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近距離
第三個游戲叫抛皮球。
爸爸背着媽媽跑向孩子的位置, 小朋友手裏有皮球, 媽媽需要接到孩子扔過來的皮球,爸爸再背着媽媽跑到投球的位置,媽媽需要在白線外把皮球投進籃子裏, 投中的計一分……
投球沒問題……關鍵全程都要背來背去。
唐蘭輕咳兩聲:“安安, 這個游戲好像很難, 我們參加下一個好不好?”
安安抱着唐蘭的胳膊:“小鵬也參加,我想贏他, 媽媽。”
唐蘭看着安安,心一軟就答應了。
比賽開始前所有的爸爸都蹲了下來, 老師喊了一聲預備, 媽媽們要趴在爸爸們的背上,預備聲後,只剩下唐蘭一個站着的, 老師喊道:“安安媽媽, 已經預備啦。”
唐蘭往前磨蹭幾步, 趴在了顧茂晖的背上, 顧茂晖輕聲說:“你這樣……一會兒我開始跑很容易摔下去。”
唐蘭揪住了顧茂晖的衣服:“這下沒問題了。”
随着口哨聲的響起, 所有的人都跑了出去, 唐蘭體重輕,顧茂晖背起來并不廢力氣, 他很快沖在了前面,安安在對面喊:“爸爸加油,媽媽加油!”
顧茂晖背着唐蘭來到安安面前, 安安說道:“媽媽接好皮球。”皮球抛了過來,唐蘭一把接住,顧茂晖趕忙往投球的地方跑,整個場地很大,這樣跑下來顧茂晖臉上脖子上都是細碎的汗珠。唐蘭在他背上一直被颠來颠去,皮球不小心滑了下去,顧茂晖手疾眼快,從腿側撈起還沒落地的皮球:“小心一點。”
唐蘭長松口氣,如果皮球掉在地上,又得重新開始。
投球的地方有一條白線,需要站在白線外面投,籃子并不小,所以投中還比較容易。
唐蘭兩只手托住球,沖着竹籃一扔,皮球進去了。
安安雖然離得遠,但是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加油加油!”
限時五分鐘,五分鐘內竹籃裏球最多的家庭獲勝。
到了後面唐蘭有些暈頭轉向,顧茂晖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濕了,唐蘭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勢,顧茂晖低沉的聲音傳過來:“不要動,安安要扔球了。”
還剩下十秒鐘的時候,唐蘭又進了一個球。
游戲結束唐蘭從顧茂晖背上滑下來,幾個老師開始算每個家庭進球數,三個球,最後的名詞是第四名。
安安很高興,最主要的是小鵬沒排進前五名,自己贏了他!
最後一個游戲是兩人三足,由孩子的父母參加,游戲規則很簡單:兩個人并排站着,用尼龍繩綁在腳踝上面有些的位置,參加的父母從起點出發,走到标記着小紅旗的位置,最後再折返回來,把繩子交給下一組成員。四個人一組,大家可以自由結組。
安安和小鵬手拉手,小鵬的聲音很稚嫩:“安安,我們兩個一組好嗎?”
“好呀,我爸爸媽媽很厲害的。”
小鵬皺皺眉:“我和爸爸媽媽說一下,讓他們不要拖後腿。”
兩個小孩子沒想到的是,拖後腿的是唐蘭和顧茂晖。
小鵬的媽媽幫忙系好了尼龍繩,這個小游戲考驗了兩個人團結協作和默契程度,其他家庭都會有一個指揮的,比如誰先邁腳,怎麽移動,不能靠蠻力。
唐蘭和顧茂晖兩個人離的很遠,再看別的家庭,父母的手臂搭在一起,靠着兩個人的力量向前跑,眼看着唐蘭和顧茂晖落在了最後,小鵬媽也有點着急:“安安爸爸,你看看別人!不要着急,兩個人離得近一點!”
唐蘭覺得自己的腳根本不聽指揮,她想快走幾步,可根本用不上力氣,自己險些跌倒,幸虧顧茂晖扶了她一把,這麽親密的距離讓唐蘭很不适,她心裏叨念無數次,什麽親子運動會,下次她再也不參加了!
顧茂晖的手伸過來幾次,又快速的縮了回去,眼看着別人都已經走了一半,他們這組嚴重落後,顧茂晖心一橫:“冒犯了。”說完摟住了唐蘭:“你的步伐再慢一點,右腳,右腳別跟的那麽快。”
顧茂晖開始指揮唐蘭,唐蘭微微一愣,算是默許了,因為他們落後太多了,後半程全力追排名也僅僅是中游,等到了起點把尼龍繩遞給小鵬的父母,小鵬爸媽配合的很默契,但很可惜,最後也沒拿到名次。
小鵬媽說:“就是游戲,名次不重要,是不是天太熱,安安爸媽怎麽臉這麽紅?”
