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要惹公主
翊坤宮內, 年氏也聽說了皇後身邊白姑姑攔公主的事情。
汪嬷嬷對着年氏嘆道:“不過是一件小事, 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萬歲到底還是疼公主呢。有了這事, 皇後同承乾宮李主子關系想來定然僵上一段時日,對娘娘來說可是好事。”
年氏手上把玩着一根上好的青玉雲紋玲珑簪,對汪嬷嬷笑笑:“這些東西嬷嬷一概別管,也少去摻和, 咱們只管看景仁宮的笑話就是了。”
“主子放心,奴才心裏頭有數兒。”汪嬷嬷應道, “聽聞那白姑姑是佟貴太妃慣常用的老人兒了,而今一進了景仁宮吃了挂落, 還是這就算是掃了佟貴太妃的臉面,就是不知貴太妃那邊會不會對公主有心結?”
在一旁伺候小阿哥用蛋羹的錦繡道:“依着奴婢說,大抵是不會的。嬷嬷您難道忘了,佟家和公主是什麽關系了麽?那個是貴太妃未來嫡親的侄孫媳婦兒, 佟貴太妃心裏頭明白着呢,怎麽可能為了一個姑姑對公主有心結?”
錦繡所料不錯, 寧壽宮裏, 佟貴太妃在心底對着白姑姑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這白姑姑往常時候看着是個還好的, 她才會推薦給皇後, 沒想到是個這麽蠢的。
佟貴太妃想想都心疼, 以前在雍親王府裏,這等事情靜儀怕是從來沒有遇見過。
她才多大一個小姑娘?在這冷天裏頭站那麽久。這就是公主身子好,一般二般的姑娘早就的凍病了呢。
兩天過後, 景仁宮裏這段風波終于告一段落,大家得出結論:皇後身邊的白姑姑故意難為公主,皇後罰了白姑姑後,皇上又發作了一通,連帶着白姑姑的家人也沒落着好。但公主是個好公主,軟綿綿的性子,對皇後娘娘的話言聽計從,皇後宮裏的姑姑叫她站就站,叫她等就等,絕無二話。但四爺和皇後都傳遞出了信號,公主雖然脾氣好,可皇帝皇後和承乾宮李主子都不是吃素的,何況萬歲最年長的阿哥還是公主的親哥。
總之,不要惹公主。
承乾宮裏,李氏知道了景仁宮這場風波原委,對女兒的遭遇十分心疼,不免念了皇後兩句:以前在府裏時候看着是個好的,現在進了宮心就大了,行事也變了,竟然會縱容身邊姑姑為難靜儀了。
靜儀作為當事人,也聽說了這件事情的各種版本傳說,覺得有些哭笑不得。她這種小暴脾氣都成了性子好的代表,古代人真是太喜歡腦補了。
四爺原配烏拉那拉氏受封皇後,年氏受封貴妃,李氏得封齊妃,鈕祜祿氏封熹妃,耿氏封裕嫔,宋氏封懋嫔,武氏封寧嫔,郭氏封貴人……只等半個月後擇吉日行冊封禮。宮人們心中有數,倒是早早改口了過來。
這日難得日頭好,靜儀帶着浩浩蕩蕩一行嬷嬷宮女出來逛逛,恰好遇見了從寧壽宮中出來的年貴妃。
年貴妃先看到了靜儀,對着小公主熱情道:“這不是靜兒麽?宮裏頭這麽大,沒成想竟在這裏碰着你了。咱們入宮也有一段時日了,在承乾宮裏頭住得可慣?睡得可好?”
靜儀對着年氏輕巧一福:“只聽着說年母妃封了貴妃,還沒跟年母妃賀喜呢。謝年母妃關懷,靜兒一切很好。”
年氏對着靜儀笑笑:“都是一家人,客氣什麽?這大冷天的,原就不耐煩亂跑的,尤其是你們小孩子家家的,若是着了風寒可不是玩的。你那幾個哥哥都在上書房念書忙得很,你若是在宮裏長日無聊,就來看看你弟弟,他可正是好玩的時候呢。”
靜儀應了。
年貴妃繼續道:“守孝這幾年都是要吃素的,看你這幾日仿佛也瘦了些。我素來愛吃蜜餞,前兒叫錦繡折騰禦膳房做了幾匣子,我吃着極好,等會兒我叫錦繡送過去。皇後娘娘忙得很,一時照顧不到也是有的,你有什麽需要的跟母妃說。”
年氏就這脾氣,表彰自己的同時一定要損一下皇後才開心。靜儀笑着岔開話題:“多謝年母妃關懷,額娘那裏一概不缺。靜兒看着,年母妃身邊這位青衣姐姐看着倒是面生呢,不知怎麽稱呼?”
年氏“哦”了一聲,解釋道:“梧桐放了身契家去嫁人了,這是內務府新撥來的宮女兒,頂了梧桐的名字。”
靜儀了然。四爺而今變得尊貴了,連帶着年氏靜儀等人也金貴了,身邊伺候的人都要再篩一遍。像她之前的索、陳二位嬷嬷就是身份不夠,又被遣回了內務府,年氏身邊原先的那個丫頭梧桐好像是審查時候出了點問題,家裏頭跟索額圖家裏什麽人有親,反正不能用了,才補了新的。
年氏身邊四個大丫頭分別叫鴛鴦,梧桐,合歡和錦繡。
鴛鴦、合歡自不消說,都是在夫妻關系方面好意頭的詞語,錦繡指的是錦繡榮華,而梧桐則會讓人想到“鳳非梧桐不栖”這個典故。
叫靜儀說,年氏四個丫頭起這種名字,皇後真是想不多心都難吶!
