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光環。
墨者,為了達成既定的目标,可以不擇手段,這是因為,墨者的社會責任就在于運用人類的卑鄙手段來告誡人類的社會行為,使之得到改正。如果墨者的能力不足以滿足客體的心理假設,則可以使用欺騙的辦法,來營造光環。當墨者以兼愛的手段建立了積極向上的行為之後,欺騙将變的更加容易。根據先入為主的法則,人類判斷事物和同伴的标準,在于初始的了解,當初始的了解傳遞的是積極友好的信息時,人們總會先入為主的判斷一切與之有關的行為。當初始的了解傳遞的是消極卑鄙的信息時,人們也會先入為主的判斷一切與之有關的行為。墨者積極向上的博愛光環,掩飾了墨者的任何不良企圖與謊言,進而使得虛假的光環得以認可。作為升職加薪的對象,墨者可以在現有事實的基礎上虛造工作業績,誇大工作成就,請注意,必須以現有的事實為基礎,只有夾雜在真相之中的假象才難以認清。純粹的虛假欺騙,即缺乏可信度,又缺乏持續性,反而會影響墨者的長遠利益交換活動。
當人類受到消極的感情因素所影響時,對待社會行為的态度也會相應的消極起來,這消極的程度往往呈現倍增的趨勢,而不像積極的感情因素那樣,會産生小幅度的增長。這是因為,人類的感情信念決定了人類本能的拒絕消極,接受積極的精神狀态。這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社會行為則變的消極與怠慢,對于社會行為中的參與者則持否定和敵對的态度。
當墨者無法以交換的方式從客體手中取得相應的利益之時,或者客體認為墨者與其他交換的個體想比,不具備交換的資格之時,墨者需要積極的改變客體的感情因素,使交換的雙方同時或單方面的産生消極的感情因素,從而對利益的交換失去信任,進而達到墨者破壞原定的利益交換關系的目的,同時墨者應該積極的迎合客體的感情需要,當原定的利益交換關系失敗之後,客體往往會尋找相應的積極感情因素來彌補失敗的影響,這個時候,墨者需要積極的展示這種需要,從而使對方産生積極的感情因素,進而進行利益的交換。
在升職加薪過程中,交換的對象存在多樣性,即同一階層之中的多個個體具備相同或相近的資格,而交換的客體,領導卻只準備與其中之一進行交換。當客體認定墨者不具備此種資格而考慮其他個體之時,墨者需要果斷的采取行動,影響交換個體和客體的感情因素,從而使得交換行為失敗,進而從中獲利。在這裏,墨者可以采用裏間的方式,進行雙向的影響。墨者憑借兼愛所造成的先入為主的積極形象,使得謠言可以毫無阻力的得到信任和傳播,使得雙方産生消極的态度,懷疑彼此的誠信與可靠,從而造成了交換關系的失敗。這裏諸君或許要說,謠言作為毫無根據的所在,又怎麽可以輕易撼動彼此心中的地位呢。這裏要指出的是,首先,我們社會生活的構成主體是人,人的本質是卑鄙惡劣的,這也就是為什麽古語雲:“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人們熱衷于各種謠言,即便是缺乏證據支持的。同時,廣泛傳播的謠言最終會被當做大衆認可的證據,所謂衆口铄金,便是佐證。其次,墨者需要積極的發現傳播途徑中的漏洞和信息的不對稱,當交換的雙方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系之時,就會出現信息的不對稱,即準确的信息和評價,需要曲折的通過多方的傳遞而到達,這種情況之下,雙方對于彼此的意見不能得到對方的确認,同時存在多方的傳播,正是墨者可以進行影響的環節。
