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同往驿站
紫宸殿內,百官外臣,和樂融融。
陛下有意讓麻蒼梨花等人在宮內用膳,她卻早着先機跟陛下表揚郭左相處理驿站一事。言談間表達梁唐不愧什麽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吐露自個沒空之實。
臣子被贊,陛下的臉色越發紅潤透亮。
郭容襄面向陛下,暗自抹了把冷汗。
“驿站之事大致妥當。”銳利的眼睛斜睨後方,皮笑肉不笑,說:“蕃使客氣。”點頭,表面功夫還是做個充分,沒落口實。
麻蒼梨花自是知曉驿站一事着實難纏。
當她看見郭容襄那副倦容,表面客套,落井下石。
“昨天才說的事,郭左相真的就辦了。”漂亮的臉蛋帶着笑意說起贊美的話,錦上添花。
郭容襄應順一笑。
“郭左相果然是一朝左相,當之無愧。”說着,看了眼前方甘露,颌首,大方得體,不著痕跡推給他應話,恰到好處。
甘露見是贊美郭容襄,不虞有詐,順溜溜地接話,道:“郭左相任相以來功績甚多,居功至偉,能幹是不。”
官階較低同袍有意恭維,一一和應,歡聲笑語,場面好不虛假。
“看郭左相處理驿站一事便知左相才智一絕,人才嘛。”絕色臉容朝甘露一笑,猶如百花綻放,嬌美動人。
百官紛紛一呆,心髒漏跳一拍。
甘露罕有敏鋭地察覺到異樣,然看見那張笑顏時,頓然忘了方向。
郭容襄望見司馬如珏的音容,耳聽麻蒼梨花話語,望着蠢鈍如豬的下屬,一口悶氣堵在心。
Advertisement
言辭看似無害,卻教洞悉內情之人,句句乾坤,不把他推到風浪尖口誓不罷休。
銳利的眼睛拼發出激烈火花,恨不得把她千刀萬剮,嘴角的笑弧卻越發燦爛。
皇太子從麻蒼梨花身後探出頭來,口氣淡漠地問:“他怎麽一副恨不得一劍殺你的模樣?”
麻蒼梨花嘴唇輕翕,受了教訓,不敢多言。素手執起茶盞,淺呷,應道:“不礙事。”
別過頭面向陛下,順着皇太子說話的空隙,曲解他的話轉告陛下,道:“勤懷王在驿站遺下一些物品,讓臣回去看看。”
郭容襄手下一頓,抿唇,氣勢全無。
麻蒼梨花卻是意氣風發,春風得意。
陛下在皇太子和麻蒼梨花間流連片刻,眼睛閃過一絲了然,面上毫無表情。
“驿站一事朕深感歉意,郭左相務必好好解決,做到十全十美。”陛下在郭容襄前威儀三千,環視滿殿百官,深深望了麻蒼梨花一眼,道:“無要事便退下,蕃使辛苦了。”前一句冷淡如水,後一句溫言軟語。
百官聽此默默嚥了下口水,暗叫不妙,齊刷刷地朝郭左相反方望去。
右相之位懸空五年。
五年間,無人坐過右相之位。
百官這一看,把太子李鳳溪看個正着。他們才記起自上次麻蒼梨花以後,李鳳溪便坐在右相之位。
李鳳溪渾然不覺大殿有異,安靜喝茶。
麻蒼梨花順着百官注視望向李鳳溪,這一瞥剛好看見狹長鳳目閃過一抹精光,別過頭看着陛下,一揖:“謝聖上。”淺棕色眼睛,閃過一絲惶惑。
陛下率先離去,散會。
紫宸殿內官員不急着離去,三三兩兩圍成一塊,卻是比天子在殿時還要死寂,心中各有盤算。
今有麻蒼梨花與罪臣之女、‘前太子妃’容貌酷似,殿內更芸集太子、‘前太子妃’和現太子妃的親爹。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望着三位,大氣也不敢喘。然而,相較于百官,三位狀甚從容。
郭容襄在散會後,形單影隻,行色匆匆。
