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書名、關鍵詞

第3章 (2)

最萬無一失的所在。沒想到,四年前的一個冬夜,一場大火燒光了柏梁臺!

問題是,那石鏡水火不侵,就算遇火,也不可能被燒毀。可我命人篩遍了火場的每一寸灰燼,都沒發現那石鏡的蹤跡。所以,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有人故意縱火,趁亂偷走了石鏡!

我命人搜遍全城,結果發現,就在柏梁臺失火的那個晚上,有一個人曾連夜出宮,不知所蹤。我立刻诏令天下各郡國,緝拿此人,但他卻像從空氣中消失了,再也沒能發現他的蹤跡。

直到第二年,他才再次出現,那時他已經在匈奴,并且還被匈奴封為丁零王。

現在,我想你大概猜出那個人是誰了吧?對,衛律!那個叛國投敵、後來還助敵攻漢的逆賊!

他曾和你一樣在宮中為郎,不知道你是否……認識?

哦,對了,那時你早就去了栘園。

那逆賊在宮中多年,很了解宮中的地形、人員職守,也很清楚阿妍在我心中有多重要。

他做得很成功,用這種方式給匈奴人獻上了一份絕妙的見面大禮——直到現在,我還沒完全從石鏡失蹤的打擊中恢複過來。這、這簡直等于把我的阿妍又殺死了一回!難怪他區區一介騎郎,一到那邊居然被尊為王侯。他太聰明了,什麽事最能刺痛我的心,他就做什麽事!

不!我不甘心!他盜走的若是別的什麽金玉珠寶,倒也罷了,可他盜走的是石鏡,關系着阿妍的魂魄的石鏡!為了阿妍,我說什麽也要找回那面石鏡!

然而這又是多麽渺茫的事!以匈奴與我朝的關系,就算派人去了,也未必能找到那東西,就算找到了那東西,也未必拿得回來。

現在那邊居然主動示好,送回了此前扣押的所有漢使。真是天助我也!我已經宣布,同樣釋放此前扣押在漢的匈奴使節,并遣使護送他們回去。

我想,你大概已經明白,我要做什麽了。是的,我需要一個使臣,一個負有特殊使命的使臣,到那邊去找回那面石鏡!

這個人很難選。關鍵在于,潛英石鏡不是一件普通東西,它是術士的法器。

我聽說過,巫蠱詛咒不是世間普通的勇武或智慧能克制的,但它會在兩種人身上失效:一種是修道之人;另一種就是完全不信的人。朝廷裏沒有修道之士,所以我選擇了你,一個完完全全不信方術、不懼方術的人。并且要你完全出于自願同意——做這種與方術打交道的事,內心的意願最重要。

說吧,你願意嗎?

◇◇◇◇

雨勢越來越大。密集的雨點打在昆明池中,已經聽不出噼啪作響的點點雨聲,只聽到一陣陣或疏或驟的嘩嘩聲。池水一下又一下拍擊着石砌的池岸,站在高大寬闊的靈波殿中,也偶爾會被狂風裹挾進來的雨點打到。

他終于明白今天這一切莫名其妙的事為什麽會發生了:因為皇帝瘋了!

不,那不是一般的瘋狂,那是一種理智和迷亂并存的瘋狂!皇帝知道發生的一切,可全都用自己那套毫無理性的念頭來解釋。

什麽關亡術,什麽輕如毛羽的招魂石鏡,什麽夜焚柏梁盜竊法器,簡直是白日見鬼!

少翁如果真是能起死者于地下的神仙高人,怎麽會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衛律的叛變明明是起因于李延年的倒臺,此事朝廷早有定論。那年他出使匈奴,回來正碰上李家勢衰,将有大禍。衛律和李家關系密切,當初得以出使,就是延年兄弟出的力,因懼怕株連,這才叛逃的。

這些都是明擺着的事,皇帝怎麽會視而不見?

問題是現在他該怎麽辦?接受那個荒唐的命令?

“陛下,”蘇武小心翼翼地道,“人死不能複生……”

“住口!”皇帝忽然暴怒起來,“你這是什麽意思?別以為這世上就你一個明白人,別人都容易受騙上當!朕親政治國的時候,你還是個三尺孩童!告訴你,朕腦子清醒得很!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蘇武連連叩首,惶恐地道:“臣不敢,臣豈敢對陛下心存不敬……”

“你不敢?”皇帝一揮手,冷笑道,“你已經這麽做了!你和許多人一樣,別看恭恭敬敬地跪在朕面前,可在心裏,你從頭到尾就沒相信過朕的話!你認為朕是個瘋子,你以為朕被李夫人的死弄得神志不清了,以為朕不知道?!好,朕也不強求你相信。你可以當朕見到阿妍只是幻覺,可以當石鏡的怪異是朕的幻覺,但幻覺不會焚毀一座七十丈的高臺,不會制造出一面石鏡再讓它失蹤!你不是跟太史令熟嗎?待會兒問問他去!他親自鑒定過那石鏡的銘文!這世上有些事你永遠不會了解,也永遠不會明白!”

