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責罰
因為趙玉笙回府,新昌伯府所有女眷都集中在老太君的院子。看到神态有些狼狽的趙玉笙,衆人一下圍過來邊打量邊唏噓感嘆。
“我的兒,總算回來了。”崔老太君看到孫女,激動得眼眶潮濕。“是啊,笙姐兒總算給放出來了。兒媳這些日子真是擔心死了。”常氏舉帕捂眼做拭淚狀。崔氏滕氏幾個也激動不已。
“孫女不孝,行事魯莽惹出那麽大的事情來,讓伯府遭受非議,害得長輩擔憂,請祖母責罰孫女吧。”趙玉笙跪在祖母跟前。
“快起來快起來,這孩子,這幾日本就吃了大苦頭,一回到家裏還跪什麽跪!趕緊将四姑娘扶起來。”崔老太君心疼得忙讓婆子扶她到自己身邊,然後緊緊拉着她的手,嗔怪道:
“傻孩子,你雖然闖了禍,但也是那元倓欺人太甚傷人在先,你不過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而已。只是手段過激了些,往後引以為戒也就是了。況且你已然遭了大折磨了,祖母哪裏還忍心再責罰于你。瞧這下巴都尖了,好孩子你此番遭了大罪了!”
雖然才相處短短幾個月,但趙玉笙還是感受到祖母是發自內心地疼惜自己,見她因為擔憂自己容顏憔悴不少,不禁心頭難過,哽咽道:“祖母不必擔憂,孫女其實并沒有受苦。”
一旁的崔氏點頭道:“是啊婆婆,三弟不是告訴過您,刑部上下待笙姐兒很客氣很關照,這孩子別說受刑,連過堂都沒過。”
“很關照,若是真的很關照,我們笙姐兒又怎麽會差點叫人打死。”崔老太君哼了一聲,随即又拍了拍趙玉笙的手道,“我的兒,幸好你機靈,不然祖母興許都見不到你了。”
趙玉笙忙解釋道:“啊,那個不能怪刑部的大人們,突發事件誰也沒想到的。”
滕氏關切地道:“笙姐兒,聽說那闖進來打你的婦人很是兇悍,連關牢房的女官差都奈何不了她,你是怎麽從她手中逃出來的。”趙玉笙少不得将當時情景細說了一遍。
崔老太君聽完又是一陣心疼,輕撫着趙玉笙的臉問她眼下還疼不疼,跟着又是大罵顧二娘又是責怪刑部太疏忽。雖然趙玉笙說自己的臉早不疼了,崔老太君還是吩咐崔氏回頭派人請郎中來府裏給趙玉笙好生看看。
“四妹妹,你這些日子在牢裏吃的都是些什麽膳食啊,怎麽瞧着你的氣色這麽差。”趙玉瑟擺出一副關心趙玉笙的架勢問道。
“是啊,笙姐兒,都說監牢裏的夥食極差,你好歹是咱們伯府的嫡出姑娘,總不能跟那些女犯吃一樣的東西吧,他們就沒給你單獨準備膳食?”申氏和閨女一唱一和,無非是想了解趙玉笙這些日子有多慘。
趙玉笙到:“二嬸說的什麽話。我可是以當街打傷宗室郡王的罪名給關進去的,刑部的大人們能給我單獨安排一間牢房已然是給了咱們家天大的面子了,若是還單獨給我準備膳食,禦史們非得上折子不可了。”
申氏瞪大眼睛:“人說牢飯半點葷腥也無,那些米也都是陳年的碎米。可憐笙姐兒你在牢裏受苦,你娘她因為擔心你,在府裏也日日不得心安。”
崔氏和滕氏對視一眼,婆媳兩個心照不宣地齊齊皺眉。老太君滿臉嫌惡地剜了一眼過去,申氏卻似乎一無所察,可憐完趙玉笙,跟着又轉向常氏:
“弟妹,我似乎聽說彥哥兒的親事有變。孫家說笙姐兒這般兇悍,她家姑娘嫁過來豈不是要受欺負,不肯跟咱們家結親了。明明是那誠安郡王欺人在先,我們笙姐兒氣不過才還手的,孫家竟然這般說,真是太氣人了!”
