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泰和倫在哪兒?(一更)
話說,這位張翰林為人風趣, 與翰林院中諸位的交情都不錯。因此洪蘊漢不好拒絕, 只得有些無奈又有些尴尬地帶着張老頭兒回家去了……
于是, 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洪家下人和楊氏看到翰林老爺竟然帶着個能當爺爺的老頭兒進門時, 不少人下巴都快砸腳面上了。
“我擦, 老爺這是打算圖謀人家老頭的遺産嗎?竟然要把閨女硬塞給這位……”
“哇!真看不出啊,平日裏滿口仁義道德的翰林老爺竟然如此奸詐……有前途!”
“媽呀,幸虧我不是老爺的閨女, 不然我寧可嫁給……嫁給鐵柱, 也不願嫁個老幹巴!诶?這麽想來, 鐵柱還不錯啊,要不要幹脆就答應他呢……”
府中下人心思雜亂,而楊氏則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瞪了洪翰林幾眼。
而張翰林在看過了洪家的字畫後,笑呵呵地吃了頓飯, 就告辭了。
然而, 能做到人緣頂好的張翰林絕不是糊塗之人,相反, 他心中十分清明。從那之後, 就與洪蘊漢漸漸疏遠了起來。
就在泰、洪兩家都在為兒女婚事忙碌時,浩能大師也在為一事猶豫。
原來, 前段時間, 皇帝陳鲲對他說,要重查一下泰和倫的死因,以前是由嘉和帝查的, 恐怕裏面有人隐瞞了什麽線索。
為此,浩能召集了門下得力幹将專門負責此事。
要查死因,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驗屍。考慮到世人對家人尤其是長輩的态度,所以天門中人并未通知伯府,而是趁夜悄悄把泰和倫的棺材起了出來。
然而,讓人吃驚的是,這棺材中竟然只有幾件腐爛的衣物,根本就沒有屍骨!
這一下才讓浩能警惕了起來,看來此事真有問題。
與此同時,浩能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懷疑。
猶豫了一陣後,他還是找到了陳鲲,說道:“陛下,因泰和倫之死,與軒王有着若隐若現的關聯。如今泰和倫屍骨難尋,臣懷疑,軒王也是……”
Advertisement
陳鲲眉頭緊皺道:“無妨,挑個時辰,打開看看就知道了。我也想看看這位皇叔有沒有如此高的手段。”
于是,彤朝就出現了非常罕見的皇家直系親屬被開棺驗屍的一幕。
這次,天門來的人就慎重多了,除了舒窪子長老,同在京城的其他幾位長老也都來了,也包括正在家專心教導(玩/弄)兩個徒孫孫的謝二郎。
陳軒的棺椁打開後,一股臭氣散發出來。
侍衛看了眼,報道:“有屍骸。”
此時,天門幾位長老已經走上前去。
舒窪子在仔細嗅聞了片刻後,對陳鲲說道:“陛下,不曾有毒物駐留的痕跡,并非因毒致死。”
說罷,就給其他幾個長老讓開了位置。
這幾位長老都是武功發面各有所長,認真檢查了快一個時辰後,謝長老終于有所發現。
雖然所有骨骼看上去都是完整的,然而陳軒頸骨上有幾絲細微的裂痕。
謝二郎觸摸後,思索了片刻,神色凝重起來。
他請示了陳鲲後,将那截頸骨取出放在托盤中。接着,就小心翼翼的順着裂痕微微用力。
只聽一聲輕響後,那頸骨就被沿着裂紋掰成了兩半。
衆人朝那托盤中的頸骨望去,立刻就發現了問題。
那頸骨的截面中從內而外密布裂紋,詭異的是,那裂紋越靠近中心越密集,向外則迅速減少,到達骨骼表面時則只剩下細微的兩條了。
為了确認問題,衆人又把棺椁中的骨節,挨個查看了一遍。
于是他們在腰椎和手腕關節上又發現了三處類似的地方。
看着托盤中的四段骨節,謝二郎沉聲道:“這是陝西李家的紅酥手。”
天門衆人都點點頭,陳鲲開口道:“那陝西李家是哪一年被滅門的?”
浩能大師回憶了下,答道:“隆平三十九年。”
陳鲲道:“父皇登基前一年……泰和倫死亡,不,失蹤後一年……這時間可有點巧了。”
浩能大師此時想起了一事道:“據那泰和倫的弟弟說,他是親眼見到了泰和倫屍體的。如果泰和倫假死,他弟弟應該能認出那屍體到底是不是自家哥哥的吧?”
