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鲫魚豆腐湯
陸懿寧嘗了嘗那道麻婆豆腐,便被那又香又濃辣味攫取,多動了幾下勺兒,而後就聽不遠處傳來一道笑聲:
“如何,這道膳滋味不錯吧?”
陸懿寧原本還無甚表情的臉上,登時就見了幾分柔和,她擡眸看着無需通傳,自殿外朝自己走來的人,不太意外地問了句:“你做的?”
周芫華搖了搖頭,镂空飾金的百步搖自她發髻間微微晃動,仿佛枝頭輕輕扇動翅膀停駐的蝴蝶,然而她的容貌,卻是比那彩蝶更令人目眩神迷。
周芫華走到陸懿寧身邊,略行一禮,便笑吟吟地拿起皇帝方用過的勺子,同樣舀了一勺送到自己的口中,品了一會兒才道:“于我而言,辣味還不夠,但也已是極好的了。”
“梓童可賣完關子了?”陸懿寧單手托腮支在幾案邊,饒有興致地盯着她。
周芫華聽她如此說,只小小吐了下舌頭,立即回道:“今兒同母親見面,聽她說起前些日子的乞巧燈會,聖人可還記得鄒德全?”
陸懿寧輕易想起那位前任禦膳房大總管,挑了下眉頭,讓出了自己的半邊椅子,擡手攬了她的腰,讓她緊貼着自己坐下,示意繼續。
周芫華眉目裏含着笑,如吹皺的一池春水:“據聞先前聖人派出海的那些人帶回的海外種子,除玉米、番薯等在宮中栽培外,還有一物被鄒德全開發為調料,便是這豆腐中所用的辣子。”
“妾已從表哥那兒得知,如今鄒德全已着人培育這辣子,屆時将由表哥以京兆尹之名上書,呈這辣子栽培同作用一途。”
“至于這豆腐……”周芫華說着,眼中閃現出了幾分興味,紅唇牽起,才聽她低笑道:“乃是母親進宮見我時,知我好些新奇玩意兒,又恰有小厮從鄒德全食肆中買了,妾不敢藏私,便巴巴地拿來同聖人分享了。”
陸懿寧聽着她一副打趣的語氣說着,狹長鳳眸中跟着暈開笑意,半晌才緩聲應她:“你若是喜歡,我着人要來配方,日後讓禦膳房給你做。”
周芫華笑着去親她的唇角,而後不知想到了什麽,眼眸微微眯了眯,才道:“倒也不算特別喜歡——”
只是,這味道與原料,讓她十分地懷念罷了。
若她不是後宮之主,或也會在那庖廚間日日琢磨着給自己弄些甚新鮮物事,然她身份在此,許多事情就不得做了,陸懿寧這皇位底下還不知隐埋了多少禍患,未替她除去前,周芫華不願給朝臣們露出更多的把-柄。
如今看來,倒是又個跟她際遇相仿的老鄉來了這朝代。
Advertisement
想到這裏,周芫華心中已有了計較,同陸懿寧道:“聖人屆時可會見鄒德全?”
陸懿寧略一颔首:“若他所呈之物于民有利,我自是要見的。”
周芫華想到辣椒的作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畢竟先前她提議開辟海外航路的時候,只在意番薯這樣能讓人們填飽肚子、又好做的玩意兒,連玉米都未回憶起正确的種植法子,加上彼時辣椒還未結果,她更不可能認出那玩意兒了。
現在想想,或許那位跟鄒德全扯上關系的老鄉,是個精于此道的?
周芫華于是道:“聖人可否将這豆腐的發明者一并召來?”
陸懿寧無可無不可地點頭:“你若想見,我一并傳來就是。”
周芫華面上登時現出燦爛笑意,抱着陸懿寧好一陣膩歪,直到用了膳便離去,知曉陸懿寧午後還要召見大臣商議國事。
……
幾日後。
望安城內已處處是鄒公食肆那道謂“豆腐”的談論了,當日那書生所做的詩句也跟着傳了出去,得了文人們的一致認可,故而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都想去鄒公食肆瞧瞧是何膳品,竟能激得人詩興大發。
只是……聽說去的人後來都沒能吟出詩,蓋因這鄒公食肆的菜肴太過美味,他們吃的肚皮滾圓,最後一個個都是半點文人風度不見、扶着牆走出去的。
烤串兒、豆腐、辣子雞……這鄒公食肆的新菜日日一換,着實太多,讓某些形單影只進食肆的人着實咬碎了一口牙,既想都嘗一遍,卻一來錢不夠,二來吃不完。
于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望安人民在鄒公食肆中自發學會了拼桌,飯錢平攤,讓拼桌的人皆能嘗到每一樣新品,卻又不至于因價太高、浪費太多而卻步不前。
“這豆腐是個好東西,鄒公食肆的做法是要翻出花兒來,前日方出那麻婆豆腐,昨日竟就有了小蔥拌豆腐、肉沫豆腐,及至今日,我竟嘗到了釀豆腐!”
