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1)
01.荒山紅粉佳人來
王和順找到孫文,就挨了一頓訓斥……池享吉寫詩給他,并說他遭到了友人的責難……但這個友人是誰,又憑什麽責怪王和順,池享吉卻是守口如瓶,一個字也不吐露。
不透露的原因是太危險,河內這裏密探成群,孫文這邊剛剛派人說服了廣西邊防統領總教官易世龍、龍州廳幕友陳曉峰共同革命,第二天這兩人的腦袋就被清廷懸挂到了旗杆上。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憑祥的土司李佑卿手下有游勇數百人,願意追随孫文,于是孫文就打發征塵滿面的王和順快點去李佑卿那裏,指揮作戰。王和順興沖沖地去了,卻也奇怪,李佑卿及部下游勇瞧王和順硬是不順眼,把王和順攆了回來。
孫文詫異,又改派黃明堂去,李佑卿對黃明堂卻莫名其妙的一見如故,甘受節制。于是黃明堂迅速升官——中華國民軍鎮南關都督!
黃都督與李佑卿氣勢洶洶地統領游勇八十人,四十條槍——兩個人合用一條槍,一口氣攻下了鎮南、鎮中及鎮北三個炮臺。三個炮臺的守兵總計百人,平均每個炮臺三十人左右,兵力分散,慘遭各個擊破。
守備叫黃瑞興,被俘虜。
大家要求他立即反正,參加革命,黃瑞興斷然拒絕。
拒絕就拒絕吧,缺了你黃瑞興,大家一樣玩,于是發放路費給黃瑞興,讓他回了家。
随後孫文率大隊人馬火速趕到了。
這是孫文首次親臨前線——由于此次前線就在邊境上,易逃易躲,所以這一次孫文是一定要親臨的,錯過這個機會,以後就不好說了。
與孫文同時抵達戰場第一線的有:同盟會黃興、胡漢民、胡毅生、盧仲琳、張翼樞,黑龍會的日本人池享吉,共濟會的法國人狄氏——能在鎮南關這種小地方搞出一場世界革命來,孫文此舉,委實是駭人聽聞。
發現大炮!
發現大炮是正常的,但孫文卻興奮起來,他讓所有人都站一邊看着,由他親自動手,和那位法國軍官擺弄起這門大炮來。
這門大炮,比較原始,是和炮臺修築在一起的,按理說如果孫文發炮的話,炮彈應該打到越南去才對——把邊境炮臺上的炮口對準自己的國內,哪個傻子會這樣幹?
Advertisement
可是事情偏偏就這麽奇怪,硬是有人說孫文一炮打到了清軍大營,炸得清兵哭爹喊娘。
說這話的,是一個砍柴的赤腳女人,卻是面容姣美,眉目傳情,兩只腳也是白白嫩嫩,好像她生平首次赤腳出門……此時革命黨大集于鎮南關,開槍開炮喊打喊殺,四鄉五裏的老百姓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偏偏這個怪女人卻背着一只花哨的小竹籠,低着頭把柴砍過來,不知不覺就砍進了革命黨的大營,砍到了孫文面前。
然後那女人突然擡頭:請問是孫逸仙博士嗎?
孫文大喜,的确有許多洋人稱呼他為孫逸仙醫生,但由于在英語中醫生和博士是同一個詞,所以同盟會的粉絲們為了宣傳上的需要,就故意翻譯成孫逸仙博士,在這荒山野嶺突然遇到知音,可想而知孫文是多麽的興奮。
有人托付我送封信給先生。那奇怪的女人說道。
02.江湖夜雨鴻雁傳
見到那神秘女人遞過來的書信,孫文不禁愕然:如何會是他?
他是誰?
