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出去公費旅游,哦不對, 出去打個仗回來, 又撈了許多好東西,秦煊挺高興, 當然最讓他高興的還是修路的事兒。
在朝廷決議不修路當日,下朝之後,他沒跟以往一般火燒屁股屁股似的趕着回府, 反而留在宮中磨磨唧唧地跟秦伯璋叨叨, 秦伯璋就覺得這小子今日不對勁啊, 就問他想做甚?
秦煊就先說了, 自己想從行宮修一條路直通帝都,他在行宮那邊不是有不少田地麽, 還種着葡萄西瓜櫻桃之類的水果, 去年規模太小, 今年規模也不算很大, 運不出來就算了。
反正他不在的時候,那些東西豐收了,小柱便學着他去年的樣子這裏送一點給外祖母嘗嘗,那裏再送一些給他三嫂品品, 京裏他想送的人送一圈過來,也沒剩多少了,明年規模肯定要擴充得更大, 送人送不完, 這運不出來他就虧了。
秦煊不在的時候小柱偶爾住在宮裏, 秦伯璋沒少得到小兒子孝敬的水果,這麽一想,便道修就修吧,這有什麽,只是修路時不可侵占百姓田地。
不侵占百姓田地那是肯定的,畢竟修路時他可以在原有的道路上修,原有的路除官道或附近村莊合資亦或者是有衣錦還鄉的人出資修建。
那行宮附近的就沒人敢出資什麽的了,大多是人走得多了才變成路,有些路兩旁不僅沒有農田附近的荒地也是無主的地。
秦煊說完這個還不願意走,秦伯璋就開始嫌他事兒多,不耐煩起來:“你有什麽事情趕緊說了。”這個老三從外面打仗一趟回來就變得磨磨唧唧。
他讓說秦煊就說了,他想把通向自己田地的路都修一修,那些地,當初有些是賞下來的,有些是他自己買的,反正都是一買一大片,前些年戰亂不斷,人口減少後,就多出來不少地,某些地方絕村都有。
這個時候變成無主的土地就比較多,無主地全都被官府收回等着重新售賣,秦煊買下來的都是跟官府買無主地,他知道生活不易,所以不會去搶買人家百姓的地,這些百姓好不容易過上安穩點的日子,就少去折騰他們吧,給他們休養生息才最是要緊。
秦伯璋聽了秦煊的話,那是又氣又無奈,甚至有點想敲他的頭:“就這麽點兒小事,值得你特地跟朕提?你愛修就修了。”
秦煊在心裏撇嘴,說得那叫一個豪爽,他可不敢相信口頭承諾,這會兒秦伯璋看他順眼用他順心,當然說什麽都是好好好,等今後他們對上,自己平時性格嚣張點、甚至殺了個把人都還沒什麽,他至多不過罵罵人品道德之類,但某些實質性錢權之類的東西可能就要置自己于死地了。
“那成吧,父皇您給兒臣批個聖旨,兒臣順便将從帝都至梧城的路修了。”
秦伯璋詫異地看向秦煊,似乎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朝廷今日早朝不是才否決了這條路,他還折騰什麽?他有那麽多銀子?
“你修那一條路?”秦伯璋心中以升起一絲警惕:“哪兒來那麽多銀子?”
“銀子沒有兒臣不會去掙麽,您瞧瞧那些大商賈,家財萬貫富可敵多的都有,反正兒臣今後也只是個閑散親王,當個有錢的,比當個混吃等死的,那可差得多了。”
秦伯璋聽他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話就笑了:“家財萬貫的商賈不少,可富可敵國的有幾個?你當人家生意是好做的?你都是幾代人積累下來才能有的財富!如果你想仗着親王的身份搜刮民脂民膏與民争利,那不如算了,朕不準!”
“父皇您這不是小瞧您兒子麽?您瞧瞧您上一次說兒臣沒經驗恐怕拿不下梧城,結果如何?”臉腫了吧?
秦伯璋聽到他這話一時間沒說話,秦煊便繼續道:“您要不放我去找點兒活兒幹,我成日就閑着,一閑着就想折騰謝家,您也不想看您兒子成日跟謝家鬥得跟烏眼雞一樣吧?”
“你這小子說話這般沒遮沒攔!”秦伯璋給他這話氣得實在想揍他,然後他就上手了,随手抄過旁邊鄭公公的拂塵就要抽他,秦煊急忙到處亂竄躲開,他邊躲着嘴上還沒閑下來:“父皇我都這麽大年紀了,都快要娶媳婦兒了,您還打,多丢人啊!”
“知道丢人了?你這渾小子,你過來!”
“我不過,過去不得挨打?”
