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男青年趕快開車走。
“沒事,這是孩子們之間送的禮物,讓你閨女戴着玩吧!”男青年朝黎明娟喊了一聲,一踩油門把吉普車開走了。
12、
黎明娟無奈地回過頭,發現林雪娴手裏攥着那枚玉墜,臉上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
“走吧,別遲到了!”她牽起女兒的手,匆匆往文化宮的方向走去了。
黎明娟是一位普通的煙草工廠工人,送小女兒去學跳舞接下來将要每個月額外支出一筆錢,他們家雖然是雙職工家庭,但是因為三個孩子都未成年,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
她沒有接受過什麽藝術的熏陶,對舞蹈也沒有什麽獨特的審美或興趣,送小女兒去學跳舞完全是不得已的行為,目的不過是為了能夠令她擺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命運。
自從一批又一批的城市知識青年被國家動員着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黎明娟的一顆心便時時地不安着。
去年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全部前往了農村,據市鄉辦的人說,以後年年都是這樣,這樣才能保證代代紅。
林雪娴的大哥林雪生不巧就趕上了這一波知識青年下鄉,插隊落戶到了安徽。自從林雪生走後,黎明娟的一顆心天天懸着——大兒子是個書呆子,從未幹過莊稼活,她擔心他在農村堅持不下去。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林雪生就被人送了回來,他得的是肺炎,差一點沒命。送他回來的同學告訴黎明娟讓林雪生在家養病,等病好了馬上回去。
黎明娟和丈夫林濤商量來商量去,決定讓林雪生先在家呆着,安徽農村是無論如何不能再去了,以後實在沒辦法就讓林濤提前辦了病退,讓林雪生去頂職,把他的戶口和糧油關系轉回來。
林雪娴的二姐林雪穗今年開學就是初二,二年後畢業也要面臨着下鄉,黎明娟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有限,到時能否給林雪穗争取來名額,黎明娟一點把握都沒有。在她的計劃中,将來林雪穗還有最後的退路就是頂替自己的工作,但是小女兒林雪娴怎麽辦呢?難道真讓她落了戶口到農村,将來再嫁一個農民,世世代代在農村紮根?
在這種焦慮之下,黎明娟聽人說部隊裏征一種兵叫文藝兵,只要有特長被選中入伍的幾率就很大。文藝兵從小培養,入黨提幹的機會特別高,只要在部隊提了幹,以後就是國家幹部,就算将來轉業複員也是按照國家幹部的待遇分配工作。
為了這個緣故,黎明娟決定省出一部分錢送林雪娴學舞蹈。
“雪娴啊,媽媽送你去學跳舞,你可要認真去學啊。”黎明娟想到這裏,就忍不住勸誡小女兒好好學舞蹈,将來給自己奔個好前程。
“媽,為什麽要送我去練舞蹈?”林雪娴記得上一世自己被母親逼着天天練功,心裏整天別提對母親的意見有多大了。
“學了舞蹈考文藝兵,只有當了兵你以後才有出路呀!”黎明娟耐心地回答女兒。
“我不想學跳舞,能不能讓我上學以後考大學?”
