以教她,但畢竟他也只學到十五歲,而且他更多的學的是鋼琴,小姑娘更适合的還是唱歌,再往後還是需要有專門的老師來教才行。
如果能去專門的音樂學院學習,這當然是一件不錯的事,可是維恩在進一步看了水藍星歷史以後,卻發現華國将會在1966年停止高考,要十年後才能恢複。
Advertisement
這也就意味着,如果小姑娘不參加1965年的高考,很可能就沒有機會去上大學了,所以他才問了這個問題。
“那你想不想跳級,這樣就可以早點去學音樂了。”
“跳級?”
“對呀,比如你現在是讀三年級,可以把這學期念完以後,下學期就去上四年級的課,然後讀五年級,等初中的時候也一樣跳一年,這樣就可以快點上完學,出去讀大學。”
維恩算了一下,現在的小學是五年制的,只要跳兩級,她就能趕上最後一次高考,如果高二結束就想考一次試試,那相當于可以考兩次。
“還可以這樣嗎?我想試一試,以後早點上音樂學院。”
“好,你放心,如果有學不懂的,我可以幫你,要是真的跟不上了,重新回過頭讀也沒事,不要有什麽壓力。”
茵茵其實沒感覺到有什麽壓力,對她來說學習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而且現在她有了足夠的時間學習,再也用不着像以前那樣,偷偷摸摸地看書,還要擔心被發現了。
……
茵茵每天上學,放學就了就唱歌彈琴,時間過得特別快,一眨眼一個學期就結束了,又是一年冬天到了。
茵茵放了寒假,不怎麽喜歡出門,就喜歡宅在家裏,或是自己看書,和維恩各忙各的,或是維恩給她伴奏,唱一首又一首動聽的歌曲。
不過她最開心的,是和維恩一起在家裏吃火鍋。
他們有時晚飯會弄一個鍋子,一邊煮各種食材,一邊吃着。茵茵也不知道維恩是怎麽想出這樣的吃法來的,不僅是食物的美味讓她幾乎停不下筷子,光是那從鍋裏飄出來的白色熱氣,就讓她覺得特別滿足。
這是一種豐衣足食的安定感,是心靈與身體都感到溫暖的幸福。
茵茵想起半年前,她跟着爹娘一起去村裏大食堂,也是這樣濕潤的氤氲。但當時是悶熱的夏天,短短半年時間,她的生活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維恩給小姑娘買了兩件冬天的大衣,其實對這兩件衣服他還不是特別滿意,他在星際見過更多适合小姑娘穿的衣服,可惜這裏實在是買不到,只能先這樣了,好歹保暖還是不錯。
他琢磨着等以後茵茵去大城市上音樂學院了,可以看看有沒有好看的衣服,把小姑娘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維恩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得了什麽怪癖,就想打扮她……
當然,他也已經趁着這段時間儲存了足夠的糧食,哪怕他們未來三年再也買不到任何東西,他和可以保證自己和小姑娘能夠活得好好的。為此他還去了附近的幾個縣城買糧食,如果都在同一個糧油站買,萬一他把東西賣光了,其他來買的百姓可能就買不到了,他想盡可能地減少自己對水藍星其他人的影響。
因為在空間鈕裏時間是靜止的,把做好的飯菜放進去,不管放多久都會保持原先的樣子,他還做了不少菜放到裏面。
沒辦法,水藍星的食物太好吃了,他覺得自己都美食也完全沒有了抵抗力,如果當年他不是在星際而是生活在水藍星,維恩很懷疑自己會不會有在軍營裏泡二十年的毅力……
維恩和茵茵其樂融融地生活着,裏王村的人卻都愁眉苦臉的。
大隊長劉加喜的辦公室,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進來過了。原因無他,大家每天分到的食物越來越少了,現在差不多已經到了改大鍋飯前各家的水平,或者說還要差一些。
眼瞅着分到碗裏的粥越來越稀,劉加喜先是說等新一茬的糧食收下來就好了,可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麽了,從夏天到冬天,就沒下過幾天雨。
有迷信的人說是不是他們這地方出了什麽冤案了,逢冤有旱,如果真是這樣,那一旱就得旱三年。
會不會三年,裏王村的人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如果再這麽下去,在大食堂幫工的錢師傅和劉嬸子馬上就可以下崗了,他們也馬上就要被餓死了。
劉加喜比其他任何村民心裏都要更焦急。
大家都知道,以今天的天氣來說,這一茬糧食是指望不成了,但有一件事卻只有劉加喜一個人知道,那就是,今年要上交的糧食指标,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高。
這也就意味着,他們不但不能靠這茬糧食吃飽飯,反而還要倒欠公家糧食。
沈家也愁雲慘淡,沈衛家和沈衛寶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沈衛家不會因為吃不飽成天叫喚,沈衛寶卻不一樣了。
自從大家的口糧變少以後,沈衛寶就沒有哪天沒跟他娘哭過餓,比起未滿周歲的嬰兒也不遑多讓。
先是天天鬧着要吃雞蛋,好在家裏還有一只母雞,下的那幾個蛋都給他吃了。可是這只雞已經很大了,一個星期也不一定能下兩個雞蛋,哪兒夠他吃的?
