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2)
上有篇文章,署名赫赫然竟是碧城二字,秋女俠大怒,遂提劍奔赴天津,要将這個盜名之人找出,少不得捅他一刀兩劍。
這也不是秋女俠使性,蓋因此前多有怪事發生,經常有人拿着署名碧城的詩文,來找秋瑾,而這些詩文卻絕非秋瑾所書。明擺着,這是有人見秋女俠名成天下,遂盜其名而用之。如這種事情多了,讓秋女俠如何不上火?
秋女俠到了天津,竟找到了大公報英斂之家。秋女俠查得明明白白,那個冒用她的名字的假碧城,就住在這裏。
叩門,遞名刺。
早有仆役引秋女俠而入,進室便聞到清雅之香,一個絕色女子,正坐在書桌前,目瞪口呆地望着秋瑾。
不怪那女子吃驚,當時秋瑾的打扮,是一襲洋裝,梳着發髻,雙目炯炯,風度翩翩,竟是一個美少年的裝束。以秋女俠之英氣,扮作男裝,任何女人見了都會心旌動搖,自然事爾。
那絕色女子吃驚,秋瑾卻更是吃驚,她怎麽也想不到,盜她名者,竟然是一個絕色美女。
兩人相互問答,秋女俠才知這個絕色女子,真名實姓叫呂碧城,所以她寫詩撰文,理所當然要署自己的名字,并非是盜秋女俠之名而用。
弄差了,原來是個大烏龍。
這個誤會,讓秋女俠與才女呂碧城有緣相見,竟然是相見恨晚。兩人胸中的才學智識,相差無幾,都是談吐不凡,立意高遠,而且對社會的認知觀點,也幾乎完全一致。
此後秋女俠在呂碧城處盤桓了多日,時人稱二人為女子雙傑。
然後秋女俠離開天津,繼續行走江湖,卻又邂逅了一個女中豪傑。
說起這個女子來,卻是比之于才女呂碧城更為傳奇。此女乃湘湖人氏,姓唐,名唐群英,是清時名臣曾國藩弟弟曾傳綱的媳婦,生有一個女兒。奈何時運無常,獨生女兒與丈夫先後去世,唐群英形只影單,內心中的寂寞無以排遣。于是沖出家門,行走江湖,于行俠仗義中獲取心靈的慰藉。
唐群英與秋女俠相遇,演繹出一段精彩的巾帼佳話,兩人聯袂東渡日本,一同加入了同盟會,後來秋女俠一怒拔刀,反出同盟會,歸國赴義。而唐群英卻因為戰功獲得了同盟會頒發的二等嘉禾章。
民國年間,呂碧城被袁世凱聘為機要秘書,而唐群英卻成為了女子運動領袖。在她的領導下,先後發起了三次女子獨立運動。
頭一次,是唐群英率娘子軍砸了孫文的南京總統府,門窗俱被砸爛,孫文望風而走,總統府的警衛被打得鼻青臉腫。
Advertisement
此番唐群英率娘子軍奔赴北京,原本是要找袁世凱開鬧,恰好宋教仁主持召開國民黨成立大會,于是唐群英跑來參加,聽宋教仁的施政綱領之中,并未賦予女性以獨立的權力,而且明确禁止女性加入國民黨,這讓唐群英如何能夠忍受?便當場發作起來,沖上講臺,掄起手臂,啪的一聲,抽了宋教仁一個大嘴巴。
眼見得娘子軍大鬧國民黨,黨員林森自以為自己臉熟,跑上臺來勸架,可唐群英又如何會把他放在眼裏?大巴掌不客氣地只管招呼,打得林森滿臉是淚,倉皇躲避。
【10.激進的老婆】
被唐女俠打過耳光之後,宋教仁揉揉臉頰,興高采烈地踏上了競選之路。而孫文則率一衆俊男美女,乘坐着慈禧老太後的那輛豪華火車上路了。
在孫文先生的随從之中,有一位澳大利亞洋鬼子端納,他記述說,孫文先生的這列火車中,充滿了暧昧的情趣,天鵝絨帷幕之後,不時響起女人的呻吟聲,時而有一只纖麗的手掌從幕後伸出,抓撓着地毯……但端納先生的這段記載,是孤證,缺乏旁證,本書拒絕采用。
此後宋教仁奔赴武昌,谒見黎元洪。
這時候的黎肥仔,剛剛平滅了同盟會人策動的南湖馬隊暴動,正在追殺同盟會派來的最終幕後人物。宋教仁來了,這個追殺就不好意思再進行下去了。
宋教仁誠懇地邀請黎元洪支持國民黨,因為目前的國民黨,已經成為第一大黨,有着充足的實力,通過競選之路接掌政權。
黎肥仔搖頭再搖頭,支持國民黨這事暫時先撂下,但他确曾賣了國民黨一個面子,不再追殺策動武昌暴亂的幕後人物了。
于是這個幕後人逃離了險境,如飛也似的逃回了上海法租界的家裏。
這個幕後人物,便是應夔丞。
推究應夔丞其人的革命生涯,也極是誇張,他是二次革命的極力倡導者,是革命黨中的激進派。在這個派別中,最激進不過的就是戴天仇。
戴天仇時年不過23歲,正是最激進的年齡,早在唐紹儀內閣借款之時,他就寫了篇轟動一時的文章:
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此四人者中華民國國民之公敵也。欲救中華民國之亡,非殺此四人不可。殺四人而救全國之人,仁也……
一連串的殺殺殺,結果被租界的偵探把他捉到監獄裏,理由是鼓動殺人。當時他的妻子去探監,戴天仇充滿歉意地說:對不起,連累了你。可是妻子卻回答說:你是報紙的主筆,沒聽人說過嗎?沒蹲過監獄的主筆,不是好主筆。
連妻子都對丈夫的殺戮思想持如此态度,可知當時激烈派之狂熱。
就在這種狂熱情緒感染之下,又因為收了張振武妻子魯氏的錢,答應替魯氏摘下黎元洪的腦殼,于是革命家應夔丞率所部長江會黨,潛入武昌,與南湖馬隊共同起事,那一夜黎元洪大開殺戒,與暴動的馬隊于起義門激戰長達三個小時,在血戰中的就有這位應夔丞。
能夠從肥仔黎元洪的誅殺令中逃得性命,應夔丞實屬不凡之輩,也堪稱百戰不死之士了。
從武昌逃得性命之後,應夔丞得知宋教仁組建的國民黨,不許江湖會黨入內,登時大怒。因為宋教仁這一手,對提着腦殼參加革命的江湖兄弟們來說,未免太不公平了。
于是應夔丞着手聯絡青幫、紅幫、公口等三幫江湖兄弟,要重建共進會。他說:同盟會自合并為國民黨之後,即将從前分子之青紅幫等置之腦後,前清時共圖革命,今國民黨只顧自己做官,且反對青紅幫,故設會保護他們,使有法律保護。
宋教仁不該救了應夔丞,為自己的命運引出了煞星。而在北京,兩個神秘的人物奔赴上海,攪入到了國民黨的政争之中,并引出了歷史上一位極為重要的神秘女性:葉蓁。
葉蓁?這個女人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