蘇武道:“是,臣愚昧……”

皇帝打斷蘇武道:“不,你不愚昧,你只是和朕根本不是一類人!算了,朕只問你一件事:到底願不願意去?”

願不願意?

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持節出使,無上榮耀,他會不願意?不要說此時局勢緩和,就算明知一去不複返,他也願意啊。被庸碌無為的生活慢慢殺死,難道就好過驚心動魄地死于非命嗎?

可問題是,他明知這是一個亂命,怎能趁着皇帝一時糊塗,竊取本不該屬于自己的好運?他沒有任何經驗,對那邊一無所知,萬一贻誤國事……

“說啊,去不去?”皇帝看出他的猶豫,有些不耐煩了,“朕只要你說實話,不必勉強,也不用擔心。不管你肯不肯,朕絕不會怪罪于你。”

不,不能這樣。皇帝發瘋了,他能跟着一起發瘋嗎?

可、可過了這一次,恐怕就再也沒機會了。這不正是他暗暗渴盼的命運轉機嗎?難道他願意一輩子就待在那個肮髒的馬廄,永無出頭之日……

“臣願為陛下做任何事情。”終于,他艱難地道,“可是出使異域,非同小可。臣才具有限,只怕誤了國事……”

皇帝一揮手,打斷了他的話:“不,用你是朕的選擇。誤不誤事,是朕應該擔心的事。朕只問你的意願,告訴朕實話,你到底願不願意?”

蘇武道:“臣不敢欺騙陛下,若問臣本心,求之不得。可臣甚至、甚至連一句胡語都聽不懂……”

“你願意就行!”皇帝松了一口氣,滿意地道,“準備一下,下個月就出發。副使張勝懂胡語,熟悉蠻夷事務,和匈奴交涉的事,他會辦妥的。記住,朕用你,不是因為你會和匈奴人打交道,而是因為你能和一種奇怪的力量打交道!”皇帝頓了一頓,看了他一眼,眼裏有一絲疑惑的神情,“說實在的,朕有時真有點弄不懂你。你父親和匈奴人打過仗,還在邊境做過多年太守,而你居然一句匈奴話都不懂?”

蘇武低頭道:“是,臣是先父最不成器的兒子。”

皇帝搖搖頭,道:“他好像不太喜歡你,從不給你機會放開手腳做事。罷了,現在機會來了,好好把握吧。朕再說一遍,朕不是要你做使節,是要你去尋找一件重要的失物。記住這一點!”

蘇武點點頭。

好吧,盡力而為,成敗由天。他會盡自己的努力做好一個使節,完成這次出訪。

至于那個什麽招魂石鏡,他壓根兒就不指望能找到,因為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這種荒謬絕倫的東西。當然,他還是會奉命去找的,只是為了證明皇帝的妄想的錯誤。

他不認為皇帝會為了一件不存在的東西殺了他,因為沒有一個統治天下的帝王會發瘋那麽長時間而沒人發現,無人谏阻。但願他歸國時,一切已經恢複正常了。

◇◇◇◇

未央宮北,石渠閣。

精心打磨的白石砌成了一條長長的溝渠,從閣前蜿蜒經過。因為剛下了一場大雨,所以渠中清水潺潺,水量比平日大了許多。聽說遇上連降大雨的時節,渠中還會有從滄池游來的小魚,在這森嚴得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未央宮一帶,倒實在是一道頗為宜人的小景致。閣以渠得名,不過,這條石渠的作用卻不單是一種裝點,更主要是為了防災——因為這裏收藏着整個帝國的歷史。

走進閣中,一股竹木的氣息就撲鼻而來。

一排排、一列列堆滿簡牍的書架向閣中深處延伸,一眼望不到頭。從開國丞相蕭何自秦國宮廷收集來的圖籍文書,到此後歷年積存的文檔秘錄,無不彙聚在此。自建成至今,這間巨大的藏書閣還未發生過一起偷盜或火災。看來當初蕭丞相把石渠閣定址在此确有遠見——還有比托庇于帝王的起居之所更安全的所在嗎?

