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中事(捉蟲)
老太太從後頭出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副劍拔弩張的場景。準确的說,是老二媳婦嗖嗖的對着老大家的放冷氣,而老大和老大家的完全是一頭霧水不在狀态。
沈清漪倒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目不斜視嘴角帶笑,大家閨秀的架子擺起來,只是怎麽看着都有些僵硬。大房的兩個孩子估計是被嬸母吓着了,一個勁兒的往他們爹媽後頭躲。
楚氏就嘆氣,雖然早就料到想要二房會有不滿,但這麽明顯的态度是做給誰看呢?
衆多思緒不過是一閃而過,老太太表情都沒變,微笑的在主位上坐好,正好這時候老三兩口子也來了,大家難得一起給楚氏請安。
按照慣例,這時候大老爺三老爺就該告辭了,不過三老爺今天是真有事兒:“母親,兒子有一事相求,希望母親和大哥二哥幫忙。”
“你且說說。”老夫人不置可否。
“兒子如今年紀也大了,不好總是待在家裏,便想謀個職位外放出去。”沈攸這是早有打算:“兒子聽說密州廬郡的太守張零是父親的舊部,可否由他做舉主将兒子舉為茂才,過去當個縣令。”
現如今沈攸身上只挂着個流外六等的亭長職位。所謂流外,就是不入流,沒品級。而這個時代的官員選拔還是采取的察舉制,由高等官員作為“舉主”,推舉有才德之人成為低等官員。“茂才”顧名思義就是有才華有能力可以為官的意思,一般被舉茂才之後,就可以侯缺待補逮着機會當個小小的地方官了。
張零是沈周生前的嫡系,如今和沈家也是常有往來,這不算是難事,老夫人點點頭就算應下了。沈攸再行禮謝過,這才從福德堂退出來,站在外面松了口氣:眼看着大哥二哥要鬧起來了,他這種小蝦米還是躲的遠遠地為妙。
沈安侯自然跟着就撤了,順便還拉走了兩個小孩,将戰場留給半邊天們。他和林菁相戀六年結婚兩年,可知道自家太座的脾氣,雖然看起來溫婉可親,但要是惹着她了,那真不是個包子,那叫綿裏藏針。他堅信如果範氏敢diss林菁,最後倒黴下不來臺的人肯定不是他媳婦兒。
清場完畢,範氏就開始了。她先是和楚氏說了說這段時間的人情往來各家八卦,接着就扯到了兒女身上,一臉慈愛的看着沈清漪:“如今他哥哥都定親了,她也看着大了,媳婦想着該教一教她管家算賬,今後嫁了人在婆家也能立起來。只是這管家的事情,咱們滿府加起來也比不上您啊,我這不就厚顏請您帶一帶清漪,若是她能學着您的十之一二,我也能笑醒了。”
這個理由确實很正當,沈清漪是沈府嫡出的大小姐,以後說不定嫁出去是要做宗婦的。不過老太太哪裏會不明白範氏的醉翁之意,就是想藉着大姑娘的名頭在管家的事兒上插手。
楚氏會不管孫女嗎?那自然是不會的,只是她也有招:“你這麽一說我倒想起來了,之前老大一直單着,只能我這把老骨頭管着家事,如今有了林氏,我可正好要歇一歇了。”
林菁暈了一下,話題怎麽就扯到她身上了?她數學是不錯,但管家不只是算賬,還有各種人情往來利益糾葛甚至生意上的事兒,她兩輩子都沒學過啊。