果然,自己一時沖動,直接連累到了哥哥的親事,趙玉笙得知這消息很是內疚。崔老太君見孫女瞬間神情黯然,越加氣惱申氏。
常氏擦了擦眼角,嘆息道:“閨女養在人家府上,人家變卦不肯允親咱們能有什麽法子。”
趙玉瑟惋惜道:“孫家姐姐模樣才情都出挑,三哥哥和她的親事沒成實在是可惜了。”
“可惜什麽,就她那樣的也算出挑,京裏比她好的閨秀多得是!娘一定能給哥哥挑個更好的,咱們家才不稀罕她呢!”一直在一旁默不出聲的趙玉琴冷笑道。
趙玉瑟捂嘴笑道:“二姐姐可是名滿京都的才女,試問偌大的京都又有幾個閨秀能入得了你的眼呢?儀婉長公主府上四月花會的帖子滿京城只有少數幾個閨秀能接到,連勤國公家的幾位姑娘都沒份的東西,二姐姐卻得到了,不知道羨煞了京中多少閨秀。”
趙玉琴聽到這話,神情霎時變得僵硬,藏在袖中的手帕差點沒拽破,暗罵趙玉瑟哪壺不開提哪壺,真真可惡!如果沒有趙玉笙砸傷元倓這事,儀婉長公主府花會的帖子趙玉琴是夢寐以求的,畢竟誠安郡王元倓到時候十之八九會出現的。
然而現在這請帖對她來說就成了燙手山芋,因為有趙玉笙這樣丢臉的妹子,她閉着眼睛都可以想見花會上那些貴婦人會如何一臉不屑地對她指指點點。她想屆時不去參加,可長公主府又沒收回帖子,她不去就是失禮。
到了崔老太君這個年紀,兩個姑娘之間的暗潮洶湧哪能瞞得過她,她越看越窩火,不好呵斥趙玉瑟,便冷冷地道:“笙姐兒這些日子在牢中沒好生梳洗,還是讓這孩子回自己院裏沐浴換洗吧。我也乏了,都散了吧。”
說完後又滿臉慈愛地看向趙玉瑟,柔聲叮囑道:“笙姐兒,你回去好生歇着,明日不用早起請安,好生将養些日子,将你臉上的肉盡快給我養回來。”
就這麽算了?笙姐兒闖了那麽大的禍,老太君竟然絲毫都不懲罰她,這心也太偏了吧,申氏不甘心地看了看老太君。趙玉瑟心裏也憤憤不平,不過她望向的是崔氏這個當家人。
崔氏哪能瞧不出二房母女的臉色,然而她是有苦說不出。她心裏雖然憐惜趙玉笙,但畢竟趙玉笙犯了大錯,不處置難以服衆,而且傳出去外人也會說新昌伯府對孩子太縱容。然而老太君擺明不想責罰笙姐兒,崔氏進退兩難了。
正為難之際,常氏卻走到崔老太君跟前道:“兒媳知道老太君心疼笙姐兒,不忍責罰于她。然而這孩子此番闖下這彌天大禍,令整個伯府蒙羞,他爹爹的官職會不會因此丢掉,雖然眼下尚不确定,但禦史們既然上了折子彈劾,皇上總得責罰一二的。家裏頭不給笙姐兒一點教訓,往後這孩子行事興許還會這麽魯莽。老太君,兒媳以為還是将這孩子關在自己院子反省些日子吧。”
常氏自己主動開口再好不過,崔氏趕緊抓住機會附和:“三弟妹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正好老太君方才也說讓笙姐兒好生将養,禁足些日子無人打擾正方便,二弟妹你說是不是這樣啊?”
申氏連連點頭:“大嫂說得對,這也算是一舉兩得。既讓笙姐兒安心養着,又能讓京裏那些夫人太太們知道,咱們伯府對小輩管教起來還是很嚴厲的。”
崔老太君面沉如水,半晌後方冷哼道:“一個個義正辭嚴,你們幾個這次倒是難得地齊心啊。不依着你們,倒顯得老婆子不明事理了。既如此,那就讓笙姐兒禁足半個月吧。老三媳婦,笙姐兒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你親自送她去牡丹院。告訴婆子丫頭們好生伺候着,若是有誰敢有半分怠慢,直接發賣了!”
“還是婆婆想得周到,兒媳這就帶笙姐兒回牡丹院。”常氏低頭應承。
申氏卻暗自咬牙,笙姐兒犯了這麽大的過錯,就是攆去莊子一年半載都不過分,老家夥居然只關她區區半個月,這心都偏得沒邊了!
因為心頭憤憤不平,申氏母女一出萱瑞堂就和大家分個手。崔氏忙拉着趙玉笙的手解釋了一通,讓她不要怨恨常氏和自己主張讓她禁足。
趙玉笙說自己明白大人的苦衷,況且自己确實太過沖動行事不計後果,本就該罰。崔氏聽完笑着贊她好孩子,難得小小年紀能這麽明事理。
趙玉琴說自己這麽些日子沒看到笙姐兒了,也要跟着常氏去牡丹院和妹妹說說話。
崔氏聞言不禁笑着誇道她不愧是京裏聞名的好姑娘,這樣姐妹情深地真好。滕氏則拍了拍趙玉琴的臉,促狹地道:“哎喲,這誰家的姑娘,模樣好性子好,不知道誰家兒郎有福能娶得到。”
趙玉琴滿臉嬌羞,頓腳嗔道:“大伯母,您也不管管大嫂,哪有像她這樣取笑小姑子的!”崔氏呵呵地笑,表示這個自己管不了。
大房婆媳走後,剩下三房母女三個帶着婆子丫頭往牡丹院走去。眼看着走過一段抄手游廊就到牡丹院了,趙玉琴忽然捂着頭眉頭緊皺,一副極其難受的樣子。
其貼身丫頭夏葉忙扶住她,急道:“二姑娘,你這是怎麽了?”趙玉琴捂着胸口道:“我,我頭暈惡心想吐。”
常氏急壞了,撲過來将女兒拉到抄手游廊邊上坐下,然後柳眉一豎,厲聲道:“你們都是怎麽伺候主子的!”
胡媽媽嘆息道:“二姑娘這陣子擔憂四姑娘,吃不好睡不好地,昨晚更是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這會子瞧着是撐不住了。”
常氏狐疑道:“果真如此,我怎麽瞧着不對勁,不行,得趕緊送琴姐兒回芝蘭院,即刻請郎中來瞧瞧。笙姐兒,你姐姐突然發病,娘就不去牡丹院了,我讓隋嬷嬷去看着吧。”
趙玉笙內疚不已:“都是我害得姐姐發病。娘您別管我,眼下給姐姐看病最要緊。隋嬷嬷年紀大了,原先去刑部接我已然勞累她了,女兒這裏有關婆子她們足夠了,您還是讓隋嬷嬷歇着去吧。”
常氏點頭,不再多說,直接帶着人走了。牡丹院的人扶着趙玉笙繼續往自家院子走,關婆子卻站在原地看着常氏一行的身影發了一會兒愣之後才趕了上來。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更新時間改為九點左右,八點大多時候碼不出來。另外還是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