蘇武站在一排排書架之間,前後左右,觸目所見,都是鋪天蓋地的簡牍。對這些東西,他有些敬畏。他雖然識字,但和周圍許多将門出身的郎官一樣,很少接觸這個文人儒生的聖地。

那些厚重的史料,晦澀的古文,對他都是只能敬而遠之的東西。

也許只有大名鼎鼎的太史令能讀得完那些東西吧。他是當朝最善于與文牍古籍打交道的人。聽說他的父親——前任太史令司馬談,在他十歲前就開始教授他先秦諸子之說。十歲後,又先後師從董仲舒、孔安國研讀《春秋》、《尚書》等古籍。所以,二人雖因曾同為宮中郎官、又都是京兆人而交好,但在這位家學淵源、學識廣博的同僚面前,蘇武總有些自慚形穢。

“沒想到,陛下居然選擇了你。”太史令捧着一卷絲帛,從兩列書架深處走出來,道,“子卿,我真羨慕你。”

“羨慕?”蘇武苦笑一下,道,“子長,你知道我要去哪裏嗎?”

太史令道:“知道,而且我曾主動向陛下請命前往,可惜陛下不準。”

蘇武吃驚地道:“知道你還想去?”

太史令點頭道:“出使匈奴,人皆視為畏途,可在我,是求之不得的美差——我鑒定那石鏡上的銘文時就對那鏡子産生了極大興趣,那可真是一件罕見的古物。”說着将手中那幅帛書在幾案上鋪展開來,坐下道,“子卿,你看,這就是那石鏡上的銘文。當年我将之拓印下來,現在石鏡失蹤,這成了唯一的憑據。”

真有這麽件東西?

蘇武驚訝地走過去細看,一看之下,卻是一頭霧水。

那方錦帛中,印着一圈銘文,個個形狀詭異,似字非字,似畫非畫,一眼看去,竟沒有一個是認識的。數一數,這“字”共有八個。

蘇武道:“這、這是什麽文字?先秦的嗎?”

“我也說不清。”太史令道,“這石鏡極其樸素,沒有任何可借以識別的款式紋飾,只有鏡背後刻了這一圈鏡銘,但字形奇古,似字非字,似畫非畫,沒有一個是在古器上常見的。當年陛下命我識讀這些文字,我自負博學,八體精通,可一見這鏡銘,還是愣住了。這鏡銘文字和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種古文(作者注:漢朝“古文”是指先秦的古文字,而非文言文)都不同,只能勉強看出它有個別結構接近史籀大篆,但遠比它們簡易淳樸,又有一絲蟲書的古老谲美。我只能肯定,那必是一種比我們現今所知道的古文古老得多的文字,或許就是傳說中上古的‘蝌蚪書’吧。我費盡心力琢磨了一個多月,才識讀出這些字來。”

“你讀出來了?”蘇武驚奇地道,“寫的是什麽?”

“說起來,這文字內容倒平淡無奇,”太史令嘆了口氣,轉身迅速從身旁的書架上抽出一冊簡牍,打開來道,“居然就出自這普天下儒生都讀過的《詩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頌·玄鳥》篇的第一句。唉,說穿了一錢不值。”

“《詩經》?玄鳥?”蘇武好奇地接過簡牍,看着上面那密密的文字,皺起眉道,“子長,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那麽好的學問嗎?《五經》我是一看就頭痛。這首詩講的是什麽?”

“哦,是我想當然了。”太史令搔了搔頭,在幾案前坐下,道,“不過這首詩還算平直,說的是商朝始祖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娀氏有個女子叫簡狄,為帝喾次妃。一天簡狄和兩名女伴沐浴于玄丘水,天上飛來一只燕子,産下一枚鳥蛋,簡狄拾起那鳥蛋吃了,就懷孕生下了商朝的始祖契。燕子是黑色的,所以古稱‘玄鳥’。”

吃鳥蛋生子?蘇武覺得有些好笑,道:“子長,你不會就為了這想要去匈奴吧?”

太史令搖搖頭道:“不是為了這個。唔……那個人,衛律……他……有些與衆不同。”

蘇武道:“怎麽?你認識他?”

太史令點頭道:“很久以前,就在這裏,他曾經問過我一些奇怪的問題,令我至今無法忘懷。那時他來這石渠閣借閱一些典籍——你知道,這種藏書閣向來冷清。宮中諸郎,極少會來這裏,而衛律是來這石渠閣次數最多的人。他要的書很雜,內容又大多冷僻,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後來我特地留意了一下,發現他似乎在找與商朝有關的典籍。商朝史料不多,除《詩》、《書》外,大多散見于先秦諸子的著作中。我因為家傳的緣故,對先秦諸子素有研習。有時見他為了查個資料的出處,要翻閱數百石簡牍,便忍不住幫他一把。我本跟他不熟,他是個話不多的人,這樣一來二去,才有了些交流。在交談中,我發現他骨子裏有一股說不出的邪異之氣。後來出了叛逃的事,我聯想到他說過的那些話,感到他偷走這面石鏡,只怕其中大有文章。”

蘇武好奇地道:“他跟你說過些什麽?”

