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設宴
又到了最炎熱的夏季,這次謙王沒有去晏子園避暑,只在白天去內閣議事,晚上則回王府的園子過夜。
溫貴妃找不到機會為難他,氣悶的過了夏天,暑熱一散,皇上就帶貴妃回宮裏過中秋,王府也準備着中秋禮。
“今年比往年多了幾份中秋節禮,一份是壽昌伯府的,還有一份是輔國公府的。尤其是輔國公府的禮,送得有些重了。”江嬷嬷對比着往年的禮單,如此和王妃回禀。
王妃道:“壽昌伯府是側妃的緣故,也算做了門親戚。至于輔國公府,恐怕是對玉姐兒的心思還沒淡。這樣,中秋節過後,辦個宴請一請他們。他們看到玉姐兒對響哥兒的态度,自然就明白了。”
江嬷嬷應下,王妃又給了玉姐兒兩匹新緞子,讓她做身衣裳,回頭宴客的時候穿。
桓玉看着上好的杭綢,卻提不起興致來,怏怏的說:“又不是逢年過節,辦什麽宴,穿什麽新衣啊!”
馮姨娘已然欣喜的拿出尺子針線預備給她量體裁衣了,笑眯眯的說:“傻姑娘,有新衣裳穿還不好啊?”
桓玉一肚子的牢騷,她又不傻,怎麽不知道這場宴會是做什麽的?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挽着馮姨娘的胳膊說:“姨娘,到時候讓瑞兒陪着我吧!”
馮姨娘不解的問:“要她陪着做什麽?她一個小丫頭片子,不懂規矩。”
“就讓她陪着,姨娘好不好嘛?旁人我都不要,我就要她陪着。”
馮姨娘無法,只好說:“那要問過你父親,你也知道王爺對那丫頭與別個不同。”
桓玉噘嘴,但也知道此事必須父親同意。等謙王來看她,她就提了出來,謙王看了她一眼,她低着頭,有些心虛的說:“女兒是想着,瑞兒也十歲了,身邊卻沒個同齡的小姑娘。以後她總要長大,若不會交際,帶出去恐怕惹人笑話。”
謙王微微一笑,道:“好吧,那日你可要讓她跟在你身邊,學學怎麽和閨閣裏的小姑娘相處。”
桓玉松了口氣,望着謙王用力點點頭。她對瑞應是有利用之心,但父親這麽交代,她肯定也會照辦的。
畢竟,瑞應以後會嫁給自己的弟弟,那就是自己未來的弟媳婦了!若是……若是她自己也能達成心願,那她也就是瑞應的嫂子……哎呀!怪不好意思的。
謙王看着女兒的面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的,這女兒家的小心思還真是複雜呀!
Advertisement
既然父親這邊說通了,桓玉再去找瑞應,瑞應對她的到來很是意外。
桓玉不光親自來請,還送她一匹緞子和一對耳墜,還道:“雖是家宴,可我也想讓你學學京城貴女是如何交際的,所以穿衣打扮上不能讓人看低。”
瑞應瞥了眼,料子是好料子,耳墜也是新的,便先謝過她。然後才說:“大小姐您千萬別客氣,王爺已和我說了宴客之事,也已賞賜了衣料首飾。到了那日,我會跟在您身邊,不過我的身份就是女侍衛,可不敢與貴女們相比。這樣的規制是不能穿戴的,我用尋常的就好。”
桓玉笑道:“你倒真是懂規矩,不過我送出去的東西可不能收回,你就留着,日後有機會了再穿戴。”說着,把東西放下之後,就回去了。
瑞應送她出門,心裏愈發奇怪,明眼人都知道王妃設宴是為了什麽,桓玉為何一定要帶上自己呢?
而且,桓玉對自己的态度,前後相差可真大呀!
瑞應沒來由打了個冷戰,準備到時候打起精神,千萬別出了差錯。
過了中秋節,王妃的宴會設在八月十八,地點就在園子的秋意堂裏。這次宴請的人家不多,主要的是太後娘家輔國公府,王妃娘家武清伯府,側妃娘家壽昌伯府,當然還有其他幾家公卿,不一一表述。
此次輔國公府來的除了孫老夫人,還有二夫人、三夫人帶着孫俊逸、孫俊彥兩兄弟,和他們家六小姐孫毓秀。
武清伯府依舊是伯夫人帶着李響、李媛和李如。壽昌伯府就帶了個花環。
開宴之前,李媛和李如就湊到了桓玉跟前,有了上次的交情,這次三人更加熟稔了。她們看到站在桓玉身後的瑞應,都好奇的打量了幾眼,悄悄問桓玉:“這是你的丫鬟嗎?”瞧着并不像。
今日瑞應穿着府中規制的襖裙,月白色菊花紐扣短襖,青色海水紋襕邊馬面裙。小小年紀面容端肅,一張明豔的小臉被這素色襯得倒像是個大孩子。
桓玉正色道:“這是府裏的侍衛瑞兒,父親特意派在我身邊的。”
早就聽說王府裏有女侍衛了,沒想到竟是這樣的人品,李媛和李如忍不住又把瑞應從上到下看了個夠。李如還問:“怎麽上次來沒見過?”
桓玉道:“瑞兒尋常只在外院,我父親書房裏侍奉,等閑并不到後院來。這回,我可是求了父親,父親才開口答應了的。”
李媛也對李如說:“這可是王爺的人,你以為是想見就能見的嗎?”
瑞應目不斜視,仿佛對她們的竊竊私語充耳不聞,其實什麽都聽到了。瑞應并未拆穿桓玉的小心思,就這麽站在她身後,仿佛一尊門神般替她擋着些什麽。
三個小姑娘聊的熱絡,冷不防聽到一聲冷哼,瑞應就看到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站在她們身後。
桓玉也看到了她,臉色明顯不太好,但還是擺出主人家的姿态,說道:“毓秀,你來了。”
她就是輔國公府的六小姐孫毓秀,因貌美活潑,很得太後的喜愛,所以常接進宮去。桓玉身為太後的孫女,也偶爾進宮,兩個小姑娘倒是能遇上。可這一遇上,雙方都不喜歡彼此,所以平時也不在一起玩耍。
李媛便笑了笑說:“原來這位就是孫六小姐。”
孫毓秀并不理會她,反而看向瑞應,神色很不滿的說:“你就是瑞兒,就是你在背後說我哥哥們的壞話!”
瑞應一愣,她何時說過……片刻後,她方才想起四月在普濟寺的事。卻原來那兩位孫少爺是這麽話多的男子,還和自己的妹妹告狀了。
桓玉也愣住了,沒想到孫毓秀一來就把矛頭指向了瑞應!她那兩個哥哥還用的着旁人說嘛?又不是什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