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
01.少年思想導師
公元1903年,大中國熱鬧非凡。
陳少白狗皮倒竈,以江湖人物的身份解除了朝廷重臣岑春煊的職務。
而孫文發36誓21約10刑,于檀香山加入了洪門,并被封為紅棍。此後洪門兄弟們傾家蕩産,連總舵都被孫文賣掉了,籌資起事。但因為高僧普航、悟玄兼江湖英雄畢永年這三位一體的人物死去,孫文已經沒有了號令武林的資本,再加上融資方面他又比不得康有為和梁啓超,所以此時的孫文,說得上又重返事業低潮了。
而在上海的租界裏,由大同書局秘密出版了十九歲少年鄒容的《革命軍》。
此書一出,堪稱驚天動地,清廷評價說:此書逆亂,從古無有。
這本書徹底地将袁世凱送出去的留學生們轉變成為了革命黨,也将國內有遠見的官員全部轉成了立憲派,而且少年鄒容還在這本書中創建了一種全新的文本風格——口號式文體,這種風格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鄒容說:
掃除數千年種種之專制政體,脫去數千年種種之奴隸性質,誅絕五百萬有奇被毛戴角之滿洲種,洗盡二百六十年殘慘虐酷之大恥辱,使中國大陸成幹淨土,黃帝子孫皆華盛頓,則有起死回生,還命反魄,出十八層地獄,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蒼蒼,至尊極高,獨一無二,偉大絕倫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而後鄒容大聲號召:
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之世仇滿洲人,與爾之公敵愛新覺羅氏,相馳騁于槍林彈雨中!
鄒容給中國的未來開出來的藥方是:盡殺滿洲人,中國就有希望了。
首倡排滿,倡導革命。
從此鄒容解決了橫亘在中國革命前進道路上的理論性障礙,為中國此後的發展指明了一條明确的途徑,并在事實上成為了革命黨人的精神領袖以及思想導師。此後由哥老會肇始,至武昌而至的隆隆槍炮之聲,都是在鄒容這一明确的殺戮思想之下行進的。
鄒容不是什麽革命大将,他是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因為他指明了中國的敵人是誰,賦予了革命黨人暴力行動的合法性。
那麽,鄒容的革命思想,與孫文有什麽區別呢?
Advertisement
要想知道孫文的思想及其人,單說一件事就能夠讓我們透徹地了解:民國建立之初,孫文與袁世凱相見,勸袁世凱練精兵百萬,強大國家,而孫文替自己安排的任務是,他要為中國修築二十萬裏的鐵路。
當時袁世凱目瞪口呆地看着孫文,扭頭貼着身邊人的耳朵說了句:
孫大炮!
這就是孫文又被稱為“孫大炮”的來由史實,概因孫文對實際政務一竅不通,說話沒邊沒沿——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近五十年後,到了1998年,中國的鐵路營運總裏程還不到七萬公裏。孫文的目标距離現實過于遙遠,所以才會讓精通政務的袁世凱瞧不起。
袁世凱卻不知道,孫文真正想說的是修三百六十萬公裏的鐵路,只是身邊有人提醒他,說話千萬不要不着邊際,牛皮不可吹得太大,萬一被人家譏諷為孫大炮,那事情可就麻煩了。所以臨到孫袁會面,孫文強忍着痛,将想要說的三百六十萬公裏說成了二十萬裏。
事實上,孫文的個人興趣主要集中于形而上,他極度厭惡資本主義,他認為“歐美各國善果被富人盡享,貧民反食惡果,總由少數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并指責資本主義制度“疏陋”——見《孫中山全集》第一卷228頁。
未來的民國應該是什麽樣的,孫文并沒有構想得太仔細,他只是希望建設一個均富的國家。據1912年的《神州日報》報道,孫文甚至想要在東沙島成立一個社會主義特區。
這位理想家向前跑得太遠了,都已經跑步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根本顧不上為推翻清朝還要建設一通理論。快去弄錢,買槍買炮買要錢不要命的綠林道,噼裏啪啦打就是了,這還需要什麽理論?
