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事件解決
李氏平日裏對自己宮裏的事情雖不走心, 但人不傻。見靜儀叫住了那個宮女,慎而又慎地問了姓名、年紀和來歷, 也看出來了端倪。
靜儀看到清韻後, 第一反應是皇後所為。畢竟後宮裏頭所有事情都是她在管, 最後關卡也在她那兒,她若是想把這事兒按下就能攔住。
皇後在靜儀眼裏, 是一個很标準的人——标準的長相,标準的作風,算是這個時代裏很标準的正室。
皇後和這個時代大多數正室一樣, 多數時候以大局為重,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遇到一些重大問題不會輕易讓步。
皇後對靜儀還算不錯,也經常在衆人面前賣弄公主,每每聽人誇她是一個慈愛的正室嫡母, 都會露出一本滿足的神情。
從四爺登基到現在, 整個後宮看起來都是平靜的,不知道這個平靜會不會随着弘歷他們的長大而打破。
不管怎麽說,因為宮女長相同貴妃類似就要調查此事, 聽起來有些奇怪,也是個很不上臺面的理由。
靜儀問了清韻屬相, 靈機一動,同李氏商量用另一個理由來發落此事——屬相不和。
如果是按正當途徑挑選的宮女,屬相必當和李氏、靜儀都是相合的。只可惜想給承乾宮使絆子的這人太心急,什麽都不管, 就把清韻給劃拉過來了。
靜儀自告奮勇要調查此事,李氏看着女兒躍躍欲試求表現的積極模樣,不忍心打擊她,想借着這事鍛煉一下靜儀,遂笑着應道:“那額娘可就把這事兒托付交給靜兒了。”
靜儀吩咐承乾宮總管金垣出一趟差,去內務府找到總管尚典來承乾宮裏,自己有話問他。
尚典對靜儀素來很有敬畏之心,見着公主後嘴上就跟抹了蜜一般的甜,說辭一套有一套,直把靜儀哄得第差點兒找不着北。
還好靜儀記着心中大事,叫青楓端了點心雲片糕來,塞給尚總管一盤子,暫且堵住他的嘴。靜儀又叫周嬷嬷把清韻拉出來,在尚典面前溜了一圈兒,等清韻下去後把疑慮對尚典說出來。
“原本看着是個不錯的姑娘,誰知屬相正與我反沖,我也不大敢用她,只叫她在後殿打掃屋子,怪不好意思的。”
小選入宮的宮女兒實在不少,尚典這幾日主要在忙太後過身後的許多事情,一時沒有照拂到這一茬兒。如今見了清韻這張臉,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這是公主來興師問罪了!
尚典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公主,腦子還沒轉過彎來,嘴皮子卻比腦袋還快:“她是誰?公主是誰?別說您恩準她在這地界兒掃屋子,就是叫她在承乾宮裏站一站都是福氣呢。”
靜儀不接尚典這話,繼續道:“尚公公也是伺候過先帝的老人兒了?怎麽點事情還掰扯不明白呢?不會是唬我們承乾宮的人傻的吧?”
尚典忙跪下告罪道:“公主明鑒,太後梓宮還在壽皇殿,并未入陵,奴才三天兩頭就要跑趟景山一趟,也是一根蠟燭兩頭燒……小選諸事實在是沒能盯上,怠慢了齊妃娘娘和公主殿下真是罪該萬死。”
靜儀也知道近來尚典忙碌,看他神情又不似作僞,便也不再太過為難于他:“既是這樣,我再問尚總管一個問題,答完了,就請回罷,我也不耽擱你們差事了。”
尚典做出一副越發恭敬的樣子:“公主請講。”
“皇後娘娘可有驗看過這一批宮女?”
尚典知道公主這是忌憚皇後,有心賣靜儀一個人情:“五阿哥身邊有兩個哈哈珠子都是烏拉那拉家子弟,也算是皇後娘娘族侄。前兒皇上不知為了何事,發落了其中一個,找了伊爾根覺羅家一個适齡哥兒給補上了,皇後娘娘正為了此事憂心呢,并未驗看這些宮女。其實這些事情,原也無需主子娘娘過問的,倒是娘娘身邊史嬷嬷替皇後娘娘驗看了一番,史嬷嬷年紀大了,不比從前,偶爾疏漏也是有的。”
靜儀心底一陣兒放松,只要不是皇後親自插手過問的都還好。如果是皇後欽點的清韻來承乾宮,動起手來,承乾宮多少會忌諱一些。
史嬷嬷怕是也知道清韻不妥當,可若是承乾宮和翊坤宮掐起來,對皇後只有好處。雖然不排除史嬷嬷也插手過宮女分派一事,但靜儀推斷,史嬷嬷更多可是順水推舟給承乾宮使了個絆子,不能算是主謀。
靜儀叫攬月撒下網去查清韻的相關事跡,攬月先是找到了給清韻分配房屋的小宮女,小宮女對清韻倒記得還算清楚:“我們還說呢,那姑娘生得好,又很得楊姑姑照顧,興許日後就有天大的造化。”
攬月順藤摸瓜找到了那位楊姑姑,簡單地問了幾句話後,便帶着楊姑姑回來複命。
那姑姑常年在內務府當差,平日裏大多見得是宮女太監,乍一見公主還有些怕怕的,一進來就跪倒在那兒,額頭貼地,連頭都不敢擡起。
靜儀叫起後,對着楊姑姑直接道:“聽人說,姑姑一直很是關照那位名喚清韻的宮女,我心裏頭好奇,想問問姑姑,為何單單待她與別個兒不同?”
