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2)
,無複顧忌,真孔子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矣……
事情鬧大了,老袁麻煩了。
慈禧太後看了趙啓林的彈劾奏章,笑曰:來人,剝去段芝貴的頂戴花翎。
倒黴的段老師,只好再拿起書本,去課堂上給蔣介石講戰術課。
事情還沒完,慈禧太後吩咐:讓醇親王載沣,大學士孫家鼐組成調查組,要認真徹底清查此案,不管案子牽扯到誰,不管他職位多高,地位有多大,肚皮有多肥,都要嚴肅處理!
09.狗咬刺猬無處下口
慈禧太後硬是會用人,她派出來的這個調查組,絕對是客觀公正的。
要知道,那醇親王載沣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如果不是慶親王老慶拉偏架,上一次憲政改革會議上,袁世凱肯定會挨他一槍的。所以有此人在,得出來的結論按理來說不會偏袒袁世凱的。
但這世界上的事情卻是難說得很,自古以來的調查小組,無論立場是多麽的客觀公正,最終的結論總是跑不掉這樣八個字: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恨不得生吞袁世凱的醇親王親自調查,怎麽會也是這樣一個結果呢?
這件事情說起來,估計最悲憤的還是醇親王載沣自己了。
話說醇親王出京調查,路上打開報紙,忽然眼珠暴凸而出。他看到了一條萬難置信的消息。
天津《大公報》、《順天時報》等俱各對楊翠喜一案作了更正,更正上說,由于校對錯誤,前日報道楊翠喜一案,誤将天津富商王錫瑛寫成了段芝貴,楊翠喜的贖身價三千五百元誤寫為一萬二千金,而且王錫瑛買下楊翠喜,只是因為家裏缺了一個掃地的丫頭,并無巴結權貴之舉……
這……這……這可是白日見了鬼了!
明擺着,袁世凱這個家夥對媒體施加了壓力,強迫媒體作了更正……
那這案子還怎麽查下去?
Advertisement
只能抓住楊翠喜那妮子問個究竟了。
醇親王怒火攻心,氣勢洶洶地前往富商王錫瑛家中捉拿楊翠喜,要親自提審,得到她的口供。
醇親王親審的結果,是清廷大內的檔案中多了這麽一件奇怪的東西,該物是從一張白紙上随意撕下來的一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寫了幾行毛筆字,最後還有一個鮮紅的手印:
楊翠喜賣給王五充當使女結呈
具呈人楊翠喜,為據實陳明事:
竊身向在天仙茶園唱戲,于光緒三十三年二月初間,有王五爺向身母說,允以三千五百元價買,充當使女之用。身遂于初三日在天仙茶園停演,于初四日回東安縣。初十日返津,在王五爺日本租界樓房暫住。于三月十八日歸王五爺住宅服役,所具是實,并無蒙混情弊。為此,叩乞欽差大人查核施行。
具呈人楊翠喜(押)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醇親王拿着這頁怪東西,真是欲哭無淚。
人家楊翠喜抵死不招,你還能怎麽辦?
大刑侍候——還是免了吧,少惹事,大家回京。
慈禧太後聽了醇親王的彙報,樂了:我早就知道是這樣,那個趙啓霖,即行革職,以示懲儆。
可事情還沒完,眼見得連醇親王都包庇袁世凱那厮,衆禦史為之嘩然,遂走出一個江春霖,向調查組提出質疑:
買獻歌妓之說,起于天津報紙,而王錫瑛則天津富商,楊翠喜又天津名妓,若果二月初即買為使女,報館近在咫尺,何以誤登?使女者,婢之別名,天津買婢,身價數十金到百金而止,無更昂者,而王錫瑛以三千五百元買一婢,當愚不至此。楊翠喜色藝傾動一時,何以甘充使女?又不善勞役,何能充使女?人可欺,天可欺呼?