說起來寫信與孫文這人,實在是赫赫有名。
早在甲午年間,中越邊境的綠林道上,可以說是三點會的地盤,雖然這個江湖堂口只不過二十多人,但人人高來高去,飛檐走壁,徒手山川,來無影去無蹤,有香味的東西就吃,見美貌女人就睡,端的是威名赫赫,天下皆知。
後來朝廷吏部有一小官唐景崧,親往三點會,面谒會首陸亞宋,曉以國難大義,陸亞宋欣然相從,從此三點會消失于綠林道上,跟着唐景崧去臺灣做中國首任大總統,大戰日本兵。未幾,臺灣失守,三點會再現江湖,仍然是活躍在廣西一帶的老地盤上。只不過此時兄弟們人皆衣黑,雙排密字紐扣,兩支王八盒子,仍然是像以前那樣無影飛天,殺戮無常,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每日裏端的快活。
這時候的廣西邊防督辦,名叫蘇元春——早年袁世凱的小站兵馬中,最缺心眼的張勳就在蘇元春手下吃飯——蘇元春派了人去三點會找陸亞宋,建議小陸受招安,日後也好一刀一槍,求個封妻蔭子。陸亞宋大喜,立即率三點會衆兄弟飛檐走壁,于午夜半更跑到蘇元春的床邊接受招安,并改名陸榮廷,耐心等待着封妻蔭子的那一天。
這陸榮廷是難得一見的軍事将才,自從受了招安以後,官職一路飙升,先是一個小小的幫帶,然後是統帶,等這邊孫文興沖沖趕來革命的時候,陸榮廷已經官拜巡防統領了。
現在孫文攻占的地盤,恰恰是陸榮廷負責的地方,所以陸榮廷有書信寫來:
……榮廷現雖食清朝俸祿,但以前亦曾統率游勇,專與清兵為敵,此公等所知者。榮廷前以時運不佳,不得已暫時屈身異族,以俟機會。區區此心,尚祈諒之!榮廷初疑公等此次起事,近于輕舉妄動,及觀今晨炮火之猛烈,乃知有一代豪傑孫逸仙先生為公等畫籌,無任欽佩。
瞧瞧,那炮彈果然是打到了陸榮廷的軍營裏,這可是板上釘釘的證據!
只不過,這封信似乎是寫給黃明堂或是土司李佑卿的,但孫文非要看,誰敢不讓老大看?
繼續讀信:
……榮廷現有衆六百餘人,随時可以投入麾下,以供驅使。徜荷錄用,即請給一确證,俾得知所去就。若至明日,則有清軍五百自憑祥開來,後日更有清軍二千自龍州開來。事急萬分,祈自為重。
陸榮廷這封信,也太離奇了。
他居然想到讓孫文替從他那邊投降過來的士兵開個證明,這種證明怎麽開?難道還寫成:茲有士兵兩人,胳膊腿完好,攜槍一支,來我部參加革命,特通報你部知曉為盼是荷……這未免也太能扯淡了吧?
而且他還說有清兵大隊人馬行将趕到,這又是真是假?
讀完了這封信,孫文站起來,吩咐黃明堂和李佑卿:無論如何也要堅守鎮南關炮臺,至少要守住五天。
而孫文自己,則返回河內,看能不能弄到點錢,好給義軍發饷。
03.為什麽會受刺激
這一次革命黨真的要發財了。
法國銀行家來到了河內,是不是共濟會派來的,不清楚,但出手闊綽,數目大得足以把人吓死。
兩千萬元!
當然不是白給,這個叫代募革命軍債。
說到募集革命軍債,孫大炮曾經有一個天才的妙點子,他印制了大量的面值一千元的債券,但售出時只售二百五十元,并承諾說一旦共和革命成功,債券的持有人将獲得面值的本息,但這個二百五的計劃好像不是那麽成功,一旦屁股後面跟上一堆讨債的,新的債券發售就變得困難起來。
據統計,孫文這位漂泊無定的革命家,花費了十六年的十年,親自募得數十萬元的資金——而康有為一年就弄到手上百萬,梁啓超幾日間就撈了二十多萬,比較起來,孫文弄錢的本事确實是差了一點。
這次有法國的大銀行家趕來幫忙,情況應該好轉了吧?
可還是不行,這個法國佬要求孫文先拿下龍州,那麽他願意以個人的名義代付五萬元,倘若能夠連南寧一并拿下,他還可以再加五萬。
可是沒錢,革命軍潰散不過是三兩天的事兒,還說什麽拿下龍州、南寧?
可這不關法國佬的事兒。
這次革命軍債的募集,就這麽算了。
一個子也沒有拿到,怎麽辦呢?
問問黃明堂他們那邊怎麽樣了!
一片哭聲!
倒是傷亡不大,只是黃明堂受了太深的刺激。
清兵确如陸榮廷所說,從憑祥來了五百,從龍州又來了兩千。這是陸榮廷在信上告訴大家的,他沒有撒謊,所以這件事對大家沒什麽刺激。
刺激大家的是陸榮廷,這家夥,他和他的兵瘋了一樣直撲過來,一個個命都不要了,好像跟革命黨有八百輩子的血仇一樣,打得革命黨目瞪口呆,東逃西竄。老陸這麽搞是什麽意思呢?
