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打扮
崔老太君嗔道:“這孩子,這些東西哪有嫌多的,別看你眼下年小,可将來終究要嫁人。這些東西多積攢些,将來做嫁妝不好啊。”
趙玉笙嬌羞道:“祖母,姐姐都還沒許人家,哪裏就輪到我嫁人了,我都還沒及笄。距離我準備嫁妝,還早着呢。”
崔老太君嘆了口氣:這孩子早年流落民間,雖然她老子三年前就尋回她了,卻因為路途遙遠不放心,三郎一直帶着她在任上沒回京。
三郎雖然疼她,可終究男子比不得女子心細,這幾年也沒給這孩子備下什麽好的衣裳頭面,這孩子手裏的東西和琴姐兒比起來,實在是太少了。可能是因為彥哥兒和琴姐兒的親事都沒定下來,常氏顧不上,對這孩子關心不夠,自己這個做祖母的不多多關懷她一下,這孩子就太可憐了。
崔老太君對孫女滿心憐惜,慈愛地摸了摸她的頭道:“好孩子,高門大戶人家的閨女,那嫁妝都是早早備下的。當初祖母還只有七八歲的時候,家裏就給我買下了做家具的木材。古董字畫,也是平日裏慢慢收攏積攢下來的。”
趙玉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意思是自己土包子一個,哪裏知道這些。
孫女略顯尴尬的笑容刺得崔老太君心頭一痛,想着兒子前幾年在知州任上,公務上遇了麻煩,這孩子總能幫着出些好主意,她的見識膽魄等閑男子都不及。既然這孩子懂得經營鋪子那一套,與其給她這些死物,倒不如給她置辦幾間鋪子,讓她憑着自己的本事錢生錢。
只是這事兒得悄悄做,雖然體己銀子自己想怎麽用就怎麽用,想給誰就給誰,但大張旗鼓地給這孩子一人買鋪子,府裏其他人不敢說自己,卻能嫉恨她。回頭找個靠得住的老人來辦這事,最好想個站得住腳的借口。
趙玉笙最後還是被祖母強行塞了一匣子南珠,那是趙清湄這次新送來的,個個都有蓮子米大小不說,還瑩潤均勻品相極佳,實在是難得。
老太君叮囑趙玉笙:“藏好別叫人瞧見了。祖母知道你是好孩子,但凡得了好東西總想着琴姐兒。那雲霞錦你分給你姐姐一段做得對,琴姐兒十六歲了,到了找婆家的年紀,是該打扮得醒目些。這珠子就別分她了,她手裏的好東西比你多多了。”趙玉笙點頭,帶着冬梅回了牡丹院。
信郡王府花會的請帖次日就送到了新昌伯府,信郡王妃杜氏給趙家三房的女眷都送了帖子,包括年長的崔老太君都得了。因為事先已然聽到了消息,這請帖對大房三房是意料之中,二房母女卻是喜出望外。
自從閨女及笄後,還沒有機會參加過這麽高規格的聚會,申氏暗自想了一通信郡王府會請哪些宗室人士以及勳貴大臣,誰誰家裏有和閨女年歲相當的小郎君,決定給閨女精心置辦一身行頭。機會難得,得好生抓住。說不定那一日瑟姐兒就入了哪位高門貴婦的眼,或者引起了某位小郎君的注意。
大家住在一個府裏,申氏精心給趙玉瑟置辦衣裳準備在信郡王府大放異彩一事瞞不過三房。常氏覺得趙玉瑟穿得再好看也搶不走趙玉琴的風頭,放眼整個京城,能跟她家琴姐兒比肩的姑娘就沒有,所以只是将此事當做一場笑話和趙玉琴說起。
趙玉琴卻搖晃着常氏的胳臂,嬌聲道:“娘還真是瞧得起自家閨女,我可沒有您這麽自信。您看上回在儀婉長公主府,胡太傅家的三姑娘就比我耀眼。”
常氏不以為然地道:“胡家那三姑娘,才情最多也就和我兒不相上下,眉眼哪裏比得上你,不過是衣着比你光鮮些罷了。”
趙玉琴委屈地道:“我就上襖是雲霞錦裁的,人家可是穿了一身的雲霞錦,能不耀眼嗎?這次信郡王妃肯定也會給她家送帖子的,到時候她肯定又會是整個花會最耀眼的閨秀。”
常氏一拍手:“這次我兒也穿一身兒雲霞錦的衣裳去,看看究竟誰最耀眼。”
趙玉琴道:“娘說什麽呢,咱們上哪裏弄一身去,這東西織起來很費功夫,有價無市各綢緞莊根本就沒賣的。若不是笙姐兒将二姑姑給她的兩段雲霞錦送了我一段,我根本連那上襖都沒有。我總不能讓笙姐兒将那一段也送給我吧,我做姐姐的不能老奪人所愛啊。”
常氏不以為然地道:“你這做姐姐的那般疼她,她做妹妹讓一段尺頭給你不是應當嗎?有娘呢,娘會讓她将那一段也送給你的。”
趙玉琴道:“娘別這麽做,那一日妹妹自己也要好生打扮的,我不能搶走妹妹的好東西。”
常氏道:“笙姐兒尚未及笄,用不着好生打扮。況且她才闖了那麽大的禍,滿京都的人誰不在背地裏說她。娘覺着至今事情還不算徹底平息,她就不該那麽急着露面。信郡王府帖子裏寫了她的名字,你祖母的意思也是要她去,娘不好阻止。可這個時候你讓她穿着雲霞錦做的衣裳去參加花會,是想引起更多的人談論她嗎?”
