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與世界的第二次約會
坐在陳子迩對面的棕色眼鏡男本就對股市沒什麽興趣,倒是想跟陳子迩聊聊。
因而他抛開股市,問了些更私人的問題,說:“小夥子是淮陽哪裏人啊?”
陳子迩說:“我是淮陽下面越水縣城的。”
看他像是個當官的,陳子迩自己是無所謂,但他父親在淮陽做了點生意,所以又先開口自我介紹:“我叫陳子迩,這次是去中海大學讀書的。叔叔,您貴姓?”
96年的大學生還不像後來那麽一文不值,況且,中大也算重點高校。
所以,包括那個女孩在內的三人都是眼神火熱。
旁邊的瘦削男子看到的更多,陳子迩剛剛多了句嘴,有點主動攀談的意思。
小姑娘是聽不出的,但他心思一動卻知道陳子迩多這句嘴的目的,他不由的點點頭,給陳子迩打了個‘聰明人’的标簽。
畢竟人情社會不懂人情最是可怕。
這時候,對面的男人回道:“免貴姓譚。”
“我叫譚志濤,這是我的女兒譚婉兮。”
陳子迩微笑着,“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這名字叫的好,起的也好。”
譚志濤被誇的哈哈一笑,譚婉兮則有些害羞,紅着臉不說話,這時候還不是贊一句“有美一人”,就有好幾個人都以為在說她的年代,小姑娘也沒了剛剛嗆她父親的潑辣,在陌生人面前轉而安靜內向了起來。
譚志濤說:“我起的這名字還是很少有人能一口道出她的出處的。你這個能考上中大的高材生還能抽出時間讀《詩經》啊?”
這句話是《詩經·國風》中的一句: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說的是,有位美麗的姑娘,眉目流盼傳情。有緣今日相遇,令我一見傾心。
Advertisement
陳子迩擺擺手:“您就別誇我了,只是碰巧這麽一句罷了。倒是您學以致用,給了你女兒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
“這還真的是,你看我們家老爺子就沒什麽文化,給我一個大老爺們取了個孫宏的名字。別人一聽都以為是女的!”
旁邊的大哥也是個健談的,剛剛一直沒插上嘴,現在逮着機會立馬開口了。
陳子迩沒分辨出,有點想笑,心中想道:“孫紅?這的确太女性化了。”
“你看你們都以為是紅色的紅是不?”
“錯了!是宏大的宏!”
陳子迩和譚志濤都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
再聊下來,陳子迩知道這譚志濤果真是官員,在市財政局當科長,大小也是個官。譚婉兮則是要去中海師範學院讀書。
這孫宏則多年混跡中海,現在在中海擺攤賣碟片。說好聽點叫零售商,說不好聽就是倒賣盜版的。
90年代的碟片唱片,就沒幾個正版的。
至于股市的話題也戛然而止了,譚志濤不是很感興趣,陳子迩懂的也不多。孫宏一個人也聊不起來。
随着時間的流逝,旅客們大多慢慢安靜了下來。到晚上九點鐘的時候,陳子迩肚子有點餓,就泡了碗泡面。
這時候有些人已經靠着座位小眯了起來。對面的女孩還能靠着她的父親,陳子迩也想找個東西靠靠,但一轉頭看着孫宏這麽個大老爺們,他是一點心思都沒有。
閑着沒什麽事幹,陳子迩還是拿出了自己帶的書,手中已經讀到一半的這本叫《 st》,中文名叫《基業長青》,是美國作家詹姆斯·C·科斯林的暢銷書。
福布斯20世紀20本最佳商業暢銷書之中,有這本書一個位置。100年的時間,才選20本最佳商業類書籍,不能說不優秀。
陳子迩看着覺得還蠻有意思,書中提出的破除12個迷思不能說是金科玉律一定正确。但新穎的觀點确實吸引人不斷思考。
比如作者認為一個才華橫溢富有個人魅力的領導者對于公司的長期發展可能有害。這種領導者對于公司的短期提升助益良多,但用更長的視角或者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領導者使得企業對個人的依賴性過強,也就是說企業的命運和個人的生死建立了強大的聯系。
一旦如此,這樣的企業能夠生存多久?
再者來說,萬一這位領導者不慎犯錯,又當如何?
