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全本校對】《曹操秘史》作者:南門太守
內容簡介:
千古罵名,全然加在一個國家和民族英雄的身上,一個于萬民有利、使生靈免于塗炭的人身上,這實在是歷史的悲劇。由此可見,你所讀的、你所知道的所謂“歷史”,可能本來就是假的,而且假得離譜,假得出奇。
單親家庭出身的他,差一點成了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少年。投身軍旅,卻原來也從一個兵開始。迎漢獻帝到許縣,面對各方勢力的虎視眈眈、面對民生凋敝的社會,他期許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折損了心愛的大将、失去了年輕有為的兒子,站在老對手袁紹墓前深情祭奠,是英雄的相惜。回鄉休整的間隙專程探望前妻,一朝攻城得勝後手舞足蹈,是真性情的流露。
相對于六年就打下江山的劉邦,四年就建立東漢的劉秀,他奮力拼殺了三十多年,到死還沒看到統一的希望,這是英雄曹操的宿命嗎?在這裏,你會讀到一份真的歷史,看到一個真的曹操。如果因此你體會到真男兒的悲涼,看到真英雄的無奈,那麽,這便是偉大與平庸的分野了。偉大,從來不計得失,不思榮耀,它便這麽想了,于是也這麽做了。歷史自然也就這麽産生了,千秋功過,任誰評說罷。
作者簡介
南門太守,男,生于曹操故裏。而立之年醉心三國,循曹操足跡訪遍各地,積累數載,以再現真實曹操為使命。現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随筆集《優雅悠揚》,詩集《有一種神秘,你無法駕馭》。
作者潛心研究曹操數年,本書史實均出自《後漢書》、《三國志》及裴松之《三國志注》、《晉書》、《華陽國志》、《資治通鑒》、《三國志集解》等古籍及漢魏各種文集、詩集。
前言
只要我身為男兒,
我就須擔起我的責任,
若對國有益,
于民有利,
雖赴湯蹈火,
我亦萬死不辭!
縱有千古罵名,
我慨然而往矣!
曹操于是說:
我出身卑微,因宦者之子,而不知父與母。少年輕狂,亦多有悲涼,終生莫忘。雖如此,我舉“孝廉”而進官場,兢兢業業,報效朝邦,為政清廉且不懼權貴,常為高位者所忌。但仍我行我素,為民請命,為國分憂。天性也!
當是時,國內盜賊奮起,觊觎大位者擁兵自重,令國無法度,民無生計。我雖地位卑微,卻無所畏懼,領命出征,北平董卓、袁紹,而南折劉備,并服孫權,使漢朝血脈得以延續,帝國威權得以通達。雖如此,我仍如履薄冰,恭敬奉上,未敢越雷池一步。
凡一生,為國領政四十餘年,而國政頹敗,達官者肉食豪奢,百姓者衣食無着。我憤不能平天下之不平,于是,削權貴之庸碌無能者,而用人唯才,起草莽之識見卓絕者為牧為将,令萬民皆頌揚,幾使某汗顏。但此本為政者之責任也,何須稱頌?
然,幸之所至,尤有所大不幸。奈何後世責我之深,如此苛刻乎?悲兮,悲兮,“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本我之志也!
自序:真性情,真曹操
說曹操是個好人,有一部分人不會同意,因為他們心目中的曹操沒有那麽好;說曹操是一個壞人,大部分人更不會同意,因為他們認為曹操沒有那麽壞。
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有人說他是能人,有人說他是奸人;有人說他是最真實、最率真的人,有人說他是最虛僞、最狡詐的人……
但是沒人反對,在三國那個時代裏,曹操是一個最重要的人。
于是,我拉開了架勢,準備好好地寫一寫曹操這個人。
網友們聞訊紛紛給予鄭重忠告:不要把曹操寫得太好,不要把曹操寫得太壞,不要為曹操辯護,不要隐瞞曹操的罪惡……
網友們已經備下了一堆板磚,準備在我不聽勸告時劈頭砸下。
在我看來,曹操集衆多毀譽于一身,不僅說明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更說明他是一個極具個性和魅力的人。
曹操已經成了一個文化符號,成了某種集體意識的象征。大家都在談論曹操,評說曹操,往往又脫離事實真相來評論他。在撲朔迷離、互相矛盾的論據下,得出許多相差甚遠的結論。
說曹操好的人未必了解他哪些地方好,說曹操壞的人未必知道他是如何壞。
還原歷史的真相才能呈現出一個生動的曹操。在此過程中,那些重大歷史事件固然吸引人,但終究是過眼雲煙,只有圍繞曹操的一些細節和鮮活片段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在一次重大戰役取得勝利後,曹操興奮異常,他在馬上又吹又唱,一會兒拍馬鞍,一會兒摸馬頭,唱歌的同時手還在舞動着,完全不顧及領導形象。
還有一次,在殺氣逼人的兩軍陣前,曹操若無其事地跟對方統帥拉起了家常,不時撫掌談笑。敵軍陣營的士兵都久聞曹操大名,擠着向前想看看他長什麽樣子,曹操于是催馬又往前走了走,好讓大家看得更仔細一些。他笑着說:“大家看清楚了吧?我可沒有長四只眼睛兩張嘴呀!”
這些片段折射出來的灑脫、随意的曹操,或許才是真實的曹操。在臨終前,曹操曾發布遺令,在這份萬衆矚目的重要文書裏,曹操卻先從“半夜裏覺得不太舒服,早晨喝粥的時候開始出汗,喝了碗當歸湯”說起。對于重要的後事安排,他說得很簡單,只說将自己安葬在哪裏,并要求各單位、各部門的負責人在他死後不要擅離崗位,了了幾句話。他用更多筆墨交待的是其它事:
〖我跟前的婢妾和歌伎們平時都很勤苦,我死後就讓她們住在銅雀臺上吧。在正堂裏放一張六尺的床,挂上帷帳,早晚用食物供奉,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到晚向帳中歌舞奏樂。你們要經常上銅雀臺,遙望我在西崗的墓地。我留下來的香料,可分給各位夫人。其他沒有事可做的人,可以學做鞋子賣錢。〗
這就是“分香賣履”的典故。有人說曹操虛僞一生,至死依然;有人說英雄老矣,兒女情長;也有人說這是曹操奸雄本色的一貫表現,臨終前故意發布個假遺令來掩蓋真實陵墓的位置。
但是,如果認真讀一下這篇遺令,以及他之前寫的《自明本志令》,就不難發現這些或許都是他的心裏話,是內心真實思想的流露。蘇東坡向來視曹操為奸雄,但是就連他也說曹操“一生奸僞,死見真情”。
曹操只不過在臨終前像平常人一樣說了幾句心裏話,竟然受到世人懷疑,這是曹操的悲哀,也是後人的悲哀。
曹操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誰都不能一言以概之,這也許就是曹操擁有持久魅力的原因吧。當我透過史料的記述一步步接近他時,越來越發現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灑脫的人,一個敢于流露真情的人,也是一個可愛的人。
讓我們走近他,認識他、理解他,還原一個真實的他。
南門太守
二○○九年九月于北京
第一部 英雄出道本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