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側妃
很快,王妃就把心思從瑞應身上移開了,因為,宮裏賜了一位側妃來。
這位側妃可算有些來歷,她竟是壽昌伯的女兒,雖是庶出,卻是壽昌伯最寵愛的妾侍所生。這也就罷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則是這位側妃是溫貴妃求皇上賜下的。
那日謙王進宮,皇上笑呵呵的同他扯了一大堆有的沒的,說的無非是王府裏伺候的人太少了。這麽多年,謙王就一個王妃,兩個侍妾,連個側妃都沒有。再說着說着,就說到他百年之後,還得指着謙王呢!
謙王頓時跪伏在地上,說道:“聖上萬歲,臣弟絕無觊觎之心。”
“起來起來,朕不是在試探你。”皇上讓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自扶起謙王,“朕老了,膝下無子,可你不同,你一定要多生孩子,咱們這大齊江山,再不能因無子讓藩王們蠢蠢欲動啊!這才是朕讓你留在京城的原因,你知道嗎?”
“臣弟叩謝聖上隆恩厚愛,聖上有旨意,臣弟絕無不從。”
“那就好,那就好!”皇上這才開心起來,“前陣子貴妃發脾氣,壽昌伯夫人又進宮叨擾她,她不勝其煩,就攬下了壽昌伯庶女的婚事。你看你府裏人口簡單,就把壽昌伯庶女迎進去吧!”
溫貴妃這是報複他呢!
謙王明白,他迎進府去的不是什麽側妃,而是一個明目張膽的細作。
“臣弟遵旨!”既然是旨意,那就不能違背,細作又如何?留下,可徐徐圖之。
皇上還在樂呵,說:“朕聽說那壽昌伯的女兒是個絕色美人,不會辱沒了你的。”
謙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這道旨意傳到王府時,王妃幾乎咬碎了銀牙,側妃和侍妾不同,側妃在宗室是有玉牒記載的。身為王妃可以随意處置一個侍妾,但絕不能無緣無故針對一個側妃。
旨意是皇上下的,但王妃知道,這背後肯定是溫貴妃在指使!給了這樣一個身份的側妃,她以後要如何面對?
王妃不過出身武清伯府,一個側妃的身份竟和她相差無幾!
教她焉能不氣?不恨?!
Advertisement
“妾身求教王爺,側妃進府之後,該如何安置?”面上,王妃依舊要保持一個王府主母的形象,不能洩露絲毫不滿。
謙王淡淡道:“按祖制規矩就是,不必太費心。”
王妃颔首,松了口氣,看來王爺對這個側妃也是不滿意的。那就好,不必因為她是聖旨冊封,就諸多顧忌。
日子就定在重陽節前的九月初八,前後只有二十天,日子緊迫,壽昌伯府是正經嫁閨女,準備的急急忙忙。王府是納側,安排的倒也算井然有序。
這樁“喜事”很快傳遍了王府上下,瑞應知道後怔愣許久,慢吞吞的問:“這個花氏是什麽人啊?”壽昌伯姓花,新來的側妃不知名字,便稱花氏。
林淵說:“她是壽昌伯最寵愛的妾侍所生,從小在壽昌伯夫人跟前長大,性子不知如何,但是能讨得嫡母如此看重籌謀,想必本事不小。”
瑞應奇道:“哥哥怎麽知道這些?那花氏是養在深閨的女子,要打聽不容易吧?”
林淵笑道:“這算什麽?王爺手下的人都是吃素的不成!這點兒消息若探聽不出來,還敢伺候王爺?也就這樣,還沒打聽出那花氏到底是個剛強的,還是扮豬吃老虎的。不過呀,不管是什麽樣兒的,都夠咱們王妃喝一壺的。”
瑞應掩袖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問:“你不喜歡王妃呀?”
“噓!”林淵做了個禁聲的動作,四處看看無人,才對瑞應說,“王妃的心太大了,恐怕這一小小的謙王府,容不下她。”
瑞應心頭一震,正色道:“哥哥不可亂說,這話将王爺置于何地?”
林淵也正色道:“這話可不是我亂說的,正是王爺所言。”
瑞應愣住了,原來王爺是這麽看王妃的,難怪……王爺看人極準,王妃恐怕真的心比天高啊!
瑞應忽然想起上輩子王妃并未活到新帝登基,但從來沒聽說王妃有何病痛,莫非……瑞應不敢再往下想了,收住了心裏那個瘋狂的想法。
到了九月初七這日,府裏已經做好了準備,紅綢挂好,喜棚搭好,該請的賓客也都請好。
晚間,壽昌伯府的嫁妝先行送過來,花氏的陪嫁也都跟了過來。她是側妃,嫁妝自然不能和王妃比肩,王妃當年是一百二十臺,花氏則是八十擡。縱然如此,那嫁妝也是塞的滿滿當當。
“壽昌伯府肯定沒有待嫁的女兒。”瑞應得出這麽一個結論。
林淵笑道:“正是因為伯府裏已沒有可嫁的女兒,這才輪到這位嬌嬌姑娘,哎喲!”他忙捂住嘴,不懷好意的笑了起來。
瑞應這才知道,原來這位花氏的閨名就叫嬌嬌。她也促狹的笑道:“哥哥以後可要小心些,誇人再不能用‘人比花嬌’這個詞兒了。”
林淵聽了哈哈大笑,瑞應也跟着笑起來。
九月初八正日吉時,花氏一頂小轎擡進王府,沒有三書六禮,倒也有洞房花燭。
王妃操持了一天,晚間累得渾身骨頭都酸疼了,可縱然再累,她還是睡不着。一直到三更,值夜的銀瓶還能聽到她嘆息翻身的聲音。
銀瓶也跟着嘆了口氣,輕聲說:“王妃,您快睡吧,明兒還得受側妃的敬茶禮呢!”
是啊,明天才是一場惡仗的開始,她可不能落了下風。
那花氏今年才十六歲,而她快三十了!
王妃立即閉上眼,強迫自己睡着,若是睡不好,明兒起來氣色就不好。到時候被人生生的比下去,她可不服氣!
九月初九重陽節,按照慣例,這日謙王和王妃需進宮陪太後過節。
因此今早敬茶的時間要比尋常人家的敬茶時間提前了許多,花氏倒也能起得來,先伺候好謙王,等王爺去了前院,自己才準備着給王妃敬茶。
王妃的正院裏只有王妃一個在,見到花氏,掩下心中的醋意,王妃和藹可親的笑道:“難為你起得早,原該讓你見見馮姨娘、大小姐和大少爺的,只是平時這時候他們都沒起呢!”
花氏嬌滴滴的先行了禮,然後才細聲細氣的說:“給王妃敬茶見禮,是妾身的本分,妾身不敢憊懶。妾身既已進府,往後的日子長着,自能見到馮姐姐、大小姐和大少爺。”
先時王妃見到她這張臉就已心頭火氣,如今再看她行事說話,自有一股溫柔婉轉的韻味。恐怕整個京城裏的高門女子,都沒有這麽出類拔萃的。
王妃咽下滿腔酸楚,接了她的敬茶,給了賞賜,又接了她的獻禮,這才算禮全。
這時,謙王來了,進門就問:“好了嗎?該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