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太後不至于無故往她身上潑髒水,她與皇帝雖非親母子,卻有親如母子的情意,事關陛下龍體,太後應無可能捏造事實構陷于她。
衛绾驚訝之後,也極快地鎮定下來。
“太後發現了甚麽?”
太後冷冷瞪着衛绾,用嚴厲的聲音問道:“還欲狡辯?湯渣之中發現毒.藥殘渣,那藥膳是你一手烹制,其中只過了你們東宮之人的手,哀家縱然信你,可你也有失職不察之罪,罪及連坐,饒恕不得。”
衛绾道:“太醫确實囑咐過我,将午膳做成藥膳,但藥材都是他親自挑了交了方子給我的,懷珠去太醫院拿的藥,她是東宮老人了,這不可能出錯。”
“照你之意,是太醫院出了錯?”太後揚聲朝外說道,“傳懷珠和太醫院的人來。”
太醫院的人向來是照方抓藥,對各宮負責拿藥的人均很是熟悉,長久地打過交道,懷珠與太醫院那邊自然熟識。但懷珠随着壽安宮的人進殿之後,又等了片刻,等來太醫院負責與她拿藥的人,跪在了太後跟前。
太後又命人呈上物證,李太醫嗅了一口,道:“這确實有芙蓉毒,此毒極傷腎氣,要是長久服用,便能讓人卧床不起,醫術不精的人也找不出其中緣故。這毒流傳甚廣,洛陽城暗不見人的作坊夜市之中到處都能買到。”
聽罷太後悚然一驚,瞪着雙目道:“你頻繁出入宮闱,原來是到外頭去采買這種陰毒之物?”
衛绾也是大驚失色,“李太醫,我與你素無冤仇,你……”
李太醫面色鎮定凜然,衛绾驚愕地又回眸望向跪在自己身後的懷珠。
這一望之下,衛绾頓時眼眶發澀。
她不确定這其中出了甚麽差錯,但她直覺不是李太醫要害她。
在場之人,只有太醫院負責抓藥的藥童最為可疑,她又道:“太後明鑒,衛绾雖然人微言輕,但也蒙陛下擡愛,賜婚與太子殿下,衛绾自嫁入宮中來,除一心侍奉太子之外,便再也沒有別的念頭了!今日發生了這樁事,衛绾事先也是不知的,衛绾願以性命起誓,如我知道這藥膳之中被人偷下芙蓉毒,便教我立時……”
“衛绾。”薛夫人忽然開了口,制止了衛绾要說的話,“宮闱之地,豈容放肆,将那些不吉利的話都吞回去。”
從小到大,衛绾被衛織栽贓無數,潑過無數污水,她常常不知如何辯解,薛淑慎會裝聾作啞,将黑鍋扣在她和衛不疑頭上,父親也會對薛氏母女信任不疑。她反倒生了一身的反骨頭,也不屑于解釋雞零狗碎蒜皮事。她一直自诩為大度,不過是不屑同衛織争蠅頭小事,誰知到了今日她才真正發覺,自己根本連辯駁的能力都沒有。
Advertisement
東窗事發突然,但蓄謀之人算計由來已久,并很可能就在這堂上坐着。
她猜測,十有八.九是薛夫人在背後使的計,但她沒有證據,并且太後對薛夫人是完全地信任的,對她則是完全地看不順眼,視為肉中之刺,當然不會信任她所言。
但太後心頭卻掠過一朵疑雲,嘉懿跑到她跟前哭訴,陛下對她的寵愛大不如前,太後起先甚至動過一個石破天驚的念頭,疑心皇帝将目光放到了衛绾身上。但轉念一想,皇帝雖然貪戀美色,但從沒有荒唐到這種地步,何況他身體有所好轉以後,對衛绾與以往也沒有太大不同,如今再看衛绾的面貌,又覺得她與皇後的容貌并不相似了。這真是稀罕。
“你說,懷珠拿給你取藥的藥方,在你手中麽?”太後的鳳目微眯,朝那藥童盯了過去。
藥童瑟瑟發抖,忙稽首伏地,寬大的袍服底下仍然可見肩膀的戰栗,“小的、小的不知,是這位姐姐讓小的取藥,她每次拿了方子來,小的只顧着照方抓藥,別的一概都不知啊,太後明鑒!”
幾人互相推诿,太後冷笑道:“懷珠,你說。方子在你手中麽?”
懷珠則驚愕地說道:“太後娘娘,奴婢不過是東宮清掃塵障的婢女罷了,平素也管着一些人,幫殿下和太子妃拿藥,但這藥方,太子妃娘娘向來是讓她取了藥,便拿回來交到她手裏的,說是不能外洩,以免被用心之人利用!”
