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行圍
轉眼又是金秋七月。
正院裏, 春月給福晉端上的午膳裏頭,加了一道藕粉桂花糖糕。
福晉用了兩塊兒, 覺得可口十分, 吩咐春月道:“也算是時令點心了,叫廚房多做上幾份, 給各房的主子都送去。李側福晉那裏有四格格,四格格自己也有院子,記得給李側福晉那邊多添上一份兒。”
春月應着:“是, 主子就是心慈,對咱們府上幾位小主子都關愛有加, 您對四格格的這份兒心人人都看在眼裏, 就是親生的格格,怕也就這般待了呢。”
春月這話說得福晉十分愛聽。
福晉近些日子發現,只要她對府上這幾個孩子好了,再叫正院的人在四爺面前提上一嘴,就能在四爺面前刷足好感度。雖說對四爺的其他女人們好, 也能刷好感度,但畢竟膈應人不是?對小主子們施恩才是一項低成本高收益且群衆喜聞樂見的活動。
年氏又快生了,福晉這次學乖了, 早就跟四爺說,不論是嬷嬷乳母還是丫頭, 她什麽都不幫年氏挑了,反正年氏娘家有本事着呢,叫她找娘家自己尋去吧。
年氏知道了一方面是樂意的, 一方面覺得還是福晉手段高。此時福晉又把這事情一提,四爺也不由想起年氏當年種種不懂事的行為,福晉這等于是又擺了年氏一道兒。
年氏突然覺得,很多事情她都該向福晉多學學才是。以前只知道要強,不懂策略和變通。當初如果她說小阿哥體弱,叫四爺同意她加兩個嬷嬷,一起照看,讓她的嬷嬷們去看着福晉挑來的嬷嬷,定然比現在的情況好上一百倍呢。
春月半個時辰後就回來了,跟福晉複命道:“兩位側福晉和幾個格格那裏都送去了,都謝了主子恩典。只是四格格不在家,去了宮裏,聽說是和妃娘娘請呢。”
七月裏,康熙帝決定去西山進行一次行圍,命胤禛與胤祉、胤禩等皇子随駕。胤禛随康熙行圍并不多見,雍親王府也早已經提前在準備了,這事情靜儀也知道。
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和妃叫她過來竟然也是為了這個事情。
這次行圍據說是比較放松的那種,康熙自己就打算帶上和妃和密嫔。弘時等小阿哥們願意跟着出去跑一跑玩一玩也是可以的。
和妃知道靜儀弓馬很是不錯,便叫來小姑娘入宮問問,想不想随大夥兒出門行圍。
靜儀自然是想的。
和妃貼心道:“沒個小女孩兒陪着在那裏也是無聊,要不要帶個伴兒?”
靜儀覺得和妃娘娘簡直就是仙女本仙了:“可以嗎?”
“可以呀,要不你一個人玩多無聊呢。”
雖說靜儀跟十三爺家舟舟關系更好一些,但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選擇帶上十爺家裏的諾敏。不管怎麽說,就行圍這件事而言,諾敏更是适合一些。舟舟去玩了也不盡興,還受罪,有些得不償失。
消息傳到十爺府上,十爺都愣了,不敢相信這種露臉的好事竟然會發生在他的身上,特地給諾敏趕制了新衣服,出發當日把諾敏帶去了圍場。
可能是最近交大運了吧,十爺打算去好好拜拜佛。
安營紮寨的活兒用不到靜儀和諾敏,兩個小姑娘跟和妃娘娘報備後就一起跑到外頭去玩了。
兩人先是合力獵了只狐貍,又逮了幾只兔子。諾敏到底體力不如靜儀,用過午膳就不欲再出門去玩了。
靜儀頭一次來這種地方玩騎射,比真人CS什麽的刺激多了。新鮮感沒過去,不想睡覺,跟和妃請示一番後,又騎着馬駒出門了。
反正她待的這幾個地方就像游泳池的“淺水區”,猛獸早都被驅趕了,四周又是皇帝的禁衛軍,再也沒有比這裏更安全的了。
用過午膳後,十爺急吼吼地從圍場出來,對着八爺咋呼道:“八哥,八哥,神了啊!我方才看到大草地裏頭有豹子呢。”
恰好康熙也在場,聽了這話只覺不信。四爺覺得十爺嘩衆取寵,忍不住出言刺了他一句:“老十,你別是看花了眼睛罷?有沒有可能只是一只大貓?”