只要行動,而沒有理論,這就使得孫文的形象在當時的國民心中變得模糊起來。那年月誰曉得社會主義為何物?而正是由于鄒容的理論創建,才使得孫文由一個江湖孤膽英雄成為了革命領袖。
02.都是小偷惹的禍
鄒容給中華革命開出來的藥方,跟維新黨康有為,跟義和團都沒本質的區別,都是将中國的問題歸結到某一個,某幾個人,最多是某一群人的身上,認為将這些人砍光光,就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可是鄒容的思想更狠,康有為最多不過是宰一個慈禧太後,而在他這裏,卻要将滿洲人徹底殺盡。如此破壞民族團結,可想而知朝廷是多麽的光火。
遂有《蘇報》大案發生,朝廷派人趕到租界,提出強烈抗議,于是鄒容被捕,受審,與清政府高薪誠聘的律師古柏,舌戰于法庭之上:
古柏:被告,《革命軍》一書,可是你所寫?
鄒容:你說這個事兒……我也在納悶,以前看西洋諸國圖書,就随手寫了點東西,扔行李箱裏也不再管,可是前些日子我來上海,在大馬路上看到有人叫賣這本書,這可真是奇了怪了,這書是誰印刷的呢?肯定是賺了不少錢……
古柏:那你……還記不記得書中都寫了些什麽?
鄒容:早忘了寫的是什麽了,我現在忙着寫本《均貧富》,《革命軍》那本書早就丢掉了,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書,跟我沒有關系,等我回到日本東京,還要麻煩你們幫我查查這事……最好能夠把稿費追回來。
古柏:你你你……你既然知道《革命軍》犯有嚴重的政治錯誤,為什麽不丢掉?既然此書已經被人盜印出售,你為何不出面制止?
鄒容:拜托,我不過是一失足青年而已,我既不是巡捕房,也不是上海縣,就算我想制止,我哪來的這麽大本事啊?
古柏:……那麽你反對朝廷的正确領導嗎?
鄒容:怎麽會,我怎麽會反對朝廷呢,要是我反對朝廷,我幹嗎還要寫《均貧富》呢,你說是吧?
古柏:你……我……可能是吧?
鄒容竟然自貶《革命軍》,沒有像公衆所期望的那樣高呼口號,英勇就義,這令得公衆極度失望。
幸好,當初張園國會的議員之一、名流狂士章炳麟因為為《革命軍》一書作序,更曾指摘清帝“載湉小醜,不辨菽麥”而被朝廷視為大逆不道,于是章炳麟和鄒容一道被押上了工部局的法庭。
奈何這章炳麟乃當世國學大師,所以有做狂士的資本。他解釋說:小醜的意思……就是小孩子的意思啦……這一手令得清廷目瞪口呆,徹底扭轉了因為鄒容的自貶所帶來的頹喪氣息。
然而人們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鄒容之所以自貶,是因為《革命軍》這一驚天動地的偉大思想的完成,早已耗盡了這個少年的體力、精神和意志。
他雖然還活着,但體力與精力的透支,使得他早已接近了油枯燈滅的境地。一朝淪地獄,何日掃妖氛。昨夜夢和你,同興革命軍。
兩年之後——1905年2月,鄒容瘐死獄中。
03.哥老會重出江湖
少年鄒容透支他的生命,為中國革命指引了一條正确的方向,他的思想如金光萬道的陽光,照射到江湖武林之上,給綠林兄弟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說到希望,在這方面最凄涼的要數兩湖哥老會了,老龍頭四腳豬王秀方響應康有為的號召,踴躍起兵勤王,結果搭上了自己的老命。偌大的堂口失去了王秀方,頓時群龍無首,陷入了低潮之中,連帶着堂口中一衆兄弟的日子也過不下去了,紛紛跳槽加入其他江湖組合……
當此之時,幸得哥老會中素有威望的大哥馬福益開堂放票,廣納弟子門人,四方兄弟紛紛來投,哥老會才漸漸有了幾分起色。
兄弟們多了,麻煩事也就多,最麻煩的是總是有兄弟上錯了炕,睡錯了女人……卻說馬福益手下有一個馬龍彪,說起來和馬福益還沾點親,那馬龍彪生得唇紅齒白,玉樹臨風,面如薄粉,膚如凝脂……總之就是漂亮得不像話。
堂口中有個漂亮兄弟,正常,這麽大的江湖組合,什麽怪人沒有?問題是那馬龍彪你漂亮就漂亮吧,他卻偏偏又和一個美貌的女人扯上了,和女人扯也應該是正常的,可是那美貌女人卻是幫中另一位兄弟的老婆……
麻煩事兒來了,馬龍彪上錯炕睡錯娘們兒了。
這在幫中叫穿紅鞋,屬于重罪!