太史令看着前方,像是陷入了沉思。隔了很久,才緩緩地道:“他問我,為什麽商朝的史料這麽少?他說,這石渠閣簡牍萬千……”

◇◇◇◇

“這石渠閣簡牍萬千,”衛律道,“上至堯舜,下迄周秦,皆有史料留存,唯獨商朝這一段,不但正史匮乏,就連野史逸聞也寥寥可數,這是怎麽一回事?”

我點點頭。

我知道,他不是在炫耀自己對商史的熟識,而是實實在在很困惑。

因為這困惑我也曾經有過。

你知道,我這些年在編撰《史記》,而商朝是讓我感到最頭疼的朝代。

商朝統治六百多年,歷經三十餘位帝王,除了開國的商湯、亡國的商纣,幾乎全是面目模糊、毫無特征。我寫史喜歡刻畫人物,商朝卻時常使我覺得無從下手。擺在我眼前的,只有一個個幹巴巴的以天幹命名的符號:外丙、小甲、中丁、外壬……我知道他們的世系更疊,卻不知道他們的形貌、性情、喜惡、功過。

只是若非以治史為業,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個現象。衛律是來這石渠閣的人中,唯一一個提出這疑問的。我不由得暗贊他眼光敏銳,問道:“足下怎麽會想到問這個?”

衛律翻着幾案上剛看完的那幾冊簡牍,道:“沒什麽,就是疑惑。我記得商的先祖契任職司徒,掌管教化百姓;《書》雲‘唯殷先人有冊有典’,可見其文教之昌盛。這樣一個朝代,歷史卻幾近空白,難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點頭沉吟道:“不錯,商史匮乏,我也感覺到了,我修史之時,也曾為此煩惱過。也許是時日太久,導致史料遺失的緣故吧。”

衛律不置可否地笑笑,道:“還有,商朝文字,最可信的,當是見諸《尚書》的那幾篇吧。而就這《尚書》中流傳下來的那僅有的幾篇商朝文诰,語言都艱澀難明,什麽‘蔔稽曰其如臺’,什麽‘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幾乎無一字能以今義解讀。這又是何故?”

我又是一怔。《尚書》文字晦澀,世人皆知,尤其涉及先商的篇章,多少飽學之士窮一生精力鑽研此書,也未必能讀得懂,卻從沒人想過問一句:它為什麽這麽難懂?

我沉思了一會兒,道:“‘尚’者,上也。想來既是上古之書,年深日久,自然晦澀難懂。”

衛律搖頭道:“語言文字,總是一脈相承的。商人遣詞造句,為什麽會和我們現在所用的相差那麽大?太史大人,你不覺得,那些文字的怪異艱澀,已經超出了時間久遠可能造成的語言的變異?”

我被他說得也有些疑惑起來,道:“你是說……”

“我想,”衛律若有所思地道,“有沒有可能,這是周武王故意造成的結果?”

“周武王?”我大感意外,道,“這跟周武王有什麽關系?”

衛律道:“武王滅商後,曾借着大封宗親功臣,将周語作為雅言雅音,在各諸侯國推廣。也許,周朝正是要借着這種手段,使得殷商的語言文字逐漸變成無人知曉的死文字,從而斷絕殷商文史典籍的傳承!”

我心中一驚,隐隐感到此人話裏有些令人不安的東西。

我道:“你、你怎麽會這樣想?周朝為什麽要這麽做?武王伐纣,是以有道伐無道,何至于對前朝戒懼至此?”

“不錯,”衛律耐人尋味地道,“問題就出在這裏。一方面,說是民心所向,前徒倒戈,兵不血刃就入了朝歌;另一方面,卻對一個聲名狼藉的前朝如此戒備防範,連語言文字都要禁絕。恐怕商周鼎革的那段歷史,并不像我們通常所知道的那麽簡單!”