江春霖的上書,條理清晰,文字清新,論證确切,正氣凜然,如果再能弄出點證據來,那就更好了。
然而醇親王偏偏就是弄不來證據。
不唯是醇親王弄不來證據,那些正氣凜然的禦史們也搞不到,目前大家的奏折最無争議的是鎮國公載澤确實在天津停留過,而且他在觀看楊翠喜的演出之時,也确實看得口水直流……可是後面的一切,大家只能靠邏輯推理了,可不管你的推理多麽周密,沒有事實證據,任誰也拿袁世凱沒得法子。
事實上,證據這東西還真有,在一個任何人也想不到的地方。
10.黑話連篇走江湖
事情過了許多年之後——那時候涉及到楊翠喜一案的所有當事人,包括袁世凱在內,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一封密信流出,後人才知曉了楊翠喜案的真相。
這封密信,正是袁世凱本人所寫。若非他本人親筆,別人也委實寫不來這種怪信:
午橋四弟大人閣下,上中兩旬間,奉讀三月廿五日,四月初八日并抄件兩次惠函,拜聆種切。
大謀此來,有某樞暗許引進,預為臺谏。大謀發端,群伏響應。大老被困情形甚險,幸大老平時厚道,頗得多助,得出此內外夾攻之厄。伯軒、菊人甚出力,上怒乃解,而聯合防堵,果泉亦有力焉!十二日大老獨對,始定議遣出,上先拟遣,次日發表。
公舉蘇盒本意,大老亦在上前說明,頗以為然。大謀既去,位置蘇公,必又将松一步。為蘇計,大可趁此北來,在部浮沉數月,以明心跡,為将來大用地步。
大謀不肯去,十六日亦曾議及,當有對峙之術。總之,伊眷漸輕,勢大衰,無能為也。不如不來不愈也。
舉武進鄭張,上均不以為然,人得借口,謂其推翻大老,排斥北洋,為歸政計。因而大中傷,武進供給,亦有人言及,恐從此黃鶴一去矣!
育公始頗受擠,此次全開差缺,由于某樞耍弄,現已釋然。
默揣情形,大老決不能動,同班中或不甚穩耳!人心太險,真可怕也。
大老心地厚道,事理明白,閱歷既久,聲望遠著,如推翻之,何人代替?當今無第二,兩宮聖明,必可鑒及。若輩何不自量耶?匆匆此複,敬請臺安。祈即付丙!如小兄名心印。頓首。
若是有人能夠讀懂袁世凱這封信,那絕非一般人物。
這封信,原本就是袁世凱吃了文化水平不高的虧,寫得疙疙瘩瘩糾糾結結,看得讓人痛苦,偏偏袁世凱又使用了大量的黑話隐語,那就更加是雲山霧不知所雲了。
普天下能夠讀明白這封信的,就兩個人。
一個是寫這封信的袁世凱本人。
另一個是收這封信的午橋四弟兼大人并閣下——湖南巡撫端方。
端方的才幹實是不可小瞥,哥老會三次起事,第一任老龍頭王秀方,第二任老龍頭馬福益,第三次老龍頭龔春臺,說起來都是命喪端方之手,此人端的是會黨的克星,他一邊舉重若輕擊潰六龍山洪江會,一邊還和袁世凱黑話通信,隐語往來,委實是精力過人。
要讀懂這封怪信,就得先來破解信中的黑話和隐語:
某樞——指矍鴻幾。
大老——慶親王老慶。
大謀——岑春煊。
伯軒——為世續。
菊人——徐世昌。
果泉——為誠勳。
蘇盒——鄭孝胥。
張蓋——末代狀元張謇。
育公——鎮國公載澤。
武進——盛宣懷。
……
把這些人名與事件對照起來,我們就會弄明白了。
楊翠喜一案,是袁世凱這厮精心設計的圈套,他先放給狗仔隊假消息,說是段芝貴那厮官迷心竅使用了性賄賂,故意引發矍鴻幾、岑春煊等人出場,等到時候一調查,卻偏偏沒有這檔子事,那麽矍鴻幾和老岑的下場,可就有點慘了。
事實上,結果也正如袁世凱所料。
慈禧太後下令,将矍鴻幾這個渾蛋清官連同他的弟子門人一并趕出京去,慶親王老慶雖然腦子不是太明白,但皇族卻比他更糊塗,所以老慶仍然是留在軍機處,只不過派了醇親王載沣盯着他點。
這是慈禧太後作出的最後重要人事任免,此後的未來,就是她和光緒皇帝兩人拼命向着死亡飛奔,看誰能贏得第一的歷史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