老婆被馬龍彪給睡了,那位兄弟覺得自己吃了大虧,就哭訴到老龍頭馬福益這裏來。馬福益證實了此事不假之後,就開了馬龍彪的香堂。
哥老會的香堂,那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事情,當日各家龍頭老大分列兩旁,馬福益居中而立,長聲喝道:
不是愚下語言陡,大哥将令不自由。
上四排哥子犯了令,自己挖坑自己跳。
中四排哥子犯了令,自己拿刀自己剽。
九十老幺犯了令,四蔔紅棍定不饒。
五堂兄弟請升帳,我今把令往下傳。
……
衆家龍頭老大齊聲相呼,堂外兄弟,聞之變色。
被告、原告雙雙上堂。
先由原告兄弟哭訴:那馬龍彪依仗自己生得美貌,就欺負人,穿紅鞋,逮別人老婆亂睡一氣……
被告馬龍彪承認此事不假,雖說這事是那娘們兒幾次三番眉眼相挑,可到底是自己對不起兄弟們……
既然如此,馬福益當即傳下堂令,那馬龍彪身為會中人物,穿紅鞋,睡自家兄弟的老婆,按幫規,當以處死,念及馬龍彪為本幫興旺做過大功,特許其投河自盡,以全其節……
衆家龍頭大哥雖然知道這個結果,可還是不忍心,就齊齊替馬龍彪求情。
不許!
馬龍彪無怨無悔,出門找了條淌水的小河,一頭紮了進去……
此事過罷,又有一位戴姓兄弟犯了幫規,馬福益星夜再開香堂,不是愚下語言陡,大哥将令不自由……戴姓兄弟被判死刑,立即執行。
然後馬福益流着淚,親送戴兄弟至河間,由其自行剖腹,途中路過山岩險隘處,戴兄弟回頭對老龍頭說道:
大哥小心,你回來的時候一個人,千萬別掉下去……
號令禁止,無有不從。
不肯枉法,視死如歸,老龍頭馬福益之名,霎時間威震江湖,遂有華興會兄弟劉道一攜密信一封,求見老龍頭。
04.武林又開新公司
那華興會是個什麽名堂,老龍頭馬福益卻是從未耳聞,喚那劉道一進來,詳細問起,才知道這華興會原來是近日前幾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生所創立,會首叫黃轸,餘者有宋教仁、陳天華、章士钊、劉揆一等人……經那劉道一介紹,這個華興會,是在同學們慶祝黃轸二十九歲生日的那天建立的。
劉道一說,他們的華興會,雖然是新成立的江湖組合,但引進了現代企業管理體制,與老龍頭的哥老會全然不同。
不同在什麽地方呢?
劉道一說:華興會的名字,表示中華興起的意思……此外,華興會還是一家企業公司,又叫華興公司,目前公司正在募股,歡迎老龍頭馬福益入股……
饒是老龍頭見慣江湖風波,也被劉道一這番敘述攪得目迷五色,那華興會雖說是小組合,可終究是江湖組織,卻不開香堂,也沒兄弟穿紅鞋,不上別人老婆的床……那大家湊在華興會幹什麽呢?
驅除鞑虜,恢複中華!
那老龍頭馬福益就更不明白了,你驅除你家的鞑虜,恢複你家的中華,跑我們堂口來幹什麽呢?
這還用問嗎,驅除鞑虜也好,恢複中華也好,都是需要人手的,那華興會寫詩寫文都是一把好手,這幹活的差事……馬福益這邊可是有十萬之衆啊!
所以,華興會大首腦、華興公司總經理黃轸,為了聯合江湖兄弟,共襄義舉,目前正在籌辦一個全新的大幫會,叫同仇會,黃轸自己擔任會中大将,剛剛從日本回來的劉揆一,出任中将一職,目前少将職務暫缺,老龍頭豈有意乎?
