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1915(2)
國搶來的和氏璧。玉玺上刻着八個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塊玉玺後來在元順帝被朱元璋趕走之時,被帶到大漠去了。新登基的皇帝,只能自己去找玉琢磨。
為了琢磨出一塊好玉玺,大典籌備處将京津一帶所有玉器行的人,全都找了來:誰家有好玉,拿出來拿出來,有好玉你這時候不拿,還要等什麽時候?大家就把家藏的寶貨,全部拿了出來。這裏堆的都是中國最好的玉,從最好的玉裏邊再挑一塊最最好的。挑出來之後,打開,準備做玉玺。
一打開這塊玉,所有的人臉色全都變了。
有種說法稱,這塊被打開的玉裏邊,有一行清晰的字。
但這行字寫的是什麽,卻無人知道,因為這塊玉馬上就被玉器行的人搗碎了。
這塊玉不合标準,再換一塊吧。當時玉器行的人這樣宣稱。
換一塊就換一塊,反正好玉有的是。
再打開一塊玉一看,玉器行的人撂挑子不幹了。
為什麽呢?
玉器行的人解釋說:第二塊也不合規格,不能用。
不合規格怕什麽,那就再換第三塊嘛。玉器行的人為什麽非要撂挑子呢?
這是因為,玉器行的人解釋說:玉器這東西,至柔至珍,不可以有第二次選擇,必須要看好了,打開來保證合丁合卯。比如以前慈禧老太後要做一件玉別子,随便拿塊玉來,打開一看,嘿,質地、大小正合适。
玉不可換,換之不吉。
但你說不吉也沒用,這個時候,北京城裏的孩子們,都在蹦蹦跳跳,唱着同一首歌。歌曰:
帝國數萬年,一脈延,文明莫與肩。縱橫數萬裏,膏腴地,獨享天然利。國是世界最古國,民是亞洲大國民。懿欤大國民,休哉!
惟我大國民,今逢聖德主,琳琅十倍增聲價。吾将騎獅越昆侖,駕鶴飛步太平洋。誰與我,仗劍揮刀,懿欤大國民,誰與我,鼓吹慶升平。
伴随着這稚嫩的歌聲,中國歷史的巨輪,發出了吱裏嘎啦的刺耳之聲,掉頭駛入了黑暗的小胡同。
洪憲帝制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