林雪娴知道國家1977年時就會恢複高考,自己這一世難道繼續重複上一世走當兵的路嗎?她有些不确定自己到底該要怎麽做。
PS:因為沒有經歷過六七十年代,因此內容全部為虛構,如有錯誤,請多多包涵。
13、
“現在哪還有大學讓你考,再說家裏也沒有那麽多錢供你讀到高中了,媽媽現在還要養活你大哥,還有你二姐,你早點的去當兵的話,家裏的負擔也能減輕一些。”
黎明娟的話沒錯,上一世林雪娴斷斷續續練了三年的跳舞,就被部隊征走了,她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因為《紅色娘子軍》、《沂蒙頌》等一批樣板戲的走紅,部隊需要大批的舞蹈演員,基本有一些舞蹈基礎的人都會被部隊文工團錄取。
林雪娴去當兵那年還不到十二歲,跟她一起入伍的戰友也都是差不多這個年紀。去了部隊,先當了五年的學員,這五年他們接受了系統的舞蹈訓練。五年後,她成為了一名正式的舞蹈演員,很快又提了幹。
林雪娴的舞蹈基礎打得比較紮實,自身的條件又特別好,因此到了部隊就很受團長和領導們的喜歡。
若不是上一世自己涉世太淺,糊裏糊塗走錯了幾步路,她的人生本可以非常值得驕傲。
“媽媽,你愛我嗎?”她仰着臉問黎明娟。
“媽媽當然愛你——媽媽舍不得你以後去農村受罪,所以媽媽才要你去學跳舞。”
林雪娴的眼中不由的泛起了一層淚霧,她點了點頭,向黎明娟誠懇地保證:“我會好好學的,将來一定不讓你失望。”
這一世,自己決不能再令母親失望。
“練舞聽說很苦的,你要聽話,不要怕吃苦,好嗎?”黎明娟拉着女兒的手繼續囑咐道。
林雪娴很乖巧地點了點頭。上一世時她沒少因為被逼着練舞,而和母親置氣,那時她太不懂事了,根本不理解大人對自己的一片苦心。
H市的少年宮坐落在這個城市的中心位置,左面是市圖書館,右邊是一個工人體育場。少年宮的建築是一座三層的灰色樓房,裏面有舞蹈練功房、體操房和各種科技實驗室、活動室等。
舞蹈教師是B市一個旅過俄的老舞蹈家,五十年代曾被打成右派,之後很快被平反并被安排進了H市的少年宮,算是被保護了起來。
黎明娟帶着林雪娴匆匆來到了位于少年宮二樓的舞蹈練功房,此時不到下午三點,學生們正陸陸續續地被家長們送來,還未開始正式的訓練。
黎明娟找到在一旁做準備的徐老師,向她說明了來意。徐老師看起來大約有五十多歲,身材比較纖瘦,精神很好,目光中透着一股幹練勁兒。她把林雪娴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番,又捏了捏她的胳膊和小腿,讓她模仿着做了幾個動作。
黎明娟心中一陣緊張,她看得出來徐老師對學舞蹈的孩子們的要求很嚴格。
不大一會兒,孩子們差不多都到齊了,小的有五、六歲,大的有十三、四歲,一共差不多有二十多個孩子的樣子。
徐老師讓黎明娟先去繳費,然後順便帶林雪娴去少年宮的商品部買舞蹈練功的衣服和舞鞋,今天下午先在旁邊看一看,明天開始正式入隊練習。
黎明娟帶着林雪娴下樓又匆匆去交了費,學舞蹈練功還要專門的衣服和鞋子是她所未預料到的。
一個月學跳舞的費用是八塊錢,加上衣服和鞋子,一下子就出去了二十多塊錢,令黎明娟心疼不已。
14、
夫妻兩人的工資每月合起來有一百多一點點,這些錢要養活一家五口,還要孝敬孩子們的爺爺奶奶。
大兒子林雪生去年去安徽插隊,來回的路費和購置的被褥鍋碗瓢勺等花去了不少錢,得了病之後看病、補充營養又花去了兩人不少錢,更別提現在待業在家裏吃飯穿衣買書……等等都需要錢。
黎明娟從來沒為錢這麽傷腦筋過,有時候她也安慰自己,現在誰不困難呢!他們家是雙職工——那些單職工的家庭,豈不更作難?
林雪娴上一世對父母養育他們幾個孩子并沒有什麽深刻的想法,重活一世方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尤其是對于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送她去學跳舞,根本就是在瓦盆沙土中培育一株嬌貴的小花——明知不易,也還要盡心去栽培。
黎明娟領着女兒買完了練功服和舞鞋重新回到了練功房。這些學跳舞的孩子們按照程度的不同分為三隊,正在做基本的把杆動作。
林雪娴對跳舞并不陌生的,在練功房的這一群練舞的孩子中,她唯一注意的是那個叫蔣瑩的女孩子,因為這些人中最後和她進了同一個文工團的只有她一個。
上一世,林雪娴和蔣瑩的關系非常淡漠,兩人雖然是同一個地方來的,卻從來沒親近過。蔣瑩和她同歲,比她早在徐老師這裏練了三個月。
蔣瑩的父親是H市文化局的一名副局長,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的時候被打成了走資派,後來通過“三結合”的形式成為了革/命委員會中的革/命幹部代表後,便順理成章地挂職長期休養了。
蔣瑩現在的身份是“革/命幹部的女兒”,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上一世的自己與她的關系才那麽生疏。骨子裏林雪娴是有點高傲的,喜歡出風頭,對比自己條件好的同性,她心裏有天然的抵觸心理。
其實蔣瑩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