衛绾則是倏地一怔:“我幾時讓你拿回來的!”她腦中轟然一聲,原來懷珠竟是內鬼!
她太過信任殿下帶給她的安全感,卻一直沒有想到,他身邊也是可能被安插眼線的。殿下那般放心地出征,是因他一直以來都不知道?
太後叱道:“衛绾,你收着方子做甚麽?怕別人看穿你的好事?如實招來。”
“我沒有收。”衛绾半邊身子幾乎跪得僵硬了,她擡起頭朝薛夫人看了一眼,薛夫人微微凝眸,垂着粉面默然無語,她心冷如灰,咬唇,複又松開,“不管太後信或不信,我都是這麽一句。再請太後想想,衛绾雖不聰慧,可也不是蠢人,無端端為何要對陛下不利?這不是陷殿下于不孝,陷我父于不忠麽?再退一萬步來說,太後真的相信衛绾會如此堂而皇之地授人以柄,讓人通過一點藥渣便能查到我身上來?我知,我眼下沒有證據,說甚麽都是徒勞,太後未必肯信,但請太後将衛绾暫時羁押,我相信清者自清,太後和陛下,必定會還我一個公道。”
她将皇帝祭了出來,又見她言之鑿鑿,太後心頭再度浮上疑雲,但很快出于衛绾的厭憎,她将心頭的懷疑壓了下去,“好,就如你所言,哀家這便去問過皇帝。嘉懿,衛绾和這個賤婢便交給你審理,來人,将人押到戒堂去。将太醫院的藥童一并扣押起來。”
“太後?”衛绾驚訝地被人架住了雙臂,她掙脫那兩人的鉗制,蹙眉道,“太後是後宮之主,真要偏聽人言,對衛绾屈打成招麽?”
“放肆,哀家行事豈容你污蔑。”
太後大袖一揮,命人将衛绾與懷珠押解入戒堂。
跟着薛嘉懿起身,攙扶起太後。太後取了鳳頭杖,不疾不徐地随同親兵至戒堂。
衛绾對陰森森的戒堂已并不陌生,昏漆的黑房內,蠟燭被迅速地點燃了火,照出牆面上莊嚴的賢後挂畫。
她依舊莊嚴地靜篤地猶如俯瞰人間,俯瞰一群自尋煩惱的凡夫俗子,蒲團破舊,跪得雙膝發痛。
太後手拄鳳頭杖,對薛夫人道:“嘉懿,你來審。”
“諾。”
薛夫人領命,她走近前取了賢後挂畫下那一根戒鞭,雙手捧立,施禮,随即道:“太後已命人告知陛下,待陛下處理完政務後,或許便會有功夫理會一眼這樁事。衛绾,藥膳只過了你與太醫之手,藥方如今不翼而飛,你無法拿出,宮中不少人懷疑你暗中改了藥方,又從宮外買了別的藥材,淬煉成了芙蓉毒。阿绾,非我不信你,但東宮人人盡知,你精通醫術,擅于煉藥,而你身邊這個蠢笨不堪的婢女,卻是個愚驽不化的,對醫理自是一竅不通。”
宮中盤查嚴厲,常人很難将毒暗押入宮,但若只是購置一些尋常的藥材,以衛绾的身份,則完全可以避過。
衛绾想了想,道:“那麽薛夫人将守宮門的叫來與我對峙,看看我是否曾暗運芙蓉毒入宮。”東宮的人已不可信,說不準以薛夫人的手腕,她甚至是可以控制宮門守備的。
“嘉懿,不必給她好臉色,這女子骨頭硬,不吃點苦頭,會一直如此蠻橫下去。哀家已算是見識了!”太後從旁催促道,似乎是她逼着薛嘉懿濫用私刑。
薛夫人無奈之下,揚起了玉手,一鞭子抽在衛绾背上。
衛绾吃痛地悶哼了一聲,薛夫人看似柔弱,但手上的力氣卻足以讓男子都吃不消,衛绾咬緊了唇,“薛夫人,你真的不傳人來與我對峙,要屈打成招?”
她捱不住了,能延誤一時算是一時,她被召來壽安宮這麽久了,臨行前交代過月娘,如一個時辰她還不能回來,便讓她務必去廣明宮請示陛下。
這些時日皇帝頗為喜愛她的廚藝,她與皇帝之間不再有以往那麽深的隔閡,若是月娘開口,皇帝或許會管上一管的。但她想方設法地欲拖延時辰,薛夫人又豈會看不出,目光請示了太後之後,轉眼又是一鞭打落在衛绾背上。
她痛得臉色慘白,指甲已陷入了肉中,緊繃着身體,隐忍着不肯發出聲音。
這時忽聽外頭有人報話:“徐夫人到——”
太後心頭一驚,正要道“攔下”,徐夫人卻領着齊王與太醫一道闖入了戒堂。
“徐夫人,哀家審問疑犯,你也要來聽審麽?”