我倒抽了一口冷氣:“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殷商無道,周武王吊民伐罪,世人皆知……”

“世人皆知,世人都看見了嗎?不說別的,此書就與這世傳的正史多有矛盾。”說着,衛律拿起幾案上一冊簡牍,道,“根據此書的記錄,從文王到武王,對到底要不要伐纣這件事,其實一直帶有很深的疑慮。文王托言吉夢,宣稱‘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如果真是天下苦商久矣,何必挖空心思造這樣的輿論?豈有宣告自己繼承一個臭名昭著的王權統緒以争取民心的?武王出征之前,做了一個噩夢,便驚恐地對周公說:‘嗚呼,謀洩哉!今朕寤,有商驚予。’不是堂堂之鼓,正正之旗嗎?怎麽聽起來好像見不得光的密室陰謀?武王幾次與周公交談,都提到‘天命’一詞,言語中既敬又畏,并且是畏的成分居多,以致需要周公多次開導解釋,才能把那種深切的恐懼壓下去。我很好奇,他到底在恐懼什麽?他說的‘天命’究竟是什麽?在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況下,難道說還有什麽不可測的力量可能使父子兩代的努力毀于一旦?”

我看了看那冊簡牍,松了一口氣,道:“你怕是言過了。這部《周書》我看過,用語雖古,但所記之事聳人聽聞,和傳世的《尚書·周書》出入太大,不太可信,十有八九是後世僞托。”

“僞托?”衛律笑了笑,用一根手指輕叩着幾案,悠悠地道,“到底什麽是真,什麽是僞?你是史官,應該比我更清楚,所謂的‘史實’是怎樣打造出來的。拿着史筆的,都是最後的勝利者。商周之交的那段歷史,是誰記錄的?還不是西周的史官!文王武王,是自古以來被奉為楷模的明君聖主,幾乎有如完人。這形象從何而來?食君之祿,自然忠君之事,根據需要取舍材料,抑揚塗飾,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我猛地站起來,忿聲道:“并不是所有的史官都像你以為的那樣!”

衛律看了我一眼,笑道:“好吧,是在下失言。不過,抛開那些真假難辨的定論,只以一個正常人的常識來判斷:赤雀丹書、飛熊入夢、白魚入舟、火流王屋……這吉兆也太多了吧?到底是天降祥瑞,還是對手實在太強大了,以至必須百般捏造、托言神跡,才能打破民衆根深蒂固的恐懼,鼓動起事?武王牧野誓師,列舉商纣王三大罪狀:聽信婦人讒言;不祭祀自己的祖宗;不任用自家兄弟。多麽奇怪,讨伐一個不共戴天的敵手,理由竟是對方虧待自己人!設身處地地想想,周武王到底為什麽會作出如此異常的宣戰誓言?一切事後看來反常的東西,在當時必然有足夠的理由使它顯得正常。《牧誓》的字裏行間,給人一種強烈的感覺,武王要讨伐的對象,擁有時人心目中不可撼動的正統地位,以致以任何借口向之宣戰,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唯有譴責他背棄了自己的宗族和祖先,才能證明征伐的正當!”

“再看那一道道頒行天下的號令文诰,遣詞行文中,周也從未否定商的正統地位,舉事之前,稱受商之命于皇天上帝。滅商之後,說‘皇天上帝,改厥元子’,總之反複強調這不是改朝換代,而是奉天命繼承商的大統。”

“武王進入朝歌後,首先做的,不是除惡務盡,斬草除根,而是安撫商的貴族遺老:釋放佯狂被囚的箕子,修繕王子比幹的墳墓,甚至把殷商遺民都封給了纣的兒子武庚!對一個惡名昭著的舊政權,為什麽不能正大光明地取而代之?為什麽要這樣處處施恩事事示好?就算周王仁義謙退,那些殷民難道沒腦子嗎?舜避帝位于堯子丹朱,天下人都知道丹朱不肖,不朝丹朱而朝舜,禹避帝位于舜子商均,天下人不朝商均而朝禹。商朝遺民難道不知道他們的前朝舊主何等罪惡滔天?怎麽不自發地棄武庚而朝武王?”

“不惟如此,周初甚至還發生了管蔡之亂。管叔、蔡叔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居然寧願背叛自己的同宗至親,也要幫助一個前朝王子複辟!武庚成事,帶給管、蔡的好處,還能超過西周的?周公為鎮壓這次叛亂,東征三年,死傷無數,《詩》雲:‘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如果殷商真有傳說中那般殘暴不仁、民心厭棄,何以清除殷商的殘餘勢力,竟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也許,這種種不解之謎的答案,就藏在那些被禁絕的商朝典籍之中。西周千方百計要毀滅商朝典籍,就因為那裏面記載了一些周人不想讓後世百姓看見的東西!當然,我也不知道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麽,但以常理而論,隐瞞得越嚴重,真相必然就越驚人!”