陳子迩幾乎瞬間就想到了蘋果公司,因為他能想到的最有才華的CEO就是喬布斯。
“可能真的是這樣吧……”陳子迩有點被這個觀點說服。
他重生前已經看到了iphone7的發布,換個攝像頭就叫新一代iphone…這根本不是人們熟悉的那個蘋果的風格。
但人們必須得熟悉了,因為大家都喜歡的喬布斯的風格已經不存在了。也就是說,領導者越有才華,在他離開之後,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傷害就越大。
不過也不能盡信了科斯林的鬼話,書裏好幾個拿來舉例的“好”公司後來也都不咋地。
比如摩托羅拉,科斯林贊許了這家高瞻遠矚的大公司,可是只有陳子迩知道,這是個被收購的命運。二十年後也有些人抓住這一點對這本書嗤之以鼻,只能說,世界變化太快,經典都在貶值。
火車晃晃悠悠間,坐着很難入睡。譚志濤打了半個多小時的盹,反而覺着渾身難受,他活動了一下被女兒壓的有些酸脹的肩膀,想找一個更舒服的姿勢而不得。
瞳孔轉動間看到對面的大男孩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手中書,頓時覺得自己也應該帶上一點消遣的東西。
他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棕色大眼鏡,一戴上之後視野清晰了才發現,這小夥子看得是英文書!
陳子迩倒不是故意高調,只不過《基業長青》這時候還沒有中文出版社出版,他只得托人從香江帶回來。
作為一名優秀的外語教師,他真的把他的專業學的不錯,不論是口語抑或,都不在話下。補習班盛行的時候,他也掙過幾筆快錢,然後去西方國家窮游一下。陳子迩的前生,舒服是足夠的,只是不夠精彩。
譚志濤腦海中閃過好幾個想法,這時候外語能好到無障礙書籍的人,那是不多的。
心中對陳子迩的贊賞更深。
等了一會兒,趁着陳子迩放下書揉捏脖子的間隙,他說:“沒想到這美國人的書你也看得懂,這可真是了不起啊!”
陳子迩摸摸頭,不知道怎麽說才好。他可能不知道為了做到這一點,自己花了好多年的功夫。
不過他也有些奇怪,“譚叔叔怎麽知道這書是美國的?”
譚志濤指着書面上的小字,“我雖然通讀不行,但America這個單詞我還是認得的。”
又問:“你說你這腦袋怎麽長得?我女兒剛剛考上大學,我可是知道這高考是很累很花時間的,你怎麽就能在考上中海大學的同時,又能學習《詩經》,還能把英語學到了這個地步?”
“我看你也就十八九歲,我自己學習過英語,這可是個靠積累的東西,看來我還遇見了個小天才啊!”
陳子迩聽他這麽細致的理一下,好像确實講不通。
既然很難說的通,這時候謙虛的回答又顯得有點過度,那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好了。
“謝謝!”
面帶微笑,精神飽滿,自信而又有禮貌。
譚志濤已經有了打算,自己的女兒太過害羞膽小,以後一個人中海連個照應的人都沒有。
這個陳子迩是個不錯的年輕人,而且是家鄉人,離得近,高材生,很好。
所以他又問:“你們學校在中海哪裏?”
這是想要地址,方便以後找到。
陳子迩回憶了一下錄取通知書上的信息,道:“在深航區太原路那裏。我也沒有去過,還要去找找。”
譚志濤面色一喜:“這麽近?中海師院也是在太原路啊!”
這倒是陳子迩沒有想到的,他心中也喜,譚志濤大小是個官,保持聯系總沒有壞處。
這麽一來兩人心裏都有底,下了車也有時間慢慢了解對方,因而随着時間來到午夜,都是靠着座位休息不再講話。
中間陳子迩睡了一會兒但沒有睡熟,朦朦胧胧間列車終于到了中海。
入了城之後,列車的速度更慢,偶爾能看到窗外的黑色桑塔納飛速而過,這讓急等着下車的人更煩躁不安,這其中也包括陳子迩,坐太久,又基本熬了一夜,他已經腰腿酸痛了。
時間接近淩晨五點,破曉的陽光剛剛開始灑向這座新生的城市。
在陳子迩眼中,現在的中海破舊不堪,入眼盡是低矮的灰色水泥建築,道路狹窄,灰塵也多,遠沒有二十年後的繁華。
只有偶爾的一兩座現代化建築能看出這個城市現在的氣勢很足,這一波大勢中機會太大太多了!
想及此處,陳子迩也不禁有點心神激蕩。
譚志濤似乎看出了陳子迩的異樣,以為是鄉下人進城造成的影響,笑着道:“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是緊張的很,覺得中海是個了不得的地方。”
陳子迩聽了不禁莞爾,原來人家覺得自己這個鄉下小子進城被吓到了。想了一下道:“用句略微文藝的話說,這是我與這個世界的第二次約會。”
譚志濤聽了很随意的一笑,他以為陳子迩說的是淮陽和中海。
但陳子迩真正說的是,前世與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