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搶未婚妻的臣子3
封府。
封易回自己的院子裏換了身常服,半倚在軟榻上。
在原世界裏,他曾經玩過各種類型的臣子逆襲路線,每一回都會努力去刷皇帝好感,去刷同僚好感,甚至還走過後宮路線想要讓後宮妃嫔幫他吹枕邊風……
但無一例外,最後他的角色還是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死法的不同。好點的就一杯鸩酒,慘一點的就五馬分屍……
現在他穿進裏,不就像在進行一場真人版的臣子逆襲游戲嗎?
“系統,如果我在這個世界出了意外,原世界的我不會受到影響對吧。”封易問系統。
他穿進來的這個世界,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他看似身處于真實之中,實際上他覺得自己就是一支筆,走到哪裏,就在改寫哪裏的故事。
這個世界,不過是系統搭建出來的一組數據。所以如果玩崩了也無妨。當然,他輸了那麽多回,還是很想能翻盤的。
【是的,在宿主的結局定下來後,宿主就會回到原世界。無論改寫結局是成功還是失敗】
這個世界裏,男主沙雕,女主智商不妥,全靠女主光環給配角降智。
比起去刷男女主好感,還不一定能避免自己的死亡結局,封易覺得他倒不如玩得潇灑愉快一些。
——比如搞事。
這樣就算最後還是落得一個死亡的下場,至少在中,封氏封郎的形象會更加飽滿更加搶鏡。
打游戲嘛,以前他都是做各種努力,這一回他佛系一些,多搞事一些。
晚間涼爽的風從半開的窗戶吹入,燃起的燭火在風的吹動下跳躍着。
封易托着腮繼續思考。
論皇帝讨厭的臣子裏,禦史一定占據有一席之位。
論本文女主讨厭的人裏,那種看破并說破她行事不妥的人一定占據有一席之地。
OK,那這個世界他的路線就這麽決定了。
男主那裏,他得從翰林院調去禦史臺。
——那個沙雕皇帝敢随便出宮,話不多說一本參上;如果敢随便就把女主納進宮,他更是要怼到沙雕皇帝服為止。
禦史臺禦史——在線暴躁怒怼皇帝。
女主那裏,平常他不摻合不理會,但如果女主主動湊到他面前秀智商下限,那就不能怪他強迫症一犯,維持着自己高冷又毒舌的人設了。
心中定下這個世界的路線,封易從軟榻上起身,往他父親的書房走去。
他這具身體的父親官拜兵部尚書,乃封氏一族的族長,無論是在家族還是在朝堂都很有話語權。
“父親。”向父親封信行過禮後,封易才把自己的來意娓娓道來,“我想要離開翰林院前往禦史臺任職。”
這具身體現在只有十八歲,一路科舉連中六元,在十六歲那年高中狀元,乃大雍朝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
殿試之後,按照慣例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翰林院清貴,內閣閣老基本都在翰林院待過,待在翰林院可以說是為以後的晉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歷。
但封易已經決定要調去禦史臺了。
這個決定讓封信有些不解。他上了年歲依舊顯得溫和儒雅,不減風采,即使是蹙眉的神情也沒能損傷他的風采。
“易兒為何會突然做這個決定?若是在翰林院待三年,散館考試後憑你的成績定能入六部任職,熬個十多年資歷,再得些功績,便有機會拼一拼六部侍郎的職位。此後進可為一部尚書,退也可在各地任封疆大臣,為何會突然決定去禦史臺?”