衛律緩緩地說着,語調平靜自然,然而在我耳中,卻不啻響起一個又一個炸雷,震得我心驚膽戰。

這是我有生以來所聽到過的,在史學上最大膽、最聳人聽聞的言論。然而他的每一句話,又似乎都持之有據、言之成理。我呆呆地看着衛律,半晌才道:“知道嗎?你這人……很危險。”

“危險?”衛律淡淡地一笑,道,“真有意思。我聽說太史大人為人正直,治史嚴謹,素以晉之董狐、齊之太史自勉,想不到連探索這樣一個遙遠時代的真相,都視為畏途。你難道就沒有一絲好奇:真實的商朝到底是什麽樣的?”

我被他說得竟一時呆住了。

衛律合上簡牍,站起來對我躬身一揖,道:“多謝大人這段時間給在下的幫助。在下職分卑微,無以為報,給大人一個建議,希望對大人有用:商朝對巫術的偏好,似乎到了不正常的程度。自古未聞以鬼神治天下而能長久者,但殷商卻是個例外。從這裏下手,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說完,衛律向我再施一禮,便向石渠閣外走去了。

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

蘇武一時聽得有些發怔,好一會兒,才道:“他後來說什麽?商朝人……喜歡巫術?”

太史令點點頭道:“他提醒了我。這确實是個奇怪的現象——歷代商王都極其重視鬼神,甚至不惜以大量活人祭祀殉葬。雖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畢竟殺人以殉,非仁義之舉,這麽殘忍的事情,為什麽從沒有危及他們的統治?還有,商王室迷戀占蔔,田獵、祈雨、征伐、稼穑、疾病……幾乎無事不蔔。占蔔這種事,誰敢保證次次都準?萬一錯失,豈不有傷王室威信?可最叫人吃驚的是,他們幾乎每發必中!那種準确的程度,遠超我們現在的太常、太蔔。這确實令人難以索解,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而西周禁絕商朝文字典籍,和這又有什麽關系?”

蘇武不假思索地道:“哪會有這種荒唐事?!一定是假的!若靠占蔔治國,早就天下大亂了。西周禁絕商朝史料,說不定就是因為那裏面這種虛假欺詐的東西太多了!”

太史令道:“商朝是甲骨蔔,蔔辭、結果都一一刻寫在龜甲之上,怎麽做手腳?下雨就是下雨,不下就是不下,根本無法含糊其辭。”

蘇武想了想,道:“也許他們只留下正确的蔔筮結果,那些失誤的記錄都被銷毀了,所以給後人造成每發必中的錯覺。”

太史令搖搖頭道:“你拿作僞的想法去揣度,再多的證據在你眼裏都是假的。世上有些事,确實非常理所能解釋,但不能解釋不等于就不存在。占蔔大行其道,就是從商朝開始的。商以龜蔔,周以蓍占,傳到今日,陰陽五行、命相堪輿,洋洋大觀,方式越來越精細,準确度卻越來越差。前幾年陛下選了個日子要娶婦,命太常署算一下那天吉利不吉利,結果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說不可,建除家說不吉,叢辰家說大兇,歷家說小兇,天人家說小吉,太一家說大吉,竟無一相同。弄得陛下大發雷霆,罵他們都是些欺世盜名的騙子。幸而我正奉旨編制新歷,沒有參與,否則也難逃罪責。其實陛下罵得也沒錯,今日之占蔔和上古已相去甚遠,許多幾乎就是在撞運氣。可是你想,如果占蔔最初就是這樣,誰會相信?就算用什麽小伎倆騙得臣民百姓一次兩次,時間長了,總會引起懷疑,總會露出馬腳,怎能蒙騙天下人幾百年而不敗?”

蘇武道:“商朝人若事事都能預知,何至于被周所滅?”

太史令搖頭道:“我不知道。倘若果真事涉鬼神,那必不是我們平常人所能揣測的。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但我相信,精确的占蔔确實曾經存在過,只是不知何故,這種技能在現世漸漸消退了。即使如此,市井鄉野偶爾還是會出現一兩個擁有這樣能力的異人。像本朝的許負、司馬季主、傅仲孺等人,不都是……”

“傅仲孺?”蘇武道,“東市那個江湖騙子?”

“江湖騙子?”太史令一臉錯愕,像聽到了什麽極其不可思議的事,“你管‘長安第一神相’叫‘江湖騙子’?!太蔔有疑難,都要向這個‘江湖騙子’請教!他準确地預言過骠騎将軍的早逝。他東市那間相肆的門檻都要被人踩爛了,多少勳臣貴戚在他面前低聲下氣,重金延請以求一相,還得看他心情好不好!”

蘇武不以為然地道:“他有那麽神嗎?可那年李少卿他們硬拖我去看相,結果看出來的事,十有八九是錯的。”

太史令的表情更驚愕了,道:“還有傅神相會看錯的事?他說錯你什麽了?”

