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燕國很清楚晉國和談的原因是什麽。
事實上大家相處多年, 合作的時候有, 互坑也是常态,因此互相之間也都很了解。
袁維陳玄與蘇穆目前的狀态, 如果将晉國換成梁國,燕國恐怕一點都不意外他們會求和。
但晉國不一樣。
就像燕帝很清楚建武帝的野心,他輕易絕不會以退讓為代價謀求和平。
晉國在史上雖然很少割地求和, 但這種情況并不是沒有發生過的, 可這并不代表晉國國民樂意接受這種結果。
對于晉國來說,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晉國的百姓辛勤勞作, 士卒英勇奮戰,這才換來了如今的國土。
在這種情況下, 想要輕易将國土割讓出去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稍不留神恐怕連皇帝都要受到指責。
因此當出現這種僵持的情況的時候, 晉國寧願打下去也不願意停戰,事實上他們确實有資本打下去,如果說這種情況下停戰還能夠接受的話, 那麽割地就絕不可能了。
但現在的晉國沒有選擇。
建武帝在很多時候看起來畫風并不是十分靠譜, 可燕帝知道他比那個故作正經的梁帝要危險的多。
于是當建武帝主動提出停戰, 并且開出了相當優渥的條件的時候, 燕帝很快就明白了建武帝的目的不是停戰,他真正想要的是解決宋國叛亂的問題。
目前正在處理宋國叛亂的将領是高坤,高坤的本事其實不差,但此時燕國牽扯了晉國太多的精力,再加上之前寧王作死坑了晉國一把, 因此一時半會兒晉國根本無法全力解決宋國的事情。
目前高坤也不過是堪堪控制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而已。
倒不是高坤無法解決問題,事實上對于高坤來說,他現在的情況用心有餘而力不足來形容再合适不過了。
Advertisement
因此晉國必須與燕國停戰。
關于這一點,楊煜也從燕帝那裏得到了明确的答複。
停戰是可以的,甚至這也是燕帝所願意看到的結果,但現在停戰,晉國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這是楊煜需要和謝容商談的問題。
楊煜很清楚,之前陳玄雖然打得不錯,甚至最開始也是他抓住機會才讓蘇穆陷入困境,可這不是燕帝所在意的事情。
對于他那位父皇來說,過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陳玄最後失敗了,甚至被蘇穆揍的很慘,這就是他所看見的結果。
陳玄是楊煜推薦的人,這種時候燕帝對陳玄的不滿自然連帶到了楊煜的身上。
這段時間燕太子沒少用這事對楊煜冷嘲熱諷。
不過楊煜也知道這件事情确實是陳玄的失誤。
他推薦陳玄上陣,原本就不是要陳玄對付蘇穆的,畢竟兩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或許楊煜相信十年之後陳玄會成長為寧蘇穆頭疼的将領,可現在他還遠遠不夠。
楊煜推薦陳玄,最重要的是希望他通過此戰賺點資歷和名望,更多的事情其實可以交給袁維去做,陳玄不必太過表現。
畢竟,當對手是蘇穆的時候,只要不犯大錯誤就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可陳玄大約是誤會了什麽,他在前線表現十分積極,這一點楊煜沒有阻止也不會阻止,或者說他壓根沒法阻止,因為當時的情況陳玄的做法并沒有錯,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大概就是白書月這個變數出現的太突然了。
若非如此,即便蘇穆最後能夠安然突圍,陳玄也能夠狠狠地在蘇穆身上咬下一塊肉來,一個新晉将領能夠在蘇穆身上占到便宜,楊煜毫不懷疑這一戰過後陳玄立刻會成為燕國炙手可熱的将領。
但這些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楊煜更願意去解決它。
所以這一次他與晉國談判必須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否則燕帝恐怕會毫不留情的抛棄他。
是的,楊煜清楚燕帝的殘酷。
如果說建武帝在面對作死的寧王的時候,還願意給他回到封地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的機會的話,對于燕帝來說,一個沒用的兒子,他可以漠然的看着他去死。
楊煜之前數次動作都在作死,可最後都能安然無恙正是因為燕帝喜歡他,喜歡他做事的手段和心性。
這麽想着,楊煜看向與蔡舒一起來的謝容。
這可真是太巧了不是嗎?