十爺都急了:“嗨,你們怎麽就不信呢,我是真看見了。”
八爺往一邊偏頭,老十中午用膳時候就着烤羊肉喝了不少酒,嘴裏酒味兒大得很,說話之間酒氣熏人。他比較認同四哥的說法,認為十爺很大可能就是不小心把什麽動物給認錯了。
十爺形象還是比較敦厚老實的那種,如果是九爺說這話,康熙肯定不信。但是老十的話嘛……還是有幾分可信度的。
康熙這日出門,帶了兩個日講官,一個姓石,名石坤,一個姓錢,名錢尉,主要職能是助皇帝敷陳經史、回答皇帝咨詢,兼記皇帝言行[1]。
那位石姓日講官年紀更大一些,忙不疊對着康熙開口道:“臣年少時候也讀過幾本史書,古往今來,每逢出現瑞獸之時,都是盛世之年的開端,亦是上蒼對于萬歲文治武功的肯定。若十爺得見屬實,是上天賦予我大清的祥瑞也未可知。”
錢尉冷冷地瞥了這位石大人一眼,哼,馬屁精。這會子讓你搶了先,算你運氣好,等會兒他也要找機會拍個大的。
康熙雖然心中奇怪,但同時也覺得石坤說得不錯,有時候出現奇怪的動物的确是一種祥瑞之兆,比如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反正左右不過幾步路的功夫,過去看看也好,就當是飯後運動了。
剛用過午膳,康熙本來都準備要進帳子換衣裳午休了,此時放下手中的事情,招呼四爺幾個道:“走,咱們出去看看。”
九爺也飲了不少酒,早就躺下了,此時被叫起來自是百般不願,口中也免不了罵罵咧咧:“這年頭圍場裏哪有什麽豹子?老虎都被攆走了呢!老十怕是撞見鬼了吧?
五爺瞪了九爺一眼,呵斥道:“老九,閉嘴。”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進圍場找豹子,豹子沒看見,倒是看到一個小格格在獵兔子。
那是一抹圍場當中最靓麗的紅影,前頭是綠草,背後是太陽。英姿飒爽,賞心悅目。
滿人尚武,在大清尚未入關之前,若是家裏男人有事脫不開身,女人們也是要出門獵物的。只不過入關後被漢人同化了,越發傾向于“男主外,女主內”,女子騎射比入關之前落後了好大一節。
大家都是行家裏手,自是知道怎麽騎馬最對最快最省力,對騎射之人的駕駛能力和行進速度也有基本判斷。可以看出這個小格格的弓馬實在不錯,遠遠超過了這個年紀孩子的水準。
康熙轉頭問梁九功:“這是誰家小格格?”
梁九功道:“回萬歲爺,這是四爺家的四格格呢。”
“哦。”康熙了然,“朕想起來了,是和妃帶過來玩的。”
八爺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康熙也不去尋豹子了,只是眯着眼睛全神貫注地看了一會兒靜儀,道:“老四家的姑娘騎射真不錯,不比她幾個小皇叔差呢。”
康熙身邊那位錢姓日講官正是新科進士,年紀不大,但嘴皮子很溜,最是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話。原本就他這資歷,遠遠輪不到來皇帝跟前侍奉。可康熙就是很喜歡他,回回出門都指明要用他。
錢大人方才被石坤搶了風頭,而今終于瞅着了機會。他也知道康熙喜歡四王爺府上這個小格格,為确保周圍王公貴族都能聽到,提高了聲音朗聲拍馬道:“微臣的祖父曾經有幸也在順治爺身邊做過日講官。順治爺曾經對微臣的祖父提到過,太皇太後年輕時候,也就是格格這個年紀,在那次在科爾沁的白節[2]慶典之上,跟格格一般,在大草原上策馬而來,英姿飒爽,端得是巾帼不讓須眉,叫那些蒙古的王公貴族都看直了眼睛呢!”
石坤:呵,男人。
靜儀原本是在聚精會神獵兔子的,獵到兔子後,才發現了遠處多了康熙一行人。她原以為阿瑪他們都去營帳休息了,才偷偷跑出來玩的,怎麽就這一會兒的功夫,所有的宗親貴胄都出來狩獵了?
