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康熙五十三年
康熙五十三年的春天來得有些遲。
正月未過,康熙就帶着十二、十五、十六三位阿哥巡幸畿甸。
聖駕一走,餘下幾位留京的阿哥都多多少少地忙了起來,雍親王四阿哥尤在其列。
雍王府內已經小半個月沒有見到四爺的身影,府裏的大小主子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近些時日京中紅白喜事不少,宮裏德妃那頭也不能怠慢,再加上給幾房主子做春衣、修繕房舍等府上瑣事,倒是把福晉忙了個夠嗆。
相比福晉的忙碌,側福晉李氏就清閑得多了。
大女兒嘉儀于康熙五十一年受封和碩格格(郡主),賜婚納喇星德。兒子弘時安穩長到了十歲,在宮裏跟着幾位皇叔念書。小女兒靜儀還不滿一歲,性子安靜讨喜,并不鬧人。
打絡子坐久了怪累得慌。李氏起身,先去東廂看了看四格格,此時正是靜儀的午睡時間,小姑娘窩在專屬搖籃裏,抱緊被褥,嘴角彎彎,睡得很是香甜。
李氏看着女兒安靜的睡顏,滿心的柔軟都洋溢的臉上,翠西匆匆掀簾子進來:“主子,前頭的趙公公來了,在正房等您。”
乳母和丫頭并不敢在四格格睡覺時候出聲說話,也只是斂衽福身送側福晉出門。
趙福來和蘇培盛都是打宮裏時候就跟着四爺的太監,在阿哥所時候就深得四爺的信任,都同李氏打過不少交道。只是這些年下來,蘇培盛越發得了四爺的寵,趙福來則漸漸退居了二把手位置。
蘇培盛是貼身伺候四爺的,四爺走到哪裏,他就跟到哪裏,不論是皇宮塞上還是暢春園。趙福來的主要業務在雍王府內,代表四爺意志協助福晉處理府上大小事務,大小也算個總管。
“貼身伺候”聽起來不如總管威風,但在這個奉承好了主子才能擁有一切的世道裏,懂行情的人都知道,單從分工來看,趙福來就被蘇公公狠狠壓了一頭。
即便這日來的不是蘇培盛而是趙福來,但畢竟都是四爺身邊的大太監。
李氏給趙福來賜了座,又叫翠西給趙公公上了好的茶來。
趙福來看起來比蘇培盛更好說話的樣子,對誰都是笑眯眯地,對着李氏也不例外:“主子爺差人來說了,等今兒忙完了從宮裏回來,就過來看看四格格。奴才過來跟李主子說一聲,也好叫主子提前準備着。”
府裏已經夭折了兩個女孩,活下來的只有李氏的長女嘉儀和次女靜儀。四爺忙了這麽些日子,一回府就想着過來看看這個小女兒,也算是給足了李側福晉這邊的臉面。
Advertisement
李氏果然笑得更是真誠了幾分:“主子爺在不在這裏用膳?”
趙福來答道:“主子爺說在福晉那裏用過膳後再過來看主子。”
李氏其實也并不是特別期待四爺過來用膳,只是話說到這份兒上,總要問上一句,否則顯得她對四爺的歡迎不夠熱烈。
趙福來走了兩刻鐘後,李氏突然想起了什麽,喚身邊丫頭:“谷雨,去叫醒格格,早些抱到這邊來。”
既然四爺是特地來看格格的,就不能叫靜儀一直睡着。
靜儀醒後,乳母馬佳氏過來服侍小格格穿衣服,嘴上也不閑着:“主子爺一會兒要來看格格呢,格格可要打扮得精神些。”
靜儀眨眨眼睛。
她穿越到雍親王府已經有将近一個年頭了。簡單地聽聽周圍人對話,就知道自己穿成了誰。
歷史上李氏結局并不好,可以說雍正後宮當中是混得最差的。
就顏色而論,照靜儀兩世為人的看法,李氏生得實在不錯;就寵愛而言,李氏是府上養孩子最多的一個女人,先前差不多同一時間伺候四爺的福晉、宋氏、武氏捆起來都不是她的對手。
即便到了四爺登基時候,齊妃李氏的地位也只居于皇後烏拉那拉氏和貴妃年氏之下,就連乾隆生母熹妃都是不如她的。可偏偏最後被弘時連累,不得寵愛也不得進位,人家鈕祜祿氏當了貴妃,耿氏、武氏都晉了妃位,李氏依然還是齊妃。
靜儀畢竟是穿越來的,難免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想着蝴蝶一下歷史,讓弘時能立起來。
都說三歲看到老,當靜儀真正見過弘時後,靜儀覺得自己當皇帝的可能性都比弘時大一些,就歇了要讓這個哥哥“立起來”的心思。
古代人都早熟,黛玉七歲進賈府都已經很會察言觀色了,弘時都十一二歲的人了,還是單純得那麽認真,天真得不可思議。
手段、心計随着年齡的增長都可以培養,可是若是一個人沒了争強好勝的心性,作為未來皇帝的兒子,注定是要與大位無緣的。
李氏早先年失了弘昐、弘昀兩個兒子,對于弘時這個孩子尤其緊張,生怕他病着、累着、餓着,舍不得弘時受半點兒苦,可以說慣得不行。
入了四爺的後院,年輕時候争寵,現在也到了應該拼孩子的時候了,可李氏要的就只是叫弘時平平安安長大,從來不教導弘時上進。
最後落得四爺一道旨意,“弘時為人斷不可留于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
李氏結局只能說不好,弘時結局就可以說是悲哀了,好好的一個皇帝長子卻做了雍正最厭惡的兄弟、罪臣老八的兒子,這混的得有多失敗啊!