反正他不喜歡謝容。
因此在談判最開始的時候楊煜就展現了十足的霸道強勢,他很幹脆的提出要晉國退出此次占領的所有燕國城池,并且需要額外割讓兩座城池給燕國。
謝容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楊煜的意思,他真正想要的是收回燕國的土地,至于說割讓的那兩座城池……燕國沒有點名也沒有指定地區,而兩座城池也并不是很大的損失,這就意味着這不是楊煜想要的好處,只是燕國想要的面子而已。
這一戰怎麽看都是燕國打的比較丢人,此時如果晉國退出燕國土地,并且額外割讓了城池顯然就是燕國大獲全勝了,燕國自然可以在日後擺出勝利者的姿态來。
因此謝容也同樣毫不客氣的拒絕了楊煜:“殿下這話就是說笑了,不要說是額外割讓城池,就算是退出現在所有的占領地區也是不可能的。”
蔡舒聽到這話眉頭一皺,他倒是不反對謝容的拒絕,畢竟這條件确實是晉國所不能接受的,但既然是談判的話,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可謝容拒絕的太直接了。
可此時謝容已經把話說了出去,蔡舒當然沒有拆自家人臺的道理,也只好附和道:“貴國的條件太過苛刻了一些,這讓我看不到貴國任何的誠意。”
楊煜眨眨眼:“蔡大人是不是弄錯了什麽?此時着急停戰的可不是我燕國,事實上就算是這場戰争再僵持兩年都沒有關系,燕國完全支撐得起這樣的消耗,但貴國等得起兩年嗎?”
他說完這話轉向了謝容:“我想宋國的意義更加不同尋常不是嗎?”
謝容微微一笑:“看來你并不了解晉國,是的,現在我國希望停戰,希望能夠專心解決宋國叛亂,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能力兼顧兩面戰場,我想現在萬勝關的情況完全證明了這一點,不是嗎?”
楊煜挑眉:“這麽說,就算再耗上幾年貴國也是不在乎了?”
謝容的聲音沉穩有力:“晉國從不畏懼戰争。”
楊煜噗嗤一笑:“如果真的是這樣,你我也就不會坐在這裏了。”
他指了指謝容和蔡舒:“你們坐在這裏,這就已經說明了大部分問題。”
眼看着謝容和楊煜之間氣氛完全不對,這壓根不是協商談判,而是較勁啊,蔡舒立馬搶在謝容面前開口:“殿下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我們坐在這裏,只是表達了我國想要達成和平的意願而已,并不能說明我國畏懼戰争,更不能說明我國打不起這樣的戰争。”
他對楊煜一笑,親切又真誠:“殿下,我們作為晉國的使者懷抱誠意而來,希望能夠達成兩國之間的互相諒解,畢竟為了這場戰争無論是晉國還是燕國都已經損失頗大,我想貴國也是因此才接受了我國的提議,您也正是因此才會坐在這裏。”
他對楊煜說道:“我們在這裏見面本就意味着這件事情是我們雙方共同的願望。”
楊煜微微點頭:“既然如此,那麽晉國的條件又是什麽呢?”
謝容這時候沒有再開口,但他知道蔡舒上當了。
果然,蔡舒說道:“為了表達我國的誠意,我國将退出平洛,蘇穆将軍将後撤到上方一帶,将上方以西包括平洛在內的地區全部讓給貴國。”
楊煜啧了一聲:“蔡大人不覺得這完全不夠嗎?”
他毫不客氣的說道:“從上方到萬勝關并沒有十分險要之處可供防守,這也是貴國之前在通過上方之後就能夠長驅直入的原因,因此要說的話,從這裏到萬勝關所要克服的困難并不大,但真的要說起來,難道貴國現在還能通過萬勝關麽?”
顯然晉國沒力氣去啃萬勝關這塊硬骨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便是後撤到上方也沒什麽意思。
再說了……
“大澤呢?”楊煜緊接着問道:“對于大澤晉國又想如何處置?總不是要說後撤到奉城吧?那不是太可笑了嗎?大人之前說我毫無誠意,可在我看來,晉國這樣的條件同樣毫無誠意。”
蔡舒聽到這裏已經明白過來,難怪謝容之前都不說什麽,而是表現的寸步不讓。
現在看來,恐怕是謝容比他更加了解這個燕國三皇子。
話雖如此,但蔡舒也不是白給的,如果這麽簡單就能讓他認輸的話,蔡舒也不可能被建武帝所看重,多次代表晉國出使他國參與談判了。
果然,蔡舒這時候笑道:“看來貴國覺得簡單的後撤并無誠意,而我們也覺得全境撤出的條件太過苛刻,在這一點上我們似乎是無法達成妥協了?”
他十分誠懇的對楊煜說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們雙方各退一步,先互相拿出一點誠意來如何?”
謝容這時候才跟着開口:“這倒也是,總不能只在這方面互相堅持糾纏,那這場談判恐怕要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楊煜倒像是毫不在意的樣子開口道:“好呀。”
他笑眯眯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要貴國額外割讓的那兩座城池了吧。”
然後他如願以償的看到蔡舒的臉色開始發黑。
可謝容居然也一本正經的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就讓白書月将軍暫時回國吧。”
于是楊煜的臉色黑了。
蔡舒聽着這話差點沒笑出來。
他當然知道謝容這話多麽氣人,燕國這次的失敗,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為白書月,尤其是楊煜親自推薦的陳玄和有燕國名将支撐的袁維聯手,居然生生拿當時只有三千兵力的白書月沒辦法,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當然,嘲笑的是燕國,是陳玄和袁維。
這時候眼看着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燕國那邊的官員便開口了:“既然如此,如今也到中午了,不若先休息一番,我們下午再談,如何?”