唐蘭扭過頭去,擦了擦臉:“是挺熱的。”
幾個游戲都做完,開始評選獎項,安安一家評選上了積極參與獎,學校發的獎品是獎狀和一套學習用具。
獎品的種類不重要,關鍵是全家人一起參與在其中,這份樂趣是其他東西無法替代的。
安安挽着唐蘭的胳膊:“媽媽,我好久都沒這麽開心啦。”
唐蘭默默的朝着幼兒園門口走:安安是開心了,這半天她過的可十分煎熬。
鄭師傅看店,唐蘭不用去成衣店,安安要和唐蘭回家玩:“媽媽,明天你開車送我上學吧!”
唐蘭:“……”開車騎車安安總是分不清,她也不想再糾正了:“那好吧。”
明天早起一會兒,反正唐蘭有自行車,順路就能把安安送去幼兒園。
唐蘭走到幼兒園門口有老師追過來:“安安媽媽,安安媽媽你等一下。”
唐蘭停下來 ,疑惑的問:“張老師,怎麽了?”
張老師一路小跑過來,她擦了擦汗:“是這樣的,園長讓我問問你,你們一家穿的這身運動服,是從哪裏買的?”
安安據實回答:“是新正成衣店賣的。”
“這樣呀,那方面把地址留下嗎?”現在的地址很簡單,路不複雜,只要說出那條街,很容易就找到,唐蘭告訴張老師地址和店鋪名字,張老師謝了幾聲又跑了回去。
安安開心的說道:“我們家的衣服最好看!是今天所有家庭裏最好看的!”
第二天中午唐蘭去成衣店,鄭師傅納悶的告訴她,說上午有人來買兒童運動服,但是店裏只有成人的,很失望的離開了,說想定做幾身。
“他們要幾身?”
“也不多,就十來身。”
唐蘭搖搖頭:“太少了,服裝廠那邊都沒辦法開工,如果量産太多賣不出去,咱們積壓下來就壞了。”
“可不是嗎?我也是這麽琢磨的,現在咱們本錢還沒回來呢。”
唐蘭聽鄭師傅的描述,對方像是一個什麽機構,不然也不會一次性買十件,晚上下班唐蘭去成衣店剛好碰上了,張老師驚喜的說:“安安媽媽!”
原來是幼兒園的張老師。
張老師趕忙說:“我們幼兒園要參加市裏的一個廣播體操的比賽,還沒有統一的服裝呢,昨天在親自運動會上,園長覺得安安的運動服很好看,适合比賽穿,但是我來這裏問過了,說沒有兒童的尺碼。”
唐蘭回道:“店裏買的都是大人的運動服,兒童的買的人比較少,賣的話不劃算。”
張老師遺憾的說:“要是能租就好了,可惜,我再想別的辦法吧。”
租?
唐蘭心思一轉,如果店裏在增加一項租衣服的業務,似乎也不錯?
現在人們的消費能力畢竟有限,很多時候想買得體的衣服只是在重要的場合穿一次,穿完也就沒有作用了,買一套實在不劃算,就像在現代的婚紗一樣,很多人結婚會選擇租婚紗,一輩子只穿一次而已。
唐蘭剛進服裝廠的時候,車間的大燙不就是因為私盜廠裏的衣服拿去租才惹的事嗎?可見現在租衣服很有市場。
不過租衣店的衣服種類要多,像唐蘭這樣的,總不能單純租運動服吧?唐蘭想了想,私人的租衣業務她可以往後放一放,像這種小團體的活動,租衣需求很旺盛。
八十年代文體活動很多,人們的娛樂方式很匮乏,大家都願意出來活動,一方面強身健體,另一方面有利于彼此關系的凝聚。
電視機還沒普及,城裏有電視機的人家也不多,八十年代講究全民健身,各項體育活動參與的人很多,像一些學校,經常會參加市級省級乃至全國級的比賽。
比賽類的服裝除了舒服靈活之外,還要樣式大方醒目,顏色鮮豔些的好。
市裏大大小小的比賽很多,唐蘭走在街上,經常看見宣傳的廣告牌,不管是政府機關、還是民間團體,都很熱衷參加各項活動。
唐蘭翻出了新華書店送她的書,找到了一些演出服的款式,她歪歪扭扭的畫在紙上,安慰自己:“小霍表姐一定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