靜儀這段時間也想通了,到底大家年紀還小,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不管歷史上李氏和弘時結局如何,能改變一點是一點吧。不求出人頭地,但求不送人頭。再不濟跟乾隆等人搞好關系,真出了事到時候還有個幫着說話的不是?
據靜儀觀察,李氏和四爺關系基本可以用“相敬如冰”四個字形容了,主要還是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存在很大的分歧。
四爺就弘時這麽一個活蹦亂跳長到十幾歲的兒子,心中難免寄予厚望,想叫兒子能成事、有出息,再不濟也要把其他兄弟幾個的兒子比下去。
李氏卻只希望能健康平安長大,最好別有什麽壓力,做個富貴閑人也是好的。
四爺看不上李氏小門小戶的教育理念,李氏又何嘗沒在心底抱怨四爺把弘時逼得太緊?
兩人漸行漸遠倒也十分合乎情理。
好在最近弘時最近沒做什麽出格的事情,四爺過來的時候也願意給個笑臉。
李氏跟了四爺這麽些年,伺候四爺也是慣了的,手下丫頭也毫不含糊。
四爺坐下來飲了杯茶,拿着桌上的核桃酥逗逗靜儀,又對李氏說了康熙指了年氏為側妃,不日即将進府的事情。
又聽到了歷史名人的名字。
靜儀歪了歪頭,這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年貴妃了吧。
上來就是側福晉,都跟熬了這麽多年又養了五個孩子的李氏并肩了,武氏宋氏等人可是從宮裏就跟着四爺的,入府都多少年了還沒進位呢,年氏的到來應該會對府上格局有不小沖擊。
李氏倒是波瀾不驚:“這是好事。”
四爺也覺得是好事,這些年他院子裏的女人都是德妃一手操辦,不知德妃是不上心還是故意,他院子裏除了賜婚的福晉和格格鈕祜祿氏外,幾乎都是些漢軍旗不入流的秀女,跟其他幾個兄弟都不能比。這次康熙指了年氏,也未嘗不是看他委屈,給個甜棗的意思。
男人都有虛榮心,喜歡看自己的女人在乎自己,四爺更希望李氏臉上露出一星半點的酸意,可惜并沒有看到。
四爺不禁回想起以前,李氏剛進阿哥所時候,兩人相處的場景。
那時候他有福晉,有宋氏,有武氏,卻偏偏對李氏上了心,除了她容色姣好外,對于相處時候她的性格也是十分滿意。
難道女人生了孩子以後就變成了這幅樣子?滿門心思想得都是孩子?
既然李氏這般不解風情,四爺也懶得管着她。本來就是說看女兒的,四爺把目光投向靜儀。
靜儀一直關注着四爺,見四大爺看向自己,咧開嘴巴笑了笑,露出白米粒般的幾個牙齒。
四爺心情又好了起來,将靜儀抱到腿上颠颠。
這個妮子有點早慧,而且對他很是親近,弘歷就算是同齡人中聰明孩子了,靜儀看起來比弘歷還要機靈三分。即便有時候四爺過來為了弘時的事情跟李氏吵架,抱抱親親靜儀以後也能瞬間雨過天晴。
平心而論,靜儀覺得四爺長得很不錯,三十幾歲的人了,臉上棱角分明五官立體,一點都不油膩,渾身上下散發着成功男人的氣息。
四爺還在頭頂跟她講話:“靜儀小乖乖,認得阿瑪了?”
四爺抱孩子不大專業,靜儀有些坐不穩,拿手抓住四爺外褂,胡亂“嗯嗯”兩聲。
四爺看着靜儀萌萌的小爪兒,胸中郁氣漸漸平息,心底的一角越發柔軟起來,連李氏這等冷淡行為做派都不想太過計較了,臨走時候臉色也是放晴。
翠西念了聲佛。
若是四爺拉着長臉走出李主子院子,可就叫外面人看笑話了,畢竟這府裏盼着她們倒黴的人可不少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