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串門子
第二天一早,沈府除了要上班的沈敬和國子監學生沈淞,其餘人都收拾妥當的坐着牛車,跟着楚氏到上将軍府串門去了。
和沈敬這樣的小官不同,楚懷基本上不怎麽要去坐班,除非聖人召開朝會或者有戰事起,否則都是他下頭的官員來他府上議事,并不用他往衙門裏跑。
楚氏前兩日已下過了帖子,這天楚懷自然是推了所有公務,一家子早早的就候着了。楚氏等人在楚府大門外下了牛車,跟着下人往裏走,就見楚懷和夫人洛氏已經到了外儀門,臉上都帶着笑。兩家人見禮過後,家丁們擡着烏篷小轎,迎着女眷和孩子們到後院,而沈安侯和沈攸則跟着楚懷舅舅去正廳。
穿過垂花門,再過了花廳,就到了洛氏的正堂。楚家的人口挺簡單,楚懷兩口子下頭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出嫁了,兒子在禁衛軍中任職,和沈敬一樣得天天點卯。兒媳婦才生娃不久還在坐月子,是以只有洛氏一人招待他們。
洛氏也是世家出身,是河陽洛家所出的嫡女,和楚氏關系挺不錯。她拉着楚氏坐到主位,自己坐在她右邊,笑着看沈家的大大小小:“我就特別羨慕阿姊這般子孫滿堂的,不像我家總這麽冷冷清清。”她和顏悅色的對林菁招了招手:“這是你給大郎娉的新婦吧,果然是個齊整孩子。”
林菁看了楚氏一眼,見她鼓勵的點了點頭,便落落大方的走到洛氏身邊,蹲了個福禮:“林氏拜見舅媽,給舅媽請安。”
“好好好。”洛氏拿過桌上擺着的檀木盒子:“你既叫了我舅媽,我這當長輩的總不能沒個表示,這镯子你拿去戴着玩吧。”
盒子打開,裏頭是個水頭極好的翠玉镯子,正好今日林菁穿的也是柳綠色的襦裙,于是幹脆的往自己手腕上一套,抿着嘴笑:“舅媽給的肯定是好東西,外甥媳婦就生受您的啦。”
洛氏看她這般大方不畏縮,心裏更是滿意,連笑容都真切了幾分,楚氏點着林菁嗔道:“你在我面前沒個正行也就罷了,豈不知家醜不可外揚,在外頭可給我端莊點兒罷。”
話語中透着親熱,洛氏哪裏看不出楚氏對林氏的喜愛,趕緊接口道:“阿姊這話說的,我們家哪裏就是外頭了,可不就該和在自己家裏一樣兒的麽?”
林菁笑着再謝過洛氏,便在一旁坐下,範氏盧氏和孩子們也一一上前拜見。洛氏面上不變,與每個人都溫和的的交談了幾句,心中卻不免想着這林氏果然有幾分不同凡俗,進門不過月餘時間就讓楚氏變了許多,連平日裏不待見的三房和小程氏都肯帶着出來走動了。
不過這種事兒自然不會拿到面上來說。待所有人都坐下了,洛氏就開始和楚氏閑聊,話題也是十分随意,從家長裏短到京中八卦都是她們的談資。
不知怎麽就說到中秋節禮,洛氏直說沈家今年太破費,楚氏聽了就笑了:“這可都是老大媳婦的主意,你且說她去。”
林氏哪裏會不知道這是楚氏給她表現機會,于是帶着點兒羞澀道:“都是母親信任我,才将家中一些事務交給我打理。若是有哪裏疏漏的,舅媽可多擔待,多教一教我。”
洛氏并不知道今年的節禮都是沈家莊子上出的,并沒有花太多銀錢,只當楚氏這是要給林氏賺個吆喝,心裏不禁對她更加看中了幾分:“這哪裏是疏漏,你第一次辦事自然是要重視一些。”說完又看着楚氏笑:“如今阿姊得了這般能幹的兒媳婦,以後就可以享清福了,哪裏像我,還不知道要磨幾年呢。”
“你家阿鄭挺不錯的,可不帶你這麽謙虛了。”楚氏搖了搖頭:“你卻不知道,阿林這丫頭怪主意多,我還享清福?我就沒被她給鬧騰壞了。”阿鄭是洛氏的兒媳婦鄭氏,也是個世家女。
洛氏多精明的人啊,能看不出楚氏的口不對心,這是要誇獎兒媳婦呢。所謂花花轎子人擡人,她自然當個好捧哏:“阿林文文靜靜的,哪裏鬧騰了,你這麽說我外甥媳婦,我可不依的。”
楚氏順勢就半開玩笑的把昨晚小宴上的事兒講了一遍,末了對林菁作了個手勢:“還不将你做的那吃食給你舅媽嘗嘗,她說了你恁多好話,你也讓她甜甜嘴。”
林菁不假他手,當真取了月餅親自用小銀刀子切了端給洛氏:“我知道舅媽疼我,這是我孝敬您的,可不是要您說我好話呢。”
洛氏接過木制的小叉子,先吃了一塊兒五仁的,果幹的香甜和堅果的香味融合在一起,柔軟和硬脆兩種口感交雜在一起,複雜中又帶着奇異的協調,只嚼一口就讓洛氏愛上了這種味道。她将口裏的食物咽下,好奇的看着林菁:“難怪你母親這般看重你,光是這一手就很不錯了。”
世家的傳承最重要的大約是普系,其次是時代官職,而對于女眷來說,還有各種秘方,比如合香,又比如做菜。好吃的菜品也是世家底蘊的體現之一,而林菁這“月餅”的秘方就足夠當做傳承,甚至給閨女做嫁妝都是極有面子的。