最開始的時候粥還不像現在這麽清湯寡水,他也就嘴上念叨,家裏的其他人哄他兩句還能消停。後來他是真的吃不飽了,就算沈衛家要抽他都不管用,一天到晚淨想些歪主意弄吃的。
“你要是真餓,也給我忍一忍,現在大冬天的不好弄到吃的,但再過一兩個月,哥帶你一起去上山挖野菜,打點野貨回來打打牙祭,成不成?”沈衛家盡可能地引導他。
“還要那麽久,我忍不了了,別說一個月了,一天我都忍不了了。”沈衛寶坐在凳子上,仰着頭嚎,跟那些坐在地上拍腿大哭的潑婦格外神似,“娘,我真的快餓死了,要不你就去大伯家裏問問吧,前幾天我看到堂哥他們,個個都還精神着呢,他們家肯定是藏了吃的,你就去要一點吧。”
劉芳有點為難,雖說她為人處世十分潑辣,當年就是在她的強硬要求下,沈家才分了家,但她還是有點小聰明,知道如果上門去鬧,多半沒什麽好果子吃,畢竟她一個人,不管是吵架還是打起來,都比不過人家一大家子人。
“小寶啊,娘覺得你哥說得有道理。”劉芳試着勸自己的寶貝兒子,“反正這幾天也沒事,你就少動動,多躺躺,這樣就不那麽容易餓了。等開了春,娘也跟你們一起去山上,給你挖野菜吃。”
“娘,既然你不想去大伯家要吃的,那要不然就去城裏給我買點吃的吧,咱家不是有錢呢嘛。”沈衛寶意有所指地說道,本來他最想的就是去城裏買東西吃,而不是去大伯家要那點殘羹剩飯的。
說到這裏,劉芳也有點動搖了。
半年前,那個列先生直接給了她一千塊錢。這筆錢全家只有自己和丈夫兩個人知道,連兒子們都只知道自己得了不少錢,卻不知道具體是多少。
她原本只是想拿夠兩個兒子未來娶媳婦的錢就行,卻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是個兒子都夠娶媳婦的了,現下生活困難,拿出一些來買點吃的也沒啥,想了想,便同意了去城裏買些吃的回來。
第二天她果真去了城裏的供銷社,買了不少吃的回來,足夠兄弟倆吃上一段時間的。
這時候的大家,只是把那句“一旱就得旱三年”當成一句笑話,聽聽也就過了,滿心以為今年收成不好,大不了勒緊褲腰帶,撐一撐,熬過今年又是一條好漢。
但旱災卻沒有如衆人預期的那麽簡單就結束了,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竟然比之前旱得還要嚴重了。
不僅僅是莊稼旱死了一大半,就連人都要擔心井裏的水會不會幹涸。
沈家是這場災難中的幸運兒,哪怕外面物價飛漲,可是有錢總比沒有錢的人家要好過不少。不過他們雖然不至于餓得過不去,心裏頭的恐懼驚慌卻也不必旁人少多少誰知道這旱災到底什麽時候才是個盡頭啊?
要是一直旱下去,就算有再多的錢,沒有糧食也是白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