楊姑姑以為清韻是入了貴人的眼,公主想重用清韻,這才會細查清韻底細,故而便把清韻往好裏頭說,道是清韻生得體面、幹活麻利,繡工出衆,人很明白也很有眼力勁兒……
靜儀搖頭道:“不是這個。罷了,你可有見過年貴妃麽?”
楊姑姑緊張起來,她好不容易才能得了機會跟公主說上句話,只可惜她好像說錯話了,沒有說到公主心坎兒上,公主面上不見半分喜色。
楊姑姑局促道:“奴婢成日裏在下人房中待着,哪裏見過貴妃娘娘?只随着副總管去翊坤宮裏頭送過一次東西,并不敢直視娘娘容顏。”
靜儀道:“我問清韻的事情,不是因着我看好了她,而是因為她屬相同我不和,本不該到這承乾宮來。額娘心裏不舒坦,好奇清韻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我才把你叫來問問。你方才說得那些都太虛了,我只問你一句,你在內務府中對清韻的關照究竟是為了什麽?可是有人給你遞了什麽話叫你照顧她不成?”
屬相不和這事情說小是小,說大也大。齊妃娘娘很明顯對這事是十分不滿的。就連公主,怕是也以為清韻是憑着誰的關照才得以入了承乾宮伺候。
事實的确如此。
楊姑姑這才明白過來公主的意思,忙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是永壽宮的一個宮女找上了我,說這姑娘是寧嫔娘娘幼妹夫家的遠方親戚。又問能不能送去承乾宮裏伺候,齊妃娘娘最是和善,不愛折騰下人。”
靜儀蹙眉,這怎麽又扯上了永壽宮?
永壽宮住着鈕祜祿氏和武氏。
皇後把這次小選的大小事務統統交給了武氏,武氏想把清韻整進承乾宮不必這麽繞來繞去,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至于……鈕祜祿氏,靜儀比較相信熹妃娘娘的人品,覺得她不會做此等雞鳴狗盜之事,來挑撥兩宮不和。
靜儀還是有些想不明白,便請來了四爺給她安排的溫、餘兩位嬷嬷,共同商量探讨一下,畢竟姜還是老得辣。
這種在宮裏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姜,更辣。
四爺挑的這兩個嬷嬷可比當初皇後挑的那倆強多了,靜儀不知道四爺是不是曾經對她們有過上崗培訓,這兩位嬷嬷特別安分守己且很是好說話,不該管的從來不管,任由靜儀按着自己想法兒折騰。
靜儀貼身的活兒用不到嬷嬷們伺候,嬷嬷們在公主身邊一般都是掌舵人。可靜儀偏要自己掌舵,兩位即便被閑置在一邊也毫無怨言。
那宮女給楊姑姑塞了錢,離開之後就不見人影,那宮女只說自己是永壽宮的,靜儀叫攬月去永壽宮說明緣由,求鈕祜祿氏幫忙找了一通。
結果,永壽宮查無此人。
這紫禁城宮裏多少宮女?本就是一件不大的事情,若是大張旗鼓地一個一個去找,不光會驚動了皇上皇後,也會叫宮裏人覺得承乾宮輕狂。
兩位嬷嬷對視了一眼,溫嬷嬷年紀更大,先對靜儀開口道:“奴婢倒是覺得,永壽宮和景仁宮都是可以排除。”
靜儀點頭表示認同。的确如此。
餘嬷嬷又道:“公主可有想過翊坤宮?”
靜儀:“這個……不太可能吧?”
年貴妃還能故意留下這麽個丫頭膈應自己?若是第一時間得了信兒,肯定會叫她落選,走得越遠越好的。
餘嬷嬷笑笑,道:“那不是還有一位主子麽?”