大家理解不了,所以深受刺激。
再打聽,終于弄清楚了。
原來,陸榮廷這夥人對革命黨如此兇狠,是因為他們想過來,想參加革命。
既然想過來,那為什麽還要打得這麽狠呢?
因為他們想讓孫文看清楚他們的身價。
現在革命黨知道這幫家夥确實值錢了。
陸榮廷部一共有四千人,他們派出了談判代表,來到河內甘必達街六十一號,面谒孫先生,要求談判。
孫文親切接見了陸榮廷方面的談判代表。并求:如果能夠拿下龍州,每名投誠士兵可拿到一百元的獎勵。如果沒有戰功的話,那麽每人最多不過十元錢。
對方卻嫌每個人十元錢太少,繼續讨價還價,最終雙方約定,陸榮廷那邊每過來一名士兵,孫文必須要支付三十元的獎勵……但等到雙方在合約上簽字的時候,孫文猛地醒過神來了:
陸榮廷手下的士兵,足足有四千人,現在這幫兄弟都想過來拿錢,每人按三十元計,就是十二萬元!
當時孫文就火了,他要是有這十二萬,連紫禁城都買下來了。十二萬元的巨款就買四千人過來點個卯,說不定點完卯這幫家夥又逃回去了……
不談了,不談了!
你們愛革命就革命,不革命就革你們的命,這有什麽好談的?
04.不要再玩我了
談判破裂,陸榮廷部的愛國士兵們報國無門,很是生氣,就使足了勁欺負黃明堂,打得老黃立腳不住,到處亂跑。
黃明堂生氣了,撤入越南境內,你有本事追過來?追過來咱們一塊革命!
怕引起國際糾紛,陸榮廷站在邊境線上咬牙切齒,硬是不敢追過來。
然後衆家兄弟在越南休整了足足三個月,又出發了。
都知道老陸太厲害,不敢招惹了,現在大家跟着王和順走,十萬大山裏還躲着王和順的幾百名可憐兄弟呢,等機會和黃明堂合兵一處,足可大幹一場。
說跟着王和順走也不對,這次帶隊的,是黃興。
黃興終于出馬了。
現在籌款的任務主要由汪精衛負責,這小夥子生得唇紅齒白,玉樹臨風,有中華第一美男子之稱,由這小帥哥出面忽悠錢,效果明顯強于孫文本人,但與康有為、梁啓超那倆撈錢天才相比,仍然是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但不管怎麽說,兄弟們這一次的确是鳥槍換炮了,雖然人數只有兩百人,盒子炮卻有一百二十多支,子彈更是充足。所以革命黨理直氣壯,公開打出青天白日旗,唱着革命歌曲,邁着大步向東興小鎮挺進。
這個東興,就是首次懸挂青天白日旗的那個地方,該駐地的清兵因為“克複”有功,受到了朝廷通令嘉獎,目前軍隊幹部都在全國勞模巡回報告講演會的途中,東興駐地只有幾名炊事班的夥計在喂豬。見這麽一支奇形怪狀的隊伍殺氣騰騰而來,炊事班衆夥夫大駭,每人抱一口豬逃走了。
拿下東興,二次懸挂青天白日旗。
然後向小峰進發,遇清軍楊姓管帶統兵阻路,雙方交戰,清軍大潰。
繼續前進,楊管帶又來了,再激戰,楊管帶複潰。
仍然前進,就聽前方槍聲激烈,打成一團,革命軍急忙上前,卻發現那楊管帶正與郭人漳的部隊交戰正酣。
這是怎麽一回事?莫非那郭人渣良心發現,迷途知返,也參加革命了?