靜儀忙調轉馬頭,快馬趕來。
康熙和阿瑪還有叔伯們都在,那是必須下馬來行禮的。
靜儀勒住馬頭,輕快地飛身下馬,穩穩地落在地上,對着康熙行大禮道:“孫兒請皇瑪法安。”
康熙這幾年都沒怎麽見過靜儀,印象還停留在那個坐在和妃身旁,充小大人跟和妃唠家常的三歲小姑娘。
四格格已經九歲了,身子開始抽條兒,越發-漂亮了起來。因為這日是出來行圍的,她梳着簡單的一字頭,發間點綴幾朵輕巧的小絨花,雙耳各戴三顆南珠耳珰,大紅色騎裝和披風,領子上點綴了一圈柔軟的白色,不知道是兔子還是狐貍的毛,襯得她一張小臉氣色極好,跟當年的溫憲有着七八分相像。康熙一個恍惚,還以為看見了年少時候的五公主。
到底是自家女孩兒,看着靜儀這般出息,康熙心情就很好了。
別人家的女孩子和自己家的女孩子,那是不一樣的,康熙對這個說法深以為然。
選秀時候,對秀女的要求有千百種條例,而自己的孩子,只要是健康活潑就是最好的。人人都舍不得嫁閨女,秀女13歲便要求參加選秀,公主卻要教養到18歲才能嫁人,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康熙和四爺這父子倆對于教養女兒這方面,思想還是挺一致的,別人家的姑娘要恭敬溫順,賢良服帖,自己家的姑娘橫沖直撞也是可愛的表現。反正即便靜儀闖下點小禍,他們都能善後,就可勁兒讓姑娘放飛自己吧。況且有嬷嬷們看着呢,宗室女們再放飛又能放飛到哪裏去呢?
再說這些年入關後,女子受漢人影響最為厲害,纏足屢禁不止。就某些方面而言,康熙也是受益者,曾經很是享受過江南美人的溫柔小意。可他越是年紀大了,越希望孫子孫女們不丢滿人之風,似靜儀這般孫女兒簡直好到了他的心坎兒裏。
他就是要大力嘉獎這個孫女兒,給八旗女子做個榜樣。
康熙示意梁九功把靜儀扶起來,對着周圍人誇道:“這孩子是咱們宗室女孩兒裏頭最像皇祖母的,你們要在起居注上好好給格格記上一筆。”
石、錢二人應着:“微臣遵命。”
康熙誇完了靜儀,再嘉獎胤禛——老四不光差事辦得好,府裏孩子們也教得好,很是值得大家學習,堪稱你們衆兄弟的楷模。
四爺忙跪下來表明心跡:“兒臣在外,時時刻刻記着當年皇阿瑪的教誨,時常想起您當年在校場,手把手教我們騎射,一刻也不敢忘懷。故而即便是府上女孩子也要熟習弓馬,不敢丢了祖宗風尚。”
四爺這幾句話把康熙說得心花怒放,當場賞賜了四爺兩壇上用陳年花雕,靜儀一匣東珠。
八爺:平常也沒見四哥有多麽行善積德!為什麽世界上所有的好事兒都被他老四占了?
九爺:四哥是撞了什麽狗屎運,有了這麽個姑娘。他家福晉董鄂氏也是大家出身的,也有嫡女,怎麽連四哥府上一個漢軍旗側福晉養的姑娘都不如。
四爺:方一大師算命就是準啊!
靜儀:被譽為穿越女終結者的康熙也沒傳說中的那麽可怕。
諾敏:靜姐姐真是仙女啊!
十爺:他們還去不去看豹子了?
= =
李榮保長子富察廣成已經是三等侍衛了,這次也在行圍之列。
這日回家休沐時候,父親李榮保過來找他,說是傅文近些日子情緒很不大對,若是廣成現如今手上沒事,不如去找傅文談談。
富察廣成領命而去,去到前院找到傅文,打算先說點兒輕松的,再切入正題。
富察廣成先是講了不少行圍趣事,說着說着轉到了靜儀身上。
“你是不知道,四王爺家的小格格有多好。我離得遠看不清,但前頭挨着近的幾個兄弟都贊不絕口,比那勞什子仕女圖、美人圖上的美人兒都要好看百倍呢。”
傅文想起那日,靜儀如同一只輕靈的小鹿從長廊上面一躍而下,綻放的笑顏中滿滿都是嬌俏可愛。那麽好的姑娘,那麽顯赫的家世,還有萬歲的嘉獎……不知道佟佳坤都修了幾輩子福氣,竟然能夠娶到她。
傅文笑笑:“她才多大的小姑娘,這你們就能看出來了?該不是随着萬歲瞎說的吧?”