那戒鞭上似乎勾刺,衛绾淺薄的衫子後,幾已滲出了血痕。齊王一見三嫂受了如此欺辱,對薛夫人再無好臉色,怒目而視,仿佛恨不得一腳踹中薛夫人的胸窩。
衛绾臉色慘白,唇瓣發抖,幾乎已跪立不住,搖搖欲墜。
徐夫人忙朝太醫使眼色,張太醫上前去,替衛绾搭住了脈搏。
太後與薛夫人俱是一驚,薛夫人撤了戒鞭,道:“徐夫人,你這是為何?”
徐夫人道:“我那幾日與阿绾常在廣明宮為陛下侍疾,與她多少有些往來。怕有些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太後的心頭劇烈地跳動起來,朝跪在地上年高德劭、頗具威望的太醫瞧了過去,張太醫聽完脈,俯身道:“太後息怒,太子妃玉體違和,乃是受孕所致,已有近三月了。”
“這……”太後怔住,與薛夫人對視了一眼。
徐夫人道:“張太醫,太後跟前你可不能扯謊。”
張太醫忙急急地磕了幾個頭,“老臣絕無謊言!太後,太子妃娘娘胎象不穩,正需靜養,切不可受此戒鞭之刑。老臣對芙蓉毒之事亦有所耳聞,以為事有蹊跷,即便真是太子妃意圖不軌,也懇請陛下親自來定奪!”
他這是在指責太後與薛夫人無憑無據,越俎代庖懲治太子妃。
薛夫人自己的位分,确實不夠處置衛绾,是以她才說動太後,太後對她深信不疑,自然全力支持。薛夫人唯恐夜長夢多,不如今日處置了衛绾,料得日後死無對證,皇帝不喜太子,她手頭又有藥渣、太醫院幾名太醫作證,這事必能揭過去。至于皇帝的寵愛,她早已不再需要,待楚王回宮之後,便立即逼宮,謀朝篡位,讓太子也措手不及。但她千算萬算,竟沒算到衛绾已懷有身孕!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衛绾腹中有了太子骨肉,太後是絕不會再縱容她的。
齊王扶着母妃手臂,冷冷瞪着薛夫人道:“聽明白了麽?我皇嫂腹有骨肉,你沒有證據,便敢對她濫用私刑,是何居心?”
“我不知……”薛夫人茫然望向了太後。
太後一時也心亂如麻,她雖疼愛薛嘉懿,信任她,偏幫她,但正如太後對太子的态度一般,她雖然有些不喜,但畢竟這也是皇室骨肉,她自然是看重的。
衛绾仰倒了下來,杏目緊閉。
張太醫大驚,托起衛绾身子,大聲道:“請太後高擡貴手,太子妃娘娘已不堪受刑,暈厥過去了!”
太後把心一橫,認定畢竟皇嗣為重,閉目道:“速将人送回東宮,懷珠扣押仍舊受審。”
“諾。”
徐夫人帶來的人迅速地抱起了衛绾,一行人倉皇地将衛绾送回了寝宮。
去時人好端端的,回來時衛绾的背後便多了幾道長長的利刃劃痕,磨出了大片血痕。常百草驚愕之下,紅了眼睛,忙将衛绾扶入寝宮留太醫診治。
因男女有別,齊王只能焦急地立在門口,不時地張望着宮殿裏頭動靜。
張太醫留了藥方和藥膏,便匆匆退去,他去時已滿頭大汗,兩袖戰戰,用衣袖擦幹汗珠之後,身影迅速地消失在了廊檐盡頭。
随後徐夫人走出了寝宮,齊王忙迎了上來,少年瞳孔之中的怒火仍舊有丈許高,“母妃,我這便寫信告知皇兄。”
大魏與匈奴交戰,不過兩月而已,太子自趕赴并州之後,與李翦戰線一長一短,左右雙管齊下,連獲大捷,太子手底下的五千人馬,竟生生打出了五萬人之勢。在兵臨朔方城池時,匈奴人眼見太子玄甲黑騎,面如土色,高挂免戰牌,如今雙方僵持不下,若繼續對峙下去,匈奴遲早良絕。可以說大魏已然勝券在握,皇帝甚至都不需再為戰局挂心。齊王便想道,不如就此讓三哥先回來,宮中這頭猛虎,可未必不如匈奴的馬蹄厲害。
但徐夫人卻面如銀霜,聞言,重重将齊王打了一記耳光,齊王吃痛,捂着高高腫脹起的右臉,愕然道:“母妃?”
“此事必須嚴密,誰也不得說!”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我說這是虐夏夏的開始,你們會打我嘛~
明天夏夏和绾绾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