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争鬥
兩年不見孝義王, 去的時候還有點青澀未褪的白嫩,回來時已經變得寬肩細腰麥色肌膚。去的時候還有點跳脫,回來時已經是北境二十萬大軍的總兵, 沉穩可靠。
牛大壯跟在承平帝身後,作為一個外人尚且感慨萬分,可見當事人的心情。
“父皇母妃太子哥哥我回來了。”孝義王領着王妃雙膝跪地, 磕了一個響頭。
“回來就好,快起來父皇好好看看小八。”
太子笑着上前一步扶起他:“小八,這兩年守在北境, 辛苦了。”
“不辛苦,這是身為岳家男兒的榮耀。”孝義王順着太子的力道站起來,走到承平帝身邊給他看。
“父皇, 母妃兒臣在北境吃得好睡的好,你們看兒臣長的都比太子哥哥還高了。”孝義王一邊說,一邊挺直身體。
承平帝看了笑道:“還真高出那麽一紙片。”
“明明高出挺明顯的, 父皇你仔細看。”孝義王不依的糾纏, 站在太子旁邊挺胸撐脖子。
“好了,別鬧你父皇,走了就不知道回來看看,要不是你父皇七十大壽怕是還叫不回來你。”說完又對俞王妃身後的奶娘說“把紹武抱來我看看, 我的乖孫我還沒見過。”陳貴妃一會惱一會笑, 兩年不見兒子,她真的很想。
孝義王回來,皇帝和太子并沒有大肆鋪張只是自家人一起吃頓飯算是接風。承平帝七十大壽, 才是重頭戲,雖然承平帝本人并不在意。
晚上頂銀胡同牛宅,牛大壯把顧默默攬在懷裏低低的說話。
“娘子,我真是不明白貴妃怎麽想的。今天孝義王從北境回來,雖然沉穩許多,卻依然目光清澈,待陛下和太子殿下別無二心。可是貴妃娘娘身邊的一個貼身大宮女,出宮後卻做了前營指揮使得續弦。”
顧默默依在牛大壯的懷裏微微垂眼,她想起了趙匡胤的黃袍加身。
“她兒子回來了,她怕是會有些動作……”顧默默說到這裏停了一下,只要一個不注意被貴妃成功,京城有俞将軍鎮守,邊關有二十萬大軍,這天下的形勢就很難逆轉。
牛大壯順順顧默默的秀發:“娘子,要不你帶蛋蛋回杏花村,萬一有事你也有時間躲避。”
顧默默無聲的蹭了蹭牛大壯堅實的胸膛:“先看她的動作吧。”
承平帝的七十大壽辦的極為熱鬧,岳家皇帝在位都兢兢業業,能活過七十的不多。太子不僅請了京城八十以上的老人來宴席,希望承平帝也能活過八十,還請了北境的靼鞑親王,南越的君主,還請了海外的客人,總之是大治立朝以來規模最宏大的一次。
文武百官,京城的高階命婦也都分別入宮朝賀。不過承平帝不耐煩那些,除了國宴以外都不想接見。
太子為了承平帝多見些高壽之人,好和他們一樣長壽,廢了許多口舌,搞得承平帝極為不耐:“人生來便有一終,何須懼怕。還有朕已年過古稀,這皇位還是傳給你的好。”
牛大壯心裏一動,面上卻沒有任何變化。陳貴妃心都不會跳了,面色一瞬變白,不過她很快轉過來。
太子原本想勸承平帝出去見那些精神矍铄的老人,沒想到承平帝會把話題扯到這裏來,他單膝跪下:“父皇但在一日便是大治的君王,兒臣希望能有承平四十年,五十年,兒臣希望父皇成為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兒臣希望……”
“太子哥哥,你這樣就不對,為人兒子當以孝順為要,父皇年事以高不想擔這個虛名……”孝義王話還沒說完,陳貴妃低聲呵斥:
“閉嘴,你哪裏懂得太子殿下一片深意。”說完又轉向承平帝屈膝溫柔的笑道“陛下身負社稷,乃是先皇的囑托,陛下……”
“行了行了”承平帝不耐煩的揮手,“不就是個虛名麽,朕擔着。”
太子松了一口氣,國事這些年都是他一力操持,前些年一些象征性的宴會還會請承平帝參加,近兩年也都随皇帝高興,不過皇帝一直都不高興參加。他央着承平帝當皇帝,不過是知道就算再是虛名也是責任,有責任承平帝才能打起精神好好活着。
太子不再勸承平帝參加宴會,自己去主持。
牛大壯在一旁看着根本不在意的皇帝,心裏哀嘆,太子殿下呀……
承平帝熱鬧的宴會過後,孝義王便要回北境去,這一次陳貴妃卻不許他去。
“母妃,我是北境二十萬大軍主帥,豈能長時間不在。”孝義王皺眉跟陳貴妃講道理。
