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壽昌
花氏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回去了,木槿嗤笑道:“奴婢怎麽說來着?讓您別去別去,您非要去。”
花氏道:“你以為我是為了自己嗎?姨娘的兒子今年才多大?輪也輪不到他呀!可母親的環哥兒不正是婚配的年紀嗎?我看,你還是回家裏問問母親的意思為好。”
木槿一想也是,抽空回了趟壽昌伯府。說明來意,壽昌伯夫人很是意動,她也正愁幼子的婚事呢!剛巧王爺要選女婿,若是能中,那關系可就親近了。
壽昌伯旁的不關心,就關心嬌嬌有沒有得寵,什麽時候生下孩子。
可木槿卻說:“王爺也就新婚那日在側妃屋裏過夜,至今都沒來過呢!”
壽昌伯一聽差點氣死,第一次罵起了這個最得寵的女兒,道:“這個沒用的東西!平時她在家不是挺會讨人歡心的嘛!怎麽到了王府一個屁都放不出來了,長得又不賴,就不能放低姿态去讨好王爺嗎?王爺是男人,哪個男人不喜歡年輕漂亮又會來事兒的女人家!”
他夫人在他身後翻了個白眼,心裏嘀咕:你以為王爺跟你一樣,喜新厭舊,只喜歡漂亮的狐貍精啊!
嘴上還得安慰:“老爺別氣壞了身子,讓木槿把你的話帶到,敲打她一番就是了。不過呀,這雞蛋還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不能把寶都壓在嬌嬌身上。您看,現成的機會,要是能讓咱家環哥兒尚了郡主,那可是一輩子的榮光!”
“什麽郡主?”壽昌伯一時還沒反應過來。
他夫人掩着嘴笑,仿佛郡馬的身份已是囊中之物,道:“哎喲,王爺的女兒啊!現在沒請封,不代表以後不請封。那可是王爺唯一的女兒,要成婚了能沒有封號?說不定不光是郡主,将來還是……是吧?”
壽昌伯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對對對,夫人說得對極了!哎呀我就說夫人是巾帼英雄,看什麽都準。當初要不是夫人你,嬌嬌也進不了王府。我看環哥兒這事就交給夫人你了,你可一定要辦好啊!”
“是,妾身過兩天就去王府看嬌嬌,順便打聽打聽。”
木槿回到王府,傳了壽昌伯的話,又說了壽昌伯夫人的打算。
花氏氣道:“我就是放低姿态,軟語相求,王爺倒是肯來啊!”王爺和壽昌伯那樣的人可不一樣,她能讨好得了壽昌伯,不一定就能讨好謙王。
“過兩日夫人進府,您可得打起精神來。”木槿說道。
花氏冷哼一聲,若這婚事真讓夫人說成了,那自己就不是壽昌伯府唯一的出路了。到底隔了一層肚皮,還是親生的好啊!
Advertisement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若是能誕下一子半女的也好,可王爺不來她這裏,她想生也生不出!
過了幾日,壽昌伯夫人遞了拜帖求見,來的時候不光是她,還帶了幼子環哥兒。
照例先去王妃那裏給王妃先請安,還把花環引薦給王妃,笑着自誇:“這是妾身的幼子環哥兒,今年十五啦!從前在家時他和嬌姐兒最好,這次聽說我要來王府,特地央我帶他一道來。環哥兒,快給王妃行禮。”
王妃淡淡的笑了笑,見這孩子給自己行了十足的禮,順勢誇了兩句:“這孩子看着就懂事,我這沒什麽要說的,你們去見見側妃吧!”
壽昌伯夫人連忙帶着花環去了花氏那裏,花氏奉上好茶好點心,問了壽昌伯的身體。壽昌伯夫人自然要把那套說辭說一遍,叮囑又叮囑,要花氏一定要籠絡住王爺的心。最後才說到花環,道:“我方才在王妃那裏,王妃倒是客氣。”
花氏微笑道:“您是我的母親,又是有诰命的一品夫人,王妃自然客客氣氣的。您把環哥兒給王妃看了沒?王妃可喜歡?”
壽昌伯仔細思量了一番,皺眉說道:“對我客氣,可我覺得對環哥兒淡淡的。”
花氏點點頭說:“這就是了,王妃想把大小姐嫁給自家內侄兒,對別家少爺,就是淡淡的了。”
壽昌伯夫人急了,說:“你父親對大小姐這個兒媳可是志在必得的,無論如何,你都要勸王爺給咱家這份好處。”
花氏低下頭,想了想又擡起,笑道:“母親放心,環哥兒是我的弟弟,我必然會為他籌謀。”
“這就好。”壽昌伯夫人又說了些話,然後告辭離去。
經過二門的時候,正看到王府的大少爺桓凝和一個年紀相仿的姑娘一起走來,她對送她出門的丫頭詫異的說:“乖乖,王府就是不一般,連大少爺的丫鬟都這麽俊俏!”
丫頭噗嗤一笑,道:“夫人不知,那可不是丫鬟,是王爺最寵愛的女侍衛瑞兒。”
“她就是瑞兒?”壽昌伯夫人一愣,随即又看向瑞應,這就是在嬌嬌進府次日給了下馬威的那個瑞兒!小小年紀就這麽打眼,以後那還得了?瞧她和桓凝一起走的模樣,莫非是王爺留給桓凝的?
壽昌伯夫人越想越覺得可能,怪不得能那麽得寵,看來在嬌嬌立足穩健之前,先別招惹這個瑞兒才是。
唉,想那麽多幹嘛?如今要緊的是先把環哥兒的婚事定下來!
“環哥兒啊,回頭我再帶你來,你在王妃面前可得好好表現,不能像今日這般,悶不做聲的,不讨喜。”
“知道了,娘。”花環走了兩步又回頭,早先就聽說王府有女侍衛,原來長得這麽漂亮啊!可惜瑞應已經和桓凝走遠,看不到了。
瑞應方才也看到了壽昌伯夫人,她并不知身份,只是看到那身诰命服,就拉了個丫頭問:“方才來的是誰呀?”
丫頭笑道:“瑞兒姑娘,那是側妃的母親壽昌伯夫人和她的嫡子。”
瑞兒揮揮手,讓丫頭退下,回頭對桓凝說:“壽昌伯夫人并非側妃的生母,她若要帶兒子來看姐姐,怎麽不帶側妃的親弟弟?”
桓凝“噓”了一聲,拉她到無人處,道:“前些時候母親宴請武清伯府的人,側妃也求父親允準自己娘家弟弟來,說她家也有出類拔萃的子弟。”
瑞應笑道:“這可真是一家有女千家求了。”說完一拍腦門,又道,“不對啊,花氏是王爺的側妃,那就是和王爺一輩的了,怎麽還能讓弟弟娶王爺的女兒呢?這不是亂了輩分嘛!”
桓凝嘀咕道:“所以父親不會同意,也不知道壽昌伯府都怎麽想的,仿佛沒讀過書一般。”就算是軍功起家因此得封,子弟到了這份上,也得讀幾本聖賢書吧!
可話又說回來,他們家要真懂得孔孟之道,就不會捧宮裏那位的臭腳了!
兩人嘀嘀咕咕的邊走邊說,沿途的丫鬟看了都露出會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