靜儀一拍腦袋:“是了,還有郭貴人呢,你們看我這腦子。”
郭貴人入宮之後越發小透明起來,叫靜儀一時之間都忘記了翊坤宮有這麽一個人。
溫嬷嬷道:“咱們都是公主的奴才,身家性命都在主子身上,也就不同公主說那些虛的了。景仁宮和永壽宮都是明晃晃的靶子,可這人明顯就是暗中做事,故而景仁宮和永壽宮反而是嫌疑最低的。餘下的……懋嫔娘娘同裕嫔娘娘最是好說話,且這事兒……說句不敬的,齊妃娘娘和貴妃娘娘關系壞了,于她們并沒有好處,但是郭貴人可就不一樣了。”
靜儀當即命人去查,以郭氏為線索切入,果然找到了那個将清韻托付給楊姑姑的宮女。
平靜的後宮生活對于郭氏好處不大,但如果高位的幾位嫔妃鬥起來,她升職加薪的幾率就大了,武氏不就是例子?
在皇後和年貴妃不和的時候,武氏适時出現幫了皇後一把,從此就上來了,到現在還沒落下去呢。
郭氏就住在翊坤宮,年貴妃是翊坤宮主位。如果李氏和年氏不和,年氏想要對付李氏,年氏第一個想要用到的人,就會是她郭貴人。
只要在年氏心中種下對李氏不滿的種子,郭氏再挑撥上幾句,讓矛盾擴大化,再作為馬前卒替年氏解決問題,成為年氏心腹的幾率大大增加。
郭氏一直想要挑點事兒,好不容易得了這個機會,自然不肯輕易放過。
宮鬥有時候就是這樣,大老板們都想安生過日子,小蝦米們卻在下頭蠢蠢欲動。
可郭氏這麽做,等于是一下子就得罪了三家。
皇後不希望後宮起風波,最是盼着後宮少出事兒、不出事兒。
清韻生得那般好,容貌又像極了年氏,年氏知道郭氏把清韻留下來玩這一手兒,恐怕撕了她的心都有了。
就是承乾宮的李氏和靜儀,那也必得記恨郭氏的。
弘時也聽說了靜儀責問內務府的事情,過來問了妹妹是何緣由,需不需要他這個兄長出面幫上一把。
靜儀自然說是不用。
弘時聽了靜儀責問內務府的緣由後,十分不解。
兩個女人長得像又怎麽了?反正不是同一個人,別認錯就行了,一堆人至于這麽小題大做麽?
要不怎麽說男人跟女人思考的角度不一樣呢。
靜儀對着弘時搖搖頭:“沒什麽,你不必擔心額娘和我。”
懶得再跟這個傻哥哥解釋什麽。
事情得以順利解決後,李氏聽了靜儀建議,帶了幾位人證和清韻去找年氏,把話給說開了。
年氏也聽說了李氏因着宮女屬相沖了靜儀,心中氣憤,對着內務府問責的事情。覺得李氏這人太過小題大做,一點不如意就要把六宮翻過來,心裏挺看不上的,不想裏面竟還有這麽一出。
年氏看了清韻那張臉,簡直恨死了郭氏。李氏離開後,年氏更是氣不過,連夜去見了皇後,敲定了把郭氏遷出翊坤宮的事情。
皇後在後宮耳目衆多,多少也聽着點兒風聲。她既不想惹到年氏,也不想去惹李氏,畢竟這兩個人都身處高位,還有兒子。
第二日,郭氏搬去了鐘粹宮和耿氏、宋氏同住。
耿氏和宋氏都是嫔位,郭氏只是一個貴人,到了鐘粹宮自是讨不到好處的,只在後殿的偏僻處得了三間房住。
衆人都在猜測郭氏搬去鐘粹宮的原因,郭氏自己自是不會說的,李氏也不是那等愛在背後亂說的人,翊坤宮主位年氏只說處不上來,并未多言。
這就是年貴妃同郭貴人有矛盾了,衆人了然。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誤入宮鬥橋段的靜儀表示,自己修為不夠,只看到了事物表象的、偶然的外在聯系,忽視了事物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內在聯系,還需加強學習。
這宮裏拜高踩低的人本來就不少,想來郭氏日後的日子不會太好過的,也算是她為這件事情付出的代價了吧。
至于清韻,李氏把這丫頭交給年貴妃後,靜儀在宮裏頭就再也沒有見過她。
作者有話要說: 答案公布啦~
大家的推理都有理有據的,好多是我沒有的腦洞,花花送你們~
感謝為我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琴聲不孤 10瓶;千山獨行 5瓶;漫瀾 2瓶;骁寒寒、千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