富察廣成小小地意外了一下:“你見過她?”
傅文道:“嗯,見過一面。阿瑪生日宴上,她和大妹妹一塊兒的。”
富察廣成道:“是是是,我都忘了,阿瑪生辰那日,她是來做客的。自打那時候起,咱們大妹妹就一直說她好,喜歡得很。只可惜身份懸殊,不好刻意親近。”
富察廣成看傅文低着頭擺弄畫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想起父親托付的任務,複又開口道:“四弟,你別跟太太鬧得那般僵。阿瑪知道了,有些為難,叫我過來勸勸你呢。”
傅文依然低着頭,聲音裏面不見一絲波動:“我知道。”
在這個正室人人标榜賢德的時代,原本李榮保的繼夫人納喇氏就是裝都要裝一下的。可是李榮保常駐察哈爾省,李榮保在納喇氏嫁進來之前就有六個兒子,家裏一堆一堆的事情,納喇氏到底年輕,又不斷有孕,顧起家來十分吃力。
若是納喇氏每天都要顧着傅文等人心态,天天裝作一副賢良樣子……那她成日裏什麽不用幹,天天就裝好人了。
納喇氏剛嫁進富察家中時候還是“賢良”過一陣兒的,後來發現自己能力有限,實在有些吃不消了,便依着本心該怎樣是怎樣了。
而先夫人葉赫那拉氏離去的時候,傅文也才三歲的年紀,正是最缺愛的時候。
李榮保常年在外,納喇氏一個繼母,要照顧一大家子,肯定不能做到對幾個繼子無微不至。傅文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納喇氏不敢不管。傅文真犯了什麽錯誤該說也得說他,惹他不高興是小,在外頭闖禍給家族蒙羞是大。
傅文生性聰穎,納喇氏發現,傅文越大,她越是有些管不了他,故而更多時候會找他父親李榮保來管束。這樣在傅文的視角看起來,就是繼母不斷告狀,找父親治他,給父親留下嫡長子不好了的印象,把實惠留給繼母所生的幾個兒子。
傅文綜合戲文裏繼母給嫡長子使絆子的事情,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回事,不光跟繼母納喇氏結下了梁子,也跟父親李榮保越發生分起來。
富察廣成繼續勸道:“老四,你這樣可不行。就算日後娶了親、生了子,不還是要住家裏?阿瑪和太太都在,你還能提出來分家,搬出去另過不成?”
不管怎麽說,還是要擺正心态啊!
大哥明明是武官出身,說起話來卻是一套一套的,傅文知道,若是他不好好應着,大哥能為了說服他在這裏坐上一個上午的功夫。
傅文妥協了,對着富察廣成誠懇道:“大哥說得是。”
作者有話要說: 傅文:不好意思,我以後住公主府,不約
【小劇場1】
坤都:還我公主。
傅文:作者都說了明明是我媳婦。我愛她的才情愛她的身姿愛她的模樣,一切的一切我都愛,就連她那小暴脾氣我也愛。
坤都:呵,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傅玉:既然大家有争議要不公主嫁我吧?我會用我的一生好好愛她的。
傅文:喂?意大利代購?今天接單嗎?
傅玉:哥你要買意大利面嗎?
坤都:呵呵,你說呢?
【小劇場2】
當初時候開了兩篇清穿存稿,一個是公主的心事,一篇關于十二福晉的。起初很糾結,不知道該寫哪個比較好。聊天的時候問先生,寫公主還是王妃?
先生很堅定:公主。
發文以後,發現文文挺成功的(請別笑話作者沒見過世面,跟我之前的兩篇完結V相比,起碼順V了啊啊啊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又問先生,你為什麽選擇公主啊?
難道他突然有了未蔔先知的本事?
直男先生說,他清朝宮廷劇只看過還珠格格……
我:步步驚心呢?延禧攻略呢?甄嬛傳呢?金枝欲孽呢?
先生:我喜歡看權力的游戲。
我:……,回見了您。
下一更在晚九點,感謝所有留言支持的小天使們,感謝二冉、鵝鵝鵝扔的地雷,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可愛:薇薇272 26瓶,安染 10瓶,日常催更ing 5瓶,紅脂 1瓶,悠然見南山 1瓶,麽麽噠~
注:[1]摘自百度百科詞條“日講官”。
[2] 白節又稱又稱“白月”、查幹薩日,是蒙古族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