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空階到天明。
快要入冬時,邊筱然産下了一名男嬰。
就在當日,祁國國君駕崩,祁國皇後難産而死,莫皇貴妃邊莫忘根據先皇诏書,立新出生的嫡長子為新帝,封己太後,垂簾聽政。
震驚朝野,反對者無數。
大皇子和大将軍力排衆議,擁護新帝與邊太後。
丞相與衆多言官強烈反對,不惜血濺當場,熱火朝天數月後,最終被邊太後的鐵血手段鎮壓。
君筱皇宮。
“邊筱君,你不得好死!”
君筱國皇宮,密室內綁着的正是“已故”的祁國皇後——邊筱然,此刻她正憤憤地詛咒着已故的邊筱君,不過這與李木子卻無甚關系。
我白眼一翻,無所謂地掏了掏耳朵。艾承軒在旁,很想勸李木子放棄這個不雅的動作,但最終沒說什麽。
霍雲在走進來剛巧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快步走上前:
“陛下!”
我咳了咳,最終還是坐正了身子。眼睛淡淡地看着邊筱然,不過話卻是對着霍雲說的:
“讓我們連城公主看看,他的情郎是不是還安好。”
邊筱然聞言驚到:
“你們将黎王怎樣了,啊?邊筱君,你怎麽那麽惡毒。”
“別吵了!不是一會兒就見到了嘛。”
我向霍雲使了個眼色,他會意後便又一次出去,将早帶到隔壁的黎王領了進來。
全須全尾,沒有一點被虐待的痕跡,就連當初被抓捕時,留下的外傷都被治理得好好的。這一點都不像被困好幾個月的俘虜囚犯,倒像是到了朋友家客居的閑人。
待黎王進來後,霍雲便和艾承軒一樣的站到了我身後。
嗨呀!不知道為什麽,有一種自己是女王的錯覺耶!
保持着好心情的李木子,就和剛進來的黎王的視線對上了。
這個黎王,進來後一眼都沒看過被綁着的邊筱然,仿佛那站着的不是他的姘頭,而是一個陌生人一般,虧得邊筱然在他進來後就滿眼小星星的看了他半天,生怕他受委屈,好險現在被綁的是你吧,還有工夫擔心別人。
看!還看!這種她看他,他看我,我看他,又看她的感覺,怎一個□□了得。
不過李木子只是在心中想了一下,面上還是一片淡定:
“黎王殿下近來可好?”
黎王翩然一笑,看了看望眼欲穿的邊筱然,向木子說道:
“甚好,還是君筱國的水土養人。不然怎麽教養得出君筱陛下和皇後娘娘這樣鐘靈毓秀的人兒。”
我也呵呵一笑:
“黎王真是好氣量,我們連城公主都捆在那兒了,你還如此沉得住氣,倒是讓朕蠻佩服的。”
他負手嘆到:
“唉,事到如今,還能如何呢?也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我呢?在下留在貴寶地已經數月有餘,也不見陛下宣判,不聞不問的,倒是讓在下心中惶恐呢。”
我敲了敲扶手,問道:
“殿下想讓朕如何處置你呢?”
黎王聞言彎腰道:
“不敢,但憑陛下處置。”
及此,我竟有些欣賞這個黎王。不得不說,這次是他冒進了,不然讓留他在祁國,還不知道事情能不能這麽順利開展,思及此處,更是使我堅定了不能放過這個男人的信念。
本想将他們都貶作庶民,讓同樣金尊玉貴的他們嘗嘗貧困夫妻百事哀的痛苦。
幸好是見了一下這個黎王,真是不簡單。若就這樣放了出去,憑他的心性,說不得會東山再起。
如何能順利解決了這個隐患,既能折磨一下邊筱然,又能折磨一下這個黎王。
好想直接砍了合适,不過這樣就太簡單了,生不如死才是最最痛苦的。受了人家付的功德,總也要為人家做點什麽吧。
這就在李木子閉目沉思時,邊筱然這個讨債鬼又一次叫嚣起來:
“邊筱君,你若是敢對殿下做什麽,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待我回到祁國,一定領兵滅了你……”
我無語地望向她,不要這樣好不好,這會顯得你很蠢的,生死皆是我的一句話,你怎麽就是認不清現狀呢?