這自然是沒問題的。
如今氣氛已經有些僵硬,再談下去恐怕就要互相寸步不讓的鬧起來,這可不是談判該有的情況。
若非一方十分強勢,且資本足夠的話,輕易是不會在氣氛僵硬的情況下繼續強硬談判的。
就算燕國不開口,蔡舒自己也要想辦法緩和一下的。
和燕國較勁是肯定要有的,但沒必要硬頂上去。
只是離開之後,蔡舒不由對謝容說道:“這個燕國三皇子看着年歲不大,但本事确實不凡啊。”
謝容笑道:“蔡大人也十分不凡。”
這話說的蔡舒臉色一紅:“殿下就別取笑我了,今日是我犯了錯誤才讓燕國逮到了機會。”
謝容搖搖頭,似乎有些驚訝的樣子:“我還以為大人是故意的呢。”
他對蔡舒眨眨眼:“畢竟大人那樣說的話,也不全是壞事啊。”
蔡舒嘆了口氣,卻也沒有再問,只是問起了另一個更加在意的問題:“殿下看起來與燕三皇子似乎……十分不和?”
這倒是真的。
楊煜遇上蔡舒的時候還算是在談判,可遇上謝容那就是在較勁了。
謝容也點頭:“所以我都不知道父皇将這個差事交給我到底是好是壞了。”
至少謝容私心裏覺得就算派六皇子來也比讓他來好。
雖然氣炸楊煜對他來說是個挺有趣的事情,但在現在的情況下,他與楊煜之間無法互相退讓的氣氛就是談判的阻礙了。
蔡舒點點頭:“事已至此也是無法避免,不過日後殿下便讓我主導談判如何?至少這樣我不需要擔心你們随時吵起來甚至是動手打起來了。”
他說這話也是無奈。
謝容自然不反對:“那麽我與大人詳細說說楊煜此人吧。”
這正是蔡舒現在想聽的,因此自然不反對。
然而讓楊煜沒想到的是,就在他與謝容僵持談判的時候,燕太子卻幹了一件十足的蠢事。
他居然說動燕帝将陳玄撤換回來了!
你說這不是逗嗎!
楊煜深知此時談判着急的人該是晉國,對于燕國來說并不在乎是否多拖延幾個月,甚至如同楊煜所說,就算再拖上一年都沒關系。
這對燕國有壓力,卻并不是十分緊要的。
可對于晉國來說,晉國等得起嗎?
高坤那裏已經數次要求增兵了。
因此楊煜很清楚,只要再拖延一段時日,他就能夠談出更好的結果來。
畢竟他已經派人去宋國搞事了。
只要宋國那邊加大對晉國的壓力,不怕晉國不在談判的事情上退步。
可偏偏這時候,太子把陳玄給撤換了。
當然了,撤換一個陳玄沒問題,可你別另外換人去啊!
太子之前就推薦了與他相對親近的蔡徽去固寧,但是被楊煜否決了,轉而換上了陳玄。
如今太子舊事重提,居然真的讓燕帝同意撤換陳玄,讓蔡徽去前線了。
楊煜簡直想不通太子這是圖個啥。
之前還可以說是為了争軍功,現在就不好說了吧?
但楊煜知道,這件事情對他所主持的談判是有影響的,且是相當不愉快的負面影響。
楊煜幾乎是懶得搭理燕太子那張得意的嘴臉直接就去找燕帝了。
他不信燕太子這麽蠢燕帝居然也跟着胡鬧!
可面對楊煜,燕帝看起來并不在意這件事情,他只是說:“陳玄辦事不利,将他撤換回來也是應該的。”
說到這裏,他哼了一聲:“連三千人都對付不了,之前更是被蘇明若的一千多人滋擾到要求我增派援軍,如今更是致使軍隊損失慘重,我若不撤換他各軍恐怕無法接受。”
楊煜聽到這話心思一轉:“是不是有人對父皇說了什麽?”
燕帝看向他:“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楊煜笑道:“不過是覺得為何只撤換陳玄而不動袁維罷了,畢竟陳玄确實年輕了一些,他輸了倒是情有可原,但袁将軍就有些難以交代了,不是嗎?”
他說這話并不是為了甩鍋給袁維,只是提醒燕帝,如今前線的情況并不穩定,如果這樣簡單粗暴的治了陳玄的罪,那麽對前線的其他将領影響如何?