蘇武不屑地道:“他說我的出生地附近有一片大水。可你知道的,我家在杜陵一片高地上,很遠才有一條小河。他還說,我一世孤獨命,不會有妻子。我說我孩子都有三個了,他就狡辯說,就算有也早晚會失去。他還胡說我母親不幸早逝,見我發怒了,又改口說我雖命帶刑克,但天生貴相,貴不可言。這叫什麽高人?!”

太史令一時呆在那裏,愣了很長時間,才喃喃地道:“傅仲孺觀相斷人,從來言無虛發。偏偏在你的事上錯誤百出,真是怪了。”

蘇武不屑地一笑,道:“八成是以前那些人都被他的花言巧語繞昏了頭,自己言語間洩露了真相,被他利用了吧。我是從來不信邪的,他什麽都套不出來,自然就技窮了。”

太史令搖搖頭,道:“就算傅仲孺是假的,世間之事,有假就有真。星占術數、命相蔔筮,本就缥缈難循,如果從來就沒有實實在在的效驗,何至于自古及今那麽多才智之士趨之若鹜?傅仲孺、少翁是否有真本事,我不知道,但我不相信衛律那種人會被一出無聊的騙局所惑。你看看他探究的那些東西,再看看那石鏡,銘刻着的恰好是商朝的始祖傳說,這會是巧合嗎?”

蘇武忽然想起一事,道:“子長,你用了一個多月才識讀出那石鏡的銘文,那衛律又看不懂古文,怎會知道這鏡銘跟商朝有關?”

“他不懂古文?”太史令笑了笑,道,“他會不懂古文?!他跟我老師安國先生學過!”

孔安國?蘇武一愣,孔安國是本朝公認古文方面造詣最高的學者,那叛賊居然曾經師從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學者?

蘇武道:“衛律他……跟安國先生學過古文?”

太史令嘆道:“而且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罕見的奇才。直到現在,每當安國先生百般譬解都無法使我們理解一些

+A -A

同類推薦

  1.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爽文 連載中 1206.1萬字
  2. 伏天氏

    伏天氏

    東方神州,有人皇立道統,有聖賢宗門傳道,有諸侯雄踞一方王國,諸強林立,神州動亂千萬載,值此之時,一代天驕葉青帝及東凰大帝橫空出世,東方神州一統!
    然,葉青帝忽然暴斃,世間雕像盡皆被毀,于世間除名,淪為禁忌;從此神州唯東凰大帝獨尊!
    十五年後,東海青州城,一名為葉伏天的少年,開啓了他的傳奇之路…
    小說關鍵詞:伏天氏無彈窗,伏天氏,伏天氏最新章節閱讀

    爽文 已完結 1496.9萬字
  3.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已完結 757.2萬字
  4.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爽文 連載中 509.1萬字
  5.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爽文 已完結 253.7萬字
  6. 三國重生馬孟起

    三國重生馬孟起

    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爽文 已完結 1443.1萬字
  7. 都市陰陽師

    都市陰陽師

    【免費新書】都市燈紅酒綠,但是妖魔食人。陰影之下,幾乎每日有人消失。正如當年震驚全國的僵屍事件以及貓老太太……然而人乃萬靈之長,妖魔食人,自然也有降妖佛魔者出世。全真、正一、高僧、世家、門派……白天,他們各司其職;夜晚,他們斬妖除魔!且看偶得陰陽師傳承的林凡如何駕馭飛劍,震懾三界!

    爽文 連載中 488.8萬字
  8.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

    爽文 已完結 542.7萬字
  9. 陰陽鎮鬼師

    陰陽鎮鬼師

    新死描眉施黛,久亡畫皮雕骨。
    身邊的人未必是人,久聞的故事也未必只是故事。

    爽文 已完結 658.9萬字
  10. 都市之不死天尊

    都市之不死天尊

    在血海中崛起,從寂滅中複蘇,當雷霆劃破長空,葉軒從血海中走出……
    PS:本書主角冷酷無情,本書不聖母,不見女跪,這是一個血海大魔王回歸都市的故事,也許……本書有你想要東西

    爽文 已完結 454.8萬字
  11. 神武天帝

    神武天帝

    陸宇,神武天域最傳奇的聖魂天師,卻被妻子與兄弟聯手暗害,重生到數百年後的同名少年身上。
    重活一世,陸宇立志要手刃那對狗男女,以武逆天,重回天域,融煉萬法,稱尊天地!

