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這條街,有些古怪?
他放下了手,站在了她身側,說了聲:“進。”
“娘娘!”若蘭喊了一聲,朝她跑了過來,宇文執和蘇青晔也提步走了進來。
“娘娘,你吓死我了,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呢!”若蘭的眼淚當時就掉了下來。
“別擔心,把我帶走的人是王上。”衛璎道,若蘭這時才把目光落在了昭君的臉上。此時,他已經戴上了相貌平平的人臉面具,她一時還沒有認出來。
“王上。”而蘇青晔和宇文執已經開始對昭君行禮了。
“免禮。”昭君淡淡道,“在外就不必對我行禮了,現在,你們就暫且稱我為吳先生吧。
“是。”
“今日你們便先在客棧住下吧。明日,我們開始正式出發。”
“是。”
說完,兩人便退了出去,他的手便又在她腰上一攬,方才正兒八經的臉立馬就變得不正經起來……
第二天一早,衛璎就被若蘭搖醒了,而昭君已經神色優雅的坐在那裏吃早餐了。
那個禽獸……被折騰了一夜,衛璎只覺得困倦不堪,渾身像散了架那般,而那個禽獸居然還那麽神清氣爽,想想就來氣。
在若蘭道攙扶下,她嘗試着下床,腳一點地,兩腿間就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尴尬得她臉都紅了。
她走到他面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而他卻不明所以。
好在蘇青晔搞了一輛馬車來,不用她騎馬,不然她肯定會死得很慘。
幾個人都坐在馬車裏,在外不講究君臣之禮,蘇青晔手中拿着一份地圖研究着,坐在昭君的身旁,而衛璎手中拿着一本話本子,有一搭沒一搭的看着,耳邊豎得高高的,在聽他和蘇青晔說話。
Advertisement
“這裏是青源縣,盛産青蝦,茨菰。縣令劉暢,縣中有一個綿延千裏的湖泊和濕地,還有良田千畝,在幾年前,大片湖泊被改造成魚塘養殖魚蝦,并在濕地上種植茨菰。清源縣以此聞名。”蘇青晔介紹道,
馬車穿過街市,掀開車簾,看到的是一片繁榮的景象,眼前的一切都井然有序,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百姓們穿着绫羅綢緞,悠閑的逛着集市,夾道兩邊的攤位上擺着琳琅滿目的商品,不時有人停駐挑選,和商販之間也彬彬有禮。
“這一條就是清源縣的主街。”蘇青晔道。
昭君修長的手指夾着車簾,一雙精光內斂的眼睛若有所思,“清源縣當真如此富庶?“
“王上,有沒有覺得,這條街,有些古怪?”連面無表情的冰塊臉宇文執也抱着劍斜睨着外邊開口道。
昭君翹了翹嘴角,“你看出來了?”
“嗯。”
“哪裏古怪?”衛璎好氣的探身過去看,卻沒有看出什麽蹊跷,扭頭看了眼昭君,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不說話。
“哼,不說算了!總是這麽神神叨叨的,你們一個個都很聰明行了吧。”衛璎沒好氣的白了他們兩一眼。
昭君放下車簾子,不緊不慢的将胳膊枕在腦後,靠在那裏好整以暇的望着她:“你不也挺聰明的嘛。”
衛璎不想理他,轉頭看着若蘭,“你看出什麽了嗎?”
若蘭連連搖頭,“奴婢什麽都沒看出來。”
馬車行至離碼頭不遠處,蘇青晔打起車簾,衛璎好奇的瞟了眼。居然看見了南巡的隊伍就在前方,“昭君”和王後正站中碼頭上,身後是一個豪華的大船。一個穿着蔥綠色官袍的高瘦男子站在他們對面,隔着太遠,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麽。
“那就是縣令劉暢。”蘇青晔指着那棵蔥說,“在五年前的科考考中舉人,之後便被丞相分配在清源縣擔任縣令,五年之中,收到百姓贈送的錦旗無數。因為因地制宜,憑借本縣的優勢大力發展水産,并巧妙利用原本荒廢的濕地,鼓勵百姓種植茨菰,而拉動了清源縣的經濟,短期之內讓一個普通的縣城有了自己的特色。在朝中,受到褒獎無數。”
“本王兩個月前還收到戶部尚書要提拔他的折子。”昭君淡淡道。
朝外看,一碧萬頃的魚塘,幾個漁民在淺灘處挽起褲管赤着腳撈蝦,沿着魚塘的泥地裏種着大片大片茂盛的茨菰苗,再遠一些,遠處綠油油的水田裏,每塊地都有一兩個農民正辛苦勞作着看上去,好一副安逸的農家樂場景。
此時,不遠處,“昭君“和王後随着縣令登上了豪華輪船,開始游湖。
按照南巡的計劃裏,由于這只是一個小縣城,南巡只是途徑于此,乘着輪渡便會直接走水路到下一個邑。
“王上是否要繼續南下?”蘇青晔試探道。
昭君面色平淡:“蘇愛卿,你覺得這個劉暢,是否真如傳聞所說?”
蘇青晔笑了笑,“微臣覺得,如今所見确如傳聞,但要定論,還為時尚早。”
昭君掀開車簾走了下來,蘇青晔和宇文執随後,昭君行至湖邊,對着正在撈蝦的漁民喊了一聲:“老鄉,你這一天可以撈多少蝦?”
衛璎萬沒想到他居然會主動跟普通的漁民搭話,坐在馬車上托着腮望着他。
“就十來斤吧,看天氣。”漁民沒好氣的說。
昭君難得的好脾氣,“這些青蝦被捕撈後都能售賣出去嗎?”
“賣的出去的賣,賣不出去的曬成蝦幹,上交官府換點錢糧。”
“你們要用蝦幹換糧嗎?”
“沒有地麽不就拿蝦幹來換麽。”
“沒有地?那你是專門捕蝦為生麽?”
此時,他又忽然不願意搭話了。悶着頭不理他。
昭君沒有覺得絲毫的尴尬,也不覺得惱怒,畢竟,他身上穿着绫羅綢緞,那些漁民對他帶有防備和敵視的心态可以理解。
蘇青晔走了過來,從荷包裏掏出了幾粒碎銀子,對漁民說:“老鄉,我們是外地來的,聽說清源縣的特産是青蝦,想買一點回去,你們的青蝦怎麽賣啊?”
話音剛落,幾個漁民立即捧着蝦簍圍了過來,“我這有,我這有,你要多少?”
“你們都是以捕蝦為生嗎?”蘇青晔問道,“在這裏,捕蝦比種地要更賺錢嗎?”
“我們也想種地啊,可是,我們都已經沒有地了啊!”一個漁民哭喪着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