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餘光〔修〕
月洞門旁杏花樹已經樹枝枯桠積了層簿雪,滿院子蕭瑟之感,讓柳芝婉更加覺得寂寥不安。
柳芝婉已經是第二次被盛怒的柳員外禁了足。
天知道他從管事杜仲口中得知消息之後,是如何的憤怒、羞恥、傷心與感懷。他着實無法忍受自家閨女連續兩次的去尋一個鄉野小子。只是他也只能打落了牙齒肚裏吞,畢竟是自家女兒主動跑到人家門上,他若是去鬧去吵,損的也是自家的名譽。
無奈之下,他除了将女兒再次給關在繡樓裏,一時之間也是無計可施。
望着眼前的杜仲,柳員外一腔不滿便發了出來,他冷哼道:“我曉得你心悅阿婉,可你也不能縱容于她,她祖父母留念故土,不願離了村子,卻又時常思念于她,我在你的規勸之下這才讓家丁随了去,如今出了這等事,你也莫以為告訴了我,便于是卸了失責之過。”
“甘願受罰。”杜仲話不多,直接伏下身子請罪道。
“此次就免了。莫要再有下次。否則,你就等着回自個兒老家種田去吧!哼!”柳員外發了威之後,甩了衣袖便往外走。
只留下已經挺直腰背,但卻是僵硬的直立在那兒,昏暗的光線,讓本就寒冷的四周更加陰冷。與之相配的是杜仲那隐在背光處,一雙沉沉的眸子。
繡樓裏,複又被關的柳芝婉,卻是不曉得樓底下的一番對話。她還沉浸在當日到了張家,她一雙被張大娘熱情的握在手中的芊芊玉手,此時此刻,仿佛還留着餘溫。
但是轉爾一想到目下的處境,尤其是自家阿父那一張淡漠至極的臉,她頓時又煩惱起來。
坐在繡架旁,她腦海裏不由浮出當初對張家人信誓旦旦的承諾,她猶記得自己在張家大娘一通發洩之後,豪氣萬丈的道:“嬸子,您莫急。我這就家去尋了父親,讓他差使人到處尋尋。”
張家大娘淚眼婆娑的擡起了頭,滿懷期望的看向柳芝婉道:“真的?若是你家能夠相幫,那真是我們家二牛極大的福運。”
當時,張家大娘拉着她的手,左一通誇贊右一通感激的,這幾日自己一直都沒什麽動靜,也不曉得張家那邊怎麽想自己。若是惹惱了張家大娘……她以後進了門……可怎麽辦?柳芝婉一想到這裏便又是焦急又是害羞自惱起來,臉頰發燙之下,她不禁捂着臉又開始發起呆來。
杜仲緩緩踱步到院中。就那樣站在院中已經有好一會兒,擡頭望向那精致的繡閣,透過半開的窗棂,不用多思慮他都能猜到柳芝婉在想些什麽,咬了咬牙、握了握雙手,随後漸漸放松,他擠出一抹親切的笑容,再慢慢的繞着繡樓走了一圈,随後又進了繡樓。穩穩上了二樓。到了她繡閣的門口,守着門的丫頭見着他,向他屈膝一禮,随後向裏通禀道:“大小姐,杜管事來了。”
一聽杜仲來了,柳芝婉的心裏還是異常矛盾的,她自小長在鄉村,其實也沒什麽如自家阿父那般的門弟觀念,但她就是不喜歡杜仲,尤其是他的那一雙眼睛。故爾,她對于他向父親提的求娶,她很是不樂意,甚至因着他私下向父親透露她的行蹤而一度讨厭他。
但若不是他之前朝村裏的祖父母送信,她也不會有機會解了禁足,并且直接跑到張家。算了,還是見見他吧!
