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傷觞
晚霞将天空染成了橘色,放眼望去那重重疊疊、巍峨莊肅的一座座宮殿也仿佛洗去了些許抑郁之色,只可惜,素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轉瞬即逝之後,又恢複了原本如耄耋老人似的那樣暮色沉沉。
束着道姑發髻,一身道姑袍服的胡香珊已經廋的脫形,她幾乎是靠坐在慈寧宮偏殿與後罩房的橫廊高處,陰冷狹窄的通道口,時不時都竄出股風來,這股風兒吹在身上,讓她不禁打了個哆嗦。
都已經是春末夏初的日子了,可到底是身子骨薄弱,她有些受不住,且這些時日來,又給病榻上的張太後侍疾沒有合眼,如今累極了倒反而沒了睡意。
她不敢想若是張太後薨了,她将來的日子該如何過,但眼下的她,想了想除了張太後,她也沒有什麽牽挂了。
正要返回室內,外間腳步聲急匆匆響起,是慈寧宮裏侍候張太後的二等宮人,素來得太後身旁得力的姚公公與王嬷嬷的重視,派她來而且又是如此急色,她久封如凍冰的心不由的也有一絲輕顫。
而就在這個時候,天際那原本還給了些色彩的晚霞頓時消失不見,不知是夕陽已經完全沒入了山海,抑或是那厚重如千百萬重甲騎兵的雲朵,将那僅餘的一絲光給完全遮擋住了。
胡香珊心中跳出了不詳的預感。
果然,耳旁傳來清晰的撞鐘之聲……
張太後薨了!
當胡香珊趕到慈寧宮正殿時,當今皇上朱正宣、她曾經一心一意信任依賴的夫君正與他心愛的女子、如今的新皇後孫氏玉蘭正依偎在一起,仿佛是互相安撫着對方。
而自己的出現,至于他們來說就像是一股腐濁的氣息,讓人覺得嫌惡,真是可笑至極、悲涼至極,連被當作空氣都是奢侈。
她覺得自己的心不是死了,而是跟本已經沒了。
就這樣麻木的、一步步挪向張太後的卧榻,她顫抖着伸出雙手像這七年間常常有的依賴動作,緊緊拉住她的衣袖不撤手,失魂落魄已經無法形容她現下的狀态。她只覺得自己的靈魂要出竅。
而事實上,在一旁的司禮監大太監王全德的眼裏,那雍容華貴、賢良淑德、被譽為大啓朝福星的太孫妃,如今看上去,除了還能呼吸之外,哪兒都看不出一絲生氣。
許是沒忍住,又許是雙鬓斑白的他,在歷經後宮小半輩子之後,心裏還隐隐的有着是非辨別之感、又或是他之心提早進入暮暮老年,偶爾還會念舊而生出一絲絲憐憫嗎!?不管是何種原因,他都還是示意身旁跟着的小內侍。
小內侍名喚王懷謹,靈活善應對,見了大太監如此示意,又看一旁的孫皇後,略略猶豫,但最終還是上前一步開口道:“妙真道人,您要節哀。”
Advertisement
他的話音剛落,不出他所料,雍容華貴的孫皇後,與衆宮人将傷心失落的皇上扶坐至了一旁錦榻上,便給了一旁大宮人一個眼神,錦秀嬷嬷便會意,開口道:“公公心善。”随後,她便轉過頭來,一臉哀凄對着慈寧宮的太監與宮人:“當下最首要的便是太後的後事,如此還要勞煩着姚公公使着一同料理着。”
姚公公是慈寧宮的三品大太監,而王全德則是皇帝身邊的二品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孫皇後一旁的嬷嬷在這當口出聲,顯然是劍鋒所指的就是要堵了他的口。
還真是無禮啊!素來貞靜溫婉的孫皇後近些時日可是越來越目中無人了啊!
王全德心中唏噓,可到底內心生了不滿,只是形勢比人強,現下裏皇上膝下就太子一個,吳賢妃那兒也只是大着肚子是男是女還未知,孫皇後如此這般不妥的行止,他瞄了眼面無表情的皇上,便也只有暫時忍下。
太後薨逝是大孝,天子可以月代年,也不用似民間那般在靈一直跪着。
可衆命婦們進了宮哭喪,便是實打實的守着,更別提一直受太後庇護的胡香珊,無論是從她自身心中感念、還是身份要守的規矩,哪是是身子已經弱的不堪忍受,可到底是爬也爬的過來守靈服喪。正所謂淚已流幹、生無可戀。
連最初的那一句:您去了!我便也不用活了。也說不出來了,她唯一有的,便是剩下那一口殘氣,為太後守盡最後一刻。
這才一月光景,便是爬也爬不起身來,便也素性不再回屋,只是跪在慈寧宮正殿張太後的靈堂前,那盡餘的一口氣也無法讓她支撐,哪怕是靠着、匍匐在地上都難以為繼,但她卻是不願離開,就這樣渾身趴在地面上。
那冰冷卻是光滑的地磚在月光下反光,胡香珊無力的半閉着雙眼,此時此刻腦子裏全都是她這小半生的記憶片段。
她是欽天監算出來的大啓朝福星,當初帝王家特意至濟寧府将她用三千銀給選了進宮,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太孫妃,就這麽一步步的跟着成了太子妃,最後母儀天下成為了皇後,她克盡本份,守着先祖聖賢皇後的女戒、遺訓與後宮女子守則過着日子,可是……
閉了閉眼,耳旁仿佛傳來嬰兒的啼哭……是了……她後來有了女兒,懷相都很好,可卻是難産……難産之後,便也就再也無法孕育子嗣……
女兒長大了,被指了婚,她想着只要女兒的日子過好了,她便在這後宮裏老老實實的守着,便也就過了這一輩子了,可是……
而如今,自己被廢、女兒不被夫君疼愛守着活寡弄得身子也是孱弱不堪,年前讓她白發人送了黑發人、唯一看護着她的太後也薨了……
那她還為何活着呢……
她是福星嗎!?真是一場天大的笑話!她死後,興許在史官的記錄下,其實便也是博後人一場嘲諷吧!