因此,交利是兼愛的延伸與目的,當墨者缺乏足夠的交換資格之時,就必須充分發揮兼愛的作用,積極的去影響交利的參與者,根據個案的不同營造積極或消極的感情因素。人是感情的動物,當這積極的感情超出人類日常所承受的時候,會因為感情的驅動而做出錯誤卻有利于墨者的決定,即完成了墨者交換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當這消極的态度超過了人類日常所承認的底線之時,就會因為感情的驅動做出不可彌補的錯誤決定,這正是墨者可以運用并影響交利過程的手段。
諸君大以身試之,如在日常生活中,當一方付出諸君不曾有過的關懷之後,諸君熱淚盈眶,一股想要回報的沖動自然而然的湧上心頭,就會付出高額的回報來報答這積極的感情因素。當一方做出令諸君咬牙切齒的惡行之後,諸君會恨不得殺之而後快,雖然不存在真實的殺人行為,卻也會做出重大的錯誤決定,如領導開除員工,即便事後後悔,卻也無法彌補錯誤。
作為墨者,一方面要積極的去影響各種感情因素,使得交利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沖動,以防止因為積極的或消極的感情因素所作出的錯誤決定,因為在利益的面前,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感情因素,都只會造成付出高于回報的錯誤決定,這是墨者需要努力避免的。
暗墨 為下第三 下篇
社會是以人為單位組成的共同群體,墨者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要實現自己強烈的成功欲望并且奪取利益,非兼愛不能成功,而兼愛,卻需要為下來進行打磨。
那什麽是為下呢,墨者為下,是千百年來不變的傳統,即使是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我們也不應該抛棄這個傳統。為下,指的是墨者不應該以精英階層的身份出現,不能居高臨下以施舍者的面目出現,不可以展示任何高于墨者所在群體的力量和智慧。即,墨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必須表現為謙卑的,弱小的,只能欣賞并贊揚他人的所作所為,給予他人感情的滿足,而不是通過展現自己強于他人的能力,造成他人的感情挫折。
墨者為什麽要為下呢?這需要從最基本的道理說起,我們都知道,子彈可以輕易的奪取人類的生命,卻無法擊中蒼蠅。這正是墨者為下的理論起點,墨者需要盡可能的融入到烏合大衆的海洋之中,以最為平凡的面孔出現,隐藏自己的能力與學識,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可能存在的來自烏合大衆與精英階層的各種絞殺與防備。人們只會對那些強大和權威的所在産生警惕和防備,而對于那些弱小可欺的所在卻保持同情和藐視。墨者需要這同情和藐視來隐藏自己強烈的成功欲望和奪取目的。
諸君聽到這裏,或許拍掌疾呼曰:“你這人說的我全部已經懂了,卻是扮豬吃老虎的老舊東西。這個不消你來多說,我自學得很好。”這裏,高某想請問諸君,這一個扮字,說明的又是什麽呢?
這一個扮字,說明的是那吃虎之人,本來就有那降服餓虎的本事與才能,不過是為了方便取勝,方才扮之,即便是他不扮,卻也能硬拼上數百回合,甚至還能取勝。高某在這裏,想請諸君扪心自問,諸君可有那硬拼的本事,可真真正正的也是一頭虎?