“什麽?如此快就出豆腐新品了,待我喝完這碗豆花,我晌午就去嘗嘗!”
“豆腐好啊……物美價賤,嘗過它的滋味後,我竟覺前二十載人生,無半分滋味……”
望安城內這一日兩餐的話題,就沒從鄒公食肆上挪開過,畢竟民以食為天乃真理。
自乞巧燈會上,鄒公食肆的“烤串兒”掀起熱潮之後,人們在心中對這食肆的定位好不容易定格成走高端路線的同時順手“賣肉串”,結果不出幾日,食肆就實力打破他們的固有印象,賣起了從未見過的豆腐!
而且這豆腐也一樣的好吃!也一樣便宜!
原先,因着這鄒公食肆的主人鄒德全乃是禦膳房大總管,凡他出手,必屬精品,食肆每日所供膳食,有一定數,多為世家公子們所喜,尋常人亦難有足夠銀錢嘗鮮。
然而如今先是因着烤串,後有蘇含章、王虎等弟子的加入,鄒公食肆被分作兩層,底下的大堂接待平民百姓,樓上的閣樓繼續接待那些個世家公子。
于是食肆生意,便肉眼可見地火爆起來。
而這食肆的揚名,更是從宮外一路傳到了宮內。
八月初一,朝參日。
大黎律法規定,每逢朝殿,結束後皇帝需賞官員一餐“廊下食”,大約一日三頭羊作為消耗,不算簡陋,卻也不可能奢華。
文官們湊在一塊兒聊今日朝堂之事,武官們則互相琢磨着如何對聖人自請下次随船出海,正商量着,他們便聞見了宮人端來的膳食味兒。
因着大黎如今的日子過的不錯,風調雨順,官員們這餐“廊下食”還算可期,除了炙羊肉外,他們還發現一樣新品——
“這,莫非是麻婆豆腐?”
有家眷宣揚過這道菜的官員,一眼就認出了那紅油裏的豆腐是何物。
“正是,前些日子梓童嘗之以為好,朕便着人去食肆買來與諸位愛卿同享,諸卿以為如何?”陸懿寧的聲音由遠及近,淡淡地問着朝中衆人。
官員們朝她拜過後面面相觑,很快,宰相起了個頭,率先頌道:“聖人英明,娘娘英明,臣已聽聞此菜肴價格雖賤,卻嘗之極好,顏色極佳,臣等謝過聖人賞賜!”
“謝聖人賞賜!”衆臣随之應道。
等陸懿寧走後,諸位臣子們便在心中開始琢磨她的想法了,一邊吃豆腐一邊琢磨。
但不論如何,最重要的是,這道菜已經呈到了皇帝的案上,他們接下來吃的是聖人同款!以後一定要讓家眷們也多去那鄒公食肆嘗嘗!
……
鄒公食肆揚名宮廷時,鄒德全正在同樂寧說起這入宮觐見的事情。
聽聞聖人要召見自己,樂寧驚了驚,卻又聽得鄒德全道:“莫要擔憂,是皇後娘娘喜愛你這道豆腐,想要見見做出這豆腐的人罷了。”
樂寧心下了然,面上繼續擺弄自己的湯,想了想同鄒德全道:“師父,此事徒兒正要同您相商——”
鄒德全道:“嗯?”