    爽文 已完結 720.3萬字
  12. 光怪陸離偵探社

    光怪陸離偵探社

    一扇門在眼前展開。
    邪惡在茁壯生長,竊竊私語聲從門內後溢出。
    怨毒的複眼一閃而逝,想要沖出的存在被阻隔在內,蠱惑的低語耳畔回繞。
    黏糊糊的粉色腦子低聲嘟囔。
    披着黃衣鬥篷的人影安靜觀察。
    充滿腥氣的污泥般的墨綠色存在冷漠注視。
    一串奇妙的肥皂泡泡釋放出友善——無論如何,它們誠摯邀請陸離,參加這個瘋狂的派對。
    陸離邁步進入,步伐堅定不移。

    爽文 已完結 338.5萬字
  13. 太古吞天訣

    太古吞天訣

    人族主宰天海界九百萬年,前後誕生了九位仙人。
    而今,百萬年已過,第十位仙人遲遲不出,恰逢妖族皇者臨世,咄咄逼人,鬼族挑撥離間,居心叵測。
    一時間暗流湧動,大戰不可避免。
    仙界棄子古塵意外覺醒吞噬武魂,修太古吞天決,開啓了一條吞噬諸天的無敵之路。
    他是否能成為影響三族大戰的關鍵,成為第十位仙人。
    仙、神、帝、尊,四大境界。
    千般法術,萬般神通。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奇幻瑰麗的玄幻世界。
    天海界境界劃分:煉體,凝魂,萬化,真人,金丹,元嬰,化神,飛升……

    爽文 已完結 287.3萬字
  14. 都市之少年仙尊

    都市之少年仙尊

    九玄仙尊林亦在渡劫飛升之時,不幸遭遇傳說中龍的襲擊,殒命天門臺,從而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候,成為地球高二學生林亦,同時發現左手位置,被封印了一條龍。
    從此,林亦以一種絕強的姿态屹立于新的世界中,拳打惡霸老流氓,腳踢闊少敗家郎。
    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強者崛起路,正式開啓。

    爽文 已完結 623.8萬字
  15. 絕世戰魂

    絕世戰魂

    家族少主,天生廢魂,在機緣巧合之下,覺醒了太古神秘的戰神之魂,從此之後,一路逆襲,邂逅仙姿美女,碾壓九界天才,無所不戰,無所不勝!
    秦南︰重情重義,無所畏懼,偶然獲得戰神之魂,開始了場逆天之旅。
    妙妙公主︰貪財,愛喝酒,遺失藥園的公主,本體是九轉靈仙參。
    青龍聖主︰戰神左手中指所化,只為了等待秦南長大,融入秦南體內。
    飛越女帝︰因不滿蒼岚大陸的武魂規則,從而自創逆天功法,挑戰蒼岚天神,成為萬古以來第一個飛升之人,從而稱之為飛越女帝。
    提示︰章節顯示錯誤,如作品相關、第一節等情況不影響閱讀!

    爽文 已完結 710.7萬字
  16. 神話版三國

    神話版三國

    陳曦看着将一塊數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無語望蒼天,這真的是東漢末年?
    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這怎麽看都不科學。
    趙子龍真心龍魂附體了,一劍斷山,這真的是人?
    典韋單人護着曹操殺出敵營,順手宰了對面數千步騎,這戰鬥力爆表了吧!
    這是不是哪裏有些不對啊,陳曦順手摸了一把鵝毛扇揮了一下,狂風大作,嘆了一口氣,“這是神話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

    爽文 連載中 1269.7萬字
  17.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2018年的胡毓重活了,回到了公元2004年的學生時代,他發現,他回到的是一個與地球有九成相似的平行空間。
    上一世,胡毓是一個潦倒小明星,這一世,熟知未來娛樂圈發展軌跡的他要成為逍遙大明星!
    新書《傳奇天王系統》正在連載,希望大家能夠動動小手指,點個收藏,莫殇拜謝!!!小說關鍵詞:重活之逍遙大明星無彈窗,重活之逍遙大明星,重活之逍遙大明星最新章節閱讀

    爽文 已完結 270.9萬字
  18. 都市超級醫仙

    都市超級醫仙

    本書又名《美女總裁的透視醫仙》。
    “醫生您好,總裁請您去做她的貼身醫師。”
    “不去,還有好多病人等着治療呢!”
    “我們老板長得可好看了!”
    “早說不就行啦!”

    爽文 已完結 742.8萬字
  19. 狂探

    狂探

    一個打架不要命、無節操、無底線的小痞子,意外穿越到平行空間,搖身變成了一名重案組探員。
    巨大的身份轉換,讓他把警局搞得雞飛狗跳。
    然而,一個邪門的奇遇系統,卻讓他屢破奇案,成為了一名個性張狂的痞子神探!

    爽文 已完結 69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