想必諸君雖然有許多才能,也能猛似狼豹,卻未必敢自稱一個虎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在精英階層的面前,恐怕只是一頭實實在在的豬,何必去扮,本來就是,那高某又為何在這裏鼓吹為下之道呢,我們且來看一個故事。
司馬懿與曹爽不和,兩人互相猜忌提放,正逢曹爽心腹李勝要去荊州上任,于是曹爽就委派李勝前去探聽虛實,司馬懿裝出病重癡癫的模樣,成功的騙過了李勝和曹爽。曹爽認為司馬懿将死不遠,放心大膽的為所欲為,甚至帶了所有的兄弟一起出城祭祖,不想司馬懿突然發動,掌控了局勢,曹爽不得已,只好投降,最終被司馬懿殺死。
諸君看完這個故事,卻會說:“這不正是那扮豬吃老虎,假癡不癫的例子嗎?”。諸君所言極是,這正是司馬懿扮豬吃老虎。高某用這個故事,有兩層意思,第一,那司馬懿本事如何,不用高某多說,諸君心中明了,怕也是只不下曹爽的老虎,他扮豬,卻是為了麻痹曹爽,并非自己沒有一搏之力。第二,諸君試想,那曹爽的仆人,每日裏只能端茶倒水,卻是實在的豬了,可否有吃掉曹爽的本事呢?答案很明顯,有!他每日恭恭敬敬,只要賺得曹爽信任,一杯毒酒就能要了曹爽性命,因此,扮豬吃虎雖是良策,卻非人人可能,即便是豬,卻也能吃得老虎,只要方法得當。
這個方法,在現實的社會中,就是我們所講述的新墨家思想。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為下往往可以用謙虛來進行贊揚,人們熱愛那些謙卑的形象,并且從不吝啬贊美的言語,雖然人們的社會行為從來沒有任何的謙卑。人們将謙卑當做具有豐富內涵的體現,當做好學者的獨特品質,當做成熟和理性的外在表現,甚至認為謙卑是泰然不動,穩健自信的淡然心态。墨者的兼愛,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喜愛,卻也能引起社會群體的警惕和防備,因此墨者需要為下來打磨這雙刃劍。
如今民智已開,人們在負責的社會生活中,往往會對突如其來的好處産生懷疑,這是由日漸複雜的社會現實和堕落的社會思想所造成的。人們對于墨者的兼愛,常常會産生這樣的疑慮:“我和你萍水相逢,不曾深交,你為何對我如此之好,難道是有什麽目的不成?”,這句話,想必諸君并不陌生,若将時間推前個三五十年,恐怕這種想法要讓諸君笑掉大牙,要知道在那些年代,人與人的兼愛,正如我們每日要吃飯生活一樣,是想當然的事情,可見如今人們愚蠢到何等地步,甚至連這最為基本的愛都要去懷疑,正是因為人們不習慣于這突然起來的兼愛,才會對墨者産生懷疑,才會說出:“事若反常即為妖。”這等話語來。因此,墨者需要為下來隐藏實力,消除社會群體的疑慮,因為人們只有确定對方沒有傷害自己的能力時,才會放心大膽的去接納對方所給予的一切,并且将對方的給予當做因為對自己的懼怕和尊敬而進行的供奉。
那麽對于墨者來說,當下的社會生活中是否存在為下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已經堕落不堪,到處都是堕落的思想,到處都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男男女女,到處都充滿了對金錢的崇拜,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環境,決定了信奉新墨家思想的新墨者的出現,決定了墨者為下的必要性。
請牢記墨者在當今社會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墨者從來都不是與人為善的教徒,墨者應當時刻牢記自己化身為魔,普渡衆生的社會責任,人類永遠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堕落和愚蠢,除非有人以同樣卑鄙的手段奪取了他們的所有,墨者正是要通過小人的方式,教育愚蠢的人類,使他們看到錯誤和愚蠢,從而走上改過自新的道路。
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之所以愚蠢,是因為從未停止過攀比,攀比是人類所進行的最為無聊,同時又是最為熱衷的社會行為,人們攀比一切可以攀比的東西。早在孩童時期,人們便開始了攀比,孩童之間攀比好玩的玩具,總是希望擁有比其他孩童更為新潮好玩的東西。在學生時期,人們攀比自己的成績,稍大的時候,開始攀比自己的男女朋友,在踏入社會之後,人們攀比自己的收入,自己的房産和汽車。男人互相攀比女人,女人互相攀比奢侈品。