派人一打聽,壓根不是那麽一回事。原來郭人漳那厮是又跑來鎮壓革命,路上正遇到被革命軍打糊塗了的楊管帶,這時候楊管帶已經昏了頭,見到活動物體就打,郭人漳正與楊管帶親切招手,當場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郭人漳這厮卻是個怪脾氣,見楊管帶竟敢打他,當即不客氣,驅兵大進,将楊管帶統統消滅,再與革命軍交火。
見到郭人漳,黃興氣得兩眼發黑,當即叫道:來人,給我派個使者過去,狠狠地罵郭人渣這厮……
使者去了,見到了郭人漳:郭人渣,你這個叛徒,格老子龜兒子娘稀皮丢你老母媽拉個巴子辣塊媽媽你奶奶那個熊……操全國一十八種方言,嚴厲譴責了郭人漳對革命軍犯下的累累罪行。
郭人漳卻也是非常的委屈,他早就跟黃興說過:只要是堂堂正正的革命,他郭人漳一定會參加,可看革命軍現在這個樣子……
郭人漳的言外之意,革命軍現在非常的不堂堂正正,人數太少了……他媽的,正因為人太少,才號召你郭人漳過來湊人數,人要是多了還差你一個郭人漳嗎?
使者罵不過郭人漳,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郭人漳履行諾言,為革命軍送槍械彈藥,郭人漳沒口子地答應了下來。
然後郭人漳真是按照革命軍指點的時間和地點,把一批槍支彈藥送到了地方,耐心地等革命軍派人來取。
黃興這邊也确實派了人來取,可不知怎麽搞的,派去的人走錯了路,硬是沒取到武器。
黃興大怒,再派人去嚴厲譴責郭人漳。
郭人漳真的好委屈,只好派人再送武器,可這一次黃興仍然沒有收到。
可憐的老郭至少送了五次武器,黃興這邊也奇怪了,派去的人每次都走錯路,正在這極度郁悶之中,突然傳來一陣槍聲,革命軍将郭人漳的一支小部隊幹掉了。
這下子郭人漳火了:玩夠了沒有?我就這麽好玩嗎?我說黃興你就別再玩我了好不好……
打!
黃興與郭人漳正式進入了交戰狀态。
05.革命進軍大拍賣
凡事最怕較真。
郭人漳這邊一較真,黃興那邊就招架不住了。
撤退,解散,過段時間再回來……
下次再回來,相隔不過月餘——欽廉上思之役是1908年3月27日,這次稱為河口之役,時間是1908年4月29日,但不知怎麽搞的,老王王和順越混越沒出息,名字不斷地往後排,這次是“中華國民軍南軍都督”黃明堂帶隊,猜猜排第二的是誰?
關仁甫!就是前一次把東興易幟經費給花得光光的那一位。
錢都花光了,老關還是排在第二位,這說明人家就是有本事。
而王和順拼命折騰,現在卻排到了關仁甫的後面,他到底是怎麽混的,這個事不清楚,反正我們只知道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晚,老哥仨統率着曾參加過鎮南關之役的一百多人,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越南老街,進入了國境。
這邊有數量兩百人的鐵路工人在接應,警察局的兄弟們已經全部參加革命,然後又來了清軍巡防營的兩哨人馬。
三山聚義,兵強馬壯。
清軍那軍的統領王鎮邦派來使者,強烈要求革命,這邊就派了同盟會黃華廷帶一個衛兵,前去招降。未幾消息傳來,黃華廷一到,就和衛兵一起被王鎮邦這厮給斬了。
豈有此理,革命軍大怒,揮師猛進,王鎮邦那厮上蹿下跳,命令清軍全力抵抗,卻不想他的部下有一名守備熊通,覺得這王鎮邦太不明大義了,遂拿手中的手槍擊之,王鎮邦身死,革命軍因而大勝,隊伍迅速擴充到了一千多人。
繼續前進,清兵絡繹不絕地前來投靠,革命軍人數激增到了三千人。
此時胡漢民坐鎮河南,正等待着革命軍攻占昆明的好消息,可是他只收到了革命軍的財務報告。報告如下:
革命軍戰士每人每天需要三毛錢做夥食,全軍三千人,夥食費用日支出超千元。
胡漢民這邊一分錢沒有撥過去,全靠了革命軍自己琢磨,目前琢磨到了三千五百元,這些錢:
獎給打死王鎮邦的勇士熊通二千元。
其他戰士的獎金是兩千八百元。
總計支出:四千八百元。
虧損:一千三百元。
胡漢民的河內總部只有二千二百元,他已命人全部給關仁甫的右路軍送去——說過了吧,人家老關硬是親生的,混得那叫一個明白。
胡漢民在河內電報孫文:給錢,給錢,只要十萬就行,求你了……
若得十萬金,分半先為糧食之用,分半預備子彈之補充,則大軍所至,勢如破竹,攻城略地,無後顧之憂矣。
孫文回電:去找一個叫弼翁的,還有一個叫陸秋傑的去要錢。
胡漢民:去過了,人家說沒錢……
孫文:你可真叫笨,有這麽張口要錢的嗎?把雲南礦營專利給他們……
若秋君或弼翁此任此十萬,當酬以雲南全省之礦權專利十年也。
不知道弼翁與秋君這哥倆是否拿到了雲南礦營的專利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革命軍硬是沒有拿到錢。
只得後撤。
06.人才大批發
孫文籌款,說不盡的艱難,都是僑民們三塊兩塊硬湊起來的,搞一次弄到手一千兩千,就算是多的了,沒辦法跟梁啓超一家夥弄二十多萬相比。
更慘的是,孫文嘗試過賣革命債券,可是債券早就到期了,非但無法償還,還要求股民們追加投資,頗有點中國股市的意思,不見分紅,老是擴股,股民們豈能樂意?所以這籌款之事,愈發的艱難。
實在弄不到錢,孫文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頒發委任狀,委任黃興為雲南革命軍總司令,派黃興去雲南接替黃明堂的指揮。
人才最值錢,給你們一個黃興,怎麽也值十萬八萬的吧?