趙玉琴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道:“是啊,我怎麽忘記這個了,還是娘一門心思地替妹妹着想。笙姐兒這個時候就該盡量別引起各府女眷的注目,還真不能穿得太好看。”
牡丹院裏趙玉笙主仆也在談論着十六那天她該穿什麽衣裳。秋桂身子已然康複,堅決拒絕了趙玉笙讓她多歇息幾日的提議,一大早就來趙玉笙身邊伺候了。冬梅搬出那段雲霞錦以及其他尺頭,和秋桂一道興致勃勃地比劃着要給趙玉笙做新衣裳。
幾個人正比劃得起勁,常氏帶着人來了。趙玉笙将母親請到太師椅上坐下,親自奉上熱茶。常氏問她們方才在做什麽,趙玉笙說了,又請常氏給自己選一選尺頭。
冬梅笑着将那尺頭遞到常氏跟前道:“三太太,婢子以為将這個裁了做一件上襖,再配個月白色或者鴨卵青的裙子,四姑娘膚色本就白裏透紅,穿着一定極好看。您怎麽看?”
常氏作勢比劃了幾下,然後皺眉道:“太花哨了,笙姐兒臉上還帶着些稚氣,這雲霞錦她穿壓不住反倒不美。我看這柳黃底子起碎花的尺頭裁了做上襖就極好,裙子就用這月白色的尺頭。”
冬梅愕然,三太太上次都還說這段雲霞錦四姑娘穿好看,怎麽這會子話又變了。還有這柳黃色老氣橫秋地,四姑娘穿一點都不合适吧。秋桂也不贊同,但見冬梅都沒做聲,嘴巴動了動,也閉緊了嘴巴。
趙玉笙卻笑道:“還是母親眼光好,冬梅,就照母親說的裁吧。”
常氏見她這麽聽話,決定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說自己憂心趙玉琴的親事,十六日信郡王府花會不想讓她被別的閨秀搶了風頭,希望趙玉笙能割愛,将剩下的這段雲霞錦也讓給姐姐。
趙玉笙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道:“既然姐姐需要,母親只管拿去就是。”“好孩子,母親就知道你是個大方聽話的。”常氏笑眯眯地拿過那雲霞錦,又和趙玉笙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秋桂和冬梅對視一眼,兩個人面色都不大好看,趙玉笙仿佛沒看到一般讓她們趕緊按照常氏說的裁剪尺頭。
趙玉琴拿到了雲霞錦,立馬讓春草夏葉兩個裁剪起來。兩個丫頭精心縫制,趙玉琴很快就穿上了新裙子。
一身雲霞錦衣裳的趙玉琴彩繡輝煌,仿佛神妃仙子一般,常氏對此很滿意。美中不足的是趙玉琴所有的頭面似乎跟這衣裳都搭配不出完美的效果,看着女兒沮喪的臉,常氏忽然想到趙清湄上次送給了趙玉笙的那套金鑲玉的頭面。
四月十六日很快就到了,這一日,新昌伯府的女眷們用完早膳,穿戴齊備後,便齊齊聚在老太君的萱瑞堂準備大家一道出發趕赴信郡王府。
申氏母女最先趕到,崔老太君看着趙玉瑟的裝扮,難得和顏悅色地贊揚了幾句。
大房婆媳和常氏趙玉琴前後腳到。申氏看到趙玉琴一身耀眼的雲霞錦衣裳,将自己的閨女瞬間比了下去,不由心頭大恨,酸溜溜地道:“笙姐兒這孩子還真是宅心仁厚,這麽難得的雲霞錦,居然都讓給了琴姐兒。”
崔老太君看到趙玉琴的衣裳,也怔了一下,随即笑道:“琴姐兒本就生得好看,再穿上這麽一身,都晃花了我的眼。”
趙玉瑟卻抿嘴笑道:“祖母您就只看到二姐姐這一身雲霞錦好看,卻沒注意到她這漂亮的頭面。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應該是二姑姑上回送給四妹妹的那一套吧。”
崔老太太仔細看了一下趙玉琴頭上,臉上笑容瞬間淡了,正待說話,趙玉笙帶着冬梅和關婆子來了。
崔老太太看到趙玉笙,臉一下就變了,瞪着冬梅沉聲道:“怎麽給四姑娘穿這樣的衣裳,是誰選的?”
作者有話要說:
自作孽不可活,上周忘記申榜,這周就凄慘了。雖然沒榜單,但想着還有親在看,我也不能斷更不是。在追文還沒收藏的親,勞駕動動尊手戳一下收藏,沒榜單也讓我感受到一點動力吧。自己種的苦果,再怎麽着也得吞下。啊啊啊——痛苦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