攀比必将帶來妒忌,妒忌必将帶來仇恨,仇恨則造就了缺乏關愛和平等的社會。所缺少的,必定珍貴,所需求的,必定帶來機會。社會生活中,不論人們處在何種階層,都會遇到高于自己的所在,即人們不論是烏合大衆還是精英階層,都會承受優于自己的攀比所造成傷害。當人們遇到傷害之時,往往會退而求次的尋找感情的滿足,即通過與周圍不如自己的人們進行攀比,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當這個感情需要出現時,墨者必須抓住機會,通過展示自己的軟弱與無能,提供對方所需要的感情滿足來達到博取對方信任的目的,進而實現交利。而墨者所展示的軟弱與無能,必須以為下來進行持續的感情鞏固,因為人們在感情脆弱之時所得到的傾聽,通過與弱者比較所達成的感情滿足,往往會被下意識的認為是對方為了安撫自己失落的情緒而故意編造的假象,這個社會中,沒有傻瓜,人們在表達信任之後,往往進行反複的試探與長時期的觀察來進行對自己判斷的确認,因此,為下必須持久,而墨者更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是奪取,更不能因為不斷的滿足了他人的感情需要而憤怒和悲觀,即墨者不應該擁有任何的感情,更不能夠為了一時之快而進行與他人的攀比來滿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墨者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同時也追求最大化的感情滿足,而這感情滿足,必須是建立在墨者成功的奪取之上的,在奪取成功之前,墨者需要承受打擊和失落,并且不能因為這打擊和失落而産生任何的情緒變化。
墨者是以兼愛為手段,以利益為目的的社會實踐者和征服者,墨者必須警惕攀比,更需要明白攀比帶來的後果,墨者營造兼愛的氣氛,對他人施以感情的影響,進而實現悄無聲息或致命一擊的打擊和獲利,任何影響墨者對他人施以積極的感情影響的社會行為,都是愚蠢的。因此,墨者必須為下,降低自己的姿态,融入到烏合大衆的群體之中,隐藏自己的實力,從而使得墨者的奪取帶有強烈的突發性。墨者為下藏于九地之下,墨者交利動于九天之上,是每個墨者必須擁有的行為準則。
這裏需要諸君明白的是,墨者的為下,是針對所處的社會階層而言的,在實際生活中,為下并不代表墨者要以蠢材的形象出現,請牢記,一個強者和一個蠢材一樣會遭到社會群體的厭惡和拒絕,這是因為,人們總是以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所處群體的水平,人們往往自作聰明,因此拒絕與蠢材為伍,人們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無能,因此也拒絕和強者交往。墨者的利益追求決定了墨者既不能以強者的身份出現,更不能被人冠以蠢材的名號。墨者需要根據所處的社會階層的平均形象和實力而進行自我的改造和僞裝。當墨者處于烏合大衆之中時,需要比稍弱于烏合大衆,當墨者處于精英階層之中時,墨者則需要強于烏合大衆而弱于精英階層,并且時刻表現出自己缺乏取而代之的能力。
我們這裏所謂的能力,往往擁有多種組合,墨者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調整。當墨者的交利對象作為強勢的領導者時,他們往往只需要完全服從命令的手下,這個時候,墨者的為下必須出現在方方面面,即領導人的任何能力都要強于墨者。當墨者的交利對象以權謀家的身份出現的時候,往往他們只擁有權謀的才能,而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補充,墨者就必須表現出對權謀一竅不通,而擁有對方所需要的衆多能力中的一種。這是因為權謀家往往擅長通過權謀的手段來掌控所處的環境以及這個環境中的群體,他們自信只要使用權謀這唯一的手段,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往往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學習和養成,他們需要用權謀來控制擁有能力的群體為之服務。在他們眼中,人只有兩種,一為可用,二為無用,他們親近可用之人,遠離無用之人,因此墨者必須表現出相應的能力以得到他們的接納,但是即便墨者擁有他們所需要的任何能力,也只能使用其中之一,這是因為,絕對的權謀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是毫無作用的,當墨者擁有各項傑出的能力,就會引起權謀家的警惕而主動的保持距離,這是墨者需要避免的。