Advertisement
應聲之後,便移步至屏風外,丫頭已經掀了簾子,杜仲像是什麽也沒有發生過一樣,笑意盎然的朝她行了一禮道:“大小姐這幾日都沒怎麽好好用膳,夫人想着定然是那些個菜肴不對味口,便遣了我過來相詢,有什麽是大小姐愛吃的,我這便親去采買了來。”
柳芝婉絞着手中帕子,臉上的矛盾糾結表情還未及全部消散下去,站在原地有些扭捏的道着謝道:“多謝杜管事了,也不要那樣費心,杜管事是母親的侄子,其實說起來,也是我的表哥。”
“承蒙柳員外厚愛,再攀附豈是君子所為!?”愧疚自責神情的杜仲,擡眼便是受寵若驚的模樣,但卻依然知曉分寸般的道:“之前有過念想,之後卻是覺得着實唐突非份了。”
此言一出,便是變相的道出自己不會再有求娶柳芝婉的心思,柳芝婉徹底放松下來,杜仲見她心結已經開始漸散,知曉今日前來目地是達到了一半,可他的心裏更是不愉。實在無法釋懷自己在柳芝婉心中,盡然不如那個鄉村小子,窩火更甚。
他忍了忍,想着自己還有另一目地,便複又笑道:“這幾日見大小姐憂心甚重,不知何事是我可以相助的?”
柳芝婉眼睛一亮,真是瞌睡了便有人遞枕頭,可畢竟自個兒是求人幫着尋外男,她依然有些不确定,眼前的杜管事會不會轉身就向自家父親告狀。
“不管如何我是一府的管事。大小姐的安危總是重中之重的。”杜仲見她模樣就知道已動心思,可心中一直是防備着他呢!于是他也一副靜候其詳不着急的模樣,但依然是暗示着表達自己做事的緣由,他道:“許多事關心過甚便操之過急,未想得妥當,也着實不是我原本之意。”
“其實……我也……這原也怪不上你,也是我行事孟浪了。”柳芝婉心底裏也清楚,她一個閨閣女子私下見外男的行徑,的确會令家人擔憂,之前心底裏不服也是因着她認為杜仲有私心,可現下他如君子般娓娓道來緣由,她便也跟着檢讨道。
“瞧我,本是來相詢采買之事。”杜仲一直都在關注着柳芝婉的情緒與态度變化,見她垂下頭一臉自責,他不便行事太急,于是轉移話題,道:“怎地就越扯越遠了呢!”
“是啊是啊!”柳芝婉反應過來,臉更紅了,她連忙應聲,可随後想到自己還有事情懸而未決,沉吟片刻後,她依然躊躇、間斷斷續續的問道:“那…我…表哥……我……”
“大小姐就喚我名姓吧!”杜仲聲音中仿佛帶着誘惑,道:“否則我真是不曉得該如何自處了。”
“那……就……杜管事,勞煩你個事……”柳芝婉心一橫,着實也幾日過去了,不能再等了,于是她擡眼堅定的對杜仲道:“替我尋個人……”
柳芝婉在杜仲認真聆聽的模樣與鼓勵的眼神中,越說越清晰、越說越明朗,時而應答杜仲的幾個疑惑,将她怎麽到張家與張家大娘見面,兩人大致說了些什麽,随後意欲在鎮子裏尋張二牛的打算都與杜仲說清楚了。
杜仲心裏簡直是翻江倒海。
那個張家的母親這才第一面的功夫,就能與一個外來女子講述如此之多,還放心的交待她人替她們張家做事而覺得心安理得!?她憑什麽有那麽大的底氣!?
―――
那邊柳芝婉總算卸下了心理的包袱,托了杜仲辦尋人之事,這一邊胡香珊最終也沒有袖手旁觀。她也正在思量着尋人幫忙。
世子三人在胡香珊眼裏,便是三個李姓外鄉人。
在她眼裏,那三個李姓外鄉人倒不算臉皮厚,當日留下用飯之後,第二日他們都未現身,直到第四日,這才又上門來。
不過他們來用的是午飯,但又挑了個家裏沒有男丁們在場的時候。而這次便不好再将他們拒之門外了,其實胡香珊倒是無所謂裝作家裏沒人、走好不送的,奈何胡家大娘不願意啊!
于是,院子門半掩,堂屋門大開,即使屋中炭盆又加了一個,也是冷的胡香珊不要不要的。她是個十五之齡的姑娘家,回避不見也是情有可原,胡家大娘便讓廚娘過來,一起忙不疊的先給他們上飯菜。
江義無所謂,世子爺發話帶頭來吃好吃的,皮厚的他樂得為之,何況自第一次在胡家用飯後,前兩天沒來,可是讓他私下念叨,于是今日他的吃相也不怎麽好看,程昭倒還算斯文。至于世子爺,那是優雅。
但是江義卻是注意到,世子爺的注意力并不在飯食之上,而是時不時的就擡眼,但依着他對世子的了解,世子在擡眼時,他的餘光最時常停頓的,便是那藍底碎花棉簾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