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桓睿不知道,他自己認為對寧王‘情根深種’的姐姐,其實在想,寧王莫不是想利用自己接近籠絡父親?
畢竟桓語認為自己身上沒有什麽是值得寧王惦記的地方。
從小年到除夕還有六七天時間,秦煊在帝都又無所事事起來,每日上朝,聽大臣們讨論國事,就當自己在聽現場版的新聞聯播。
有用是有用,就是有時候他們總愛讨論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今日彈劾某位大員的某某旁支做了什麽壞事,明日又談何某個小官收賄賂。
這要是真的還行,但大多都是在瞎說,有點事情就捕風捉影,可能也是新朝初立,權貴們還沒來得及抖起來。
接近新年,許多糟心的大事也不會在這時候放在朝堂上談論,言官們就閑了,但他們又不能閑着讓皇帝以為他們天天吃皇糧不幹正事。
就這六天裏,秦煊自己就被彈劾了六次,每天一次就跟簽到似的,可說來說去,都在說他不成體統,然後話音一轉,另一個官員就要誇起他兩位兄長。
秦煊又不是真傻子,哪能看不出來,這就是兩位兄長認為他又得到父皇寵愛,看他不順眼了。
剛被彈劾時,秦煊心裏還有點忐忑,後來被彈劾多了,他自己都感覺麻木,甚至特地給他們制造能彈劾的東西。
秦翰某天無意中說起冬日裏能吃的菜太少後,秦煊就刨了王府的草地在王府中建了個大棚,種蔬菜。
王府裏的下人們早前知道了寧王的喜好,一個個便想着法子在他面前露臉,以期得到寧王重用,後來便有下人想出冬日種菜這一辦法。
他們在寧王去修陵後,便在府中試種,等着寧王春節回來時,好在他面前獻寶,這也算歪打正着。
這下言官們高興了,除夕前一天一個言官又彈劾秦煊:“臣認為,寧王在王府中種菜實在有**份體統。”
秦伯璋聽到這話頭都疼,這段時間,彈劾秦煊,都是彈劾他種地,還能不能有點新鮮的了?
但秦伯璋只能耐着性子聽言官長篇大論引經據典地論證王爺該不該如何如何,應該如何如何。
秦煊今天心情不錯,秦伯璋問他有什麽解釋,他就正經地介紹起自己的菜棚子:“回父皇,我那王府裏的地閑着也是閑着,難道有些人府中種花便比我高貴?”
Advertisement
他說完這句斜眼看向那彈劾自己的言官,那言官脖子一縮,不敢回答,難道他還能說自己比皇子高貴?
秦煊看過一眼繼續道:“要說那菜棚子其實挺有用,先前王府中有那機靈的下人在閑置的房子裏做箱子栽種一些蔥蒜豆芽等物,兒臣便将那些東西都移栽到大棚種,那些本就是被人提前種的,一移栽到地上,接了地氣,沒幾日便能吃了,前日割了一茬讓下人拿到帝都集市上去賣,賣的價錢不便宜,但沒想到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便賣光了。”
他說完,那言官又有話說了:“王爺豈能行那商賈之事,這簡直……”
“本王玩玩兒怎麽了?玩玩兒也不行?我記着出去賣東西的下人回來說,他們出去賣東西的時候,王大人家的仆從搶到的最多呢,怎麽?王大人覺得本王府中種出來的菜不合你胃口?”
秦煊心情好的時候可以跟人好好說話,這會兒不樂意好好說話,就不講理了,別人能怎麽着?