老龍頭聽得眨眼再眨眼,少将……這聽起來,比老龍頭威風多了。
再說吧,馬福益說。
見老龍頭興趣不大,劉道一頓時急了,急忙上前相勸:老龍頭,不平哉,不平哉,中國最不平……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世仇滿洲人,與爾之公敵愛新覺羅氏馳騁于槍林彈雨中,起死回生,反命還魂,出十八層地獄,升三十三天堂……他把鄒容的《革命軍》當場背誦了一遍。
老龍頭馬福益大驚,才知道這華興會端的不同凡響,人人都是文曲星,個個都有經天緯地之能,不禁收起輕慢之心,再聽劉道一說下去。
劉道一:馬大哥究竟是遵照洪門遺訓,擔起滅清複明的責任呢?還是開開山,拜拜堂,收點黨徒,弄點金錢,頭上插個草标,出賣人頭呢?還是收集力量,使官兵疲于奔命,莫奈我何,然後再受官廷招撫,別開生面去做清人的奴才呢?
老龍頭馬福益:我當然是要……
劉道一:老龍頭,你聽我說,為今之計,第一為圖強,請看我們今日之中國,還成國家嗎?推其緣故,都是滿洲人弄成的,所以非革他的命不可?第二是滿洲人的心中,認為我輩是他的家奴,情願将國家送給外國人,不願還給原有的主人。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此,又非實行種族革命不可……
老龍頭馬福益站起來,對劉道一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我哥老會,自從老龍頭王秀方被滿洲人殺害以來,衆家兄弟無一日不思報仇……如華興會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哥老會數萬會衆,無不唯命是從。
劉道一大喜。
05.一龍二虎會三山
接到劉道一的回報,得知哥老會馬福益雖然人在江湖,卻無一日不思報國雪恥,願意與華興公司共襄義舉,黃轸聽了大喜。
黃轸決定,他要親谒老龍頭,共聚大義。
哥老會是江湖大組合,老龍頭跺跺腳,江湖都要掀起三尺浪,所以華興會這邊,也必須要派出足夠分量的人才行。
去一個上将,一個中将,要給足老龍頭面子才行。
上将黃轸,中将劉揆一,軍銜是哥倆相互封的。
換上夜行衣——黑色的短衣,江湖人物不可或缺的特大號頭笠,将臉遮得嚴嚴實實的那種,先進的釘子鞋,午夜行動,偷風不偷雪,冒着大雪行走在山路上,整整走了一夜的山路,走了三十多裏地,來到茶鋪園礦山。
路上早有哥老會的兄弟接着,過一條險象環生的陡壁,下到一個廢礦井中,從這頭鑽進去,再從那頭鑽出來,就見眼前一亮,上将黃轸和中将劉揆一就變了臉色。
三條龍精虎猛的大漢,抱臂站在他們的面前。這是哥老會三大龍頭:謝壽祺,游德勝,與肖桂生。
三大龍頭:兄弟吃什麽茶?
上将黃轸:吃紅茶(紅指洪門,意思是說大家都是一家)。
三大龍頭:從哪裏來?
上将黃轸:從山裏來(意思是說從山堂中來)。
三大龍頭:先生又去哪裏?
上将黃轸:從水路回家(意思是說都是自己人)。
三大龍頭:你哥子府上哪裏?
上将黃轸:家堂頭鄉(香)下。
……
聽得黃轸對哥老會的隐語門清,三大龍頭大驚,急忙閃身讓路。
黃上将和劉中将舉步上前,便見前方一個極隐蔽極隐蔽的小山洞,洞內走出一人,方額虎目,目光炯炯,正是哥老會老龍頭馬福益是也。
見華興公司來了兩名将軍,馬福益頓時大喜,急忙請客人進洞。
謝壽祺,游德勝,與肖桂生三名龍頭大哥跟過來,從洞中捉出一只倒黴的大公雞,當場宰掉,雞血滴在一只碗裏,留着給老龍頭與兩位将軍結拜之用,這只雞被剝光了身上的毛,赤條條地埋入一個雪坑之中,再用泥土夯實,上面加上木炭,燒起火來,不一刻,香氣袅袅,散向四方。
三盞二十年的老酒,一只熱氣騰騰的雞,馬福益、黃轸與劉揆一對天地起誓,結拜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時死……而後三人席地坐于獸皮之上,相互對視,放聲大笑起來。
生死兄弟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就幹吧!推翻清朝,砍死慈禧和光緒這倆狗日的!
怎麽個砍法呢?