墨者的為下卻帶有一次使用的性質。新墨家思想的強大就在于信仰新墨家的墨者,永遠只會挑戰強者,奪取的對象也只能是強者。墨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決定了墨者不能依靠奪取烏合大衆的所有來實現自己的目标,社會利益的構成是以金字塔為結構的,金字塔頂層的精英階層占據了社會的絕大部分財産,墨者通過兼愛和為下所營造的光環和掩護,某種意義上只能允許墨者在選定的社會群體圈子中進行一次奪取,因為墨者的奪取和交利,以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标,以奪取他人所有為指導,從來就不是光明正大的,墨者必須不擇手段,必須沒有憐憫,必須不顧及情感,即墨者一旦有所行動,必定将颠覆自己營造的光輝和掩護,同時被冠以卑鄙無恥的名號。墨者奪取完成之後,就會暴露自己強大的實力和野心,就會遭到社會群體的集體絞殺,因此,墨者為下,具有一次性和脫離性,即墨者一擊成功之後,必須要遠離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同時尋找新的交利目标。
墨者的為下,是具有針對性的自我弱化手段,是打磨兼愛所引起的交利對象疑慮的磨刀石,更是墨者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必須手段。不為下,不能消除疑慮,不為下,不能為交利群體所接納,墨者的為下,不是單純的付出,請各位牢記,墨者沒有任何無緣無故的社會行為,墨者今日的付出和犧牲,所帶來的是交利對象終生難忘的痛苦和十倍百倍的回報。
暗墨 貴身第四 下篇
墨者的社會責任決定了墨者的社會行為必須是以利益的奪取為指導的,而天下沒有平白無故的好處,更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所有的利益,都必須通過等價或者不等價的交換來得到,在這交利的過程中,墨者的利益目标是基于最少付出之上的利益最大化。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墨者的利益交換的基本原則正是處于自身得利的考慮,因此,墨者需要貴身。那麽何為貴身呢,是否墨者的貴身與老子的貴身是一致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決定追随新墨家思想,那麽首先要明白的要務就是墨者是化身為魔的群體,是遭到唾棄的偉大先驅者,墨者最終必不能如同老子所提倡的那樣,身心修為皆有所獲。
墨者的貴身貴在利己,人天生平等,高貴而不可侵犯,個人的利益高于世上任何團體和個人的利益。當高某将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想必各位腦海中立時浮現的就是那句:“集體的利益高于個人的利益。”,然而從社會財富的結構來看,正是聚集在金字塔頂端的少數群體占據了社會中大部分的利益,那麽少數群體的利益是否能代表集體的利益呢,顯然不是的。那麽占據少部分社會利益的多數群體,是否向我們解釋了如今社會生活的基本且淺顯的道理呢?
這個道理就是:集體贏利就是少數人的虧損,集體虧損就是少數人的暴利,因此,墨者兼愛而為下,這決定了墨者必須在給定的社會規則之中進行一切社會行為,而并非自創規則,我們可以看到,游戲的贏家往往不是那些遵守游戲規則的群體,而是那些深刻理解并且完美運用規則的人,而新墨家正是用貴身利己四個字,揭示了社會游戲規則的奧義。
墨者貴身而利己不僅僅是對社會規則的深刻了解,更是墨者守身長生的必須覺悟,那麽為什麽貴身利己就可以使墨者立于不敗之地呢。
這裏需要我們回過頭來,思考我們在交利中所理解的規則。社會生活是由社會群體的利益交換進行維系的,我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圍繞着利益這個永恒的話題進行。新墨家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将利益赤裸裸做為社會行為基準的學派,因此,我們的周圍,永遠都存在試圖從我們的身上進行利益奪取的群體。