估計當時孫文是這麽考慮的。
黃興興奮地趕了去,可是黃明堂心裏老大不樂意,本來事先說好的讓自己做一把手,官拜大都督,不曾想這又弄出來一個總司令,自己一下子成了二把手了,老黃心裏就鬧起了情緒。
黃興卻不管那麽多,只管催師猛進。黃明堂搞怪,故意給黃興一百人,讓黃興自己帶隊前行。黃興當下帶領這一百人就往前走,堪堪行出不足裏許,突聽身後一排槍聲,黃興急忙回頭,發現那一百人全都坐在地上了,不走了。
好說歹說,黃興嘴皮子磨破,衆士兵才無精打采地爬起來,跟在黃興身後一步一頓地慢慢走,走着走着,黃興一扭頭,發現身後的士兵都不見了,詫異中再把頭扭回來,發現剛才走在前面的士兵也不見了……
全都逃了。
後人評價:黃興的軍事能力确實有點不足,他大概與一個保安團長的能力差不了多少,這也是郭人漳老不服氣的原因,至少郭人漳的軍事能力比黃興強多了。
士兵都逃了,黃興一個人再往前走也沒什麽意思,就只好返回河口,問王和順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王和順解釋說問題還是出在兵少子彈少上,這仗就沒法打。黃興就想抽調精銳部隊,親自帶隊,先把蒙自打下來。
于是黃興下令全體集合,衆士兵聽了,拿眼瞧瞧黃興,都晃蕩着膀子回屋睡覺去了,沒有一個人聽黃興的。
黃興氣壞了,心想這支部隊戰鬥力太差了,不聽話也沒什麽,如果找回我的老部隊來……于是黃興重返河口對岸的越南老街,想招集自己的人馬。不料他剛剛走進老街,就被法國警察抓了起來,法國駐越南總督吩咐:把那個日本人,賣到新加坡去……走批發價。
黃興被押上船,一打聽,得知此前王和順防城之戰時,有劉永德及五位革命志士也是被法國佬賣到了新加坡,但人家走的卻是零售價。
都是賣人,上次五個人走零售價,現在輪到了他黃興,居然按批發價,這不是胡來嗎?
黃興氣炸了肺!