樂寧猶豫半晌,開口道:“我欲将這做豆腐的方子,以十文一份的價格賣出去。”
在這個手藝絕活兒都要藏着掖着的時代,她給出十文一個方子的價格,幾乎等于白送。
鄒德全并未想太多,只以為她是缺錢:“四郎,你或有不知……”
他細細同樂寧講了對于一個廚師而言,特殊食方的重要性,有的廚子一生只擅長一道菜,卻能将那道菜做到極致,蓋因他有獨門手法或是秘方,若是樂寧缺錢,可同他說說,他如今銀錢充足,可解她燃眉之急。
樂寧耐心地等師父講完,才道:“師父誤會了,我并非缺錢,在師父這兒已是過了從未有過的好日子,只是——”
“無論這豆腐做法,亦或是先前的煉油之術,皆神仙所授,我不敢藏私,仙家點化我皆為普度世人,如今這豆腐既價賤,亦是惠民之物,況且我如今年少,不至于江郎才盡,将之公布于我無妨,師父以為如何?”
樂寧其實沒有要名揚天下的想法,但這東西一來确實也不是她發明的,她覺得應該取之于民、還之于民,二來,系統恰好也發布了這個任務,與她不謀而合,所以她就來找鄒德全商量了。
一時間,院內沒有任何人聲,只有樂寧面前的鍋子被炖出嗚嗚的聲響,格外悅耳。
陸宛祯蹲在不遠處的牆角,将她與鄒德全的談話盡收耳中。
她未曾想到,這個從未讀過聖賢書、不過九歲的小子,居然就能想到利民之計,讓她不由對這小子刮目相看。
很快,鍋裏的香味兒飄了出來,陸宛祯從牆角輕巧躍下,跳到樂寧的腳邊打轉——
鄒德全這才目光複雜地出聲道:“你是這方子主人,自可随意處置……”
只是,他往日伴了前後兩任皇帝,卻直至今日,方知何為“治大國若烹小鮮”,如今竟讓他在自己的小徒弟身上看見了,假以時日,此徒成就,必非他所能及。
樂寧不知道自己做了多麽驚世駭俗之舉,她如往常那般對鄒德全笑着說了聲謝謝師父,之後就揭開了蓋子,讓那魚湯香味兒飄出。
乳白色的湯汁在裏頭翻滾,樂寧特意舀出一碗先遞給鄒德全,又同他道:“這豆腐與鲫魚,皆是極鮮之物,今日我拿它們來煲了湯,師父或可嘗嘗?”
鄒德全捧着碗,看着碗裏那如仙人神話中的瓊漿玉露一般顏色,鼻間已然飄進鮮美味道來,他輕輕吹了吹,熱氣伴着鮮味兒一并從他碗中拂開。
他就着邊緣嘗了一口——
鲫魚鮮嫩到極致的味道同豆腐的豆香味融為一體,卻被簡單的鹽所調和,不需多少調料,就已将這美味發揮到極致。
鄒德全又輕咬了口豆腐,被那吸滿魚香味兒的汁液濺到,燙了一嘴兒,舌頭痛的微微發麻的同時,眉間卻出現幾分笑意。
“不錯。”他放下碗,背着手離開。
原地。
陸宛祯在樂寧的腳邊打轉。
魚魚魚!這是她可以吃的魚!她聞見香味了!
樂寧撈起鲫魚,在涼水中過了一遍,又将表面煎過的皮給撥開,用著筷挑了挑裏頭的肉來嘗,鮮到極致,就帶了些甜,鲫魚刺多,大約是因為這肉太美,若無盔甲以護,說不定要被吃絕。
陸宛祯見她不理睬自己,咬了咬牙,想起在鄒德全四鄰那兒見到的另一只貍奴,僵了幾秒鐘,十分不自然地往地上側倒。
樂寧一低頭,瞧見了在自己腳邊露出白肚皮,假裝矜持地交疊着前爪,目視前方的小貓兒,它纖細的腰線,雪白的皮毛卻在自己的面前一覽無遺。
樂寧盯着她看了一會兒,差點沒控制住自己,想到自己手臂上還沒好的印子,她準備趁其不備再撲上去揉搓。
然而陸宛祯卻等得有點兒不耐煩,見她很久不動作,以為她是不為所動,于是過了好一會兒……
陸宛祯沉默着,緩緩地動了動身子,改成了仰躺的姿勢,雪白柔軟的腹部全然呈現出來,還不忘歪了下腦袋,圓溜溜的眼睛看向樂寧的臉龐,有些納悶地“喵”了一聲。
怎麽滴?把人家睡過之後就不為所動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太子殿下:我失寵了,我遇到了一個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