楚氏當真會把管家權交給林氏?範氏心頭一跳,自己就否定了,這是楚氏給她的警告呢。她假笑着看了林氏一眼:“我以為大嫂正忙着親近二郎和程姑娘呢,不愧是老太太看重的賢德女子,就算不是自己肚子裏爬出來的也一樣兒看重。”
都說打人不打臉,範氏這是真紮心呢。林菁就是再遲鈍也看出她的針對了,雖然還鬧不明白原因,但該怼回去的還是得怼啊:“你就別誇我了,二郎聽話乖巧,只是都十歲了,早都挪到外院了,就算管教也自然是大老爺管的。”林菁嘆了口氣:“再者人家都說了,這當後媽難啊,對孩子嚴格了說你心狠,對孩子溺愛些又說是要養廢了好給自己親生的讓位。我如今也只能在生活瑣事上關照關照,這品行學識的事兒還是得聽大老爺的才好。”
直說了,不是我親生的,我不管也管不着,你少拿後媽這事兒來說。範氏哪裏想到平日裏和盧氏一樣一聲不吭的林氏居然也是個炮仗,一時間竟沒想好怎麽應對。
楚氏就笑了,她自己年輕時就是個快性的人,如今年紀大了,更喜歡爽利的女子,林氏這樣不惹事也不怕事兒的正合她意:“你這個懶的,竟和老大懶到一塊兒去了。”
“我懶才好呢,我這一懶,大老爺不就勤快了麽?”林菁也是滿面笑意,假裝委屈。
“好好好,我知道你是個好的。”老夫人點了點她,兩人一唱一和的,範氏居然插不進話來。
“得了,我也知道你的心意。”到底不好下她的臉子太過,楚氏和林菁聊了兩句才對範氏道:“你顧慮的也沒錯,大丫頭的年紀是到了,從今天起就跟在我身邊學一學吧。老大家也也別躲懶了,這沈府遲早是要交到你手上的,等會你就和我一起看看賬。”
這就是一碗水端平,兩個都手把手的教了。範氏幾乎要咬碎一口牙,也只能撐着笑意感謝婆母,畢竟這事兒是她起的頭,老太太也答應了她的要求,她還能有什麽不滿?
沈清漪反而比範氏更端得住,從頭到尾都是微笑着不說話,連表情都沒變過,仿佛一切都和她無關一般,到這時候才起身行了個禮謝老太太。
好好一個閨女被教成了塊木頭!可是老太太能如何呢?當初沈淞出生時她就想過抱到自己身邊教養,誰想範氏面上答應的好好的,回頭就和沈敬哭,說自己奪了她的心,要了她的命!要說之前楚氏看着範氏也是不錯的,雖然是庶出,但該有的禮儀和能耐一樣不缺,沒想到心眼兒竟是歪的。楚氏氣了個仰倒,從此再不打孩子的主意,就算後來程氏去了也沒把沈汀抱過來養。兒女都是債,她才不幹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兒呢。
林菁聽老太太發話了自然也不會再推辭,以後管不管家兩說,至少這時候她得和楚氏統一戰線啊。範氏聽着林菁脆生生的答應簡直要繃不住表情,自己明明是為了從老太太手裏扣出好處來,怎麽就把對手送上去了呢?
待伺候着楚氏用了點心,範氏就坐不住的告辭了,而林菁和沈清漪自然是留下來上課。不過看着那些竹簡和算籌,林菁的手指又蠢蠢欲動,感覺要染上太陽的光輝了。
好吧,金手指什麽的不忙開,林氏今天也只想考察一下她們的基本加減乘除法過不過關,畢竟這是清賬的根基所在。看沈清漪雖然慢了點,但勝在細心,沒出什麽差錯,楚氏點了點頭。而那邊林菁已經百無聊賴的擱下了刻刀——絹布可是個金貴東西,可不能拿來給新手打草稿——楚氏還當她不會呢,正想安慰安慰她,就看上頭工工整整的一排排數字,竟一個不差的都算對了。
“這是你剛剛做的?”楚氏驚訝了,她都沒看着林菁用算籌呢,“你會心算之法?”