年氏身邊新來的宮女陶姑姑以前是跟着納喇貴人的,之前也曾聽人說了皇後和公主之間發生的事情,只覺半信半疑。
縱觀康熙一朝,皇後都是何等尊貴,皇上怎麽可能為了一個公主撅了皇後的面子?怕是他們以訛傳訛亂講的吧。
而今陶姑姑親眼見了年貴妃對公主如此客氣,才對那一場“景仁宮風波”信了九分。
以前陶姑姑伺候納喇貴人的時候,貴人也是有公主的,但是哪個公主能有今上公主這般威風呢?怕是太後膝下的溫憲公主也沒有的。
陶姑姑服氣了,決意日後在翊坤宮中也要小心、低調行事,萬萬不可落得白姑姑的下場。
= =
宮裏各處都忙慌慌的,弘時只匆匆來承乾宮見過李氏和靜儀一面,又折回去讀書了。
李氏這邊的事情忙過一段落後,靜儀終于想起來她還有幾個哥哥,算算日子也很該去看看弘時幾個。畢竟是從前關系極好的小夥伴兒們,自打四爺登基以後,她都沒去過阿哥所。
年貴妃素來大手筆,在雍親王府的時候如此,入宮以後亦是如此。錦繡過來承乾宮中,一下子給靜儀送了六匣蜜餞。
靜儀取了其中三匣給弘時他們帶上,再叫攬月和青楓帶了兩大盒點心,估摸着弘時他們下課後便前往了阿哥所。
三位兄長看到靜儀後自是十分歡喜,書不看了,字不寫了,連晚膳都不用了,都過來弘時屋子裏頭和靜儀聊天。
自打四爺登基後,原本弘時三個皇阿哥在諸位阿哥當中就顯眼,現在都圍在靜儀身邊轉,倒是更把靜儀這個公主給顯出來了。
三爺府上的弘晟戳戳五爺府上的弘晊:“萬歲家裏幾個感情可真好啊。”
弘晊拿睥睨的眼神看着一幹堂兄弟們,同莫測高深的語氣道:“這個自然,他們兄妹一貫如此。”
他愛新覺羅弘晊可跟這些人是不一樣的,在萬歲登基之前,他的額娘瓜爾佳氏可是承乾宮齊妃的密友,他知道的事情遠就比這群人多一些。聽說李主子封妃後還特地給額娘賞賜了東西……弘晊覺得自己是前途無量的,起碼會比五爺這個爹強多了。
靜儀原以為弘時幾個的精神風貌會有很大變化,結果見到真人後,發現其實并沒有的。
靜儀記得歷史上乾隆幾個就沒怎麽為了儲位鬥過,弘時倒黴那是自己犯蠢被四爺撅了的,跟弘歷等人沒多大關系。
究其原因,除了四爺兒子少、關系相對簡單這個原因外,靜儀覺着跟康熙朝發生的“九龍奪嫡”也有很大關聯。大家都是經歷了康熙朝動蕩的人,有點吓破膽子,尤其是感覺弘晝和弘時他倆對大位好像根本沒啥想法,沒那金剛鑽不敢攬瓷器活。
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鲶魚效應”吧?跟他們的一衆叔伯比,三人都是傻白甜。
靜儀在阿哥所裏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沒想耽擱他們用膳,況且她自己也要趁天黑前早些趕回去跟李氏吃飯。
弘歷幾個也聽說了前幾天在景仁宮發生的事情,三位阿哥心裏頭都不大痛快。他們都是阿瑪的孩子,從小一起玩到大的,這些刁奴不把公主放在眼裏,何嘗又不是不把他們放在眼裏?
再說了,四妹妹自小那是千嬌萬寵的長大的,皇阿瑪和皇額娘都對她寶貝着呢,就連在圓明園種地時候,四爺都不舍得讓她挖坑呢。四妹妹身子弱,那次鬧時疫時候差點就沒了人了,這事情幾個阿哥都記得很清楚,當年的難過和痛心還歷歷在目,那個景仁宮的大宮女竟然會讓四妹妹在冷風裏站那麽久,怎麽會有那麽狠心的人!
弘晝有些傷感道:“四妹妹就是人太好了,受了委屈都不吭聲,要不是皇阿瑪英明,皇額娘公允,還真就被人欺負了都不吭聲。她這麽溫良的人,日後在宮裏可怎麽過啊?”
弘歷把胸一挺,豪邁道:“有我們替她撐腰呢,我看誰敢欺負她。”
被妹妹提着腦袋訓過不止一遍的弘時默默一笑,深覺自己已經透過現象看到了靜儀的腹黑本質:呵呵,你們真是太簡單了。
作者有話要說: 弘歷:沒人當皇帝我可要當了啊!
弘晝:好的。
弘時:可以。
靜儀:一首《往後餘生》送給弘歷。往後餘生,皇位是你,登基是你,南巡也是你。榮華是你,熬夜加班是你,勞碌奔波都是你。
在作話裏皮一下就感覺好開心,我認真寫,大家随意看,喊我加更的都是壞人嗚嗚嗚~
感謝所有支持正版的小可愛們,感謝所有留言評論的小夥伴們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安夏 2個;阿九、九重橘絡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月湧之泉 15瓶;L凜冬将至 10瓶;一月緋 6瓶;無語、羊羊 5瓶;焉知、甜酒好萌啊 3瓶;貓貓會有的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