有分教,黃興一怒,老街火起,法國佬終将為他們這種可恥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07.革命軍大戰法國兵
黃興走了,駐紮在河口的革命軍遭到清軍猛烈的進攻,抵擋不住,最後剩下的六百志士不得不退入越南,進入到了越南太原府境內。
這時候讨厭的法國佬又來了,讓革命軍繳械,遭到了革命軍的斷然拒絕。
法國兵急了,上前強行繳械,被革命軍按住,一頓暴打。
繳械不成,來了更多的法國兵,奈何這邊革命軍有六百人,打清兵不成,打人數稀少的法國兵還是不在話下的,當即将法國佬打得丢盔卸甲,狼狽而逃。
革命軍确實不怕法國佬,主要是因為法國兵人數太少,總共才兩三百人,法國訓練的越南人軍隊戰鬥力又太差,武器也落後,革命軍當然不把他們放在眼裏。
法國人憤怒地鳴槍。革命軍興奮地鳴槍。
鳴來鳴去,一個法國兵不知何故,突然腳下一滑,啪唧摔倒了。法國佬大駭,以為他被革命軍打死了,立即槍口平端:砰砰砰……
革命軍毫不客氣地舉地還擊:砰砰砰……
這下可好,革命軍和法國兵打了起來。
別的法國人跑來助戰,所有的革命黨人也跑來助戰,戰火迅速擴大,東起太原府的左州,西至保勝老街,全部成為了戰區。槍彈橫飛,硝煙彌漫,越南境內亂成了一片。
對面的清兵看得大喜,就趴在邊境線上充當拉拉隊:打,打,打死他個王八蛋……
法國駐越南總督急了,急忙四處尋找孫文,卻哪裏能夠找得到?找不到孫文,這場戰事就沒有辦法解決,革命軍這邊人多槍猛,再加上不斷有革命黨人運來彈藥補給,瞧這架勢,莫非是要解放越南不成?
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孫文,而革命軍和法國兵的交戰愈發激烈,原來的戰區此時已經成為了無人區。這時候法國駐越南總督醒過神來了,孫文那厮壓根就不想讓你把他找到,這是因為孫文生了法國人的氣……因為前段時間,清廷向法國施加壓力,強迫法國逐孫文出境,所以孫文非常的不高興。
沒辦法,只好去找當地的華僑僑民領袖梁正禮,央求梁正禮出面調停。
于是梁正禮出來做和事佬,他兩頭跑來跑去,整整跑了一個多月,總算是談妥了條件。
法國人這邊的條件非常簡單——革命軍統統繳械。
那革命軍這面的條件呢?
不知道——但是繳了械的革命軍前腳被押上船,送離越境,後腳孫文就回來了,舒舒服服地住進了他在甘必大街六十一號的宅子,而法國佬再也不提将他驅逐出境的事兒了……
只是那六百革命軍就慘了,被法國人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英國人不要,又送回來,法國人又送回去,英國人再送回來,法國人再送回去……如是幾番,最後英國人将這六百志士全部铐起來,拖上岸關進了監獄。
此後就是大營救,請了律師做擔保,将六百志士全部保了出來。
下一個問題就是六百志士的就業,專門為志士們辦了一個中興石廠,部分志士轉型成為了采石工人,其餘的志士們,分別被送到槟榔嶼,吉隆坡,吡叻文島等地,有的去了礦場采礦,有的去了農場務農……總之都成功地融入到了社會的主流生活之中。
統計河口戰役,功勞最大的要數王和順,孫文為了表示嘉許,專程将王和順接到甘必街六十一號,以國士之禮待之。
此時已經是1908年8月間,正是大中國陷入裂變的最前夜,有分教:
同盟會二度分裂,暗殺團再現江湖,袁世凱折損其足,老慈禧一命嗚呼……最熱鬧的喜劇,終于上演了。
08.孫文三招大殺手
話說自從上一次同盟會倒孫風波之後,孫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孫文采取了三大手段對付章炳麟等人。
第一招:斷其糧草。孫文斷絕了對由章炳麟擔任主筆的《民報》的財務支持,再也不給章炳麟一文錢,餓得章炳麟到處蹭飯,經常是一天只能啃到一塊麥餅。章炳麟苦苦哀求,央求孫文別這麽搞,好歹給口吃的,但孫文硬是裝聽不見……
……或無複音,或言南洋疲極,空無一錢,有時亦以虛言羁縻,謂當挾五六千金來東(相)助,到期則又飾以他語,先後所寄,只銀圓三百而已……
第二招:另起爐竈。實際上孫文這時候早就不打算再帶章炳麟、陶成章等人玩了,這些人不好玩,現在孫文主要以胡漢民、汪精衛這哥兒倆為班底,把南洋的同盟會統統改組,同盟會不要了,另行成立一個“中華革命黨”。
到了1908年的秋天,南洋同盟會的分支已經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同盟會總部,各地同盟會有事情要向南洋分支的胡漢民報告,沒人搭理章炳麟和陶成章,東京同盟會已經是名存實亡。
第三招:絕其後路。這一招最是狠辣,此前孫文已經放棄了《民報》,任由章炳麟餓着肚皮硬撐着,等看看章炳麟餓得差不多了,孫文突然對《民報》恢複投資,章炳麟正欲大喜,驚見他的主筆已經慘遭撤銷,這張報紙歸了小帥哥汪精衛了。
可想而知章炳麟是多麽的悲憤。但更憤怒的,還是要數陶成章。
初時,陶成章眼見得章炳麟餓得打晃,《民報》已經撐不下去了,就一咬牙,離開東京前往南洋募捐,但卻被孫文及其支持者沿途阻截,言稱:南洋同志甚少,且多非資本家。建議陶成章回東京找錢。
陶成章急了,找到孫文,說明他是為了秋瑾的聯省起義而來,至少需要五萬元,孫文立即脫下手腕上的手表:就這個了,值不值五萬?