陳鲲搖頭道:“那泰和仁當時還年歲不大,且沒經過風浪,驚慌之際被人用易容之術蒙混了也有可能。這樣,咱們分兩路人馬,一路繼續追查泰和倫的下落,一路去查陝西李家滅門案的內情。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另外要注意安全,咱們這次可能要面對的是一群武功上乘的江湖人士。”
确實,李家的紅酥手極不好練,有所成者,無不是天資毅力過人的武功高手。
而當年李家的滅門案至今也是個懸案,就是因為連這些高手都被人一網打盡,死在了李家老族長的六十大壽上。
能把一個高手不少的武林家族滅門,這背後如果不是有勢力更大的朝堂甚至是皇家之人插手,就是另外的某個或者某幾個武林家族一起動了手。
然而,無論是哪個動的手,都不是當地縣衙能對抗的。因此等他們久拖不決,最後層層上報後,李家的案發現場早就被毀得面目全非。
而且當時正值朝局震蕩,大家自保都來不及,也就沒多少人在意一個江湖家族的滅門案了。
也只有天門這樣的組織,才會對二十幾年前的案子還有記憶。
就在皇家與天門共同派人開始查案沒多久,京中調查泰和倫的那一路很快就遇到了問題。
他們發現,所有參與了泰和倫下葬前事宜的人,都稱,确實見到泰和倫的遺體進了棺木,然後下葬。
雖然這中間在伯府停靈了一段時間,然而在孟岚琥與泰藹鑫對老仆婦的詢問中,也沒發現什麽可疑的地方。
但是當年跟着老伯爺泰和倫的那些男性仆役的全體消失,還是引起了皇家的注意。
他們發動各地的勢力,想要找到這些泰和倫的親信,尤其是那個操辦了泰和倫全部喪事,一年之後卻離府回鄉的袁管家。
然而當他們挨個查下去後,發現這些人大多數已經正常死亡了,還有少數一兩個也失蹤多年,就例如那袁管家。
這些人按年歲說,若是有部分人去世倒也說得通,可還有不少四十來歲的人,卻也由于各種原因死去,就有些太巧合了。
于此同時,陝西那邊的調查人員也發現,當年見過案發現場的一系列人員,已經全都或死或失蹤,他們竟然無法找到一個可靠的證人。
至此,調查似乎陷入了困境。
而此時,泰伯府也陷入了一團迷霧之中。
泰藹鑫從皇上那裏得知了父親棺椁中并無屍骨的事情後,兩口子商議一番就找到了二叔泰和仁。
因為泰和倫死時,除了杜氏外,伯府中最大的就是泰和仁了。因此他也負責了一部分事務,算是最靠譜的目擊者了。
當泰和仁得知哥哥的棺椁是空的後,他的表情也空了很久。
半晌,他才回過神來,回憶了一陣後,說道:“那天清晨,發現大哥屍體的,是一個灑掃仆役。随後我得知消息跑去時,府中已經大亂起來。但我肯定,我沒有眼花,那确确實實是大哥。雖然他泡的有些發腫,可五官都還清晰可辨。而且他身上還有以前留下的刀疤都在。給大哥擦身,是我親手做的。所以,我能肯定,大哥是真的死了,那真的是我大哥……”
泰和仁說到這裏,語帶哽咽,可神色卻非常肯定。
泰藹鑫兩口子不由想到,若是老伯爺真的死了,那他的屍體被人偷走只有一個可能。
就是他的屍體上有能被人察覺出的秘密。大概,這也是老伯爺所有親信全部消失的原因所在。
而至于泰和仁為何沒有被滅口,這也許是因為唐羽的關系……
夫妻二人在查了下那個最先發現屍體的灑掃仆人後,毫不意外地得知,那人在嘉和元年得了痢疾死了。
有了大致猜測後,泰藹鑫把家裏的情況密報給了皇上。
陳鲲雖然已經通過吳敏的渠道了解到泰伯府的事情了,可看到臣子對自己如此坦誠,皇帝陛下還是龍心甚悅的。
第二天正值休沐,謝二郎與浩能大師一同到泰伯府登門拜訪了。
至此,泰藹鑫才明白過來,小舅子入的門派根本不是什麽和尚派,而是陛下自己的勢力,這真是……太好了!
衆人也不啰嗦,直接找來泰和仁開始詢問。
當謝二郎詳細詢問了泰和倫屍首的各種情狀後,他有點奇怪地說道:“如此說來,老伯爺确實是已經去了。但從你的話聽來,我懷疑老伯爺只怕不是那天深夜落水時死的。否則,他的身體絕不會在那時候開始逐漸變軟。按時間算,那恰恰應該是他屍僵逐漸嚴重的時候。”
“二叔,你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什麽時候?”泰藹鑫開口問道。
“是大哥死前三天。”泰和仁對那天發生的事已經反複回憶了幾十年,因此脫口而出,毫不遲疑。
浩能大師點頭道:“這樣說來,老伯爺很可能是在與你見面沒多久後,就遭了不測。而他的屍體被人刻意掩藏了起來,兩天後的深夜才抛進了池塘,做出痙攣溺水而亡的假象。”
作者有話要說: 中午12點還有一更,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