憑封家的地位和封易的才能,若是按部就班來,二三十年後封家定然又出一個閣老。
封信沒有直接回拒封易,還是因為他了解這個兒子從不會無的放矢,他既然這麽想,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
封易笑道:“父親,禦史臺同樣清要,比起在翰林院裏修書,我更希望自己早些進入朝堂,謀定而後動。反正我如今年歲還輕,若是在禦史臺得不到歷練,父親再為我謀劃就好。”
世家子弟不同寒門,他們生來就有最佳的出仕途徑,有家中長輩鋪好最平攤的道路。封易現在想換個路線走,也許會走些彎路,但這麽一些時間,他完全輸得起,封家人也願意給他些時間歷練。
所以封易并不意外自己的提議會得到父親的首肯。
兩日後,封易如願從翰林院挪去了禦史臺,擔任從六品侍禦史。
書房裏,封易懶懶托着腮,思考着自己的第一封奏折該寫些什麽內容。
劇情裏有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比如為了給女主開道,皇帝不僅和皇後脾性不合,還清心寡欲,後宮空虛。
清心寡欲就清心寡欲嘛,什麽極品沙雕皇帝都有,但問題是在碰上女主後,皇帝都忘了自己有清心寡欲這個人設了,裏描述他各種“如狼似虎”,和女主生活各方面都很和諧。
既然他覺得不合理,那他就上封奏折搶了禮部的工作,懇請狗皇帝選秀吧。
封易擡筆,依照着原身遺留的記憶,在奏折上寫下流暢端麗的字。
過了三日,終于到了一旬一次的大朝會。
封易一大早就穿上侍禦史的官服,整裝好後,與父親、叔父幾人一道上了馬車。
國無大事時,朝會一般都比較沉悶,封易揣着懷裏寫好的奏折,悠閑聽着各部尚書彙報工作,也算是為後續的任務積累經驗。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內侍尖銳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
原本已經有些困倦的封易頓時打起精神來,他摸着袖子裏揣着的奏折,将奏折舉過頭頂,從隊伍後尾出列,“啓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端坐于高位上的唐徹微微眯起狹長的丹鳳眼,對內侍總管颔首,內侍總管下去将奏折接過,又呈上來給唐徹翻看。
“陛下如今後宮空虛,臣以為陛下當着令禮部舉行選秀擴充後宮,及時誕下皇嗣,以安天下民心。”
唐徹把封易的奏折看完,他将奏折握在手裏,“朕每日處理公務,哪裏有時間顧及後宮。”
“禦史臺封易”,這好像是他親政後親自點的狀元。
當時看封易姿容俊秀,唐徹還想把人點為探花來着。
別的不說,這封奏折倒是上得挺好。他一個立志于做盛世明主的帝王,當然不能主動提及擴充後宮,然而他不提,其他大臣也都像瞎了一樣。平常各種盯着他,在這件事上卻完全沒有和他心有靈犀。
唐徹雖不好色,但……咳咳,後宮多些妃嫔他其實也是樂意的。
封易根本不知道唐徹的想法,他按着自己之前打好的腹稿繼續說下去,禮部尚書最先反應過來,上前一步道:“臣附議,此事實為臣想得不周全,委屈了陛下。”
禮部已經出場,封易見好就收,深藏功與名往自己剛剛站着的地方縮了回去。
帝都的深秋素來多雨,天氣已經有些轉冷了。封易穿得厚實,坐在檐下邊聽着雨滴落在地上的聲音邊翻閱手頭的書。
結合了原身的記憶,他已經越來越習慣古代的生活。
禦史臺平日的工作還是很清閑的,閑暇時封易就練毛筆字、翻閱書籍,結合原主的記憶去加深理解。
不管是為了後面的世界,還是對充實他本身來說,習字、典籍都是極好的選擇。
至于女主和男主?
封易暫時都抛到腦後了,他現在正在惬意享受着擁有一副好身體的悠閑日子。
“郎君,外面有位姓黃的公子找您,說是您的朋友。”下人腳步匆匆,撐着傘冒雨過來回禀。
封易懶懶擡了擡眼,姓黃?他怎麽不知自己有姓黃的朋友。
“那位公子打扮富貴,腰間盤着的玉佩據門房禀告也是難得的奇珍。”下人又補充道。
雖然不知來人是誰,但看來對方非富即貴,他還是出去看看為好。
“黃……公子。”內侍總管有些磕絆地稱呼唐徹。
唐徹穿着一件黑色的常服,腰間挂着一塊極品墨玉,氣度溫雅中又顯出幾分霸氣。
雖說這皇帝沙雕腦回路還非常不正常,但從扮相上來說還是很符合言情文男主配置的。
“難得出來一趟,一會兒定要讓封易帶本公子四處晃晃。”唐徹在泛着涼意的深秋裏搖着折扇,自以為儒雅。
內侍總管有些懵,陛下微服私訪之前明明說了要去武威侯府的,誰知在路過封府門前時卻突然頓住了腳步,還讓他上前扣門。
他伴在陛下身邊多年,竟也不知封府這位郎君何時得了陛下的青眼。
唐徹……嗯,唐徹就覺得封易這人挺有想法,在一衆只會對他說教的臣子中,他是第一個提出這麽合自己心儀提議的臣子。
對于這麽有前途有想法的臣子,唐徹覺得自己可以向他表達表達善意。
另一邊,封易懶洋洋換了身玄色常服,才撐着傘穿過細雨,來到大門前。
雨霧有些遮擋視線,封易遠遠望去,只能看到幾道身影背對着他,其中一道身影正手持折扇歡快地搖着。
“……”
封易擡眼看看路邊那被狂風刮得亂顫的大樹,再看看自己被風吹得翻飛的衣擺,下意識擡手裹緊了身上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