又嘗了嘗另兩種味道,雖然沒有五仁這般讓她驚豔,不過也各有風味。作為一個有風度的世家女,洛氏自然不會去問沈家的秘方,而是狠狠誇獎了林氏一番,又開玩笑道:“難怪你母親不早些将你領來給我看,便是這次再躲不過了也興師動衆的将家中老小都帶來。這是怕我心生羨慕奪了她的心頭好,不放你歸家呢。”
“你若喜歡盡管讨了去,我樂得清閑。”楚氏毫不猶豫的說道:“只是等你也被她鬧的頭疼了,可不帶再退回來的。”
“只怕我前腳把人留下,你家大郎後腳要來砸門的。”洛氏轉頭吩咐自己的婢女:“你讓後廚的人好歹給我精心些,別把我的臉面徹底丢光了。”
大方得體,有拿得出手的技藝,家中整治的和睦還能幫着丈夫上進,這般的媳婦就算是放在世家也是不錯的,真不知道楚氏是哪裏來的運氣,竟然在小門小戶裏撿到了寶。洛氏毫不掩飾自己的羨慕嫉妒恨:“我家娶個兒媳婦兒簡直是供了個祖宗,你家怎麽就頂個兒的聽話能幹呢?定是阿姊前輩子修的善緣,這輩子才能得此福報,以後我也多去廟裏拜拜,這輩子雖是沒希望了,下輩子可要讓阿林投生到我家來。”
這話楚氏就不好接了,畢竟鄭氏的事兒也是有些一言難盡。鄭家雖然也是世家,但只能拍在二等之列,本是配不上楚家大郎的。誰料幾年前一次游湖,鄭家女不慎落水,被楚家大郎救上岸,兩人就這麽王八看綠豆的相中了對方。
楚懷和洛氏也不是那麽看重世家,大郎既然定了人,他們去提親便是。卻沒想到鄭氏看着溫柔乖巧,人卻太柔弱了些,才進門立了兩天的規矩就體力不支差點暈倒,讓洛氏只能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沒過半年又被楚大郎的通房丫頭沖撞的落了胎,将養了好幾年才又懷上。如今楚氏的孫子都快成親了,鄭氏才生頭胎,這差距是真有些大了。
林菁不知道其中隐情,仍舊是笑着道:“何必等到下輩子呢,我雖嫁過來不久,也常聽母親說舅舅家的好,讓我待舅媽就同待她一般。只要舅媽不嫌棄,我得空了就過來煩您,也讓我母親松快些,省的在家讓她看見我就頭疼。”
“那感情好,舅媽可稀罕你了。”洛氏笑眯眯的拍她的手:“以後你可要常來走動,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也得孝順孝順舅媽,但凡你母親有的便不可落下了我來。”
洛氏哪裏是缺吃缺玩的人,這般說就是把林菁當自己人了。林菁也是領情的,還故意誇張的沖着楚氏得意的笑:“我如今可是有了靠山,再不怕母親煩我了。”
洛氏大笑,楚氏也是哭笑不得的用手指戳她:“你少在這兒得意忘形的,看回去我家法伺候。”
“那正好兒,今兒你就在舅媽家住下,你母親什麽時候消氣了你再回去,省了她那頓家法吧。”洛氏一邊笑一邊說道:“我正缺你這麽個妙人兒作伴呢,可不給你母親帶回去欺負。”
“才見了一面就這般偏幫,你可知什麽叫‘喜新厭舊’?”楚氏手指頭一拐彎兒,這次是直接戳洛氏了:“說的就是你這般的。我兒媳婦兒自然歸我,你想見她自個兒去我府上見,怕我虧待她就自己住我們沈家看着。”
“阿姊當我不敢呢?要不是這一大家子的得我操持,我就真住您府上去。”洛氏也不惱,繼續和楚氏開了幾句玩笑,話題又落在了沈放頭上:“前幾日我去普若寺上香,看到彌勒殿上一副對子做的新奇,一問竟然是安侯的手筆。這般大事兒你怎就不告訴我一聲,也好讓我和将軍高興高興,你是不知道,他聽了這事兒,晚上還特意叫了一桌子席面,自己一個人自斟自酌的好不惬意。”
打沈放小的時候楚懷就特喜歡他,說他有一股子銳氣。後來沈放消沉,楚懷比楚氏還焦急上心些,幾次三番的親自到澹懷堂去探望勸說。如今聽說沈放不僅開始出門,還在普若寺大顯身手,允文允武,楚懷當真是驚喜異常,連連追問,甚至親自跑了一趟普若寺,找宏廣大師問了許多細節。确定真有此事後,楚懷長舒一口氣,在自己書房中大笑了一陣,還難得的自己一個人喝起酒來,連楚大郎有時候都避免嫉妒自己親爹喜歡表哥勝過喜歡自己。
楚氏也感念楚懷這份心意,情真意切道:“我如今也不巴望老大能幹出個什麽名堂來,只要他能活的像樣些也就知足了,就怕枉費了他舅舅的一番期待和心意。”
洛氏連忙安慰,又有林菁插科打诨,總算将這個話題給繞了過去,範氏本想損上幾句,偏又想到昨夜沈放作的三首詩,不免打了個顫,決定還是要低調些,哪怕學盧氏這般閉嘴不言,也不能再給大房機會打臉了。她并不傻,以前只是太低估林菁和沈安侯,在接二連三的失利之後,二房兩口子已經完全意識到,對付大房必須慎之又慎,貿然行動只會讓他們自己陷于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