即墨者在進行交利的同時,也被其他群體作為交利的對象,進行着或明或暗的奪取,人類社會的兩大體系,烏合大衆和精英階層,都希望自己以較少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他們與墨者的區別在于,墨者是純粹的,毫無感情存在的利益奪去者,而他們,或多或少的都在被感情因素所影響并左右着。正如我們所說過的那樣,人類社會是利益的社會,即便存在感情因素的影響,他們驅逐利益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正因如此,墨者在奪取的同時也在被奪取着,墨者的交利行為,決定了墨者不可避免的遭到奪取,某種意義上來講,墨者的被奪取也可以被定義為墨者為利益的獲取而進行的付出。
貴身的目的,正是為了最小化墨者的利益損失,從而實現墨者交利的最大化。貴身的方法在于明利,那麽什麽是明利呢,對墨者而言,明利的指導思想在于察覺利益的變化和交換過程,即衡量我們的付出與得到。
這裏需要牢記的是,天下之人,人人自私利己,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講述的正是這樣的道理,墨者不能單純的以好壞來辨識我們身處的壞境,而是需要透過這表象來認清社會群體的本質。墨者需要牢記的是,社會群體中對墨者友善的群體,都是因為墨者可以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利益才友善的,社會群體中對墨者邪惡的群體,都是因為墨者拒絕或者無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利益才邪惡的。
墨者需要脫離自己的感情,冷靜的去分析一切社會現象,才能明白這社會群體的本質。墨者不必相信任何人,這是因為,世上萬物,皆有自己的價值,人之所以忠誠堅守,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本質如此,而是因為背叛的砝碼不足以讓他們動心,當相應的價值得到滿足之時,人們會毫不猶豫的抛棄自己所謂的原則和忠誠,背叛一切誓言。
墨者的明利,就在于認清社會群體的本質,明白社會群體中的所有個體,都是無法信任和依靠的,他們的忠誠和誓言,不過是利益變化和交換的籌碼。墨者唯有明利,才能貴身,永遠遠離背叛和出賣。
現實生活中,貴身往往是艱巨的思想歷程,這是因為,人類脆弱的精神系統,決定了人類不斷的在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群體中,尋找認知和感情的寄托。墨者首先是人類,然後才是墨者,因此往往無法承受墨者的社會責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從而更加迫切的需要認知和感情的寄托,這是危險而且愚蠢的表現,墨者不可以擁有任何外在的感情需要,墨者唯一的喜悅應該來自征服和奪取,并且這喜悅只能是內在的,不可分享的。
諸位在這裏或許能舉出父母愛人這樣的例子來反駁高某,但是諸位細細想來,父母依然是符合高某所闡述的社會規律的,父母之所以被稱為最後可以依賴的後盾,正是因為父母出賣各位的籌碼是這個世上最高的,這高額的籌碼往往是社會群體無法提供的,這并不代表父母不會出賣各位,而是更加深入的驗證了新墨家貴身的思想。
況且在現實生活中,被父母出賣的人們不在少數,大義滅親,正是不同籌碼的表現,當所謂的社會道德和責任感成為父母最為崇高的籌碼之時,那麽即便是子女也是完全可以進行出賣和背叛的。愛人,包括妻子,情人,男女朋友,紅顏知己等等,這可能是諸位除去父母之外最為信任的所在,然而不幸的是,她們,卻是諸位身邊最為不可靠之人,他們的價值底線,甚至不如街頭的乞丐,社會生活中任何因素都可以作為她們背叛的直接理由。這裏,或許并不需要高某多說,諸位自己恐怕也是深有感受。
墨者明利而貴身,并不僅僅局限于遠離背叛和出賣,更為重要的是及時的察覺誘惑和陷阱。墨者交利的指導思想在于以最少的付出獲得最為徹底,最大化的利益,這一指導思想雖然明确了新墨家的行為準則,但如果用之不慎,便容易陷入困境。因為社會生活中的群體,不是簡單的由蠢材所構成的,正如高某開篇所言,墨者在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被社會群體作為交利的對象而進行奪取,墨者需要使用各種手段來驚醒世人的愚蠢行為,同樣的社會群體也在使用各種手段來對墨者進行着奪取和迫害。