孫中山四處張羅,無法籌措,乃出其手表等物,囑往變款,以救燃眉之急。
孫文當場摘下手表,他的支持者認為這是最真誠不過的态度,可在陶成章看來,這不過是戲弄他而已。
從此陶成章絕口不提同盟會三個字。
光複會再出江湖,陶成章獨走南洋。
卻不想,南洋華僑只聽說過同盟會,不曉得光複會是做什麽的,聽陶成章講來說去,才知道兩家原是一家,捐款就不太積極,更氣人的是,有的當場表示捐款,卻是只舉牌子不拿錢,當着面說得好好的,可等陶成章去拿錢,卻再也找不到人影兒……
陶成章終于知道了弄錢不容易,就收起自尊心,再找孫文,央求孫文開一張介紹信,以便各地收款。
孫文斷然拒絕。
陶成章怒不可遏。遂有《孫文罪狀》一文橫空出世,掀起了同盟會黨争的腥風血雨。
《孫文罪狀》,是同盟會中最大風波,此文聲稱:馨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無盡……文中指責孫文殘賊同志之罪五條,蒙蔽同志之罪狀三條,敗壞全體名譽之罪狀四條……
總之很嚴重。
節骨眼上,銷聲匿跡多年的康有為、梁啓超哥兒倆也沖了出來,鬧紮猛湊熱鬧,發表文章修理孫文:
孫文腔中,何嘗有一滴愛國之血,眼中何嘗有半點愛國之淚,心中何嘗有分毫愛國之思,不過口頭禪焉耳!
全亂套了。
首先是孫文抛開同盟會,不要了,另行組建中華革命黨,南洋同盟會分會積極響應,統統改名為中華革命黨,可是這個新名稱,老百姓不認……
偏巧章炳麟和陶成章也有點犯糊塗,那同盟會孫文不要了,你快點抓過來啊,可他們偏不,他們也抛開同盟會,恢複重建光複會。
同盟會這個殼,扔大街上沒人要,又被中華革命黨南洋分會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撿了回去,于是中國革命黨借殼上市,同盟會又恢複了,仍然是以孫文為總理。
09.要命的鐵路
同盟會這邊焦頭爛額,陷入了迷亂之中,那邊北京城中,袁世凱的好運也似乎到了頭。
慈禧太後突然對袁世凱翻了臉。
言語之中,再也沒有了此前的那種倚重,相反,猜忌之心日重,殺機隐現。
而且這個變化,是一日之間突然轉變的,此前甚至無絲毫預兆。
事情的肇因應該是江浙鐵路案,鐵路案是一樁極為怪異的政治争端,其間隐含着中國社會政治的模糊分野與認知,袁世凱正是因為江浙鐵路案差點掉了腦袋,又因為四川鐵路案走上了權力的巅峰,說起來是件饒有趣味的事。
成也鐵路,敗也鐵路,鐵路鐵路,成敗之路,要命的鐵路!
說起鐵路,還要從義和團提起,早年義和團最憎恨鐵路這玩意兒,質樸的勞苦大衆一瞧這嗖嗖嗖跑得飛快的火車就上火,你說你閑着沒事跑這麽快幹什麽?火車趴着還跑這麽快,那要站起來還了得?所以義和團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拆毀鐵路的事業中去,正拆得熱鬧,八國鬼子來了,義和團從此散夥。
此後,中國人終于發現鐵路這玩意兒也不是一無是處,它至少……能夠幫助各級領導賺到大錢。
于是江浙的官員們積極行動起來,號召人民群衆捐款捐物,踴躍認購鐵路債券……轟轟烈烈地搞過一輪,領導拿錢走人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只聽說南洋又多了幾個愛國僑胞,那鐵路卻影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