對此,黃轸早已是胸有成竹:要推翻清朝,大家軍銜還不夠高,還得晉升。
于是黃轸由上将晉升為大帥,劉揆一由中将晉級為副帥,老龍頭也擔任一個副帥,回頭還要再補發他一個少将軍銜,要不老龍頭太沒面子。
時間定于11月16日,這個日子極為特殊——慈禧太後七十大壽的那一天。
慈禧壽辰,百官朝拜,在京的京官上朝去拜,各地的官員都要找地方磕頭,湖南的官員習慣在長沙皇殿中磕頭,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官員都會到場……
只要事先在百官跪拜的拜墊下面埋好炸彈,到時候……轟的一聲!
聽了黃轸的計劃,老龍頭大喜,連叫妙計;這種妙計,非讀書人是想不出來的。
然後大家繼續商量,一旦長沙官員統統都被炸死,老龍頭就命謝壽祺、游德勝及肖桂生三位龍頭大哥,率五萬哥老會兄弟強取長沙。拿下長沙,則這大中國,就落入兄弟們的手中了……
黃轸激動已極,不由吟詩曰:結義憑杯酒,驅胡等割雞。
06.轟動天下大秘密
等從馬福益那裏回來,黃轸有點醒過神來了。
不對勁,計劃是個好計劃,好像有什麽地方還不大對勁……
對了,是錢!
馬福益那裏有五萬兄弟呢,就算這些兄弟們風格硬是高,不吃不喝跟着你幹,可五萬人就得需要五萬條槍,一人打一槍聽聽響,也得五萬發子彈……
上哪兒弄這麽多武器去?
難不成這一次還要讓哥老會的兄弟們跟上一次一樣,拎着鋤頭木棍上嗎?
不妥當,大大的不妥當。
那就賣房子賣地,湊錢吧。
黃轸和劉揆一賣掉了他們差不多全部的祖業。
倆将軍到處找中介兜售地産,華興公司的業務骨幹陳天華、宋教仁則已經開始了四處奔走,落實執行。
有李燮和潛入寶慶,聯絡當地的綠林豪強。
有陶行章潛入閩浙,與當地的江湖兄弟接洽。
實際上,現在黃轸這些人,正是此前所提到的“花膀子隊”——也就是拒俄義勇軍中的精英人物,因為拒俄義勇軍遭到朝廷的防範,于是花膀子隊迅速轉型為一個民間教育社團:軍國民教育會。目前會中總負責人是大清翰林院編修蔡元培,不要看老蔡是一介文人,卻是血性得緊,他再次将軍國民教育會改名,就叫暗殺團。
這個暗殺團勢力龐大得很,至少比華興會要龐大,只說一下暗殺團中的兩個人物,就足以驚天動地,鑒湖女俠秋瑾,志士徐錫麟,這兩個人可是大名鼎鼎,但目前女俠秋瑾正在日本四處追殺中華第一倒黴蛋楊度,暫未歸國,所以在這邊唱主角的,還是老龍頭馬福益。
話說那老龍頭馬福益自黃轸走後,就每天眼巴巴地坐在堂口裏等華興公司給他授銜。說過了要授少将的,少将啊,這可是大有面子的事情,所以每天裏堂口中擠滿黑壓壓的人群,都是趕來向馬福益賀喜的兄弟。
等啊等,等啊等,一直等到八月中秋,黃轸才突然想起這茬事來,于是派了中将劉揆一,骨幹員工陳天華押送長槍二十支,短槍四十支,馬四十匹,秘密潛入浏陽,給老龍頭授銜。
少将軍銜,不是小事,哥老會對此高度重視,選擇了人口最爆棚的牛馬交易市場,開堂拜盟。
劉揆一與陳天華走進黑壓壓的人海中,頓時頭暈目眩……人山人海,至少不下于幾萬人,好像全湖南人都擠到這裏來了……
人多好啊,熱鬧,于是劉揆一當衆登臺,正式宣布授予老龍頭馬福益以少将銜,此後三軍同心,衆志成城,驅除鞑虜,恢複中華。老龍頭領受了,然後請中将劉揆一對衆家兄弟們講幾句話。
劉揆一推請陳天華來講,因為陳天華文采斐然,不在思想導師鄒容之下。
于是陳天華緩步走上臺,衆人見之,無不大驚。
皆因陳天華此人天生異相,大臉盤,布滿了大麻點,所以他雖然才華出衆,卻鮮少抛頭露面,此時他俯視萬衆,心潮澎湃之餘,頓時文思如泉湧:
哪怕他,槍如林,彈如雨下?
