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心思
謙王也說:“王妃有一句話說對了,結親不是結仇,光長輩滿意可不行,當事人不滿意,說再多也沒用。我看,輔國公府那邊就算了吧!你看看武清伯府上,哪日有空,請到王府來坐一坐,你也正好見見娘家人。”
王妃喜上眉梢,她的确很久沒見到家人了,聞言立馬謝過王爺。
桓玉這邊,馮姨娘也在問今日的狀況,可是桓玉一聲不吭,什麽都沒問出來。問過琥珀琉璃,琥珀說了桓玉避開的情形,險些把馮姨娘急得背過氣去。
第二日一大早,馮姨娘就來給王妃請安,王妃知道她挂心桓玉的婚事,就說了昨日王爺的決定,又把馮姨娘氣了個半死。
回到桓玉屋裏,馮姨娘把瑞應狠狠罵了一頓,說:“一個小丫頭片子,不知安的什麽心?竟那樣編排兩位孫少爺,如今可好,王爺王妃都覺得婚事不配,要重新再斟酌,真是急死人了!”
桓玉一聽,心中大喜,忙問:“父親母親真的這麽說?這婚事不配?”
馮姨娘還在生氣,哪裏注意到她的表情,依舊義憤填膺的說:“王爺派瑞兒跟在你身邊,是考較那兩位少爺的品性。她倒好,說人家對你不熱情,人家好歹也是輔國公家的少爺,難不成讓他們舔着臉來巴結呀!那樣的人,才不配呢!”
桓玉笑了起來,反過來安慰馮姨娘:“姨娘,好啦好啦,你就別生氣了!既然人家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這不正好嘛!”
她哼着歌兒拿起繡花繃子,手速飛快的繡那朵芍藥,再也不似昨日那般悶悶不樂。
馮姨娘卻怔住了,敢情這姑娘還是不願意啊!只怕,這心思還在林淵身上呢!心裏把林淵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值的林淵莫名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
關心桓玉婚事的人可不少,連桓凝也在和瑞應打聽昨日普濟寺的事,還道:“你幾句話就能讓父親母親拒絕了這門婚事,瑞兒,我真是有些擔心你。”
瑞應不解:“擔心我什麽?”
桓凝嘆道:“你在王府裏的身份是女侍衛,雖不是奴婢,可依然是下人。身為一個下人卻能左右主子的行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
瑞應看了他好半晌,直看得他不好意思,才真心的說:“凝哥兒,謝謝你這番肺腑之言。只不過,并不是因為我的話王爺王妃就回絕的,而是……相比于輔國公府,王妃當然更傾向自己娘家。還有玉姐兒,我看她處處避着那兩人,不光沒那層意思,好像還抵觸的很。”
桓凝笑着說:“不是因為你就好了,玉姐兒的心思嘛,我到能猜到幾分。”
Advertisement
“哦?”瑞應知道,桓凝平時不吭聲,可是什麽都看在眼裏,心中是有幾分成算的。“你能猜到,那能不能告訴我?”
桓凝望着近在咫尺的玉白小臉兒,漆黑如點墨的雙眸,心都跳快了,啞着嗓子說:“我也只是猜測,可能不準确。不過,旁人不能告訴,卻是能告訴你的。你、你不是認了林淵做哥哥嗎?玉姐兒大了。”
他這話說得前言不搭後語,瑞應都糊塗了,怎麽忽然就說到林淵了?
瑞應愣了好一會兒,猛地想起昨日玉姐兒無緣無故問她和林淵什麽關系,她這才反應過來,失聲驚呼:“你是說……玉姐兒喜歡……林淵?”她小聲念出林淵的名字,還心虛的四處張望,就怕被人聽見了。
桓凝也心慌意亂的,拉着瑞應到了葡萄架下無人的地方,連聲說:“你可別聲張,這畢竟事關玉姐兒的清譽。而且,我也只是猜測,若是不準,那我罪過就大了。”
“我知道我知道,”就算不為了玉姐兒,為了林淵也不能亂說啊!玉姐兒畢竟是王爺的女兒,可林淵只是個侍衛,若這事兒傳出去,死的就是林淵了!
可這下要怎麽辦呢?
瑞應和桓玉接觸不多,可就昨日那次接觸也能看出來,桓玉也是個性情倔強的。這樣的人,不說話,卻在心裏認準了一件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當務之急,瑞應得先弄清楚,這到底是桓玉的單相思,還是林淵也有這個意思。想想又覺得不可能,林淵可從來沒對桓玉表現過任何男女之情。
林淵也是半大的少年,若是真有喜歡的人,絕對不會藏起來不表露的。
得了空,瑞應就去找林淵,說了會兒閑話,瑞應就磕磕絆絆的問:“哥哥,你今年也十五歲了,有沒有心儀的女子啊?”
林淵板着臉,說:“有啊!”
“有嗎?誰啊?是誰啊!”瑞應大驚,生怕他說出桓玉的名字。
林淵氣呼呼的用手指點了點瑞應的腦門兒,道:“你啊!”
“啊?”瑞應傻了。
林淵說道:“我整日跟在王爺身邊,身邊大部分都是男人,接觸到的女人也就是見秋姐和你。你該不會以為我的心上人是見秋姐,或者是你這個小不點啊?”
瑞應拍了拍胸口:“還好,還好。”
林淵覺得奇怪:“好端端的你問這個做什麽?小丫頭情窦開了?可你也太小了點兒吧!”
瑞應沒好氣的對他翻個白眼,但還是決定什麽都不說。既然這事兒只是桓玉的一廂情願,那就不要讓林淵知道。不知罪無罪,若知道了,反而脫不了幹系。
要斷絕桓玉的心思,唯有讓她盡快嫁出去!
沒了輔國公府,那還有武清伯府呢!
王妃挑了個日子,打着宴請娘家人的名義,把武清伯夫人和幾個侄子侄女請進了府。這回沒有太明顯,所以來的除了侄子李響之外,還有和桓玉年紀相仿的侄女李媛和李如。
李媛是嫡女,李如是庶女。李媛性子文靜,李如性子活潑,兩個人在桓玉面前插科打诨,很快就成了朋友。也因此,桓玉對此次見面沒有上次抵觸,見了李響,也沒轉身就走。
王妃看了很滿意,馮姨娘也在一旁暗松一口氣,以為這樁婚事算是成了。
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李響長得不如孫家的兩位少爺,不過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以後肯定不會欺負玉姐兒。
側妃花氏得知王妃宴請娘家人,也起了思家之情,她的侍女木槿提醒說:“王妃要見家人回去就是,之所以請到府上,是為了大小姐。”
花氏一思量也明白過來,卻還是來見了謙王,笑道:“妾身娘家也有兩個能登上臺面的兄弟,王爺可否也見一見呢?”
“不必。”謙王怎麽可能再和壽昌伯府有什麽牽連,當場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