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看穿
聞聽此言,王妃直直的跪了下來,屋內之人也全都跪下。江嬷嬷看不過眼,說道:“王爺,這事兒不能怪王妃啊!是趙姨娘……”王妃立即打斷了她,道:“江嬷嬷不必多說,趙姨娘是內院的人,內院的人和事都歸我管。有孕五個月我身為主母不知情,确實是我的罪責。”
謙王揉了揉眉心,擺擺手:“都起來吧!王妃以後上點心,眼睛不要總是盯着宮裏,忘了自家後院。”
王妃的心“砰砰”直跳,袖子裏的手也在微微發抖,垂首低聲應下:“是。”
“行了,都起來,吃飯吧!”謙王率先坐下,旁若無人的吃了頓飯,吃過晚飯,也不喝茶了,直接回外院獨自歇下。
謙王一走,王妃幾乎要癱在炕上,金盞連忙幫她撫摸胸口順氣。
江嬷嬷也回過神來,輕聲問道:“王妃,您說王爺這、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王妃緩口氣,說:“王爺這是在警告我呢!嬷嬷,這陣子別和宮裏聯絡了,好好盯着後院那位吧!”
元宵一過,府裏各處都開始恢複肅然,并不像民間那樣不過正月仍是年。
宮裏的太醫很快就被請了進府,只不過不走大門,走的西側門,直接進了內院。趙姨娘換了衣裳躺在床上,放下紗幔,讓太醫診脈。
“夫人的脈象安穩,胎象穩固,三四月份就該臨盆了。”太醫診脈之後,身旁跟着的江嬷嬷問他要不要開些保胎藥,他便道,“夫人身子好,不必開藥,若不放心,吃食上多費心也就罷了。”
江嬷嬷親自送太醫出去,遞了紅包,太醫識趣的收下了。
既然得了太醫的囑托,王妃就親自指派了個嬷嬷到趙姨娘身邊,專門負責她的吃食。
內院的人也被王妃敲打了一遍,趙姨娘懷孕的事不許外傳,因此哪怕身在外院的瑞應,至今還是不知道大年初一請的郎中是給誰瞧病。
橫豎與她無關,只說這日,元見秋忽的問她:“可願讀書?”
瑞應正愁沒法開口呢,既然問了,立即忙不疊的點頭說願意。
上輩子瑞應也讀過書,只是學得詩詞,都是為了和男人附庸風雅,她不想再學這些沒用的了。
Advertisement
不過元見秋并不知道她識字,所以先拿來的是《三字經》。
三歲孩子的啓蒙書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瑞應只好硬着頭皮,假裝自己沒讀過書的樣子,重新學習這些字。
三日之後,瑞應把《三字經》上的字都認全了。
元見秋驚訝的看着她,然後搖搖頭,說:“我不能教你了。”
瑞應一愣:“為何?您只教了我一本《三字經》而已啊!”
元見秋笑道:“是你認字的速度太快,這才三天,你這過目不忘的本領,再跟着我學,我會誤了你。這樣,你還是跟着我習武,至于讀書識字,我另外再想辦法。”
瑞應低下頭,是自己太急迫了,又不是真的神童,三天認全了整本《三字經》,這誰還敢再教啊!
沒想到,元見秋将此事禀告給了謙王,謙王因此特地召見了瑞應。
瑞應低着頭,站在離謙王三米開外的地方。
這裏是謙王的書房,布置的古色古香,到處可見名家手筆。謙王就坐在黃花梨的書案後面,溫和的說道:“我聽見秋說,你只用三天就認全了《三字經》裏的字?”
瑞應還沒想好怎麽回答,謙王以為她害怕,更加溫柔的說道:“你別害怕,我只是問一問,你若還想讀書,就繼續認字。若只想學幾個字,那把剩下兩本啓蒙的書看完,也就罷了。”
瑞應擡起頭,朗聲道:“我想讀書,不是詩詞的那種書,是安身立命的書。”
謙王笑了,瑞應一見之下,只覺這個冬天,就在這笑容裏消融,唯餘暖暖春風。謙王摩挲着桌上的澄心堂紙,輕輕的說:“你這孩子,的确和尋常民間孩子不一樣。說吧,你是從哪個官宦人家逃出來的?”
瑞應整個人都僵住了,愣愣的盯着謙王。
謙王常說,溫暖舒适的環境下,人就不會想要讀書奮進。所以在書房裏,是沒有炭盆的。
這裏的溫度并不高,倒春寒帶着的涼意侵入此間,明明不熱,瑞應的後背還是在一瞬間就流下了冷汗。
但她畢竟經過一世,立即在心裏做好了打算。擡起頭,故作迷茫的看向謙王,只見謙王也正看着她,似笑非笑,眸色深沉。瑞應知道,自己此時不能退縮,若是退縮了,就是心虛了!
可她漸漸覺得不支,縱然已經活過一輩,可是在謙王面前,她依舊微不足道。
慢慢地,瑞應垂下眼眸,低下了頭。
謙王卻依舊望着她,在她氣力用盡時,說道:“還真是個機靈的孩子,和普通人不一樣呢!換做旁人,哪敢與我對視?”
瑞應心裏“咯噔”一下,對啊,她忘了自己還是個九歲的孩子,卻非要急于表現出自己的無知,擺脫嫌疑。
過猶不及啊!
“王爺,我不記得了,不記得自己從哪兒來,父母是誰。不記得自己是官宦人家還是鄉野小民,也不記得可還有其他親人。我只知道自己叫瑞兒,其他的,真的什麽都忘了。”
瑞應呢喃着說道,大大的眼裏盛滿了淚花。
她就該這樣,像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一樣,弱小、無助、又可憐。
可是,謙王不是十四歲的林淵,也不是面冷心善的元見秋。他能以而立之年與權相抗衡,憑借的可不是他的王爺身份!
瑞應或許可以糊弄得了別人,但絕糊弄不了謙王,
不過,謙王倒也沒打算揪着她不放,更沒打算把她殺了或是趕出府去。縱然瑞應不簡單,抑或比同齡孩子早熟,畢竟也還小。
好好培養,謙王有另一番打算。
“見秋只能教你武藝,教不了讀書。”謙王開口,緩緩說道,“王府裏有西席,隆慶二年的進士,不喜官場,我就聘他來教我那不成器的兒子。明日起,你就跟着他一道上課吧。”
瑞應面上驚訝的表情怎麽都收不住,就這麽傻傻的看着謙王。
謙王又是一笑,竟說:“嗯,這才像個孩子樣。”
瑞應原本就傻的表情就此僵住了,謙王無聲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