墨者明利而避危,需要牢記的是: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因為這兩種行為,都嚴重的違背了墨者的貴身,更是赤裸裸的誘惑與陷阱,是墨者需要避免的。如果有人說只需要我們一根汗毛就可以救濟天下,請我們奉獻出一根汗毛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驚醒與提防此人,如果今天只是需要一根汗毛,我們毫不猶豫的給了,那麽此人明天就會向我們要一根大腿,所謂得寸進尺,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同樣的,如果有人拿天下來送給我們,我們也是絕對不能要的,這是因為,世上的交換,雖然是不等價的,但是并不代表存在不勞而獲的現象,沒有付出就沒有得到,雖然這付出和得到的比例會存在極大的差距,但是絕對不會出現不勞而獲的好處。想必各位都曾在那池塘中網過魚蝦,須知那大網之中,總會有一兩塊肥肉,那魚蝦見到送上門的肥肉,毫不客氣的鑽入網中,被各位撈起,成了盤中餐。這是一樣的道理,所謂白得的好處,背後都有一張看不到的網,等着我們。
墨者需要拒絕誘惑,規避陷阱,現實的社會生活,卻往往複雜多樣,墨者身處社會生活中,或許會因為一時盲目,而無法分辨陷阱,又該如何呢。這裏,高某有一個很簡單的建議,可以奉送給各位作為指導思想。即墨者的所得,應該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謀劃得到的,而不是憑空而來的。任何意料外的收獲,都是陷阱,墨者應該視而不見,全心全意的完成既定的目标,墨者沒有無緣無故的社會行為,同樣,沒有無緣無故的社會收獲。
墨者的貴身不是一味的保全自身,實際上,墨者的社會責任決定了墨者最終必然不能貴身,墨者是化身為魔的存在,當墨者擔當起救贖的責任之時,就注定了墨者的最後結局,墨者注定是孤獨的,甚至最終走向滅亡的,然而在墨者完成自己肩負的偉大的社會責任之前,墨者需要貴身,以有用之身,做大有為之事。
本書寫作的一些初衷,希望大家看看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教科書,我講述的不是一段故事,我想給大家的,也不是一些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技巧。
看電影也好,看小說也好,有時候是覺得很爽,裏面的人都很厲害,可是如果換我們上,可以嗎,一萬個人裏有一個就很難得了。
我們不是那些無所不能的黑客,不是那些武藝高超的俠客,我們有的只是大衆這個稱號,賺點小錢,過過日子,最擅長的本事或許也僅僅是廚藝而已。
所以我一直希望給大家一些真的東西,這些東西,能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或者被壓得擡不起頭的時候,給大家一點自信,給大家一點反抗的力量。
這力量,叫做暗墨,偶爾看到了高先生的大作,覺得很是佩服,他指出的是一條不能見光的路,但很實用,不是嗎?
我們是大衆,卻不是綿羊,願意老老實實的做人,卻絕對不會任人魚肉。
我給大家的東西,不需要你是什麽特別的人,只要你肯把這本書看完,那麽這東西,你就完全有資格擁有。
騙術,千術體裁的書,我不是第一本,也不是最後一本,但我想問問大家,不覺得誇張嗎,那裏面的人,要麽是黑客,要麽武藝高強,要麽就浸淫各種奇術。
看起來很美,是這樣的,他們是高人,能一掌把一個壯漢打出三米開外,懂機關,懂秘術,懂一切我們不懂的神秘本事。
但我們要的,或者說我要的,不是這些,我偶爾能打倒一個跟我差不多的人,最多會放個木馬,在北京開車還常常迷路,我是個凡人,只會讀書。
所以我的書一定要真,一定要你讀過,就可以學到,學到之後肯定可以用到。
朋友也曾經告訴過我,如果不寫的那麽神秘,不YY,不把主角寫的無敵,那麽撲街吧。
我不想撲街,但也不想寫成那樣,這本書的主旨就是實用騙術,騙術和暗墨,是我要帶給大家的東西。
沒了那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