我覺得邊筱然前世會混得那麽好,不只是因為重生的緣故,你那麽蠢,重生了還是一樣的蠢,除卻邊筱君的不設防,邊上這個人,才是關鍵吧。
好佩服邊筱君喲,人家可是正面幹掉了這位呢。
黎王的臉色不太好,不過心裏還是打着能讓李木子識英雄重英雄的主意,能讓他回到祁國,最次能留在她身邊當一個謀士再慢慢打算也是極好的。
當他看到艾承軒的第一眼就猜到,這個男人被保下了。
當初他知道這個人是真有反意的,不然也不會妄自稱大,只是不想錯過了好時機。沒成想最後卻身陷囹圄,不是艾承軒臨時反水了,就是被逼反水了。無論哪一種,這都是死罪,但他偏偏好生生地站在這兒。這就證明自己還是有機會的,就憑借自己的才華。
思及此,黎王又一次說道:
“陛下,您請皇後娘娘來此,恐怕多有不适,小皇子怕是已經出生了,孩子沒有母親在身邊,總是不方便的,更何況那也是您的外甥。陛下若想留人,在下覺得只我一人便可。”
感覺有點想笑,我名義上的妹子我都沒給她面子,何況是你這個野生的妹夫。是不是因為沒綁你,讓你感覺甚好。
略諷地瞥了他一眼,道:
“放心吧黎王殿下,朕的外甥朕自然是會照看好的,朕已經請了邊太後,”我眨眼一笑:“對了,就是我君筱的莫忘公主,曾經的莫皇貴妃來照看朕的皇帝外甥,她的身家性命皆系于朕的小外甥,絕對能照顧好他的。黎王,你就,安,安,心,心,好好的留在君筱吧!”
黎王聞言一驚,強自鎮定道:
“那皇後娘娘……”
我打斷他。道:
“祁國皇後難産而亡,祁國國君追思而去,舉國上下無不悲痛,朕那可憐的妹妹真是沒命享福,身為姐姐,朕也是傷痛不已。幼子稱帝,多有不便,邊太後一個寡母自是沒能耐守住,屆時會求助于朕,朕看在亡妹的份上,将會親自前往祁國,幫助外甥安定天下。但外甥年幼體弱,未到弱冠便已傷逝,那時……”
話音剛落,耳邊又是邊筱然的咒罵之聲,略煩躁,沒法,我讓暗衛弄暈了她。真是,我連虐她的心情都沒有。
轉眼,又看向了黎王。
黎王顯然已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緩緩道:
“如此甚好。”
哼,當然好了,那時你兒子嘛。不過會夭折。
最終,我稱黎王思慮過度而亡,還是将兩人抹去了身份,流放到了與祁國的交界線上最苦寒的地方,派重兵把守。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将他們流放到那兒,但想讓他們看到,他們所謀劃的江山,最終都會成為君筱的領土,會是怎樣的感受。
不多日,邊莫忘沒有等到我去祁國,而是領着新帝趕回了君筱國。南方有敵侵入,邊莫忘自知不是行兵布陣的材料,便提前回到君筱尋求庇護,帶過來的還有衆多祁國的精英部隊。
李木子自是接收了他們,但那些留在祁國的大臣可就沒有這麽好運了,邊莫忘去君筱,那是回了娘家,他們确是不能的。
現下皇帝和太後皆在別國,入侵者勢如破竹。無奈,衆臣在有心人的挑動下紛紛向君筱投誠。
這到比李木子想的快一些,她本想着循序漸進,鯨吞蠶食地吞掉祁國,避免勞傷。
不過這并不能影響什麽。
在确定将祁國化為君筱國土後,李木子立刻派兵前往支援。
在這個時空,李木子鮮少有空閑的時候,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她收編了周邊的衆多小國,誘降為主,強攻為輔。
在李木子的身體滿三十三歲時,在她的大力支持下,各國簽訂了休戰盟約,結束了這近二十年的戰事。
休戰後,李木子統治的領土範圍剛好就是邊筱君那一世所收編的國土總和。
李木子在四十五歲時送走了許皇後,許皇後是含笑而終的。
老皇帝的壽命比許皇後短,走之前都沒有為李木子留下半個弟弟妹妹。
李木子沒在關心黎王和邊筱然,就當從未有過這兩個人。
祁國變成了祁郡,李木子連名字都懶得改,大皇子成了祁郡的長官,但實際邊莫忘才是主事人。
邊筱然的兒子被李木子留了下來,連同旁系的兩個資質甚好的同族。李木子無論是在戰場,還是臨時回國小住之時,都将這三人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其實也不是,都是艾承軒在教導,李木子負責監管,畢竟她沒有那麽好的耐性。
到了李木子終于歡喜的覺得自己該死了的時候,這三人都已成為爺爺輩了,李木子又從孫輩中,選了一個資質最好,且心地仁慈的孩子,作為新任國君,将手中的權利漸漸交給他。
李木子并沒有阻攔自己的夫侍納妾,但艾承軒一生都是孤獨一人。李木子安心辭世後,艾承軒随後就在她的床頭咽氣了。相傳帝後恩愛一生,羨煞旁人。
值得一提的是,深受皇帝信任的霍雲大将軍一生未娶,不知碎了多少閨閣芳心。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故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