哪怕他,将又廣,兵又精強?
哪怕他,專制政,重重束縛?
哪怕他,天羅網,處處高張?
猛睡獅,夢中醒,向天一吼,
百獸驚,龍蛇走,魑魅逃藏。
改條約,複政權,完全獨立,
秀才從軍,
雪仇恥,驅外族,複我冠裳。
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
才是我,大國民,氣吐眉揚。
俺小子,無好言,可以奉勸,
這篇話,願大家,細細思量。
瓜分豆剖逼人來,
同種沉淪劇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
勸君猛醒莫徘徊。
匈奴未滅,
何以為家!
這就是志士陳天華那著名的《猛回頭》,以蘇州彈詞的文體表現出來,端的是婦孺皆知,振聾發聩。
講完之後,在數萬觀衆興奮的鼓掌聲中,陳天華跳下臺來,問劉揆一:劉将軍,下一步我們幹什麽?
劉揆一回答:跑,能跑多快跑多快,能跑多遠跑多遠……授個軍銜弄這麽大動靜,那清廷捕快又不傻,恐怕他們早把牢房給我們準備好了……
07.幹掉退休老幹部
事機不密,清廷大捕,頒下海捕文書,老龍頭馬福益為暫避風頭,走廣西而避難。等安全了之後,老龍頭越琢磨這事越可惜,黃轸那計劃多好,轟的一聲,湖南的官員統統炸零碎,多完美的計劃啊……再派兄弟聯系黃轸,可是世上已經沒有了這麽一個人,應該是改了名姓,如若是被清廷逮到,必定有消息放出來。
改名?
這主意不錯。
于是老龍頭給自己改了個陳佑衡的名字,興沖沖地又返回湖湘。
終于又聯系上了上将黃轸,原來華興公司合夥逃到了上海。
華興會是個小堂口,雖然人才濟濟,卻終究是人數少得可憐,會中兄弟全部加在一起,還比不了哥老會的頭目多,所以說跑就跑,讓朝廷想逮也逮不到。
知道朝廷會有海捕文書發布,所以為了逃避朝廷耳目追捕,黃轸索性連名字也改過了,從此他不再叫黃轸,改名叫黃興!
黃興!
中國共和革命一代偉人,至此橫空出世。
黃興出世,老龍頭坐鎮于洪江,一再催促黃興,快運武器,快運武器來……現在這裏什麽都不缺,就缺武器,多好的計劃啊,一定要幹出個名堂來。
一切順利,計劃仍然在執行過程中。
黃興,劉揆一,陳天華,還有一個叫張繼的,一行人興沖沖地住進了上海新閘路餘慶裏劉揆一的寓所,繼續起事。
聽說他們來上海了,就有許多客人來訪,當初在日本時的同學吳春陽,郭人漳,還有一位跑單幫的安徽志士萬福華。
卻說這位萬福華,他自從讀了鄒容的《革命軍》之後,就矢志救國,于是到處尋找江湖門派入夥。可也奇了怪了,那江湖人物別人一出門就碰上,等輪到萬福華了,他找來找去,卻是一個也找不到,讓萬福華實在是郁悶。
這一次,萬福華終于找到了門路,找到了黃興這裏來。
華興會一衆兄弟親切接見了萬福華,共同交流革命思想:……不平哉,不平哉,中國最不平……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世仇滿洲人,與爾之公敵愛新覺羅氏馳騁于槍林彈雨中,起死回生,反命還魂,出十八層地獄,升三十三天堂……
如此一番交流,直教志士萬福華熱血澎湃,血脈贲張,當即跳起來爆料:好教衆位兄弟們得知,那前任巡撫王之春,近日常在一品香吃法國大菜,我們把他給做了吧……
黃興等人吓了一跳,前任巡撫?哪兒的前任巡撫?一時也顧不上問這細節,只是勸說熱血志士萬福華,茲體事大,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你看這萬福華,那邊有幾萬兄弟等着起事呢,他這卻要做掉一個大清退休老幹部,這不是扯淡嗎!
遂不理會。
可是萬福華卻不知道黃興等人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只知道那邊放着一個現成的退休巡撫,大家卻不去殺,多可惜啊……
不平哉,不平哉,眼前這事太不平了……急切之中,萬福華眼珠一轉,忽然看到了一個比較缺心眼的兄弟:
張繼!