“這……”那言官還确實不能怎麽着,因為他就是這賣到不少菜的王大人,他前日吃到那新鮮的蔬菜時還挺高興,這會兒要昧着良心說不好吃,還真說不出來。
秦煊遺憾道:“昨日收到的菜挺多,本想再讓家中仆從拿些出去賣,既然有人覺得不妥,那還是算了吧,本王留着自己吃。”b r
“不可不可,還請王爺今日多賣些才好。”秦煊話音剛落,有一急脾氣的武将急忙說道:“我家中母親都七十好幾了,一入冬就厭食,前日好不容易買到一些新鮮菜,多吃了一碗飯,今日還念着讓下人多買些回來呢。”
“正是正是。”另一人也急忙附和,這人平日頗重口腹之欲,好不容易在冬日裏有點新鮮好吃的菜,他可不想錯過。
尤其是那豆芽,往常竟沒人想到那東西還能做成一盤菜,用來煮湯那味道也極好。
秦伯璋也道:“有好東西怎不想着先給朕嘗嘗?”
“嘿,那不是怕您又說兒臣不務正業嘛,既然您有興趣,兒臣便給您送來,您再派幾個內侍去兒臣府中學學,回來也給您在勸農園做一個。”秦煊說完這話,一衆對冬日蔬菜有興趣的大臣蠢蠢欲動。
下朝後,秦伯璋還真派人去寧王府學習如何做大棚,如何發豆芽種蔬菜。
大臣們到是也想讓下人去學,但他們平時跟寧王沒交情,都不好意思開口。
後來有個人道:“羅将軍不是跟寧王殿下挺熟,要不讓他去?”
“對對對,先讓他去,再順便幫我們問問。”
然後羅峰便拖着張正則帶着‘全村’的希望,前往寧王府‘學藝’去也。
“真是稀客啊。”秦煊聽聞羅峰與張正則上門求見,便讓袁林帶人教宮裏來的人建大棚,他前往前院見羅峰兩人。
羅峰是個老實人,他覺得自己其實跟寧王沒有很深的交情,當初保護先皇後不立,寧王沒砍他就算很好了,沒想到寧王沒有遷怒他,他坐在原位搓着手不知道如何開口。
好在他把張正則一起拖來了,張正則是聰明人,他很早便看出寧王想要拉攏自己。
他之所以幫着寧王點明羅峰,勸羅峰主動在朝堂上提不立後之事,後來又推波助瀾,其實也是在向寧王表明自己的立場。
張正則在秦煊面前說話不太拘謹:“殿下想來也能猜到我跟羅兄冒昧前來是為何事,許多大臣都想修建一個大棚種些菜自家吃,尤其家中有老人家的,家中長輩入冬後胃口不好,作為兒子更是着急。”
羅峰忙道:“對對對,那些家夥,自己不好意思來,就知道推我出來。”羅峰很郁悶,那些個家夥,就知道欺負他這老實人,幸好正則兄夠義氣,願意跟他一起來。
“那正好,府中下人正在教宮中內侍建造大棚,待他們建好,本王派幾個人去你們府中給你們建就是,到時候讓你們府中的下人也跟着學學。”
私底下的寧王到是十分好說話,羅峰着實松了一口氣,他想了想又想問些什麽便被張正則扯了扯袖子,羅峰便不再說話,只跟在寧王身後往大棚所在處走去。
待宮中內侍學會後,秦煊便派人跟他們倆回府,路上羅峰苦惱地問道:“正則兄,你方才為何不讓我問寧王殿下?這咱們兩家是能做了,但其他人還眼巴巴等着呢。”
“你呀,說你憨你還真憨,王爺既然說派人去我們府中教,那自然不介意被人學了去,也是默許其他人跟着學,你告訴那些家夥,讓他們派人去你那兒跟着學便可。”
“寧王殿下那一句話默認了?”羅峰還是不明白。
張正則都無奈了:“你管殿下那一句話默認呢,反正你也聽不出來,殿下真答應了,你放心按我說的做便是。”
“也對,你們這些文臣,說話彎彎繞繞的,一句話能聽出十種八種的意思,那便聽你的吧。”羅峰還沒回到家便派自己随身的仆從快馬去其他人府中通知他們,趕緊去羅府學習大棚建造技術了,過時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