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反差,從此讓歷史走上了一條必然之路。
抗命!
移師河東,董卓靜觀時局之變。
【9.你來不來?】
就在董卓抗命、移師河東的當年,他突然接到了朝中大将軍何進的書信。
信上說:“……矣乎哉,危乎難哉,朝政之難,難于上青天。現今有中常侍張讓等人,霸占了皇宮,強迫天子管他叫親爹,公然擾亂國家。我何進不才,好歹也讀過幾本書,知道類似的事情過去也曾經發生過。可記否老早老早時代的晉國,也曾落到這個地步,幸虧有賢士趙鞅,他發動了晉陽的軍隊,興師勤王,趕走了君王身邊的壞蛋。現在我要哐哐哐的敲響洛陽的警鐘,號招天下的忠心之士,與我一道興師勤王,讨伐奸宦張讓,董卓兄弟,你來不來?”
“來不來……這個這個……”董卓把那封信,翻過來掉過去,放在鼻子底下聞了又聞:“這個大将軍何進,他寫這封信,是啥意思啊?”
叫兩個謀士進來一打聽,才知道國都洛陽,出了大事。
其實也沒多大事,就是史上有名的撈錢皇帝漢靈帝,蒙主寵召,死翹翹了。
小說《三國演義》最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是:“自從桓、靈之亂……”意思是說,這可憐的東漢帝國,就是漢桓帝、漢靈帝這倆皇帝合夥給弄滅亡的。前者漢桓帝在位之時,悍然下旨,禁止民間女子婚配,他老兄要先一個個的挑選過來。這個挑選的周期與流程肯定是短不了,結果搞得天下的男人都沒得老婆可娶,沖冠一怒為紅顏,引爆了巨大規模的黃巾軍之亂。
漢桓帝36歲就死了,死後沒有兒子。大家在皇族裏找了個年紀幼小的劉宏,這孩子才剛剛12歲,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皇帝。
漢靈帝雖然年幼,但是知道好歹,即位之初,還是想發奮圖強,做一番事業的。這時候他的母親董太後,急如星火的跑來了,對他說:“乖兒子,你現在當皇帝了,趕緊,快想辦法弄錢來,要弄多多的錢。”
小漢靈帝極是困惑,說:“娘,我現在是皇帝了耶,這天底下的金銀財寶全都是我的,我還有必要再弄錢嗎?”
董太後仰天長嘆:“孩子啊,你怎麽這麽缺心眼啊?錢明明是在別人的手裏,讓別人花着,讓別人快活着,你怎麽說錢都是你的這種昏話?可憐的娃呀,你都讓那些壞書生教壞了。娘親告訴你啊,錢這東西,只有到了自己的手中,才算是自己的,你趕緊去弄錢,快點去啊你!”
小漢靈帝還在拼命的掙紮:“娘,你說的那些錢,的确都在老百姓的手中。可這些老百姓都是我的子民啊。現在國家積弱,這就好比水塘中的魚兒還小,何不等魚兒長大,等百姓們都富足起來,我們再撈錢也不遲。”
董太後恨聲道:“傻娃呀,你缺心眼缺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豈不知撈錢這種事兒趕早不趕晚。你越早弄錢,花得痛快,你就越開心,你非要拖拖拉拉,我說傻娃,你是不是想急死娘親啊?”
Advertisement
經過董太後的諄諄教誨,心智未成熟的漢靈帝,終于走上了撈錢的不歸路。大太監張讓、趙忠幫他出主意,先是敲詐各地進貢的貢使,而後成立專門賣官的衙司:西園。将朝廷中的所有官位明碼标價,言不二價,童叟無欺。
漢靈帝出售的不僅是空缺的官職,已經任命的官員也必須要繳足金額,才可以繼續就任。當時有個巨鹿太守司馬直,其人為官清正,志向高潔。漢靈帝非常欣賞他,就将他的官位削價百分之五十,只需要繳足三百萬即可。擔心司馬直有意見,漢靈帝傳诏,将司馬直叫來,由太監們作了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工作之後,司馬直悲摧赴任,走在路上,他越想越是別扭,行至孟津,給靈帝上書苦求不要再這麽搞了,而後服毒自盡。
還有個冀州名士崔烈,花了五百萬買到了司徒一職,實際上就是帝國宰相。上任的時候,漢靈帝看着他,突然感覺自己吃了大虧,心裏極度不平衡,忍不住對人說道:“吃老虧了,這個宰相本來可以賣一千萬的。”
漢靈帝有個美貌的妃子程氏,聽到後大聲說:“崔烈那是冀州名士,豈是買官之人?假如我是崔烈,絕不會花錢買這個宰相的。”
程氏此言一出,從此名士崔烈聲譽盡毀。
毀了也沒關系,漢靈帝如其母親董太後所願,大發了橫財。皇宮裏賣官得來的錢無計其數,放都放不下,害得漢靈帝夜半三更,連睡覺都不敢,拿着小鏟子在地下偷偷挖坑埋錢。
現在我們明白董卓為什麽敢拒命,不出任少府一職了。
少府這個官,也是需要拿錢來買的。讓董卓放棄自己的軍隊,花錢買個屁大一點的官,說不定過幾天又降價了。董卓再缺心眼,也不會幹這傻事。
當董卓拒絕花錢買少府、移師河東之時,漢靈帝幸福的死在錢堆裏。其子劉辨,年方17歲,繼位,是為少帝。而這時候大将軍何進,則準備将權力從太監手中奪回,為此他發布號令,傳董卓入國都勤王。
【10.以卵擊石】
接到大将軍何進的號令,董卓立即向朝廷上書,書曰:“……中常侍張讓等人,忒不象話了,欺負天子,逼萬聖之尊的皇帝管他叫親爹。天下有這麽欺負人的沒有?沒有!臣聽說,拿水瓢把鍋裏的開水往外舀,遠不如抽掉鍋竈的柴火更幹脆。臣還聽說,拿刀子挑破癰瘡,那叫一個痛啊,痛得你渾身上下冒冷汗。可這種痛,比之于創傷向內感染,腐蝕肌肉要強得多。臣不才,沒讀過書,但也知道類似的事情,過去也曾經發生過。可記否老早老早時代的晉國,也曾落到這個地步,幸虧有賢士趙鞅,他發動了晉陽的軍隊,興師勤王,趕走了君王身邊的壞蛋。現在我要哐哐哐的敲響洛陽的警鐘,號招天下的忠心之士,與我一道興師勤王,讨伐奸宦張讓。國都洛陽的兄弟們,你們等着我,我馬上就到……”
董卓寫給朝廷的信,和大将軍何進寫給他的信,文字組合一模一樣。後來才查清楚,原來大将軍何進知道董卓文化水平不高,寫信的時候吩咐過,讓他直接抄一份,用以給朝廷上書。
伴随的這封信送抵洛陽,董卓只率了三千人馬,馬不停蹄,星夜奔馳,向國都洛陽狂奔。
而此時的洛陽,有袁紹握有西園八校尉禁軍指揮權,有袁術控制着皇家近衛羽林軍,有執金吾丁原城防部隊,官兵總數超過三萬人,是董卓兵馬的十倍。
以一擊十,以卵擊石,此番董卓之行,可有多大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