這種時候如果前線軍心不穩,恐怕也不是燕帝願意看到的吧?
燕帝對此的回答倒也簡單:“此次全是陳玄辦事不利,其他人我并不會太過追究。”
楊煜一愣,随即明白了燕帝話中的意思。
遭逢這樣的失敗,必須有人來承擔責任,可這個責任讓誰來承擔?
總不能讓燕帝自己背鍋吧?
因此這必然是前線的将領背鍋,可這次主要責任有兩人,燕帝對誰處置更重就很需要在意了。
現在看來,燕帝是打算犧牲掉陳玄來保住袁維。
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答案。
畢竟相對于袁維的重要性來說,陳玄根本不算什麽,至少目前的陳玄遠比不上袁維。
處置一個陳玄不過是處置了一個犯錯的無能年輕人罷了,但這事若是讓袁維背鍋,那麽軍心動搖是肯定的。
甚至因為袁維是燕國名将,如果這樣處置他,對燕國本身也是一個打擊。
所以陳玄就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了。
反正陳玄什麽都不算,在燕帝心中更是沒什麽地位。
當然,楊煜也可以猜測到的是,這不僅僅是要陳玄給前線的失敗背鍋,同樣也是燕帝在向他表達不滿。
他不會直接處置楊煜,畢竟楊煜這回還遠不到讓燕帝徹底失望然後處置他的程度,只是燕帝也必定要敲打楊煜,告訴他辦不好事情是要有懲罰的。
他不能對楊煜下手,可不就得逮着陳玄下手了麽?
明白了這一點,楊煜便沒有立刻為陳玄求情,他知道現在不是時候。
這種時候為陳玄說話,不說燕帝會不會聽……好吧,燕帝十成十是不可能會聽的,不僅如此,楊煜為此把自己也給搭進去的可能性其實更大。
因此楊煜換了一種方式來說:“若是如此,父皇要處置陳玄也是應有的,但如今的時機不對。”
楊煜說道:“此時我們正與晉國談判,我們的一舉一動晉國都會關注,陳玄雖然犯錯,但将他留在前線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作為一個年輕且無能的手下敗将,晉國不會太過在意他,自然也就不會太過緊張,這對于我們談出更加寬松有利的條件是有好處的。”
楊煜一臉誠懇,仿佛他是全心全意為燕國考慮,半點私心也無一般:“可如果此時換上蔡徽将軍又會如何呢?兒臣可以體諒父皇,但晉國是否會因此敏感,反而寸步不讓起來?甚至這是否會讓蘇穆感覺到威脅?”
楊煜搖搖頭:“蘇穆此人父皇也是知道的,無論何種情況下,他絕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如果真的出現那種情況的話,他恐怕會抓住機會提前主動發起進攻,如果情況發展成這樣,那麽事情就難辦了,因為到了那種時候無論如何晉國都不會停戰,而只要晉國再堅持一段時間……父皇,晉太子與梁國公主的婚期将近,梁國确實不可能出兵幫助晉國攻打燕國,但如果晉國提出的條件僅僅是幫助攻打宋國呢?”
那時候兩家新近聯姻,梁國怎麽都得有點表示吧?否則這公主不是白嫁了?
楊煜說前面的話燕帝還可以不在乎,但他說到後面的時候,燕帝也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種情況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卻是燕國絕不願意看到發生的。
他嘆了口氣:“看來是朕操之過急了,不過撤掉陳玄也确實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楊煜有些意外,他話都說到這裏難道還不能改變燕帝的想法?
卻聽燕帝說道:“畢竟前線軍隊遭受損失,最近雖說沒有正式停戰,倒也有了喘息休整之機,因此兵員的補充也就提上日程了,這次損失不小,因此要補充的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甚至有不少編制是要重新調整的,畢竟原本的編制要麽打散了要麽直接不存在了,這種事朕不能交給陳玄來做。”
楊煜這才完全明白燕帝的顧慮。
他一方面是擔心陳玄借此機會發展親信,若是勢力發展起來,日後處理陳玄牽扯更大,另一方面也确實是在質疑陳玄的能力。
當然,楊煜這也完全明白了燕太子為什麽在這種時候插手了。
恐怕是盯上那支重新整編的軍隊了吧?
當然,給他添堵恐怕也是太子的目的之一,楊煜不得不承認自家大哥這回可真是好樣的。
此時的謝容倒是和蔡舒相對而笑。
畢竟燕太子那邊的事情沒少了謝容暗搓搓的指使。
謝容笑眯眯的想着,這時候楊煜該頭疼了吧?
于是等蔡舒走了,他順手拿出紙筆來給蘇明若寫信。
啊,這回就來寫一寫愚蠢的楊煜的故事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特麽又添了七八百字,然而并無卵用
原定一章半寫完的東西還是沒寫完,大概只能拖到第三章了,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