父子倆追着在這禦書房裏到處亂竄,秦煊偶爾放放水給他打兩下,連打中兩三下後,秦伯璋可算稍微解氣了: “過來站好!說說你想如何掙這筆修路的費用?那花費可不少一筆小數目,真知道你那些田莊産出不錯,可修一條路的要用的銀子可不是賣賣糧食就能掙到的,也不知那豆腐鋪子能支撐得起。”
秦伯璋實在想不到秦煊還能靠什麽掙銀子,當初王淑琴留下來的那點銀子分給幾個兒子之後,恐怕都不夠他們塞牙縫,秦煊手上除了自己的賞賜,莊子田地的産出,便只有那豆腐坊。
“這您就不用擔心了,左右兒臣能想出辦法,您就等着瞧吧。”秦煊臉上笑得很自:“就是在此之前,您得支持支持兒臣,這修路其實不也是為您方便麽,您想想那路可是要途徑江南,江南那地界多好啊!您就不想去瞧瞧?而且這路修出來別人不會誇兒臣如何如何,只會誇您會養兒子。”
老三這話說得也對,若他下了聖旨,那便是他讓老三去修路,花費的也不是國庫裏的銀子,秦伯璋起先被氣着還沒想到這一茬,方才追着老三揍了一頓,跑了一圈出一身汗,心情還舒暢不少,原本被朝臣吵得煩躁不已的腦子也更加清醒了。
另外,秦煊口中,路過江南這一條同樣十分吸引他,江南他不是沒去過,可那時去的心情跟登基之後再去能一樣麽?
可秦伯璋方才才揍了人一頓,此時不好立刻答應。
秦煊還能看不出他已然意動?不就是要個臺階嘛,成,他遞一個。
“父皇若是不答應,兒臣今日就待在這兒不走了!”
“你個孽障!”
“您罵我我也不走。”他耍的賴也不止一個兩個了,債多了不愁,賴耍多了順手。
秦煊果真就賴在禦書房了,在他之後有不少大臣求見,鄭公公一律将他們勸回去了,鄭公公多麽鬼精的人啊,勸人時也不多說別的,就故作緊張地低聲給大些大人們提醒:“寧王殿下還在裏面兒跟陛下鬧呢,您今兒怕是見不着人了,大人還是先回吧。”
寧王殿下跟陛下鬧什麽?諸位大人帶着一腦門的疑惑回去,想着難不成寧王在梧城凱旋心大了?還想碰一碰北方游牧部族的事兒?這可不得了!有秦裕秦飛心腹得到消息趕忙跑去将這消息傳給兩人。
還有人猜得比較靠譜,以為寧王還要繼續給紅佤寨那邊修路的事情說情,可朝中已經讨論得出此時不宜修建那條路,第一個出來反對的還是寧王的親舅舅,難道寧王想跟外家對着幹?
有跟王清之關系比較好的大臣也趕忙去承恩公府給王清之帶消息。
秦裕秦飛還有王清之得到消息急忙趕進宮裏,最後也沒見着秦煊跟秦伯璋。
而王清之得到消息後卻沒動,他雖不知這外甥在鬧騰什麽,可本身不太相信秦煊會跟自己對着幹,朝中流言紛紛時,王清之則不驕不躁地等着。
将近傍晚的時候,寧王終于從禦書房出來了,出來時滿面笑容,看在那些覺得他今日纏着皇帝恐怕野心昭昭的人眼中,那就是小人得逞的嘴臉。
秦煊帶小柱回王府後,秦飛比較沉得住氣,可秦裕性子急按捺不住便第一個趕過去,沒想到他前腳剛到,後腳秦伯璋的聖旨就來了。
秦裕跟着聽了一耳朵,說是要讓老三修路,不是說不修了?他看秦煊一臉美滋滋的樣子,疑惑地想:這是在搞什麽?不過既然不是跟他搶北方游牧部族的事情就好。
秦裕好生恭喜了秦煊一番,明明是過來試探的,看到不是後,假惺惺地說許久不見三弟,想跟三弟喝一杯好好敘一敘,在秦煊這裏混了一頓晚飯就走了,說好的敘一敘,話沒說多少,肉吃得到是不少。
而秦煊接到聖旨這事不是什麽秘密,秦飛得到消息之後就不着急了,轉而也想起修路這事他們親舅舅第一個反對,然後他便立即前往承恩公府找王清之,話裏話外就是老三不懂事,讓舅舅別跟他計較,改明兒自己這個當二哥的就去說說老三。
王清之客客氣氣地接待了他,又客客氣氣地将人送走,第二日秦煊這才慢吞吞地來承恩公府。
他一進來,王清之便毫不客氣地将他拉進書房訓起外甥來:“你這臭小子昨日都在搞什麽名堂?外面說你野心大了想搶差事的有,說你跟親舅舅打擂臺的也有,做事之前也不知道跟我這舅舅通通氣!”
秦煊笑道:“我不就是知道舅舅不會相信那些流言才不提前跟您說的嘛。”他在王清之面前也不藏着掖着,喝了口茶便繼續道:“修路那主意是我在紅佤寨時撺掇着讓紅佤寨的人随我回帝都時提出來,
不提前跟舅舅說是因為我還有旁的打算,我打算自己出資修那條路,舅舅反對其實就是考慮到國庫的負擔,我不用國庫的銀子哪還能跟舅舅起什麽矛盾?外面瞎傳的人也是看不得咱們甥舅關系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