“不行‘父母在不遠游’前兩年你父皇身體硬朗,可是如今他年逾古稀,你得守在身邊盡孝。”陳貴妃說的斬釘截鐵。
孝義王也是知道孝順的孩子,被他母妃說的滿臉郁氣,悶悶不樂卻也別無他法。
看着兒子悶悶不樂,陳貴妃心疼的對承平帝進言:“二十出頭的男兒,整日悶在京裏是挺難受的,要不給他找點事做。”
北境的副将四十餘歲,精幹忠心,孝義王也沒什麽不放心的。要是在京裏也能練兵,孝義王覺得也好,一方面能在承平帝膝下盡孝,也能讓他跟京裏的老将名将們聊聊兵法。
“父皇,要不你在京裏随便給兒臣找個兵營貓着,去大皇侄那裏也好……”
“行了,別給紹輝添麻煩。”陳貴妃說完,又轉向承平帝“陛下年事以高,卻還管着近衛軍前後中三營的兵符,不如讓彥兒幫陛下帶着。一來陛下再不必為俗事煩心,二來由長子和幼子一起護衛皇城,兄弟和睦是少有的皇家幸事。”
“這個注意好!”孝義王聽了很高興,不過到底是皇家人,他又建議承平帝“父皇兒臣已經手握北境二十萬大軍,要是再掌禁軍,難免會讓些陰穢小人多心思。不如父皇順道立大皇侄為皇太孫,也好安百官的心思。”
“準奏。”承平帝大手一揮,旁邊自有伺候的拟聖旨,陳貴妃看着金盤托上來的傳國玉玺,雙目灼灼。
太子接到消息的時候,第一次相信了岳紹輝和牛大壯的話:孝義王雖然無心,貴妃卻有不軌之心。北境有二十萬大軍,京師左營是小八的岳父十五萬大軍,小八又掌握了禁軍。
太子慢慢的端起茶盞,他看着小八長大,那孩子雖有些跳脫卻是赤子之心,他不能看着貴妃毀了他們兄弟情誼。
“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孝義王一邊叫着,一邊歡快的闖進太子書房。這裏從來無人敢闖,整個大治唯有孝義王,自小就随便進。
看到明朗歡快的青年,太子放下茶盞,臉上不由的露出笑容:小八比紹輝還小一點,紹輝長子嫡孫出生就注定不同,他從小嚴加管教,而小八是他嬌慣着長大的。
“太子哥哥,我接管了父皇手上的禁軍,以後咱們兄弟齊心一起護衛父皇。”
聽到這件事太子放下茶盞,想要說小八你放棄禁軍兵權吧,就聽到孝義王繼續高興地說:“我手上本就就北境的軍權,再掌禁軍怕是會讓那起子小人多想,因此我請父皇冊封紹輝做皇長孫。”
看着開心明爽的青年,太子嘴角含笑。算了,難得父皇高興他們兄弟和睦,就讓他開心吧,好在中營都在牛大壯的掌控下,右營因為紹輝的關系是死忠自己的,俞将軍也一心忠于父皇,貴妃那裏嚴密監視罷了。
即便冊封岳紹輝為皇長孫,朝裏還是有些人心思浮動。畢竟太子一向嚴肅端方,一些喜歡走偏路的,難免去孝義王或者貴妃處讨好。
就在這時有一件事擺在了太子面前:“你說當年你的身份洩露是貴妃宮裏的內侍所為?”太子凝眉看向岳紹輝。
“是的,這一次鞑靼親王來賀,牛大壯認出了其中一個正是當追擊我們的副将,兒臣派人在他們回去的路上,偷偷把人抓過來問出來的。”岳紹輝彎腰抱拳。
那是承平三十三年的事了,太子沒想到在那個時候,貴妃就開始圖謀!他靜了靜心語氣淡淡的問“那個內侍呢?”
“不知道沒留下名字,只是為了取信鞑靼人,當時是有貴妃附帶印章的白紙一張。”
“查,查四年前貴妃宮裏的內侍少了誰。”太子平靜的說。
有牛大壯在宮裏,這件事查起來很快,不過三日功夫就查出了那名內侍叫小全子,并且在二十天之內從距京城五百裏的萬縣抓獲。
太子帶着認罪畫供的小全子到承平帝面前,請求嚴懲貴妃。
看到小全子那一刻貴妃的心便砰砰跳,好在她是裝慣了的,也能跪下神色悲憤的自辯:“陛下,這名內侍他們說是臣妾宮裏的,可是臣妾根本不認識。”
太子靜靜的說:“貴妃是要本王把鞑靼人帶來讓陛下詢問嗎?”
那個鞑靼人并不好帶來,因為人家是朝賀的,卻在半路被蒙面人抓走逼供。要是真到了皇宮兩國就有邦交危險,那時候為了滅口就不知道要殺多少人。
“陛下、太子殿下,是老奴指使小全子的,是老奴偷得印信。”一個老婦人忽然在殿外大聲呼喊。
“奶娘……”陳貴妃不可置信的喃喃,身體慢慢的軟到在地上。