他的心中頓時有了一條妙計。
08.一品香大刺殺
于是萬福華立即向張繼虛心求教,話說張繼此人,端的是非同凡響的大人物,賺錢天才康有為手下有二梁,技擊高手梁鐵君,思想大師梁啓超,梁啓超只要見到張繼就飛也似的逃命,張繼卻是見到梁鐵君就飛也似的逃命……總之,單以身手而論,張繼雖然不是梁鐵君的對手,但暴打梁啓超,卻是他的特長……
現有的教科書上說,康有為的保皇黨曾和革命黨展開過一場大辯論,結果是保皇黨大敗,革命黨大勝……但這個說法是不準确的,實際情形是,革命黨人全部加起來,也鬥不過保皇黨梁啓超的一支筆。單只看革命黨弄點錢是如此的艱難,而保皇黨卻從無資金困擾,便知端倪。
那麽革命黨到底是依靠什麽戰勝的保皇黨呢?
靠的就是張繼這位風格麻辣的革命者。革命黨中有四大打手,張繼排名第一。
張繼的武器是一根粗大的棗木杖。聽說保皇黨又在集會募資,張繼便揮舞棗木杖,帶若幹健将殺将過去。梁啓超持狼毫筆苦苦迎戰,雖說文章千古事,可終究奈不得棗木杖落下見血,掄起帶皮,自然不是對手,落荒而逃是必然之事。
萬福華不是梁啓超,所以張繼自然不會對萬福華拳腳相加,而是稱兄道弟,情誼漸洽……看看情形差不多了,萬福華就央求張繼拿短槍與他看。他太想革命了,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不世公仇愛新覺羅氏相馳騁于槍林彈雨中……可萬福華連手槍都沒見過,這還怎麽馳騁?
張繼就把手槍拿給萬福華看。
萬福華拿着手槍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看着,他連人帶槍就沒影了……
此時他已經只手提槍,怒氣沖沖地殺奔一品香。
話說那一品香,全稱叫一品香英法大菜館,是各級領導幹部最喜歡的重要辦公場所。那王之春自從禦任巡撫一職之後,就隔三差五地在這裏大快朵頤。話說那一天王之春正吃得幸福之際,突見一西裝少年面帶肅殺之氣,向他疾步而來,到得近前,就見那少年突然伸出手,手中一塊有形有狀的鐵物,對着王之春,發出了啪啪啪之異聲……
這少年便是革命志士萬福華了。
他手中所拿異物,便是倒黴蛋張繼失蹤的那只手槍。
緣何萬福華不扣動扳機,卻于嘴裏發出啪啪啪之異聲?
這事千萬別問萬福華,他比任何人都糊塗。
萬福華只是一個熱血少年,今天這是他生平頭一遭摸到手槍,他以為手槍這東西,只要拿手指一勾動,就會啪的一聲,噴出火來,卻不知道手槍上另有一個裝置,叫做“停機鈕”——實際上就是保險,如果不打開這個停機鈕,手槍就處于停機狀态,任你怎麽扣動,也是打不出子彈來的。
萬福華不明白這個道理,拿着手槍對準王之春的腦袋,再扣,還是沒動靜,萬般無奈,萬福華只好嘴裏發出啪啪啪的聲音,表示他是玩真的。
這個王之春,原來卻是廣西巡撫,早年洋務運動先驅李鴻章手下的一員悍将,洋務了一輩子,也被中國人罵了一輩子漢奸,心裏極是郁悶的,臨退休了到上海吃幾口大菜,算是安慰安慰自己,正在安慰之際,忽見一少年手拿鐵物,不停地對他比畫,王之春極是詫異,急喚侍從将這個少年拖開。
侍從奪下萬福華手中的槍,發現赫赫然竟是真家夥,大異之,遂報警,巡捕狂奔而至,将萬福華捉走。
萬福華擊殺廣西巡撫王之春未果,由此拉開了鐵血志士的暗殺序幕。
這是頭一樁,但是與黨人無涉,畢竟萬福華只是跑單幫。
09.抓一個算一個
萬福華被巡捕房抓了去,氣壞了黃興等人,于是就派章士钊去探監。
說起這章士钊,他是《蘇報》的主筆,按說也是《蘇報》案子的關鍵人物,可不知為什麽,等到租界工部局捕人的時候,簽了一大堆傳票,抓了好多跟此案毫無關系的人,鄒容與章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