我還會珠算之法呢,有了乘法口訣表,兩位數之內完全可以心算的好嗎,反而是算籌比較難用的好嗎?不過這種吐槽自然不會宣之于口,林菁做了個羞澀的小表情:“其實以前也沒有,就是剛剛看着這賬冊,突然就會算了。”
老太太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兒媳婦兒也是個有宿慧的?她越想越覺得是這樣,若不是個有來歷的,怎麽能一下子就破了老大的祟患,讓老大的氣運變好呢?連宏廣大師都說了林氏旺夫旺子,和老大鸾鳳和鳴,這就是天生一對啊。
連林氏之前婚事坎坷在老太太心裏都變成了天意。若非如此,林氏和老大年齡身份都差了太多,兩人怎麽可能會在一起?正是這總總巧合才讓一切變得順理成章,從今往後只怕沈家是要否極泰來了。
雙手合十念了半天佛,楚氏激動的心情這才平複了下來。她拉着林菁的手笑的慈祥:“這是好事兒,你不必在意,以後若是有什麽想做的只管去做。宏廣大師和我說過,能突生靈光是你有功德有氣運,都是好事兒。”
林菁配合的做出安心的表情,乖巧的點了點頭,有了楚氏這句話,以後她就可以自由多了。
宏廣大師可真是個好人。
三個人看了會兒賬,老太太就在旁邊與她們講解其中的來龍去脈,林菁這才知道沈家是真的家大業大。沈府在京城有十多個鋪子,有賣米賣布的,也有酒樓飯館之類,收益都還不錯。另外在京城周邊還有六七個莊子和四個山頭,家中用度大多是從這裏出産,否則光憑朝廷的俸祿,哪裏養得起這一大家子的人。
甚至莊子裏還有些打鐵的做陶瓷的紡紗織布的“家內坊”,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家裏頭的小作坊,以供應家用為主,若是做的多了也可以往外銷。
簡直是一條條金光大道擺在眼前,林菁都要忍不住歡呼了,直到楚氏拿出另一本冊子,看得出來被保存的很好,顯然是楚氏十分重視的。
楚氏撫摸着冊子的封頁,臉上露出些神往:“這是老國公還在的時候咱們府上的禮冊。咱們宋國公府是老聖人立國時首封的四家國公府之首,當年老聖人打天下,老國公可沒少給他擋刀救駕,連老聖人都說和咱們老國公是通家之好,情同兄弟。”
這些事兒林菁聽沈安侯說過,沈放在宮中做伴讀的時候就很得老聖人的寵愛,連他的字都是老聖人親起的,還就叫安侯,取義平安順遂世代公侯。
若是沒有三王之亂,先太子順利登基,憑着沈放和先太子的關系,便是再封國公也不是不可能。誰曾想造化弄人,先太子逝去,老聖人退居太上皇,炙手可熱的宋國公府如今全靠着老太太撐起那些舊情分。
“英國公狄家是當今聖人的外家,被聖人恩旨襲爵不必降等。申國公蕭家有大長公主撐着,秦家也出了個三品的将作大匠,唯有咱們沈家。”楚氏嘆了口氣,只是有什麽辦法呢:“如今我在這裏,咱們和這些高門大戶的還有來往,若是哪天我去了,你們也就和他們斷了吧。”
林菁莫名就想到了《紅樓夢》裏的榮國府,不也是靠着老太太在撐着整府的榮耀,而這些又是如此的虛無脆弱,只需要上位者的一個念頭就會轟然倒塌。
這個世道不好混呢。林菁扶額,看來開金手指什麽的必須要慎重了。
除了京中勳貴,老國公沈周還有一些親信部下,只是如今位置都不算高,而且大多外放不在京中。若說和沈家關系最好地位最顯赫的,那就是上将軍楚懷了。
楚懷和楚氏一樣出自平寧楚家,只是楚氏是嫡支,而他是旁支所出,算起來是楚氏的表弟。楚懷出仕之初很受了沈周的關照,否則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之後他在邊關闖下赫赫威名,被聖人封為上将軍,如今統領禁衛軍,是聖人的親信之一。
楚懷也是個義氣漢子,并不害怕聖人的猜忌,一直和沈家關系親近,尤其對沈放很好,這也是沈府大老爺頹廢了這麽久,卻并沒有被街頭巷尾嚼舌根的最重要原因,畢竟他身後站着位戰功彪炳有實權的舅舅呢。
“如今老大好了,你們也該和他舅舅家走動起來。”楚氏提點道:“上将軍向來看重老大,肯定會開心的。”
這是一條重要的人脈!沈家想要慢慢發展起來,只怕落腳點就在他身上了。林菁鄭重的點頭,決定回去之後和沈安侯好好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