李鳳溪站起身,慢條斯理整理朝服,與旁側甘露小聲說話。
麻蒼梨花不緊不慢囑咐弘子照料皇太子,瞥了郭容襄一眼,快步上前與之并肩而行。
步履輕盈細碎,裙子行而不動,問:“郭左相要一同到驿站嗎?”語調爽朗溫文。
“在下尚有公務要辦,怕是不能。”郭容襄半步不停,虛僞一笑,眼內厭惡不加修飾。
麻蒼梨花甫啓口說幾句陳腔濫調的惋惜之詞,李鳳溪卻不知何時站在他們身畔,搶先一步攔下她,說:“驿站出意外本宮責無旁貸,本宮與蕃使一同前去。”
磁性聲音在耳畔響起,距離近得讓她心頭一顫。
麻蒼梨花不着痕跡地往另一方踏前一步,轉身,頓足。半斂淺棕色的眼簾,應聲:“麻煩殿下。”
郭容襄回過頭,便是氣宇軒昂的李鳳溪俯首望着麻蒼梨花的發頂,而麻蒼梨花下巴微重望着李鳳溪鎖骨處。
甘露緊跟郭容襄步伐,此時随他回首,驚訝得止住步伐。
相見而不相視,朦朦胧胧。
眼中佔據彼此,含蓄內斂。
郭容襄也被此番景象震懾,一頓,銳利眼睛一點點渙散。
陣陣金桂幽香,聲聲婉轉鳥鳴,喚醒他們塵封而久的記憶。
皇太子突然出現打斷梁唐百官的遐思旖旎,聲如洪鐘:“麻蒼梨花。”
雖不是郭容襄等人懂得的言語,但景象而破,足以拉回他們的神智。
甘露轉身但見郭容襄仍在發呆,尴尬輕咳幾聲,沒有反應,續喚:“左相大人。”
郭容襄深深凝視麻蒼梨花一眼,揮袖而去。
甘露尴尬地幹笑幾聲,向李鳳溪等人一揖,快步離去。
百官得了空隙無不倉促走出宮城,卻又不敢走得太快,生怕撞見郭容襄,觸及左相逆麟。
進退不得,兩面不是人。
麻蒼梨花望着現今的梁唐百官,美眸微眯,別有一番深意。
“蕃使請行。”李鳳溪風度翩翩,淺淺一笑。
麻蒼梨花見皇太子差不多走到身畔,領了李鳳溪的情,示意弘子繼續跟着皇太子,她則随李鳳溪方向走去。
“麻蒼梨花。”皇太子止住腳步,大聲呼叫:“過來扶着本太子。”
“是。”回首,淺棕色的眼睛閃過一絲得意。轉身,為難地面向李鳳溪,說道:“勤懷王有話問梨花,不好意思。”轉身,邁步而去。
紫色背影,從容不逼。
李鳳溪望着漸行漸遠的倩影,眼睛一眨不眨,臉上卻沒有過多的情緒流露。
皇太子本在鬧別扭不讓麻蒼梨花碰觸,瞥見李鳳溪深邃眼睛時,反手拉住她的手,大聲說道:“麻蒼使者可記得許諾不能丢下本太子。”酸不溜丢。
麻蒼梨花心裏沒好氣,面上功替做個充足。
“自然。”旁人在前不好損皇太子的面子,而且他才救她出水深火熱,自是不會讓他為難。
皇太子沒來得及細想,下意識說出口:“那你是很想站在那個梁唐太子身旁嗎?”
李鳳溪不會東瀛語,但弘子等人好得很。
咳嗽之聲,不絕于耳。
麻蒼梨花心頭一震,都要吐出一口血來。
“不。”深吸口氣,否定。
淺棕明眸轉看皇太子德懿,鮮少地收斂嘴角淺淺弧度,續道:“希望皇太子謹言慎行,時刻記住此地并非東瀛。”
皇太子見麻蒼梨花板着臉說教,所有火氣轟地一聲湧現,咆哮:“你別以為我不識漢語你就……”
淺棕明眸骨碌一轉,隐含百般情緒,聲音卻是更深穏、更冷靜:“皇太子,此地并非無人識東瀛語。”
“皇太子是要臣繼續攙扶,還是讓臣先行退下。”麻蒼梨花不待皇太子反應過來,不容分說,淺棕明眸閃爍着決絕。
皇太子望着那雙淺棕色眼珠子,晨光灑落,折射出漂亮的光芒,就如昨夜的七色流光,安放手心,閃閃發亮。
教他醒覺,緊握在手心,卻瞧不見那光。
“扶!”嚥不了這口氣,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