慢慢的阖上了眼睛,她覺得就這樣去了也好……就這樣離開吧……
月光皎潔,地磚反光的越來越強,就在那光華大盛之時,靈前守夜的宮人太監也從半瞌睡狀态中清醒了過來,只是光華轉瞬即逝,宮人與太監揉了揉眼睛,便朝那處随意看了一眼,這一看,一個宮人便是一驚,頓時上前低聲喚道:“妙真道人!妙真道人!”
她的喚聲,将外間的小太監也驚動了……
---
北宮,便是冷宮中的冷宮,整個大啓朝皇宮最偏僻最荒涼之處。院落的破敗自是不必多提,而裏間的擺設除了一張被鼠咬的沒幾片完整之處的床榻上,躺着的是茍延殘喘的人兒。
那餘下的一口氣終究是被太醫院的禦醫給用老參掉回來了,難得的是,這個老參之所以能被用于床榻上之人,全是因着皇上出于感念她至孝之心而特意恩準。
真是諷刺!伴随着皇上自皇太孫起,風風雨雨的十數年換不來一絲憐憫之心,卻是因着服侍太後沒功勞有苦勞,才将她當作一個普通受賞的宮人而給了這幾片老參。
“娘娘!”一旁的哭聲有氣無力、斷斷續續,聽着也是讓人揪心,秋桐是胡香珊如今身邊僅存的貼身宮人,曾經胡香珊身旁的那些人不是受罰致死便是借着放宮人名義,被趕出宮廷,如今的秋桐雖然還活着,其實與胡香珊這樣一個不合格的主子比,也就是勝在還能來回走動,可到底也是拖延着日子罷了,但秋桐卻依然不改她的忠心,伏在她床榻旁,喂她飲下那老參湯道:“您張張嘴!張張嘴!您要飲下便有機會……只要您還活着……”
床榻那人顯然是受了觸動拼了命的張嘴吞咽,可奈何她再努力、軀體裏的新魂再怎麽費勁也是白搭了一半氣力,原身身子骨太弱了,‘她’初來乍到的還沒完全适應駕馭,于是那一口口參湯進半口、吐半口的,急的她自己一身汗。
“娘娘!您怎麽渾身都是濕的……”秋桐更傷心了,道:“老天真是沒眼,都說好人好報,可那天殺的那樣作踐人,怎麽就不見老天去收了她!”
正說着,外間傳來一聲陰陽怪氣的調調,但聲音聽着就熟悉,這就是記憶中那孫皇後身旁的錦秀嬷嬷:“呦!這是哪個惡毒的人在那兒咒着。也不怕報應在自個兒身上。”
秋桐放下那還僅餘下小半碗的參湯,轉過身去眼瞧着錦秀嬷嬷進來,臉上便是冷笑道:“惡人與否,自在人心,聽聞那些行壞事的最喜夜間行事,而夜間恰巧都是冤魂索命之時,不知錦秀嬷嬷近來睡的可好?過來時可還順利?”
錦秀嬷嬷臉色微沉,進得殿中便是重重一哼道:“有無冤魂索命先不論,還是活人保命要緊。”
“這可是宮裏,先兒個皇上才使人來探妙真道人。”秋桐冷冷一笑,迎着錦秀嬷嬷便是上前一步道“嬷嬷這話恐怕聽着不吉利。”
“都現下了,還裝什麽?”錦繡嬷嬷已經褪去白日裏的謙恭敬模樣,也不耐煩說些笑裏藏針的話兒,她手一伸,外間便進來兩人粗壯仆婦道:“拉下去!”
還不等秋桐作何反應,就被粗壯的仆婦上前堵着嘴,只聽得她再如何掙紮都被強自拉了下去。
床榻之人早已經在心中罵娘了千萬回了,她怎麽能這麽倒黴,怎麽就偏偏魂穿到了這麽一個境地中呢!?
她前世裏活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被送到這個似是而非的時代之中,成了一個快要死的人,她原本想自力自強的好好将養再圖謀出路,可現下裏倒是好,估計又得穿一回了!
錦秀嬷嬷緩緩往四周探了探,雖然心中肯定,可到底是跟着孫貴妃久了,小心謹慎成了習慣,在确定這屋子裏都她們兩人後,她便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靜谧之中傳來似有若無的輕微細碎的腳步聲,簾子掀開,一身素白色打底的孝服,但卻是披着繡金線百鳥朝鳳的披風的女子進來,眉目間哪還有在人前的憔悴傷懷之色,而是壓抑也壓不住那滿滿的春風得意。床榻上之人興許是方才的參湯原因,又似是見到了害她如此的罪魁禍首,總之就突然間生了一股子力氣,盡然能夠拉着床幔的綢帶将自己給拉着半坐半靠,就這樣靜靜的看着屋子中間,讓那進得屋中的華服女子微微怔愣,只是沒過多久,便是莞爾一笑,輕聲道:“沒想到姐姐臨了,倒還是不乏一股子氣力。難不成,這就是姐姐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